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期中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 1.按要求填空。 (1)自见者不明,_,_。(四章) (2)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用反问语气否定秦国统治者夺取、使用六国财富的做法和态度。 2.按要求选择。 (1)高三学生小明在参加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的自我陈述环节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各位老师: 大家好!感谢老师们给我这个面试的机会。我平时学习刻苦,喜欢钻研数理问题,【甲】一旦进入思考状态,常常会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我知道学习贵在持久磨练,【乙】一旦松
2、懈,坏习惯就会集腋成裘。同时,我喜欢写时事评论,文章屡次发表在校刊上,【丙】虽是一己之见,但都能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与讨论。我渴望到贵校深造,因为贵校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学术氛围,【丁】以及多如牛毛的学术名家都深深地吸引我。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 A.甲B.乙C.丙D.丁 (2)将下列编号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北京冬奥场馆群串联起了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应该说我们从冰雪大国到冰雪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冬奥遗产的价值也需要更长时间去审视。 开展这些赛事的场馆设施,赛后将如何利用 由冬奥会带动的体育经济对区域联动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
3、些场馆设施将怎样切实影响当地乃至全国人民的生活 2008年夏奥会的一些专业场馆被闲置,冬奥会场馆是否能良性运营 A.B. C.D.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思维的两种速度 丹尼尔.卡内曼访谈 问题1:根据您所认为的,我们拥有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速度快的模式一和速度慢的模式二,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卡内曼教授:这两个思维模式是互补的。当我们被问到英国的首都在哪里,一个词马上自动从脑中冒了出来,不需要花力气思考,也没有什么企图性,这就是模式一。但如果涉及对世界、欲望,以及想法的诠释,最终转化成信念和决策,那么它就是模式二。模式二更复杂,他控制着思维和行动。和模式一不同,它是间接的,不
4、直接连通到记忆里。它是缓慢的,通常紧跟着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思考。比如,。模式二的运作需要努力,得让自己成为行为的主导人,“是我在行动,是我在思考” 问题2:我们能认为模式一简化了现实,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吗? 卡内曼教授:我不知道模式一是不是“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但是它确实简化了现实,只是时不时会造成认知偏误,而模式二也可能出问题。如果我认为有些事情是错的,或者我无法理解相对论,那得归咎于模式二的运作失败。我对模式一的理解是:它是一个情感模式、是一种自动产生的情感,它没有任何目的,是完全主观的,不管在模式二的运作下接受不接受它,都没有关系。模式一除了是情感,它还有更多的属性,它与我们对生活的
5、诠释、认知,以及我们大部分行为紧密相关。模式二,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还确保着人们的控制力,这也很重要。 问题3:在什么情况下,模式二必须凌驾于模式一? 卡内曼教授:当我们在发生问题而没有找到解决方法时,或者在矛盾的两端进退两难时,或者必须违背逻辑和行为规则,甚至处于惊诧的状态下时,我们的精神就会全神贯注,思维过渡到模式二。但模式一和模式二并不会突然互相转化,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一块专门掌管矛盾的区域,让这两个模式之间有一个持续往来的通道。 问题4:大脑中的什么区域牵动这两个模式呢? 卡内曼教授:我想模式二并不隶属于一个特殊的区域管理,尽管它和前额叶有联系。我不想展开这个我知之甚少的话题。 问题5:我
