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A组 课标卷题组 1.(2019课标,24,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 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五年高考,答案 D 本题考查秦国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的影响,旨在考查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 结论的能力。试题以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兴修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旨在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能够建造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经过商鞅变
2、法,强化了 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型工程建设,即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选D 项。战国后期,公田制度逐渐瓦解,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普及”表述不当,排除;交通运 输网络通畅有利于大型工程建设,但并非支撑大型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 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C项,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失误。交通运输网络通畅可以为建造水 利工程提供条件,但并非支撑建造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因素。,2.(2018课标,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 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 记载意在说明 (
3、)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 A 商汤见猎人所设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显示了他的仁德之心,他从而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取得天下。史记中的这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而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 文献史料的主观性 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属于典型的文献史料。这类史料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反映了作者对 历史现象
4、的历史解释。我们在阅读此类史料时,一定要理解作者在叙述这段史料时所要表达 的真实意图。,1.(2019课标,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 位王。这反映出 (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B 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试题以商周时期王位继承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从材料信息可知,商朝王位继承方式多为兄终
5、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继承方式以父死子继为主,这反映出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故选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无法体现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周时期王位继承情况与君主寿命长短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兄终弟及体现了兄弟大家庭之间的权力继承,父死子继体现了父子小家庭之间的权力继承,与前者相比,血缘纽带关系更加强化,故D项错误。,知识链接 夏商周时期创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在选官制度上采用世官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色彩,属于典型的贵族政治。,2.(2019课标,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
6、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答案 A 本题考查宗法制,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以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包蕴的家国情怀。 材料“孝”“悌”“礼”表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与宗法制有关,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全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均与题意不符,B、C、D三项错误。,3.(2017课标,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7、);封 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 A 材料中分封的卫、鲁和燕都位于周的东部,原属于殷商文化的分布区。周将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推动了殷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这些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故选A项。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周王室并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早在夏商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故D项表述不当,排除。,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D项。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8、不熟悉导致失误。随着早期国家的出 现,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4.(2016课标,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 B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这表明西 周时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因此B项符合题意。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的甲骨文 是继承关系,并非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C项与
9、史实不符;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青铜器上刻的铭文发生了变化,并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 D项错误。,名师指导 解答选择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比较性内容。,5.(2015浙江文综,14,4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 D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了分封制,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依托的,故A项体现了 宗法制的影响;B项“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反映的是宗法制影响下的家谱意识;C项“父 死子继,兄终弟及”反映了统治权在家族内继承,折射出宗法制观念。“内举不
10、避亲,外举不避 仇”反映了一种用人观念,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6.(2017北京文综,37,10分)(节选)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分),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 (1)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 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 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解析 (1)主要
11、考查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第一小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礼乐制度概念的理解,分 析材料可知,孩提和孺子两阶段均不涉及礼乐制度;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则 体现了礼乐制度对儿童的要求。第二小问,通过对第一小问的回答可知,先秦时期为了更好地 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这套制度培养子弟,儿童不同阶段有 不同的学习内容,同时对男女的要求也不同。,1.(2016江苏单科,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 体现的是 (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 D “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反映了“长子”“长孙
12、”在家族中的地 位至关重要,这体现了宗法观念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家族和睦、等级秩序和贵族 世袭等信息,故排除A、B、C三项。,误区警示 注意“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并非等级秩序。,评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 度适中。解题时注意从“长兄”“长孙”在家族中的地位角度分析。,C组 教师专用题组,2.(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 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 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
