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口语教程目 录绪 论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 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 第四章 教师交际口语训练 第五章 教师口语常见问题分析及纠正 第六章 教师口语风格 第一节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口语交际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口语交际对象口语交际对象 第三节第三节 口语交际环境口语交际环境 第四节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口语表达基本技巧 第五节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口语表达基本形式 第六节第六节 倾听能力倾听能力 第七节第七节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你是不是会经常地问自己:我会说话吗?你是不是会经常地问自己:我会说话吗?人与人交谈有原则可依、有规律可循吗?人与人交
2、谈有原则可依、有规律可循吗?如何能通过掌握原则和规律提高表达水平呢?如何能通过掌握原则和规律提高表达水平呢?理论指导实践,加强交际训练,不断提高水平理论指导实践,加强交际训练,不断提高水平 第一章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第一节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口语交际原则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口语交际原则,主要有三条:一、合作原则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活动,必须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所以,要使交际得以开展,双方都必须遵循合作的原则,合作的态度是交际成功的前提。美国的语言哲学家格赖斯在1967年曾着重论述了“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之后,研究者们对会话原则的提法也越来越多。合作原则具体地说
3、,就是要遵守以下四项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数量准则:是指所提供的信息的数量。它要求说话者必须针对交谈的目的来提供适当数量的信息,不能多,也不能少。质量准则:是指所说的话的真实程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说至少自己认为是真实的话;二是要说至少自己认为是有根据的话。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 关联准则:是指所说的话是相关的。它要求说话者不说与话题不相关的事情,要注意说话的贴切性,以达到交流的目的。方式准则:是指对话交流中的表达方式,即怎么说的问题。它包含了四个具体的要求: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简明扼要,4条理清楚。这四条准则主要是针对说话者提出的,而要想真正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4、,则需要交际双方的真诚合作。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二、得体原则 所谓“得体”是指用于交际的言语材料与语言环境之间最为适切的一种境界,是两者之间的一种最佳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恰如其分”。得体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一种补充和援救,它使得交际的原则更加全面。“得体原则”包含三个准则,即: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克制准则。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 礼貌准则:是指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而在交际态度、交际方式乃至语言选择等方面要求。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赞誉:适当赞誉,不太过分 2谦虚:适当谦虚,不太过分 3一致:减少分歧,力求一致 4同情:减少反感,增进谅解 5宽宏:得理让人,给人面子 6恰当的称呼:尊重文
5、化习俗,体现民族特色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 幽默准则:是指根据特定的语境,运用外谐内庄、引人发笑又不庸俗轻浮的、富有哲理与机智的语言来进行交际的要求。幽默准则运用于言语交际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加情趣,活跃气氛;二是缓解矛盾,避免冲突;三是回击无理,机智作答。克制准则:是指说话者根据交际中实际情形,采用克制的方式表达对一定的人或事的不满或责备的态度。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三、角色原则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人的说话都应符合自己的角色身份。角色原则包括以下的准则:1.角色条件准则:是指言语行为要符合角色条件,即在交际活动中实施某种言语行为所应具备的相应条件的要求。
6、2.角色风格准则:是指说话者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来确定自己言语风格的要求。作为交际表达的一方,只有遵守以上这些交际原则,才能有效地进行交际活动,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表达效果。以下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交际表达中需要注意克服的:1.不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经常以不悦而且对 立的语气说话。2.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偏偏爱说话。3.打断别人的话。4.自吹自擂。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 5.以傲慢的态度提出问题,给人一种只有他最重 要的印象。6.在谈话中插入一些和自己有亲密关系,但却会 使别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话题。7.谈一些别人不想听的无聊话。8.不管自己了不了解,而任意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9.公然质问他人意见的
7、可靠性。10.以傲慢的态度拒绝他人的要求。11.在别人的朋友面前说一些瞧不起他的话。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12.指责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13.评论别人的无能力。14.当着他人的面,指正部属和同事的错误。15.请求别人帮忙被拒绝后心生抱怨。16.措词不当或具有攻击性。17.当场表示不喜欢。18.对政治或宗教发出抱怨。第一节 口语交际原则一、什么是口语交际对象 二、口语交际的过程 C.语境 D.信息 A.说话人B.听话人 (意义1)E.接触 (意义2)F.代码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三、多角度关注交际对象 (一)关注交际对象的语言习惯 (二)关注交际对象的性别年龄 (三)关注交际对象的心情性格 (