6、们不妨更进一步诠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或者模式二,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呢? 卡内曼教授: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我们会变得冲动很多,把一切脑子里闪过的事物说出来,就像小孩似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醉酒的状态,这就是模式二被弱化之后的效果。因此,社会生活就不会再有互相妥协的和谐了。动物的情感生活很先进,但我觉得它们并没有模式二的约束。相反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二,那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低等配置的电脑。 问题6:艺术灵感或直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卡内曼教授:这是从模式一中冒出来的,但却是由企图所驱动的。因为模式二完全有能力带着意图在记忆里搜索,而即使我们停止搜索,有时
7、也能自主地产生灵感和直觉,就像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踏上公共汽车的台阶时,突然想到答案的情况。 问题7:您说模式一一直在解释我们所经历的事情,那我们会不会讨厌偶然事件的发生? 卡内曼教授:确实,人生来讨厌一切不确定的事物。但说实话,我们其实认不清什么是偶然性。因为我们长期处在一个创造历史、解释我们周遭世界的过程之中,这就是模式一的伟大之处。至于模式二,则是让人类更有意识,并采用模式一的成果。 问题8:心理病理学中遇到的挑战是两个模式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当我们运用了过多的模式一或模式二,就会引发一些问题吗? 卡内曼教授:当然,如果我们长期地去自我批判,直到自己失能,那我们就是模式二使用太多,无法控制模
8、式一了。模式一也会有病态的问题产生,比如强迫症。模式一能快速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模式一不仅驱动我们去开车,也决定了我们的口头禅,决定了我们自己看待外界的视野,它是我们高度整合的记忆,也是我们所创造的历史。这一切都不是模式二处于主导地位的结果。 注丹尼尔.卡内曼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4.下列对“模式一”“模式二”的特征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模式一是快而直接,模式二是慢而间接的。 B.模式一是完全自动的,模式二是需要努力的。 C.模式一是属于情感的,模式二是属于理性的。 D.模式一是零散思考的,模式二是整合思考的。 5.如果让你在问题1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例子
9、,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雨夜里听到几声凄清的叫声,你知道那是猫叫。 B.听到“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想到爸妈和奶奶。 C.交作文前,对文章论证和语法进行再次推敲。 D.象棋教练在学生身边一看就发现了其中的好棋。 6.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模式一和模式二之间是互补的,它们之间无法转化。 B.模式一和模式二的转化需反复进行,不能一次完成。 C.模式二比模式一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起到的作用更大。 D.模式一促成艺术灵感的产生,而模式二却无能为力。 7.本文是一篇学术访谈,请对卡内曼教授回答问题的特点进行分析。 8.关于访谈,一般的要求是:(1)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访谈对象充分发表自己
10、的看法。(2)控制话题,避免谈话离题太远。(3)访谈过程中始终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尊重访谈对象。(4)对重要问题可以用不同方式重复提问,看其是否肯定此说法。(5)访谈者应对所问问题持中立态度,不能做引导性提问。 请选择其中两条对这次访谈作评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骑自行车的人 指尖 那时我刚刚十六岁。远没有风驰电掣,在漫漫长路上,自行车像另一个笨拙的我,不停地冒着热汗,用力穿行在颠簸不平的公路上。偶尔,汽车带着一团巨大的尘烟驶过,骑行者就得眯起双眼,屏住呼吸,跨下自行车,等待尘土缓慢散去,道路重现。 当我终于站到林场院子,面对灰头灰脸仿佛在尘土里滚过无数次的女孩,晓星轻轻地说了一句:“