13、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 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 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评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 中。可以从材料中的“贵族朝会”和礼仪规定角度分析回答。,3.(2015上海单科,32,3分)“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 会功能是 ( )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
14、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 A 从材料中“贵贱等矣”“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规范社会秩序,故A项 表述最为准确。C项曲解了材料意思。B、D两项的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最佳选项。,4.(2014课标,24,4分)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 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答案 C 西周是由兴起于今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建立的,题干中的“雅言”是由当地语 言发展而来的,故C项符合题意。,知识拓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时空观念。时
15、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 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观念”是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 求,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 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 间的相互关联性。,5.(2014广东文综,12,4分)“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 之形,“ ”可能表示 (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答案 A 在夏商周时期,“宗”有宗庙之意,而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即题干中 所说的“ ”,则“ ”可能表示宗庙里所供奉的
16、祖先牌位,故A项符合题意。由“甲骨文”这 一信息可知,当时尚未有皇帝称号,故B项错误。青铜兵器和铁制农具均与宗庙之意相差甚远, 故C、D两项可排除。,评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偏上。解答此题的 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会意字”,然后再结合“宗”字在古代的意思进行分析,只要 考生知道“宗”字有宗庙之意,一般都能作出正确判断。,6.(2013课标,24,4分)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 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 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经济发
17、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 C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形成君王墓葬独 大的局面,这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体制向集权统治演变,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表述错 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D项错误。,知识拓展 古代中国,存在着“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即人死后应该继续享受生前所有的物 质和精神生活。“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意味着秦国率先 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7.(2011课标,24,4分)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
18、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 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 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答案 C 董仲舒宣扬春秋是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局面而服务的,其 是实现“大一统”局面的历史依据,故C项为正确答案。A、B两项反映的是秦统一天下后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仅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排除。,评析 本题通过新情境、新视角考查学生对西周政治制度和汉代董仲舒“大一
19、统”主张的 影响的理解。试题难度中等偏上。注意董仲舒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理解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0课标全国,24,4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 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答案 C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与中国地名的关系。山东简称鲁,源于西周时期分封的鲁 国,山西简称晋,源于西周时期分封的晋国,故C项为正确答案。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 东、广西六个省区的简称分别为豫、冀、湘、鄂、粤、桂,均不是西周时期封国的名称,故可 排除A、B、D三项。,评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
20、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既要牢固地掌握分 封制的相关知识,又要结合一定的地理知识,因此属于史地结合题。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 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1.(2016上海单科,6,2分)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 )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B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后世基本沿用了这一地方行政制度,符合材料中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虽然分封在秦汉以后王朝依然存在,但已不 再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郡
21、国并行制仅存在于西汉,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均与题干材料不符, 故A、C、D三项错误。,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2015海南单科,2,2分)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 实行了 (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答案 A 由题干材料可知,秦始皇否定了分封诸侯的主张,设置郡守等官职,与周代以来“分 土建邦”的分封制有很大不同,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 现。,教师专用题组 1.(2015江苏单科,2,3分)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 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
22、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 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答案 C 由题干材料可知,秦琅邪石刻称颂秦始皇功绩,“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中说在秦始皇很久之前大禹就已经“东渐于海,西被于流 沙”。这种差异说明,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主旨 无关;年代久远并不一定会导致历史记述差异,B项表述错误;材料中石刻内容与文献记载并不 是相互印证的,故D项错误。,2.(2015
23、上海单科,4,2分)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 ( ) A.太尉 B.皇帝 C.郡守、县令 D.丞相,答案 C 啬夫是乡吏之一,由郡守、县令选任,故C项符合题意。,3.(2010课标全国,25,4分)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 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答案 D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进步性。材料中的“公天下”的含义是从天下选拔官吏,它与 世卿世禄制的“私天下”相对,由此可知D项与“公天下”含义相符。A项不是主要表现,
24、B、 C两项虽体现了郡县制的进步性,但不符合“公天下”的含义,故均可排除。,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A组 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26,4分)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 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 C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以大大降低宰相专权乱政的风险,有利于皇帝更全面 地控制朝政,故C项正确。武则天改变了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并
25、未扩大其职权,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与为官员晋升提供机会无关,B项错误;D项中“强化”表 述有误。,思路点拨 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第一种是架空相权,如汉武帝设立的中朝,其成员由皇帝挑选的亲信组成,重大决策由皇帝和中 朝商议作出,这样就架空了宰相的决策权。第二种是分散相权,如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通过 增加宰相的数量来分散相权,从而削弱相权。,2.(2017课标,25,4分)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 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