8、四)关注交际对象的职业身份 (五)关注交际对象的需求爱好 (六)关注交际对象的知识背景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1923年,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先提出了语境这一概念。语境,简单说就是语言交际的环境,是指在人们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与理解语义有关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第第三三节节 口语交际环境口语交际环境第三节 口语交际环境一、会话含义和语境 会话含义,是指一句话的“弦外之音”,即不是从字面本身所得到的意义。借助语境,表达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心态,借助不同的语句,得体地表达同一个意思。汉语中具有多义性的词在交际过程中不引起歧义呢,也是语境在起作用。第三节 口语交际环境二、语境的分类 语言类语境:
9、上下文、声调、语调、语气、停顿语言类语境:上下文、声调、语调、语气、停顿 言内语境言内语境 副语言类语境:肢体语言、表情、服饰副语言类语境:肢体语言、表情、服饰语境语境 社会环境:民族、宗教、文化、地区、时代、人际社会环境:民族、宗教、文化、地区、时代、人际 言外语境言外语境 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时令、景物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时令、景物第三节 口语交际环境三、语境的作用(一)从表达的角度来看,语境对于表达者具有制约的作用。表达者必须适应语境的制约,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二)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语境对于表达的内容具有显义的作用。听众或者读者必须根据言语表达的语境来理解表达者的真实思想。第三节
10、 口语交际环境四、合理运用语境(一)充分利用语境 语境的因素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境,抓住它对教育教学有利的因素,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第三节 口语交际环境(二)积极改善语境 一是对不适合教育教学的语境加以改造,让它有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二是创造条件,适当创设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语境。举例: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第三节 口语交际环境(三)努力创设语境 创设语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设语境的途径多种多样,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具体的生活实际。这是创设语境的关键所在。联系教材中的【示例】理解。第一章
11、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一、语音技巧(一)发音1发音要力求准确。2.掌握发音原理。3 美化音质。第第四四节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口语表达基本技巧发音器官示意图请点击请点击“返回返回”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二)语调1、重音(1)注意语法重音(2)注意逻辑重音(3)注意感情重音 2、停顿(1)注意语法停顿 (2)注意逻辑停顿(3)注意情感停顿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3.升降 高升调表惊讶、疑问、号召、命令、激动降抑调表肯定、感叹、请求平直调表示冷淡、迟疑、思索、严肃曲折调表感叹、讽刺、愤怒、怀疑4.语速 教师应当有适中的语速,每句话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和停顿,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的余地,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与
12、教师的讲授同步。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 (三)节奏 节奏是指在说话时形成高低强弱、轻重抑扬、长短快慢等方面有规律的交替重复。掌握节奏要注意三点:第一,音量音速适中。第二,追求整齐、抑扬、回环的和谐美。第三,处理好疏与密、浓与淡、雅与俗、断与 续、展与收的关系。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 二、表述技巧 (一)准确与模糊(二)简洁与反复(三)直述与委婉(四)平实与幽默(五)先说与后说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 三、修辞技巧 作用:运用各种修辞格,使表达显得形象、鲜明、生动、活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种类:(一)比喻 (二)比拟 (三)夸张 (四)对偶 (五)排比 (六)仿拟 (七)回环 (八)闪避第四
13、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一)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示例: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2.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3.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 瀑布。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二)比拟 比拟和比喻的区别:比喻需要抓住两个事物相似的特征,而比拟则只取事物本身具备的特征,比喻的本体可以不出现,而比拟的本体则必须出现。示例:1.多情的柳枝拂着我的衣裳(比拟)2.柳枝像多情的姑娘拂着我的衣裳(比喻)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三)夸张 夸张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对客观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写。示例: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扩大)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14、磅礴走泥丸。(缩小)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四)对偶 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示例: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五)排比 运用排比注意两点:1.要自然和谐。2.要讲究顺序。示例: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花开,蝉鸣,叶落,雪飘。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六)仿拟(六)仿拟 运用仿拟注意:运用仿拟注意:1.要紧扣语境。要紧扣语境。2.要大众化。要大众化。示例:示例:1.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
15、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其实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其实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反对党八反对党八股股)2.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工作而不“促退促退”这一工作这一工作(周恩来(周恩来当前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文字改革的任务)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 (七)回环 示例:1.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2.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邓小平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八)闪避 闪避的要求:回答巧妙、迂回,达到闪躲、回避别人所问的目的。示