11、给你打好了水,快去洗洗吧。”在其后的三年时间里,我和晓星,成为一间房屋、两张床、一把椅子、一个凳子、两只水盆的共同拥有者,呼吸同样的空气,均分火炉里源源不断散发出的热度。 我卸下行囊,用树枝和石块抠掉轱辘里的泥和杂草,用水将自行车擦洗干净,推到空屋里。一块灰蒙蒙的塑料布,让它瞬间变得暗淡无比。好在林场生活也为它提供了出镜机会:我们骑着自行车去供销社,在管村人热辣辣的目光中,隔着宽宽的水泥台,交易一些必需品。更多时候,我们沿着大坡滑行到管村的某户人家,在那里,有一些同龄女孩,她们站在街门口,仿佛一直在等待我们的到来。有时,会有一杯白糖水提前等在她家桌子上,跟穿衣镜和盛满豆子的老花瓶一起,沉默地注
12、视着门外。那杯白糖水要喝很长时间,比我们之前喝过的任何一杯糖水都甜,喝完后,嘴唇黏黏的,一直到骑车回宿舍,那甜味还有残留。 夏天,我被晓星邀请去她家。路上,我和晓星不约而同地提起初次骑自行车的情形,都是八九岁的样子,推着家里唯一那辆父母骑了好多年的自行车,在黄昏的街道上,我们不停地练习跨梁动作:将脚尖蜷起来,将脚面收起来,快速跨过去。更多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的右脚是如此多余的一个器官啊,它阻挡了自行车允准和接纳我们的好意,也阻挡了我们技艺的提升。当我们终于可以坐在车座上时,才发觉,面前的世界如此高大、空旷而坎坷。我们终于可以骑着自行车沿着河沟边行走,去往场院,去往街衢,去往人家。而妹妹在后面追
13、着,气喘吁吁,小脸通红。风中很快就传来她的央求,我们捏闸,试着慢下来,再慢下来,自行车仿佛就要停下了,但倘若我们身子歪向一旁,肯定会带着自行车一起倒下的。 事实的确如此。 那个黄昏特别漂亮,满天布满瑰丽的云霞,神奇的是,那些彩色的光芒很快就降在大地上,村庄变得通红,场院、饲养处、庙院,包括谷秸、柰子树、牲口和我们,都变得红彤彤的,天地间洋溢着一股喜气。一种强大而蛮横的力量让我毫不费力地跨上自行车,在高高的车座上,我看见了天空倒映在温河里,另一面天空虚假而真切地呈现出来。那一刻,天地已非原来的天地,而村庄更非旧有的村庄,包括骑车的我,也不是刚刚推车出门的那个我了。当妹妹喊我的时候,我高声说“坐上
14、来吧”,自行车并不停下,妹妹追着渐渐缓下来的自行车,然后双手拉住后衣架,用力跳上来。 她当然没有跳上来,咣当,刺耳的声音掠过我的耳膜,眼前的红霞瞬息暗淡下去,那股力量抽身而去,我突然变得异常无力,妹妹在身后激烈的扭动和拉扯,我手里的车把左右摇晃起来,根本来不及让自己沉静下来,我就向左一歪,又一声钝响掠过耳膜。 我被压在车梁中间,妹妹被压在后轱辘下面。当我将身上的自行车推起来后,才看到,自己新裤子膝盖处,竟然破了一个三角形的口子。转身看妹妹,她的裤腿被扯成两三个长条。这一刻,我们开始忧心忡忡,因为不知该如何走进家门,面对母亲。 那个冬天,我和晓星学会了用毛线编织车座套、车梁套,花花绿绿的织物让自
15、行车变得扑朔迷离。我们从未想过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似乎心里是有某种冲动的,但到底是想离开林场,还是想成就一个有理想抱负并对社会有用的自己,也并不知道。邮差骑着摩托车轰轰隆隆地来,他卸下来自外面的报纸、杂志和信件便轰轰隆隆走了,很少停留。有次晓星坐着邮差的摩托车回了趟家,当然,等她回来的时候,没有摩托,也没有自行车,只能用双脚走完五里地。但她从此有了关于摩托车的亲身体验,一种跟自行车明显不同的速度让她常常向往。 我们被自行车带到林场,并沦陷于此,这不是自行车的错,也不是摩托车的错。 .后来,晓星比我先从林场调走了。那次她是坐汽车走的。 .我最后一次骑车从林场大门出来,周围空荡荡的,所有吸附在身后的
16、目光,都已消散。那一刻,我似乎成为一个与林场和师傅们再无瓜葛和关联的人。沿着大坡滑行到管村,那些曾经坐在门口的女孩们都不见了,有的嫁人了,有的去城里打工了,还有的坐在炕上不停地绣花,等待媒人掀开自家的门帘。我只遇见那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他扒着街门蹒跚地走出来。我朝他笑笑,拐上了公路。 (有删改) 9.第段的画线句颇有特点,请对此加以赏析。 10.第、两段画线句描写了景物的瞬息变化,请赏析其妙处。 11.阅读第段与第.段,分析“我”的形象变化。 12.某出版社正开展“优秀散文年选”工作,要求以“好的散文应该在文字描述背后,尽可能地拥有丰赡的意义”为遴选标准。请写一封100字左右的推荐信向出版社
17、推荐这篇散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咏月 (清)曹雪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菩萨蛮 (南宋)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注咏月为红楼梦人物香菱所作。朱淑真,南宋女诗人,生于仕宦家庭,博通经史,尤工诗词,相传嫁给俗吏,为丈夫冷落。 13.香菱拜黛玉为师学诗,下列学诗原则不是黛玉认可的一项是() A.格调规矩是末事,以词句新奇为上。 B.学诗先从盛唐诗歌入手,多读多品。 C.学诗者
