1、墨子墨子(BCBC476476/480480BCBC390390/420420年)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 曾担任宋国大夫曾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军事家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天才匠人,孤独侠客天才匠人,孤独侠客知知 人人 论论 世世政治:政治: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非攻”的主张,的主张,反对侵略战争,主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张采取防御战术。经济:经济:主张主张“强本节用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
2、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合作、各尽所能。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伦理:伦理:主张主张“兼爱兼爱”。为官的要。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为民的要,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相亲相爱,交互得利,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教育: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主张教育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学知识和逻辑知识。节葬节葬:反对厚葬,活着的人还有不温饱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死人身上花:反对厚葬,活着的人还有不温饱的,那
3、么为什么还要在死人身上花费那么多呢?反对为了死人而折磨活人。(儒家特别鄙视这个主张,认为费那么多呢?反对为了死人而折磨活人。(儒家特别鄙视这个主张,认为墨家鄙视祖先,是野蛮人)墨家鄙视祖先,是野蛮人)学学 说说 思思 想想 墨子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军事等,编,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军事等,堪称古代的一部堪称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墨子墨子原有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其思其思想核心是想核心是“兼爱兼爱”“”“非攻非攻”。中国中国古代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严格意义上的
4、论说文,就是从,就是从墨子墨子开始的。开始的。墨辩是中国第一个逻辑性系统体系,是世界三大墨辩是中国第一个逻辑性系统体系,是世界三大逻辑学(中国墨经逻辑、印度佛经逻辑、古希腊逻辑学(中国墨经逻辑、印度佛经逻辑、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之一。亚里士多德逻辑)之一。墨子一书墨子一书兼爱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人们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这种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有强烈的理想
5、色彩。兼爱文题解读:兼爱文题解读:逐段品读,理解“兼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于是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6、。以为:把作为 治:治理;事:事务 所自起:兴起的原因;自:从;起,兴起,发生 焉:于是 譬之如:把它比方作,好比 攻:治疗 然:这样 弗f:否定副词,相当于“不”。何独:何尝问题探究: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研读第一段中心句: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于是)能治之。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7、。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尝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说的混乱。儿子爱自己,不爱父亲,因而使父亲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弟弟爱自己,不爱兄长,因而使兄长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臣下爱自己,不爱君上,因而使君主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混乱。当:同“尝”,尝试 察:明察,考察 孝:孝敬 自爱:爱自己【宾语前置】亏:使受损失 自利:使自己得利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
8、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译文:(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主不慈爱臣子,这也是天下所谓的混乱。父亲爱自己,不爱儿子,所以使儿子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兄长爱自己,不爱弟弟,所以使弟弟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君主爱自己,不爱臣子,所以使臣子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源于不相爱。即使是在天下做盗贼的人,也是这样。盗贼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
9、的家,所以盗窃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盗贼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劫夺别人以利自身。这是为什么呢?都起源于不相爱。虽:即使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慈:慈爱 虽至:即使是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室:家 窃:偷窃 利:使得利“贼”1:名词,劫夺财物者“贼”2:动词,伤害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各自的封地、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各自的封地、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封地,不爱别人的封地,所以侵扰别这样。大夫各自爱自己的