16、例:1.雷锋为别人做了许多好事,从不求别人报答,甚至不愿留下姓名。有一位大嫂追问他的姓名、单位,雷锋却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见人民的勤务员)2.杭州西湖灵隐寺旁有个飞来峰,冷泉亭有一对 联,上联问: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下联答: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四、态势语技巧(一)态势语的作用1.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集中于言语所指向的内容。2.能扩大教师教学信息的发射量,增加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受量。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3.有时可替代有声语言,向学生独立发送信息。4.可以增强所讲内容的形象性,使学生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看到生动的形象,便
17、于理解和记忆。5.可以调节课堂学习气氛。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 (二)运用态势语的原则 1.辅助性原则 2.准确性原则 3.稳定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5.美感性原则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三)运用态势语言的技巧 仪容:指说话者的身材、容貌、仪表、服饰等。1.仪态、服饰打扮一要庄重、整洁、典雅,要能显示出教师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2.要符合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体态、脸型、肤色等方面的特点,力求做到协调,不能给人以装饰感;3.要朴素大方,既不能过分奇特、花俏,也不可过分萎缩、俗套;既不能古板僵化,也不能过分随便、裸露。第四节 口语表达基本技巧 神情:主要是通过人的面部表情
18、和眼神来展示的。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目光炯炯,富有表情;二要目的明确,变化自然;三要扣紧内容,协调和谐;四要视线流动,具有针对性。姿态:包括站姿、坐姿等方面的内容。站立姿势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姿态。要求要稳健、挺直。动作:在口语表达中主要是指手势的运用,必须注意紧密配合讲述内容,做到协调一致,准确恰当,自然得体。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一、复述 概念:复述就是把读到或听到的现成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整理,重新讲述出来的一种口头表达方式。种类:1.简要复述 2.详细复述 3.创造性复述第五节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口语表达基本形式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复述的基本要求1.要有条理
19、性2.要突出重点3.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 因、经过、结果等 4.人物对话可以采取转述的形式 5.语言力求准确 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二、描述 概念:描述,就是以生动形象的言辞,表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种类:1.从描述角度的不同可将描述分为:直接描述与间接描述 2.从描述详略的不同可将描述分为:细致描述与简朴描述 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描述的基本要求:1.描述的目的要明确。2.描述要自然贴切。3.描述要突出特点。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三、解说 概念:解说,就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作准确地说明或解释。在书面表达中也叫“说明”。种类:1.从解说的详略、规模划分,可以分为简约性
20、解说和详细性解说。2.从解说的语言风格划分,可以分为平实性解说、形象性解说和谐趣性解说。3.从解说的内容划分,解说还可以分为实物解说、程序解说和事理解说。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解说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真实准确。2.条理要清晰明白。3.语言要简洁通俗。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四、评述 概念:评述,就是对一定的人物、事件或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种类:1.先述后评 2.先评后述 3.边述边评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评述的基本要求:1.评的态度要公允中肯,述的内容要真实准确。2.评述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3.评述时要注意逻辑严密,语言精当。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五、口语表达基本形式的综合运用(一)
21、交谈1交谈的种类 从目的和性质角度划分,交谈可分为:聊天、谈心、问答、洽谈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2交谈的特点(1)双向性;(2)灵活性;(3)目的性;(4)通俗性。3交谈中要把握的基本原则(1)合作原则(2)听说并重原则(3)随机应变原则。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4教师与学生交谈的基本要求(1)激励为主(2)要诚恳实在,和颜悦色(3)要选择好恰当的时机(4)要有分寸感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二)演讲1演讲的分类(1)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a.政治演讲;b.学术演讲 c.教学演讲;d.生活演讲(2)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类:a.备稿演讲;b.即兴演讲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2演讲的特点 (1
22、)社会公开性 (2)整体综合性(3)现场直观性(4)表达时限性(5)语言艺术性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3演讲的基本要求 (1)题目 确定演讲题目的基本要求:要贴切、简洁、醒目,要动人心魄,引人深思。(2)材料 选取材料的基本要求:一要选取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二要选取有表现力的材料;三要选取有感染力的材料。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3)开头 常见开头方式有:a.开门见山式 b.名言警句式 c.提出问题式d.悬念式e.“套近乎”式f.渲染式 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4)主体主体部分要注意:一要紧接开头;二要选择好演讲的重点;三要安排好层次;四要注意过渡和照应。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5)结尾常见
