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4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教育管理体制是(B)A.教育行政体制B.教育管理机构与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体C.学校管理体制D.教育管理机构与学校管理机构的结合体2.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A)A.分级管理、以县为主B.分级管理、以市为主C.分级管理、以省为主D.分级管理、以乡为主3.以指令性计划职能、经营职能、行政监督职能为主的教育行政属于(D)A.从属型行政B.指导型行政C.服务型行政D.监督型行政4.以教育规划中各种因素发展变化的相对稳定性为依据的教育规划是(B)A.
2、短期教育规划B.中期教育规划C.长期教育规划D.超长期教育规划5.超越法定职权范围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属于无效行为,这属于教育行政执法原则中的(D)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应急性原则D.越权无效原则6.在教育行政效率的评价方法中,对教育管理机关和教育管理人员是否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和决策,出色地完成管理任务进行的评价是(A)A.功能测定法B.费用计算法C.标准比较法D.因素分析法7.对乱收费的处理,除法律另有规定的特殊情况之外,一般均可由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单方依法做出处置决定,违法者必须服从,否则可以一定形式强制执行。这表明教育行政执法具有(B)A.主动性特征B.单方权威性特征C.执法主体多
3、元性特征D.处罚性特征8.对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预测属于(C)A.单对象教育预测B.长期教育预测C.宏观教育预测D.微观教育预测9.教育财务行政活动中,决算反映的是(D)A.年度经费预算状况B.年度经费分配状况C.年度经费支出状况D.年度经费收支状况10.教师管理工作中,重视教师管理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并且以对学校实际贡献大小作为衡量、评价和奖惩教师的标准,这是教师管理应遵循的(A)A.绩效原则B.选贤任能原则C.教育激励原则D.合理结构原则11.在学制改革中,为加强基础教育,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是(C)A.发展职业教育B.发展高等教育C.延长义务教育年
4、限D.发展终身教育12.在教育行政活动中,如果机构简单,要求下达命令迅速、准确,一般采用的沟通途径为(A)A.树形沟通B.轮形沟通C.星形沟通D.个别沟通13.将教育督导形式分为调研性督导、检查性督导和总结性督导,其划分依据是(C)A.督导的范围B.督导的内容C.督导的目的D.督导的对象14.从管理职能的角度讲,处于计划和执行两个环节的联接点,也是执行阶段第一步工作的职能是(D)A.指导B.协调C.控制D.组织15.为了能够综合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技巧和努力程度,有效促进人们实干,避免工作走过场、摆架子的形式主义现象,在教育人事行政中应坚持(B)A.任人唯贤原则B.论功行赏原则C.因
5、事择人原则D.合理流动原则16.提出管理职能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要素构成的管理学家是(C)A.厄威克B.泰罗C.法约尔D.莫尼17.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仍属稀有资源,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考虑(D)A.国家财力B.个人受益C.效率问题D.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8.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B)A.教师教的管理B.教学质量管理C.学生学的管理D.教学过程管理19.对小学生要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对中学生要进行合格公民教育;对大学生要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这体现了学校德育的(C)A.活动丰富化B.内容灵活化C.内容序列化D.形式多样化20.建立在权力和责任基础上由上级对下级下达必须
6、遵照执行的任务、要求和命令的方法是(A)A.组织调度的方法B.法治的方法C.预测规划的方法D.协调激励的方法21.教育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C)A.政策对象、政策目标 B.政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C.政策的对象、目标、手段三位一体 D.政策的中心、原则、步骤三位一体22.教育评价的行为目标模式就是(B)A.CIPP模式B.评价“目标到达度”C.评价不断为决策者提供信息D.“非预期效应”模式23.关于目标管理特点叙述正确的是(D)A.目标管理是一种适用于领导者的管理方法B.目标管理是一种受他人控制的管理方法C.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过程的管理方法D.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24.德育环境的管理
7、中,校风和传统、学校的舆论倾向等属于(C)A.德育制度环境的管理B.德育物质环境的管理C.德育精神环境的管理D.德育工作环境的管理25.总务后勤工作是学校的(A)A.服务性工作B.协调性工作C.政策性工作D.控制性工作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回归预测法: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变量之间的某种统计规律性,并用回归方程加以描述的一种预测方法。27.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目标即是学校管理活动的目标,是指学校组织为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标准。28.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各阶段各环节中,对学生阶段性的进步给子的评价,以便及
8、时获取近期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调控和改进。29.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教育方针作为党和国家对一定历史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的规定,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0.简述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答:(1)系统原理:教育管理活动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为了达到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对教育管理的对象进行系统分析。 (2)人本原理:人始终处于管理的主体地位,做好人的工作才能明确目标和职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使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 (3)动态原理:管理的对象
9、、目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它们:要根据教育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注意及时调节,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4)效益原理:在教育管理中讲究实效,使教育管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少答1点扣1分,全部答对得5分。)31.教育行政信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计划的制定及其贯彻执行情况。(1分)(2)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情况。(1分)(3)各级各类教育的情况,包括学前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等。(1分)(4)各级各类学校的情况,包括学校的网点、布局情况,学校的设置、结构、规模及发展情况
