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周至县第四中学高二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
2、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
3、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
4、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
5、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D.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下列理解,不符合
6、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B.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不是
7、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8、。 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说明我国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强化科普工作,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最直接的手段。在此次疫情中,各类信息飞速传播时,许多科研工作者站了出来,大专家成了“网红”;各级政府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把最新的进展和医学知识带给了公众 这些科普工作都起到了澄清谬误、平复恐慌、传递知识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公众科学素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重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公众科普的投入,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塑造创新理念,才
9、会对创新源头的研究给予更多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培育才会有更深厚的土壤。” 而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认为“科普应从青少年抓起,缺乏高质量的科普图书将影响到公众科学素养的培育。”他建议把扶持原创科普图书上升到“国家工程”高度,并引入“国家队”和“专业选手”编写。进一步开放、利用好如博物馆、天文台、气象站等适合儿童科普的资源,营造全社会重视儿童科普的氛围。教育部、科技部应推动完善少儿科普课堂教育体系,严格内容审查,推动科普阅读最优化。 强化科普工作,权威科普平台的作用不可忽视。公众面临一般性科普信息过载和权威性科普信息短缺的矛盾,主流科普传播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公众也需要一个权威的科普平台。
10、 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代,科普工作者也应该大胆尝试新技术、新媒体,比如短视频、动漫、3D可视化等手段,提升科学趣味性,进而提升公众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 (摘自2020年5月27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899828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为0.303/万,追踪密切接触者1174名,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均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此次集中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目前,武汉市无症状感染者在全人群中占比极低,没有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情况。 武汉是如何做到10来天完成千万检测的?武汉市卫生健康
11、委员会副主任王卫华介绍: 关于短时间如何完成集中检测的问题,大家知道,在此项工作开始之初,有人对武汉用10来天的时间完成千万人口的核酸检测存在疑问。在此,我想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是挖掘内部潜力。我们在原有23家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动员了全市的40家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参与此项工作,检测机构由23家增加到63家,大幅度地提升了核酸日检测能力。 二是调集全国资源。为完成集中核酸检测工作,各检测机构通过调集人员、增添设备、加强培训,在集中核酸检测期间,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工作人员从419人增加到1451人,设备从215台套增加到701台套,人员倒班设备不停24小时满负荷运转,这也是我们检测能力提
12、升的原因之一。 三是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科学的方法也是提升检测能力的关键。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多批次小样本实验,经省、市专家专题论证,一致认为:混样检测适合于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混检单次不超过5个样本合并检测,这样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检测效率。 通过以上3个措施,武汉市日检测能力从30万人次快速突破100万人次。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亚波介绍,本次集中核酸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总支出9亿元左右。“通过这次筛查,换来了全国人民的放心、武汉人民的安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必将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步入正轨,这笔投入是完全值得的。”胡亚波说。 (摘自央广网武汉6月3日消息) 4根据材料
13、一,本次疫情对于提高公众科普素养的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研工作者要积极承担责任,提高科普能力。 B国家各级部门要全方位重视和应用基础研究。 C加大对公众科普的投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D加强青年科普推广,完善和推动科普教育体系。 5根据材料二,对于专家如何消除百姓对海量核酸检测能力的疑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不同的侧面详细地介绍核酸检测的过程。 B向公众介绍引用详实的数据,可信度较高。 C检测方法经实验和专家论证,具有权威性。 D结论显示武汉市具备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 6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推测核酸检测排查结果让人放心而不恐慌的原因。(6分)