26、观性,答案 C 本题以史书修撰主体的变迁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官修史书的本质特征。近年 来,全国新课标卷考查史学研究方法的命题经常出现,它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史学素养。本题 中朝廷收回史书的修撰权,并且由皇帝、宰相亲自过问,说明最高统治集团对官修史书的重 视。朝廷重视的原因是让史书成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工具,这就使史书修撰打上了浓厚的政 治烙印,故C项正确。官修史书往往服务于皇帝统治的需要,在记述历史时经常有粉饰当时朝 廷的现象出现,因此很难做到记载的真实性、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和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故A、 B、D三项错误。,解题方法 材料信息锁定法:解答材料型选择题时,要准确锁定材料信息,并紧紧围绕材
27、料信息 对选项进行判断。具体到本题,材料只涉及朝廷对官修史书的重视,没有涉及官修史书的具体 内容,所以凡是通过具体内容才能得出的结论均需排除。,3.(2016课标,25,4分)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 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 D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汉察举制采用地方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方式选拔官 吏,具有范围小、任人唯亲的缺陷;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用标准,会导致官员素质良 莠不齐;隋唐“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既
28、可以扩大选官范围,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由此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选D项。最 优秀的官吏未必能够由科举制选拔出来,A项错误;官员道德水平并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鉴 别,排除B项;科举制向社会开放,世家子弟可以通过科考入仕,C项错误。,知识拓展 自隋唐开始至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内容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唐朝初年,进士科的考试仅考时务策。唐高宗时期,加试杂文、帖经。到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 05年),科举考试形成了“先帖经,然后试杂文及策”的三场考试制度。,4.(2015课标,25,4分)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
29、守)乎!”后来的帝 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 A 汉宣帝强调皇帝与优秀的郡太守共同治理天下,这一观念被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 说明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对地方吏治的重 视,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是提到后来的帝王认同汉宣帝的一种治 国理念,C、D两项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名师指导 理解“郡县治,天下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古代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地方官 员的选拔、监督和管理,因为只
30、有地方安定,国家才能安定。而要让地方安定,必须选拔任用德 才兼备、尽职尽责的地方官员。,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9课标,25,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 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 C 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旨在考查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 阐释的能力。试题以汉代“皮币”的价格和使用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素养,
31、引导学生透 过现象看本质。 从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朝廷规定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买由朝廷制作的“皮币”来 置放礼物,而一张“皮币”的价格约相当于当时一个“千户侯”两年的租税收入,极其昂贵。 朝廷这种做法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选C项。“皮币”本身不是货币,该做法并不会加强 货币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思想上的统一,故B项错误;此做法有利于削弱地方诸 侯的经济实力,但材料无法说明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审题不清,对“皮币”的实质理解有误。从某种意义 上说,“皮币”是汉武帝敛财的一种工具,并非真正具有货币职能。,2.(2019课标,26
32、,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 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 A 本题考查宋代募兵制,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 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 观念。 材料“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反映军队规模庞大,庞大的军队开支必然会加重政府的财政 负担,A项正确;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政策,军队战斗力较弱,B项错误;材料 强调的是军队兵员数量多,与弱化对地方控制、加
33、剧社会贫富分化无关,C、D两项错误。,3.(2019江苏单科,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 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 C 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试 题以史记中的历史记述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 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汉定百年之间”是指从汉高祖到武帝前期。从材料信息看,在此期间,皇室亲族关系日益疏 远,诸侯骄奢,大诸侯叛逆,小诸侯常常违反法律,这说明诸侯国的
34、势力日益膨胀,社会潜藏危 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现象是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是一 种选官制度,无法造成材料中的现象,故A项错误;独尊儒术不会造成诸侯国势力膨胀,排除B项; 推行郡县制有利于打击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4.(2019江苏单科,3,3分)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 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 D 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旨在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
35、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 的能力。试题以唐朝时期宗室子弟科考屡考不中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 引导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材料信息看,唐代诗人刘得仁虽然是皇亲国戚,但参加科举考试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 室子弟李洞也是屡考不中。这说明在科举考试中,即使是皇室贵胄也不能凭借特殊地位被 “破格”录取,反映了唐代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考生诗 才”,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仅凭材料中刘得仁与李洞的经历不能 得出“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的结论,故C项错误。,知识拓展 全面认识科举制的
36、影响,5.(2018课标,25,4分)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 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对唐代后期中央集权统治特点和影响的理解。观察表格,从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类型、数量、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等基本情况看,除河朔型藩镇公开与唐中央对抗外,其他几类藩镇至少在表面上仍服从唐中央的政令,说明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林立,但唐朝的政治统治并未结束,这表明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延
37、续了唐朝的政治统治,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占大多数,但并不能据此得出这一时期的藩镇控制朝廷财政收入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藩镇之间的争战,B项错误;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中央集权统治,C项错误。,知识拓展 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 (1)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愈演愈烈,致使中央集权严重削弱,社会动荡不安,这是唐朝灭亡的一个 重要原因。 (2)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实际上是唐朝末年各地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 展,直到北宋建立后加强中央集权,消灭各地割据政权,藩镇割据局面才得以结束。,6.(2018课标,25,4分)下表为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