18、要品读出诗歌的传承与化用。 D.新学诗者应从含义浅近的诗句读起。 14.对两首作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香菱诗的首联、颔联集中笔墨描绘出月色的朦胧清淡。 B.香菱诗的颈联分别塑造了旅人思乡和闺妇思夫的形象。 C.朱淑真词用颦眉未变而愁闷新添表现愁绪的连绵不断。 D.朱淑真词用深夜流萤的点点荧光表现深沉清幽的意境。 15.请结合香菱、朱淑真的生平,分析两首作品画线句运用“月亮”意象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翱传 (宋)欧阳修宋祁 李翱字习之,中进士第,始调校书郎,累迁。元和初,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常谓史官纪事不得实,乃建言:“大氐人之行,非大善大恶暴于世者,皆访于人。人
19、不周知,故取行状谥牒。然其为状者,皆故吏门生,苟言虚美,溺于文而忘其理。臣请指事载功,则贤不肖易见。如言魏征,但记其谏争语,足以为直言;段秀实,但记倒用司农印追逆兵,笏击朱泚,足以为忠烈。不者,愿敕考功、太常、史馆勿受。如此可以传信后世矣。”诏可。 又条兴复太平大略曰:“臣闻定祸乱者,武功也;复制度、兴太平者,文德也。今陛下既以武功定海内,若遂革弊事,复高祖、太宗旧制:用忠正而不疑;屏邪佞而不迩;改税法,不督钱而纳布帛;绝进献,宽百姓租赋;厚边兵,以制蕃戎侵盗;数引见待制官,问以时事,通壅蔽之路。此六者,政之根本,太平所以兴。陛下既已能行其难,若何而不为其易者乎?”再迁考功员外郎。 初,谏议大
20、夫李景俭表翱自代。景俭斥,翱下除朗州刺史。久之,召为礼部郎中。翱性峭鲠,论议无所屈,仕不得显官,怫郁无所发,见宰相李逢吉,面斥其过失,逢吉诡不校,翱恚惧,即移病。满百日,有司白免官,逢吉更表为庐州刺史。时州旱,遂疫,逋捐系路,亡籍口四万,权豪贱市田屋牟厚利,而窭户仍输赋。翱下教使以田占租无得隐收豪室税万二千缗贫弱以安。 入为谏议大夫,知制诰,改中书舍人。后历迁桂管湖南观察使、山南东道节度使,卒。翱始从昌黎韩愈为文章,辞致浑厚,见推当时,故有司亦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李翱传) 【注】大氐:大抵。行状:品行,事迹。牒:文书。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
21、句中的意思。 (1)但记倒用司农印追逆兵() (2)屏邪佞而不迩() 17.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又条兴复太平大略曰() A.按照条例B.整理条款 C.有条理地D.分条陈述 (2)如此可以传信后世矣() A.确定的事实B.随意的事件 C.真实的记录D.信服的消息 18.第段画直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翱下教使以田占租无得隐收豪室税万二千缗贫弱以安 19.把第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其为状者,皆故吏门生,苟言虚美,溺于文而忘其理。 20.对第段画曲线处的记录,有人认为不合情理,你是否同意?请阐述理由。 21.本文第段在旧唐书.李翱
22、传中没有出现,请联系下面的材料,探究欧阳修在新唐书.李翱传中加入此段的原因。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欧阳修读李翱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留耕堂记 (宋)叶适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余孩稚时,闻田野传诵,已识其趣;出游四方,所至闾巷无不道此相训切。今葛君自得遂取名堂,盖其词意质而劝戒深,殆非文于言语者所能窥也。 凡人衣食、居处、嗜好之须,当身而足,则所留固狭矣。然而念
23、迫于室家,莫之赢焉;爱牵于子孙,不能业焉。四民百艺,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虽危而终不惧,已多而犹不足者,以其所留不止于一身故也。嗟夫!若是则诚不可禁已。虽然,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彼心不丧,术不谬,阡连陌接,谷量山积,而隐诸方寸之小,无惭焉可也,不然,则货虽留而心不足以留也。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甚至刑祸戮辱,水火盗贼,俄反顾失之,皆是也。故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岂惟田野闾巷,而士君子何独不然! 葛君宅才数亩,无高垣大屋之居,桑麻果树,依约可数。有二子,行称其文,卑躬侧履,非礼不动,草衣木食,自乐其乐。然后知方寸之小为无穷,而所