23、的结尾方法有:一是在结束时简洁、扼要地对阐述的观点进行总结;二是利用赞颂的话来结束演讲;三是利用名人的话或轶事来结束演讲;四是利用诗句结束演讲;五是利用幽默结束演讲;六是采用呼吁的方式来结束演讲。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三)辩论 1辩论的特点 (1)立场十分鲜明 (2)逻辑十分严密 (3)思维十分敏锐 2辩论的种类 按照辩论的不同场合与方式,可以把辩论分为:日常辩论、谈判辩论、法庭辩论、表演辩论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 3 辩论的基本要求 (1)要做到旗帜鲜明。(2)要听清辩题。(3)论据要充分。(4)辩论要讲理、讲度、讲德。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四)即兴讲话1即兴讲话的特点 (1)具有
24、针对性 (2)具有主导性 (3)具有粗放性 (4)具有精简性第五节 口语表达基本形式2即兴讲话者应具备的素质 (1)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 (2)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3)要有较强的综合材料的能力 (4)要有较高的现场表达技巧 (5)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五、口语表达基本形式的综合运用即兴讲话的技巧(1)保持警觉,选准话题(2)抓住话题,组合材料(3)情感充沛,以情夺人(4)语言生动活泼(5)短小精悍,逻辑严密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一、倾听的作用1.善于倾听有利于说服别人2.善于倾听有利于消除误解3.善于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4.善于倾听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5.善于倾听有利于解决问题第六节第六节
25、 倾听能力倾听能力第六节 倾听能力二、倾听的基本规则(一)目光要与对方有交流,不要无动于衷(二)适当的时候要插几句话,以示你对对方的谈话很感兴趣(三)不要逃避交往的责任(四)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所说的话上(五)要注意对方讲话时的非言语信号(六)要努力表达出理解第六节 倾听能力三、倾听能力的训练(一)倾听能力训练的内容 1.注意训练 2.理解训练 3.记忆训练 4.辨析力训练第六节 倾听能力(二)倾听能力的训练方式举例 1.注意训练 2.理解训练 3.记忆训练 4.辨析力训练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这个人的思维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活动离不开
26、思维 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第第七七节节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第七节 思维能力 二、思维方式(一)形象思维:通过形象,运用想象、联想和幻想等形式进行的思维。(二)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和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思维形式,以抽象性为其特征。(三)灵感思维: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它带有顿悟性、突发性和出乎意料性。第七节 思维能力(四)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本质联系的一种迅速果断的捕捉,敏锐而深刻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识别。(五)发散思维: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各种不同的方向任意发散,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
27、,产生新的信息。(六)辐合思维:是一个由多到一或众里挑一的与发散思维恰恰相反的聚合思维过程。第七节 思维能力如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1.顺向思维2.逆向思维3.纵向思维4.横向思维第七节 思维能力 三、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主要是指思维的快捷和准确。培养,要循序渐进,由最简单最基本的想象开始,逐步过渡到对复杂问题的把握。(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组织多方面的知识、事实,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各种不同的思想、假设、方法与方案。第七节 思维能力(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体独立思考创造出新颖的有社会
28、价值的智力品质,(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能够深入客观事物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与核心,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进而预见其发展进程和结果的一种思维品质。第二章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教学口语训练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 第二节第二节 导入语导入语 第三节第三节 讲授语讲授语 第四节第四节 提问语提问语 第五节第五节 结束语结束语 第六节第六节 应变语应变语 第七节第七节 教学口语的综合训练教学口语的综合训练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第一节 教学口语概说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一、教学口语的内涵和特征1.教学口语的概念 教学口语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工作用语。它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针
29、对特定的学习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按照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口语概说教学口语概说第一节 教学口语概说2.教学口语的特点 一是规范性。教学口语的规范,是指教师使用普通话的规范。二是启发性。启发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能诱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有所领悟。三是形象性。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语言创造直觉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种抽象事物、词语、概念、定理等。第一节 教学口语概说二、教学口语的重要作用1.教学口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优美动听的教学口语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 激励性的教学口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有启发性的教学口语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2.