38、出两宋时期 (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减少,出自无官职记录家庭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说明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选B项。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高级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明显减少,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力下降,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许多寒门子弟是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担任高官的,因此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知识拓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史上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官权的 弊端,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
39、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得以参政,适应了庶 族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封建中 央政府,必然也削弱了地方的士族势力。总之,科举制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 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 要。,7.(2018天津文综,2,4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 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 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
40、得以加强,答案 A 元朝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央负责,军队调动须皇帝批 准,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权力,而非缺乏实际权力,A项正确,B项错误;地方官吏由中央负责选 用,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行省权力没有集中专断,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 系,不能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错误。,8.(2017课标,25,4分),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 C 观察表格可知,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国”和郡一样成为朝廷直
41、接管辖的政区,这反映了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汉武帝时期,朝廷直接管辖的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说明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据此可知,到汉武帝时,随着王国问题的逐步解决,内部分裂势力消除,朝廷解决匈奴等边患问题的条件更加成熟,故选C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王国实力,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逐渐缓和,故A、D两项错误;朝廷直接管辖郡、国反映了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故B项错误。,知识归纳 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 (1)分化地方事权,使地方机构互相牵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权力或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
42、理。,9.(2017课标,26,4分),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四则史料都记述了唐朝军队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唐军战败的事实,故 C项符合题意。旧唐书高祖本纪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均称李世民为“秦王”而非 “皇帝”,故A项错误;新唐书高祖本纪中记述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将领而非主帅,故B 项错误;李世民患病只在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有记载,孤证不立,故D项错误。,解题思路 分析史料时要注意综合分析,孤证不立。
43、,10.(2017课标,27,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 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 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 B 本题以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辨析历史 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不同的文献有不 同的记载,这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历史叙
44、述是历史事实的呈 现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呈现方式,A项错误;有的历史叙述也可以客观准确地再现历史事实, C项错误;历史事实的确认需要经过多种手段的验证,如古迹考证、史书辨伪等,综合多种历史 叙述是确认历史事实的可能条件,D项错误。,方法技巧 史学素养类试题的解法 对史学素养类试题,考生应分辨备选项的内涵,排除过于绝对的选项。,11.(2017北京文综,13,4分)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 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答案 D 本题考查宋代的集权措施。
45、转运使和知府都属于地方官员,排除A、C两项;兵部是 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兵部员外郎属于六部官员,是宰相的下属,由此排除B项。宋代为了加强皇 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因 此,宋代的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本题选D项。,12.(2016课标,25,4分)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 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 B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秦朝灭亡后,
46、萧何重视整理秦朝的国家档案文献,并为汉所用,即 “汉承秦制”,因此汉初统治全国,靠的是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故应选B项。汉初崇尚黄老 之学,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排除C项;材料意在表达汉初对秦朝典章制度的继 承,而非官员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排除D项。,知识拓展 汉承秦制是指汉代基本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 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虽略有修改,但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 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出现了内朝与外 朝的划分,皇权也进一步加强。,13.(2016课标,26,4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
47、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 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 A 材料中“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体现出重史传统对君主个人行为 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史书是否真实,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史官记录君主过失对 君主的影响,未体现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C项错误;宋太祖并不排斥史书记录他良好的 真实言行,D项错误。,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C项。宋太祖闷闷不乐的主要原因在于时常担心史官记录其过失,而 记录
48、其过失是史官的法定职责,并不能说明史官与宋太祖之间必然存在尖锐矛盾,故C项所述 并不能由材料信息得出。,14.(2016北京文综,13,4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 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此事发生在 ( )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答案 B 题干信息表明,这一时期地方势力膨胀,再结合题干材料中的“中书省”“节度 使”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事件发生在唐朝,中书省宰相被刺杀的地点应在都城长安,故B项正 确。汉朝无中书省,故A项错误;北宋行使宰相职权的是中书门下,且这一时期地方节
49、度使的权 力已被剥夺,故C项错误;元朝在地方设行省,长官听命于中央,故D项错误。,评析 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把 握中国古代重要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王朝的都城。,15.(2015课标,25,4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 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 的背景是 (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 C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这些外戚往往成为执政大臣, 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故选C项。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 权,故A项中“抑制相权”说法不当;“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外戚干政无法体现 “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刘氏同姓诸侯 王势力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