14、 答:_ 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良心 孩子送来时,已经快不行了,张朝和老婆急红了眼。好几个医生,在看了片子和孩子的状况后,都摇着头说:“不行,不行,这个手术我没把握。”张朝和老婆真的是急疯了,差点就给他们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啊!”一个年轻医生,看着有些不忍,说:“如果丛医生在,可能还有点希望,但是”年轻医生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张朝问。年轻医生想了想说:“我去帮你打个电话试试,他如果说可以,那就可以。”电话打完,年轻医生说:“丛医生答应了,马上就动手术,你们准备一下吧。”张朝和老婆一阵惊喜。张朝朝老婆使了个眼
15、色,他老婆就匆匆出了医院,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鼓囊囊的信封。 那个丛医生走过来时脸上有点憔悴,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推着孩子病床的护士。眼瞅着快要到手术室了,张朝把丛医生拉到了一个角落,然后递上那个信封。丛医生推托着不接,反复几次,张朝脸上都有了汗。这时那个护士喊:“丛医生,可以手术了。”丛医生推托不过,只好接过信封,随手放进口袋里,然后就匆匆进了手术室。 张朝和老婆被阻拦在手术室的门口,看着门轻轻地被关上。张朝拍了拍老婆的肩说:“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丛医生都收了咱的红包,他一定会尽全力的。” 这次的手术,真像是一场马拉松。从下午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张朝和老婆坐在门外的地上,差点都虚脱了。“怎么还没好呢
16、?怎么还没好呢?”老婆嘴里不停地在喃喃着,眼角的泪早已干了,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泪痕。不时还怪上自己几句:“都怪我,没照看好儿子。”张朝拉住她的手,紧紧地。 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先前那个护士喊:“谁是张海旭的家属?”“张海旭”正是孩子的名字。张朝和老婆冲了过去应道:“我是,我是!”护士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孩子一会儿就出来,先进重症监控室,让他们别着急。转身要进手术室的护士又回头说:“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 几天后,张朝的老婆经过医院楼下的表彰栏,发现上面有丛医生的照片,仔细一看,这是年度模范医生的事迹专栏。原来丛医生叫丛勇强,他因一台手术,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张朝
17、的老婆回到病房时,把丛医生的事告诉给了张朝。张朝说:“他是尽力了,可他不是也收了我们的红包了吗?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评模范呢?”老婆也说:“是啊,是有点说不过去。” 张朝和老婆只是在病房里轻声地谈论,邻床的一个病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出了病房,就和另一个病友说起了那个叫丛勇强的医生收受红包却被评模范的事情。 事情很快传到了很多人的耳朵里。 第二天,张朝的老婆看到表彰栏里,丛医生的照片被撤了下来。回到病房时,来了两个医院监察处的人,把他们带进了一间办公室,说是要了解情况。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丛医生,他们是有些歉意的,虽然他们给了红包,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的孩子。丛医生却朝他们微微一笑,说:“你们查过交
18、给医院的押金吗?”张朝和老婆摇头说:“没有。”一个工作人员递给他们一份押金收据,收据上显示,在孩子手术的第二天,孩子的医院账户上多了一笔钱。那个数字,正是张朝塞给丛医生的那个红包的数额。 丛医生说:“当时收你们的钱,一是想让你们放心,二是时间确实也紧迫” 张朝说:“丛医生,对不起,我” 丛医生摆了摆手说:“医者父母心,无论我做什么,我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如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突显了张朝夫妻在救治孩子时的焦急心情。 B小说通过张朝夫妻误会丛医生这个小故事,揭示了
19、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问题,即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等。 C护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目睹丛医生收红包,也见证他抢救小男孩,同时这个人物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文中略写救治孩子的过程,详写孩子父母对丛医生的前后态度变化过程,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孩子父母的忘恩负义。 8丛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6分) 答:_ _ 9“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试分析护士这句话的含意及作用。(6分) 答:_ _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013题。(19分) 孔子生鲁昌平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
20、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
21、:“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度,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般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
22、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空,古代官职名,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
23、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后也成为中国姓氏之一。 B.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如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C.六艺,古代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又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书。文中指前者。 D.唐虞,是古代唐尧与虞舜的并称。相传唐虞执政时天下太平,古人以为太平盛世,于是很多史籍常用唐虞代指太平盛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编写春秋时,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上去,应当删去的内容一定要删掉,但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 B.孔子有着极高的政
24、治热情。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奔走游说,即使遭到打击、排斥,甚至受到围困,仍执着追求。 C.孔子有着很强的治国能力。鲁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的职务,参与国政三个月,民风大变,社会清明,各地宾客有归家之感。 D.孔子知识渊博,勤奋刻苦。他整理和编纂了诗礼乐春秋等古代儒家文化典籍,对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译文: (2)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书愤(陆游) 早岁那