30、教学口语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上教师运用规范的教学口语为学生提供一个样板,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第一节 教学口语概说三、教学口语的分类 教学口语按照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应变语、结束语等几种。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一、导入语的内涵和作用 1.导入语的概念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它是教师上课开始时对学生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第二节第二节 导入语导入语第二节 导入语2.导入语的作用激发兴趣,引发动机 引起关注,导入情境 沟通情感,活跃气氛 承上启下,明确目的 第二节 导入语二、运用导入语的要求要新
31、颖活泼,忌平淡刻板 要庄谐适度,忌庸俗低级 要短小精悍,忌冗长拖沓 第二节 导入语三、导入语的类型1故事导入 是指教师把要讲的课的有关问题编成一个故事,用故事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方法。运用讲故事导入时,教师口语一定要生动形象,否则无法吸引同学们。第二节 导入语2情境导入 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出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方法。在运用情境导入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素材,教师口语要富有文学色彩,描绘的情境应是同学们熟悉的。第二节 导入语3教具导入 是指教师开始教学时,通过运用与教学有关的教具,以达到
3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方法。在运用教具导入时,教师提出问题的语言要紧扣教具,也就是要将教具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第二节 导入语4知识导入 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通过提问、做练习等复习旧知识的教学活动,以达到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支撑点为目的的方法。在运用知识导入时,设计的语言一定要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利用新知与原有知识的矛盾,使学生顿生疑惑,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需求,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内部动力,为探求新知创设最佳心理状态。第二节 导入语5谈话导入 是指教师运用谈话的形式,把同学们当做朋友似的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从而引入要讲的课。在运用谈话导入时,教师口语要清楚、简练、
33、易于交流。第二节 导入语6游戏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游戏导入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应用较多。但要注意 结合教学实际,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进入学习情境。在运用游戏导入时,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简洁、条理清晰,主要讲清游戏规则以便学生有秩序地进行游戏。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一、讲授语的内涵和作用1.讲授语的概念 讲授语是指教师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语言形式。2.讲授语的作用 传授知识解疑释难;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传道育人培养习惯。第三节第三节 讲授语讲授语第三节 讲授语二、讲授语的要求要深浅适度 要重在点拨 要连贯
34、畅达 第三节 讲授语三、讲授语的种类1.讲析语 是指教师讲课时用于口头分析的语言。所谓分析,就是把教材中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剖析清楚。譬如,揭示教材中词句、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的含义;讲解一种现象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包含了哪些知识或技巧,有什么意义或价值。第三节 讲授语2归纳语 如果说课堂教学的讲析阶段,教师还只是把局部的、现象的、感性的材料给学生讲清楚,那么,接着而来的就是进一步给学生从整体的、本质的、理性的高度进行归纳,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找出事物的规律。归纳语就是教师表述这一过程的讲授语。第三节 讲授语3点拨语 点拨,即点化、拨正。教学时,教师抓住重点或要义,一句两句话点
35、明实质,使学生幡然领悟,获得新的思路,进入新的境界,这就是点拨。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一、提问语的内涵和作用 1.提问语的概念 提问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2.提问语的作用 激发思维;集中注意;反馈调控。第四节第四节 提问语提问语第四节 提问语二、运用提问语的要求提问语要适时提问语要适度提问语要适量 运用提问语要讲究策略 第四节 提问语三、提问语的种类 根据教学中教师提问语实际使用的情况,我们采用从提问的目的与回答的内容相结合的角度,将提问语分为三类:1.强调性提问语,2.矫正性提问语,3.发展性提问语。第四节 提问语1.强调性提问语
36、 强调性提问语是指教师为了强调教学中的某个重点和难点而向学生发出的问语。这些问语富有启发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第四节 提问语2.矫正性提问语 矫正性提问语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偏离目标的现象而再次向学生发出的问语。这些问语具有质疑性,学生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提问语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偏离目标的现象而再次向学生发出的问语。这些问语具有质疑性,学生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第四节 提问语3.发展性提问语 发展性提问语是指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问语。这些问语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不同的但要合理的回答。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一、结束语
37、的内涵和作用 1.结束语的概念 结束语又叫断课语、结尾语。它是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进行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时所用的语言。2.结束语的作用 整理概括,巩固记忆 启发思维,开阔视野第五节第五节 结束语结束语第五节 结束语二、运用结束语的要求 忌拖沓 忌仓促 忌平淡 第五节 结束语三、结束语的种类 结束语的设计应依据教学内容与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确定,不可牵强附会,千篇一律。但就教师使用结束语的作用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五节 结束语1.归纳总结式 归纳总结式结束语,就是在教学结束时,教师把教学内容作简单的、概括性的归纳总