10、封地,不爱别人的封地,所以侵扰别人的封地以利他自己的人的封地以利他自己的封地封地;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封国,不爱;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封国,不爱别人的别人的封国封国,所以攻伐别人的,所以攻伐别人的封国封国以利他自己的以利他自己的封国封国。天下的。天下的纷乱之事,全部都在这里了。纷乱之事,全部都在这里了。家:卿大夫的封地 国:诸侯的封地 乱:侵夺 乱物:纷乱之事 具此:全都在这里,具:完全、齐全问题探究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乱”主要指什么?研读第二段中心句:中心句: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问题探究2: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研读第二段墨子认为天下乱象
11、有: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w)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译文:细察它从哪里产生的?都起源于不相爱。假使天下(的人)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人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主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
12、还会有不慈爱的人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子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会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还会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还会劫夺财物?所以盗贼又没有了。若使:假使若:像,如 犹:还视:看待恶w施:怎么实行恶:相当于“何”“怎么“弟子:弟弟和子女亡:同“无”,没有 有:同“又”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还有大夫间相互侵扰封地,诸侯间相互攻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封地像自己的封
13、地,谁还会侵犯呢?看待别人的封国就像自己的封国,谁还会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封地,诸侯相互攻伐封国的事又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封国与封国不相互攻伐,封地与封地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若:像 治:形容词,治理得好,安定太平问题探究:本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墨子如何论述兼爱的?研读第三段中心观点:中心观点: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问题探究: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研读第三段假设论证假设论证铺排铺排反问反问4 4个个“犹有犹有”3 3个个“谁谁”1010个个“若若”正面正面论证论证第二段第二段反
14、面反面论证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恶(w)得不禁得不禁恶恶(w)而而劝劝爱?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交相恶恶(w)则乱。故则乱。故子墨子曰子墨子曰不可以不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劝爱人者,此也。憎恨憎恨鼓励鼓励互相互相译文: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国家,相互憎恶就会使天下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这里啊。问题探究:本文的结论是什么?研读第四段结论为:结论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即即统治者要鼓
15、励人与人相亲相爱。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深研潜思,探究“兼爱”第一段: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之所自起。治天下者,必知乱之所自起。第二段:第二段: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第三段: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盗贼有无,天下治。若使天下兼相爱,盗贼有无,天下治。第四段:第四段: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得出结论)起起承承转转合合探究问题一:行文思路1.墨子为什么会提出“兼爱”的主张?2.联系全文思考:“兼爱”的内涵是什么?3.实行“兼爱”的途径有哪些?探
16、究问题二:探究墨家“兼爱”思想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蜂争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败、诸侯蜂争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
17、兼爱兼爱”、“非攻非攻”等主张。等主张。1.墨子为什么会提出“兼爱”的主张?墨子所说的墨子所说的“兼爱兼爱”指的是指的是一种不分尊卑贵贱、平一种不分尊卑贵贱、平等无差别等无差别的爱的爱,是是一种一种视人若己、互惠互利视人若己、互惠互利的爱。的爱。“兼兼”就是就是“广泛地、全部地广泛地、全部地”;所谓所谓“兼爱兼爱”,就就是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广泛地广泛地、全部地爱全部地爱,不分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2.联系全文思考:“兼爱”的内涵是什么?列举兼相爱的具体做法和好处列举兼相爱的具体做法和好处爱爱人人若爱其身若爱其身视视父兄父兄与君若其身与君若其身视视弟
18、子弟子与臣若其身与臣若其身视视人之室人之室若其室若其室/视视人身人身若其身若其身视视人家人家若其家若其家视视人国人国若其国若其国由小到大,由小到大,层层深入层层深入3.实行“兼爱”的途径有哪些?探究问题三:墨子墨子“兼爱兼爱”与儒家与儒家“仁爱仁爱”有何异同?有何异同?儒家儒家“仁爱仁爱”有差等之爱有差等之爱宗法等级制度、血缘亲疏关系宗法等级制度、血缘亲疏关系最爱:双亲最爱:双亲 民众民众 万物万物功利性功利性对等互报对等互报道德化道德化不言回报不言回报相同:相同:爱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人人相爱,关爱民众爱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墨子墨子“兼爱兼爱”无差等之爱无差等之爱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内涵内涵爱的倾向性爱的倾向性(孔子(孔子“泛爱众泛爱众”墨子墨子“兼相爱兼相爱”)巴黎圣母院之殇,世界为之耸动。这是一场骤至的大火,一场文明的劫难。就在人们一连串“心碎”的表达声中,有些不一样的声音却多了起来。有人说“巴黎圣母院大火是圆明园被烧的果报”,有人说“这样的灾难活该”。面对这样的言论,你将怎么从兼爱思想的角度来批驳呢?巴黎圣母院之殇兼爱思想帮助我们化解冲突,创造和谐;缓和冲击,建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