24、留者异乎人之留也。若夫由是以致其用,则犹外物也哉! 22.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词语是() A.以B.而C.于D.诸 23.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24.下列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一项是() A.像这样由此达到的功用思想,对人们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 B.像这样由此产生的和谐氛围,对葛君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 C.至于由此带来的实际的功用,对葛君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 D.至于留耕堂留给后代的启发,对人们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 25.评价“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思想意义。 三、写作 26.作文。 人们的生活大都在重复之中,如一日三餐的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古老的习俗代代
25、相传。对重复的生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你对“重复的生活”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题答案】 【答案】.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艰难苦恨繁霜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题答案】 【答案】(1)C(2)A 【答案】4.D5.C6.B 7.卡内曼教授的回答实事求是/坦诚/科学严谨,如问题四中“模式一简化现实进而简化存在”没有主观臆断,而是只阐述了自己知道的部分,坦陈自己“知之甚少”。 卡内曼教授常常通过生活中举例/比喻来阐述/解释学术观点/概念,尽量使学术概念更容易让大众理解/具体/形象。如问题一中用“英国首都在哪里”来阐述模式一的快速、不需要花费
26、精力的特点。还有问题五(小孩、醉酒、电脑)、问题六中(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踏上公共汽车台阶)等等。 卡内曼教授时常用两相对照的方式来谈论问题,贯穿整个访谈,即便如问题二、问题六提问只涉及一种模式,卡内曼教授仍将模式一和模式二的特点相对照,使得访谈者更清楚地区分两者的不同特点。 卡内曼教授思考问题有思辨性,能辩证地思考问题。没有主张模式一或模式二在人类思维中的绝对地位,而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都不可过度使用。 角度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举例贴近生活、比喻、对比、辩证思维等角度。 8.答案示例: (1)访谈从提问“模式一模式二的特点是什么”入手,在此基础上比较两者的关系及其作用,进而探究内在的
27、机理,还联系我们的生活展开讨论,思路上逐渐推进,充分启发访谈者畅所欲言。(扣住第条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访谈对象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问题4探讨两种模式的生理基础,而问题5“进一步”探讨的“这个问题”又不是这个,提问的逻辑之间存在脱节,思维存在跳跃不便于访谈对象循序渐进地充分发表意见。(又如问题6、问题7之间也存在这些问题)。(扣住第条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访谈对象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问题6指向“艺术灵感”的问题,问题7回到模式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上来,这样就避免离题太远,保证话题始终围绕两种模式进行。(扣住第条控制话题,避免谈话离题太远。) (3)语言上如问题1和和问题7中始终用敬称,
