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CONTENT123基本实验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4科学探究常见气体的制备中考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1.考查内容化学实验设计制备实验性质实验检验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实验分离或提纯实验测定混合物的成分实验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 可行性 安全性 简约性3.解题思路和方法(1)实验设计原则:原理正确、简便易行、现象明显、药品经济安全、节能环保;(2)仪器连接顺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主体实验装置 产物鉴定装置尾气处理装置(3)三个先后顺序:先净化后验证 先除杂后干燥 先验水后其他1.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装置是()A.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排水法收集
2、氢气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D.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实验设计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实验评价3.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1)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_(2)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3)玻璃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4.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现有稀H2SO4、CuO、Fe粉3种物质,请设计两种制取铜的实验方案填写下表实验方案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选用装置(填字母代号)方案一方案二(2)用水、生石灰、碳酸钠制取固体NaOH,应选用装置(填字母代号)_(1)现有稀H2SO4、CuO、Fe粉3种物质,请设计两种制取铜的实验方案填写下表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
4、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实验改进】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体积/mL80.054.5126.0【交流表达】(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根据如表数据计算,改
5、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0.1%)(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_;_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氯酸钾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350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370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
6、)由实验_与实验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反思】(1)若要证明Fe20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不变;(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6.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固体中Na2CO3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1)如图甲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2)小明同学提
7、出用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不变”);有同学对乙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种改进方案A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的CO2水溶液;B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C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_(填字母代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填“有”或“没有”)影响;(3)小宇同学用图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则图丙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请写出其中两点主要缺陷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7.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制备
8、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加热时间(min)0t1t2t3B中固体质量(g)6.665.204.804.80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CuO+H2O+CO2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C中试剂是_。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一定量碳粉还原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_。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
9、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分析:若中省略步骤三,对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_。【练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 有关(写一条即可)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类【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0、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_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 _(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_(2)乙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2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
11、)为100%请你观察图2回答问题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 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_.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设计实验及验证类【练2】在南宁市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请回答:(1)试剂是_,试剂是_(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_(3)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_ A石蕊溶液 B铜片C碳酸氢钠粉末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练3】
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B)溶质可能是CaCl2(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设计】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_-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
13、验,填写以下表格:实验步骤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_猜想(B)正确_猜想(C)正确【交流反思】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_(填字母)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7D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分析结果、反思与评价类【练4】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1)用手触摸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 _(填“吸热”或“放热”),该溶液呈 _色;
14、中的溶液显_ 色(2)从到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中的溶液呈 _性(填“酸”或“碱”)(3)c溶液和a溶液对比,c溶液颜色更浅【提出问题】为什么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会更浅?【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取少量c溶液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中含较多的CO32-或HCO3-乙另取少量c溶液滴入硝酸钙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中没有大量的_ 离子【实验结论】根据甲、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反思】同种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_ 或_ 易错点一 不能顾全大局、识整体,实验设计无序【例1】请回答下列
15、问题:如图1是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超氧化钾KO2是一种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此外,超氧化钾还能与水、氯化氢等物质发生反应该小组同学决定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来制取氧气实验中使用了如图2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完成上述实验,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序号)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若用如图3装置收集制得的氧气,则气体应从 端(填a或b)进入易错点二 基本实验不过关,连接装置易错乱【例2】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组实验装置图,设
16、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若用装置B、D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C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此外该气体还应具备的性质是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推测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有关()铜锈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是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证明铜锈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一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编号)()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铜锈受热分解后剩余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易错点三 不能全
17、面分析实验方案,给出最优评价【例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呼吸面具的制氧原理产生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测定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开展探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已知,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不与CO2反应),碱石灰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8、:(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的作用是 ;(2)不用装置E代替装置C的理由是 (3)装置D中过氧化钠药品的质量为m g,装置D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n1 g和n2 g若药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则药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练5.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猜想和假设】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
19、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进行实验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探究猜想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浓度/%是否浑浊10不浑浊5不浑浊1浑浊0.5浑浊【解释与结论】(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实验反思】(1)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2)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
20、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练2.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成黑色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查阅资料】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80时分解生成氧化铜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与假设】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分解反应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
21、氧化铜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亮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乙同学为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号试管,2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3号试管,蓝色固体减少4号试管,蓝色固体消失,得到亮蓝色溶液【解释与结论】(1)1号试管中现象为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1)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铜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丙同学推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练3.某化学小组用石灰石(含杂质SiO2、CaO,还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对
22、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的显现出红色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时,FeCl3会完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Fe(OH)3沉淀已知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假设猜想】(1)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2)结合以上资料,该小组同学作出以下三种合理的猜想猜想1:溶质只含有CaCl2猜想2:溶质含有CaCl2和HCl猜想3:溶质含有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溶液没有变红废液的溶质中不含FeCl3步骤2:另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猜想2成立【反思评价】(1)上述步骤2中,小姚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检测废液的pH来判断是否含有HCl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其原因是 (2)根据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过滤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