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参赛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游记顺序,赏析景物描写片断。 难点:结合本文写景状物进行艺术审美,借鉴本文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相关链接】 一、作者介绍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榖,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
2、(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 二、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品如方苞的送左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鼐的登泰山记
3、等。桐城派散文特点:提出“义法”主张。“义”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法”指表达中心的形式技巧。“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三、写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纂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四、题目解说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
4、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五、文体解说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有三种形式: 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杂记
5、: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读字音 (1)汶水(wn)(2)济水(j) (3)磴(dn)(4)徂徕(c)(li) (5)皓(ho)(6)绛(jin) (7)鼐(ni)(8)罅(xi) (9)樗蒱(ch)(p)(10)岱祠(di) 2、理清结构 二、精读课文 一、诵读第1段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其阴,济水东流(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3)阴谷皆入济(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4)当其南北分者(当:介词,在)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本段交代了泰山的地理
6、位置和环境。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这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这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出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二、诵读第2段,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介词,在) (2)自京师乘风雪(乘:这里是“冒”的意思) (3)历齐河、长清(历:经过) (4)越长城之限(限:界限) (5)至于泰安(至于:到、到达) (6)是月丁末(是:这、此) (7)郦道路元所谓环水也(所谓:所说的) (8)余始循以入(以:表修饰) (9)道少半(少:不
7、到) (10)复循西谷(循:沿着) (11)崖限当道(当:动词,挡住) (12)世皆谓之天门云(云:助词,无意义) (1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负;烛:名词作动词,照。) 2、作者详写写登山的过程,说出作者的登山线路以及文章的写景特点。 登山路线:由南麓入中谷道少半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写景特点: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好处费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丽。 3、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顶所见之景的? 作者用“苍山负雪,明烛夕照”写出从曲折的
8、山径并在冰雪与迷雾之中初至山头时刹那的感受。然后远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水如画”,俯视“半山居雾若带然”。作者视野由远及近,由上而下,既层次分明,又照应前文。写山、水、雪、雾、日光、城郭,这么多的内容,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来了。正是这些山、水、雪、雾、日光、城郭交织着,才构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表现出冬季泰山静穆、森严的美。 作者用词及其生动形象。“负”“烛”两个动词,把山与雾拟人化,写出了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静态。“烛”名词作动词,使雪白耀眼的景象更形象。把半山凝聚的云雾比作飘带,形象有趣。这部分通过对雪、日、雾三种富有代表性的事物的描写,鲜明地勾勒出冬季泰山的雄浑景象。 三、诵读第3段
9、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戊申晦,五鼓(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五更) (2)大风扬积雪击面(扬:卷起)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弥漫) (4)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见:逐渐看见。) (5)须臾所五采(采:同“彩”) (6)正赤如丹(正:纯正) (7)回视日观以西峰(以:助词,表示方位) (8)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绛:大红;皓:白;驳:杂;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9)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尽。) 2、文章通过写景物变化描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四、诵读第4、5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其远古刻尽漫失(漫失
10、:模糊或缺失) (2)僻不当道者(僻:偏僻;当:在) (3)多平方,少圜(平方:古义:平整,方形的。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平方米;圜:同“圆”) (5)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 2、本段写了观日出后的游览,主要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好处? 人文景观: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古迹:道中石刻。 好处:先以日观亭为参照物写周围的建筑,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这样写,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凸显了泰山的人文内涵,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体现了“桐城派”重考据的文风。 3、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泰山的自然景观的? 自然景观写土质: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写树: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11、,至日观数里无树;写雪:冰雪,雪与人膝齐;写水:无瀑水;写鸟兽:无鸟兽音迹。 作者这样写给人留下了泰山总体印象:一是泰山苍劲峻峭;二是泰山之冬的静美; 【问题探究】 1、本文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1)抓住景物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描写,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于山顶俯视的“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侧面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之外,又以“明烛南天”“绛皓驳色”等进行侧面烘托,既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生动有趣。 (2)语言简洁、生动。本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比如从京
12、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1段中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也能体现语言简练、生动的特点,寥寥几句,就把泰山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了出来。 (3)比喻、拟人的运用。本文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作者初登山巅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动的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3、。”这是作者山巅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水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且停留在山腰间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特别是“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雾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美的享受。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可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形态却是相同的:“皆若偻”。这一比拟不仅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俊,并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文中泰山那雄伟多姿的景色,美不胜言,使人心旷神怡。作者不顾条件恶劣,克服种种困难,登山一览的高昂情绪
14、也很感动人。在作者笔下隆冬时节风雪弥漫的泰山优美绚丽,毫无冷落萧条之感,作者顶风冒雪,豪情满怀,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的情怀。文章的基调是积极的、乐观的、豪迈的,使人读了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美,也能领悟一些人生的真谛。古代记漩散文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很可贵的。 【课堂练习】 1下列划横线词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汶(wn)水济(j)水徂(c)徕 B绛(jing)皓石罅(xi)膝(q)齐 C若偻(l)少圜(yun)摴蒱(chp) D须臾(y)山巅(din)姚鼐(ni) 【答案】B(膝x) 2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乘:冒
15、着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循:沿着 C其远古刻尽漫失漫:流失 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几:几乎 【答案】C(漫:磨灭) 3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答案】A(B项“至”是动词到达,“于”是介词,到;C项“下”指脚下,现多用于对朋友的敬称;D项“平方”并且呈方形,今常用为数学名词) 4选出与“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的一项()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阴,济水东流 【答案】A(名词作动词) 5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
16、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答案】D 6对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 【答案】D“山”改为“树”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一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
17、派。 【答案】D(“桐城”指籍贯) 8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 B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俯视,“絳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烧”的日出美景。 D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着力指“静”状,后者有意给“动”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 【答案】C 9.情景式句式默写 (1)作者开章写道“.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这一笔把山和水联系起来了。 (2)“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了。 10、翻译下面句子。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长城。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逐渐看见云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 (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