28、尊重受访者。(扣住第条访谈过程中始终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尊重访谈对象。) (4)如问题3指向了模式一和模式二的关系,提问5又从日常生活的角度阐明了模式一和模式二的作用。问题8从心理病理学角度提问了模式一和模式二是否有侧重,三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反复提问着重探讨模式一和模式二的关系及其作用。(扣住第条访谈过程中对重要问题可以用不同方式重复提问,看其是否肯定此说法。) 如问题2之于问题1,问题6之于问题5,访谈者如采用追问方式,不断询问模式一、模式二的关系,使卡内曼教授能够充分发表意见。(扣住第条访谈过程中对重要问题可以用不同方式重复提问,看其是否肯定此说法。) (5)问题2“我们能认为模式一简化了
29、现实,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吗?”有引导性提问的倾向,不太符合访谈者应对所问问题持中立态度,不能做引导性提问。(扣住第条访谈者应对所问问题持中立态度,不能做引导性提问。) 如学生有其它合乎逻辑的答案,言之成理均可。 【答案】9.这句话一一列举我和晓星所有的家当,这样列举更突出生活条件极为匮乏,虽然物质匮乏,但还要一一列举出来,又增加了一种自嘲(幽默、调侃、诙谐)的意味。 10.第、两段画线句作者通过景物烘托自己的心理(或者以实写虚),用“我”眼中同一景物的变化表现我的心理变化。 第段景物瑰丽、喜气,表现出我跨上自行车后充满自信,而且对景物特征充分的描写使“我”的心理具有感染力,第段景物瞬息黯淡下
30、来,表现出自己失去信心的沮丧心理。这两处景物描写使过去的时光充满形象感,寄托了作者的深挚情感。 11.第段描写“我”初到林场时行路之难,表现出16岁的女孩到一个完全陌生地方的青涩(稚嫩)而迷茫的形象,第12段描写“我”离开林场、走向新的人生之路的情景。而蹒跚走路的小孩又象征着新生的力量。两段文字选取了“我”生命成长的两个重要时间点,写出了“我”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 12.示例:编辑,您好:向您推荐指尖骑自行车的人,作品描述一段我在林场的生活经历,富有丰富的意蕴,从少年学车手忙脚乱,到进入林场骑自行车接触社会,最后离开农场重新选择人生之路,自行车见证了我的青春成长。而文中自行车道摩托车再到
31、晓星离开林场时坐的汽车,表现出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而我、晓星和那些农场女孩恰是在时代的变迁中完成了各自的成长。 【答案】13.D14.A 15.“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大意是惹得月宫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不使人们永远团圆。此时香菱已是薛蟠的小妾,而薛蟠远在江南,诗中“月亮”写出了香菱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和只身一人的孤独之情。“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大意是抬头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满。相传词人朱淑真嫁给俗吏,为丈夫冷落,此词“月亮”表达出了词人的自我安慰和空虚寂寞的情怀。 【答案】16.叛逆、逆反.靠近、亲近 17.(1)D (2)C 18.
32、翱下教使以田占租/无得隐/收豪室税万二千缗/贫弱以安 19.但写这些文章的,都是他的部下和学生,随意吹捧,为文章漂亮不顾情理。 20.不同意,第段画曲线处写出了李翱的性格是严厉耿直的。自己有能力却不受重用,在拜见宰相李逢吉时,就当面指责他的过失,这符合李翱耿直的性格。而指责完宰相后,宰相不理会他,又因自己还是朝廷官员,在宰相之下,担心自己遭到报复,所以又气又怕,就请了病假。这很符合李翱的性格和人情道理。 21.原因:悲叹当今官员在其位却无忧国之心,还不让别人忧虑国事;希望有像李翱一样忧虑国事的人出现。 参考译文: 李翱的字叫习之,他考中了进士,开始任校书郎,多次升官。元和初年,任国子博士、史馆
33、修撰。他常说史官记载历史事件不真实,就建议说:“一般人们的事迹,除非很好、很坏大家都知道,都是找人调查的。人们不全知道,就找记载他生平事迹的文章。但写这些文章的,都是他的部下和学生,随意吹捧,为文章漂亮不顾情理。我请求根据事迹记载功劳,是非容易看清楚。例如写魏征,就记载他劝谏的话,足够说明他说直话;写段秀实,只记载他倒盖司农卿印追回叛贼军队,用笏板打朱泚,足够说明他忠诚勇敢。不这样的话,希望命令考功司、太常寺、史馆不要接受。这样就能将真实的记载传给后人了。”下诏同意了。 他又呈上复兴盛世的大政方针说:“我听说平定叛乱靠武功;恢复制度,使天下太平靠文治。现皇上已用武功平定了国内,如果接着革除弊政,恢复高祖、太宗皇帝过去的制度:任用不疑心忠诚、正直的臣子;排斥不亲近奸邪、阿谀的臣子;改革税制,不交钱而收布和丝;禁止进贡,减轻老百姓的赋税;增强边境兵力,抵御异族侵略;勤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