10、,校舍的使用及设:备情况,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情况,学校的教职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等。(1分)(5)教育实验及改革的情况。(1分)32.简述教育规划的特点。答:(1)系统性,是指教育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1分)(2)预见性,是指编制的教育规划方案要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具有一种超前意识。(2分)(3)客观性,是指教育的规划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教育规划方案的制订要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33.实施教育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方向性原则:以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评价的每-项要求都应该同教育目标的性质和方向保持一致。(2分)(2)发展性原则:评价工作必须促进
11、被评价者积极上进,促进全面发展。(1分)(3)客观性原则:对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准确把握,实事求是地进行判断。(1分)(4)有效性原则:评价结果必须真正对学生发展和改善教育措施起积极作用。(1分)34.简述教育经费的管理原则。答:(1)健全规章,依法办事。(1分)(2)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1分)(3)面向基层,服务教学。(1分)(4)勤俭办学,讲求实效。(1分)(5)经济公开,民主管理。(1分)35.简述教育领导效率评价的内容。答:(1)付出的劳动与取得成果之间的关系。(2分)(2)完成工作任务与实现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1分)(3)及时解决问题,排除困难的程度。(1分)(4)在相同情况下,
12、实现管理决策的差别性。(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试分析说明现代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答:一、民主化。表现为某些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呈现出分权化趋势,表现在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上呈现出民主参与的趋势。(2分)二、相对集权化。表现在有些国家强调国家管理教育中的中央集权的作用,对地方管理教育的权力加以限制,以实现对全国教育的有效管理。(2分)三、科学化。表现在,一是注重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教育管理进行研究;二是注重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效能。(2分)四、效率化。表现在,一是强调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强调教育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2分)37.学校全面
13、教学质量观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请结合实际予以分析。答:(1)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观: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社会对人的培养规格的要求。因此,在学校的各科教学中要渗透全面发展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学生的智育,也重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既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创造性:既抓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抓学生的学习质量,从整体的角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3分)(2)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管理观:学校的教学应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校的办学效益是一致的。(3分)(3)全程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教学
14、管理具有阶段性,全过程的管理就是要重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的整体优化,使其所产生的效果越来越显著,确保高标准、高质量。(3分)(4)全员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就是指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都积极参加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建立全员责任制,做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无疑会成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3分)(本题可不拘泥于答题要点,如有创新,观点正确,有论证,可酌情给分)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38.李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对学生要求极为严厉,上课时学生不能有任何违纪行为,如说话、小动作、思想不集中等问题。学生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或有
15、错误,李老师会增加该学生的作业量。学生上她的课时,她留给学生的作业量也比其他老师的多,除去课本上的习题外,还要给学生布置许多练习册、检测练习、模拟试题册的习题。所以,每天看到李老师不是在教室上课,就是在教研室批改作业。上课时为了给学生增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经常看到她在下课铃响后还站在讲台上给学生继续讲课。为了让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全年级排名靠前,李老师还经常利用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上课、陪学生作练习。每天,李老师总是最后离开学校。期末考试结束,该年级李老师任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比其他老师任教班级的数学成绩平均高出2分。在该校的校长看来,李老师抓教学管理有办法,是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好教师
16、。为此,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李老师,称李老师是有责任心的好教师,希望全校教师都向李老师学习。问题:(1)在教学管理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树立主体教育管理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启发、诱导。而不应将学生当作被动个体,用命令式、注入式,甚至是高压方法来管理学生。(3分)(2)下课铃响后还站在讲台上给学生继续讲课,利用自习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上课或陪学生作练习,是教师有责任心的表现吗,为什么?答:不能这样认为,(2分)教师的责任心应当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进度计划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任务,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能经常、随意占用学生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3分)(3)校长应当如何客观、科学地管理教师的教学?答:应当深入教学管理工作之中,依据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原则及教学规律管理和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2分)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观、质量观,科学地安排教学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完成教学任务。(3分)(本题可不拘泥于答题要点,如观点正确,分析有据,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