25、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塞上长城:(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诗人早年不懂世事之艰难,既表现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又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 B.“气如山”是说气概如同巍峨的高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北望中原时的慷慨激昂。 C.颔联以名词短语形成诗句,描述了两幅雄壮苍凉的战场画卷,有力衬托了诗人的心情。 D.诗人虽然以“塞上长城”檀道济自比,但是“空”和“衰鬓”却突出了其理想的破灭。 15.尾联
26、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中华民族有崇德尚义的传统,在孔子这里,“义”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他曾说:“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 (2)论语中“,”两句说的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 (3)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5)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三、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语上(y)愠色(
27、yn)令尹(yn) B弑(sh)君十乘(chn)不悱(fi) C能济(j)众臧武仲(zn)则殆(di) D无谄(chn)切磋(chu)巧笑倩兮(qin) 1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窘迫,受窘。 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笃:笃厚。 C贤贤易色贤:尊重、崇尚。 D敏于事而慎于言敏:迅速、敏捷。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子哂之(微笑)比及三年(等到)因之以饥馑(继) B摄乎大国之间(整顿)立之斯立(就)子之武城(往,去) C童子六七人(未成年的男子)当仁,不让于师(谦让)夫子矢之(通“誓”) D仰之弥高(越发、更加)子哭之恸(极度悲痛
28、)多见其不知量也(只、仅仅) 20、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子夏为莒父宰,问政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C.其何以行之哉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B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C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在舞台上巧言令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
29、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以德报德,令你心旷神怡。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春秋战国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 B综观孔子的一生,虽然他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过程中屡受挫折,但他在这种追求实践中树立起一种伟大的人格形象。 C春秋战国时期,在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中,外交官反应是否敏捷,应对是否巧妙往往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史书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 D原始儒家的“仁”包含着人道精神,他们从这种人道精神出发,提倡与人为善的态度进行友好交往。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
30、据要求写作。 光明中学某班级组织学生对“谁是新时代的英雄人物”展开了讨论。有的说:“冲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他为国纾难,当之无愧。”有的说:“潜心敦煌石窟考古历史研究的樊锦诗,她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81岁高龄还一直在为敦煌文化忙碌着,她是英雄。”也有的说:“回到家乡支援建设的驻村第一书记、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黄文秀,她带领百姓脱贫致富,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脱贫事业,她是大家公认的英雄。”此外,其他同学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最后,老师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心中都有一个英雄。”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
31、作。 请以中学生光华的身份给心中的新时代英雄人物写一封信。 请以“我心中的新时代英雄人物”为话题面向本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近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答案:D 解析:A项,信息源于第1段开头句,“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错,与原文意思不一致。B项,信息源自第2段开头部分,“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中的“核心思想”理解不准确,文中并无此信息。C项,“还需要侧重考虑”错,第2段中的原文是“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
32、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2、答案:A 解析:A项,信息源于第2段中间,原文是“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即古代儒家对“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都关注,不是“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B项,信息源于第2段,正确。C项,信息源于第3段,正确。D项,信息源于第4段,正确。 3、答案:C 解析:A项,信息来自第3段,但选项中“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错,于文无据。B项,“如果就”使用不当,信息源于第4段第一句,原文是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D项,信息源自文章最后一句,原文是条件关系,而选项是目的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BB项“国家各级部门要全方位重视和应用基础研究”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五段中说“在重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