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目 录5问 题 探 究6课 堂 小 结7课 后 作 业1学 习 目 标2字 音 词 意3作 者 简 介4写 作 背 景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含义。收集鲁迅生平和文章的创作背景,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主题奠定基础。默读全文,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结构。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初步了解作者在文中所饱含的情感。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教学重难点:1.巧妙介绍本文的时代背景,为理解本文的主题奠定基础。2.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七年级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了自己的启蒙
2、老师寿镜吾先生,他在儿时鲁迅的心中是“质朴、方正、博学”的宿儒,但鲁迅先生却在回忆中说,“在他所认为他的老师之中,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却是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那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先生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藤野先生。字字 音音 词词 意意挟 绯红 宛如 顿挫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凄然 教诲 油光可鉴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xi)(fi)(wn)(cu)(j)(xn)(n)(ji)(q)(hu)(jin)(yo)(w)字字 音音 词词 意意匿名:诘责:不逊:标致: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疾:不具名或隐藏真名。责问。不
3、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顾人。鉴:照。(声音)高低起伏和顿挫转折。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作作 者者 简简 介介 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写写 作作 背背 景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活动,用文字作为
4、武器进行战斗。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
5、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进步,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发展,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实权,所以这种所谓的民主体制实际上只是地主阶级为扼制革命而采取的自救措施。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陷于苦难的深渊。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8
6、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时期写的。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主要回顾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回顾了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结构分析2.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仙台离开仙台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3.请根据时间和地点的转移,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1-3东京所见所感4-35仙台学医生活36-38离开仙台以后往仙台缘由相识、相处惜别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1.请同学迅速浏览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正直、博学、简朴、严谨治学,又不修边幅的形
7、象。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写出其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等外貌特点,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表现其博学,缓慢而有顿挫的声调写出其上课的生动有趣。(1)藤野先生最初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的?作者以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抓住了他的哪些特征来写?感知人物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2)“我”在与藤野先生的相处过程中,直接记叙了哪些几个典型事件,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事件高贵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 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正直无私,直挚诚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探索研究,实事求是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2.一个日本教师,对一个弱国的中国学生如此关爱,让一个学生如此感激与受
8、到鼓舞,藤野先生身上是不是还有什么特别珍贵的品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藤野先生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3.读了这一部分后,你对写人方面的写作有什么样的收获?叙事应该有详略。事件之间要有过渡。叙事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1.作者是怎样描写清国留学生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喜欢的理由。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品味语言1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
9、的奇特打扮。“东京也无非是这样。”23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45 “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憎恶的感情。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 2.请同学们再从文章的其它地方找出饱含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1)“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
10、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3)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为中国与为学术,既是藤野爱护鲁迅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师生之间产生友谊的基础。一位善良正直的日本学者能如此同情和尊重一个“弱国”学生的抱负,并且持着同情的态度,这就是非常值得敬仰
11、的跨越国界的没有民族偏见的崇高品质。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4)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结合积累拓展比较修改稿与原文的区别,体会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良心发现”: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正人君子”: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 “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而且增加了勇气”写出了鲁迅深受藤野先生的鼓舞。“点上一枝烟”表明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的影响下废寝忘食 的工作。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 整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
12、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藤野先生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1.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开头三段写了作者在东京的见闻,表达对这一环境的厌恶之情。作者从东京来到仙台,受到教职员工们的优待,尤其还遇到了给他以无私的关爱和热情的鼓励的藤野先生。情感分析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 但是毅然决定告别恩师、弃医从文,主要人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个原因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
13、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到了第二学生的终结,他便寻藤野先生,告诉其将不再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 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有人认为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无关是多余的可删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01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02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
14、机。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03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04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课课 堂堂 小小 结结 歌颂和情念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是全篇的中心内容。藤野对鲁迅这个异域学生的特殊关怀和精心培育,是基于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情和尊重。鲁迅的救国救民的抱负吸引了、感动了藤野先生。也就是说一面爱国主义的抱负和志向,一面是对于爱国主义的同情与尊重。爱中国,为中国是沟通两颗心的渠道,是维系两人友谊的纽带,是作品的内在线索。课课 堂堂 小小 结结学习本课后,你又有了哪些收获?1.散文中如何做到形散时而神不散,实际上就是把握好叙事明线与情感暗线两条线,并围绕它们来组织材料,理清思路,构建全文。2.深受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鲁迅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读读写写读读写写挟 樱花 绯红 宛如 掌故 落第 畸形 不逊匿名 诘责 呜呼 凄凉 教诲 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课课 后后 作作 业业 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是著名旅游景点,该景点拟增加一个“鲁迅在日本”陈列室,持上一幅藤野先生的照片,请你为照片配上一段解说词。(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