38、结。这样做不仅便于学生提高认识,加强记忆,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这种结束语在表述时,要讲究逻辑性,持论要有依据,使用概念要准确,语句组织要有条理性。第五节 结束语2.拓展延伸式 拓展延伸式结束语,就是在教学结束时,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因势利导,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把书本知识扩展到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这种结束语在表述时,要讲究联系性,要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将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联系起来,运用的语言要有启发性。第五节 结束语3.练习巩固式 练习巩固式结束语,就是在教学结束时,教师根
39、据教学内容布置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以达到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这种结束语在表述时,要突出重点,即教师要强调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明白通过练习自己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一、应变语的内涵和作用 1.应变语的概念 应变语是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调节师生关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所运用的语言。2.应变语的作用 吸引学生注意 调控教学过程第六节第六节 应变语应变语第六节 应变语二、运用应变语的要求 要有针对性 要有分寸性 要有自然性 第六节 应变语三、应变语的种类 应变语主要用于应付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意外情况。在教学中,意外情况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教师自己,出现了教学事故;二是来
40、自学生,如学生突然提出一些偏离教学中心的问题;三是来自外界的意外情况。第六节 应变语1.教师自身的失误 课堂教学是一种及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尽管教师在课前已经估计了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自身失误。如读错字(口误)、写错字(笔误)、遗漏一些内容或卡壳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要具备处理自身失误的机智,及时用应变语补救自身的失误。第六节 应变语2.来自学生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具有多元辐射的特征,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会随着教学内容而瞬息万变。学生随时会有所领悟、联想并发现问题;也可能产生困惑、迷茫或偏见,提出一些与教学联系不大或者老师
41、无法解答的疑难问题,致使课堂出现异变。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运用教学应变语调控课堂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便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第六节 应变语3.来自外界的偶然事件 课堂应急变化是一种即境变化,它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力。面对突发的课堂偶然事件,教师应该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心理品质,不能焦躁烦乱感情用事,而要冷静沉着从容化解。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一、教学口语综合运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计划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第七节第七节 教学口语的综合训练教学口语的综合训练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第七节 教学口语的综合训练课堂教学二、教学案例(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案例)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
42、教育口语训练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说教育口语概说 第二节第二节 沟通语沟通语 第三节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说服语和启迪语 第四节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励语表扬语和鼓励语 第五节第五节 批评语批评语 第六节第六节 教育口语的综合运用教育口语的综合运用谈话交流(一)谈话交流(一)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教育口语训练教育口语特征:教育口语特征:第一,它是教师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第一,它是教师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职业语言;使用的一种职业语言;其二,它是教师在有目的地进行育人活动中其二,它是教师在有目的地进行育人活动中使用的语言。使用的语言。教育口语定义:教育口语定义:教育口语是教师
43、依据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教育口语是教师依据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所运用的语言,其内容主要涉及思想道德情育时所运用的语言,其内容主要涉及思想道德情操、行为习惯规范等方面。操、行为习惯规范等方面。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述教育口语概述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述请同学们一起诵读教材中的经典名言。了解:运用教育语言有哪些要求?民主性原则积极情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述(一)民主性原则 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育活动中,师生平等的对话权,要求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教育活动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述(二)积
44、极情感性原则积极情感:平等、真诚、信任、爱护和关心;教育事业之所以伟大,因为它充满着爱的情感;“心”是指一腔“爱心”,一片“真心”,一种“信心”;对学生的情感也有个度。课堂讨论:思考栏2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述(三)针对性原则 其一,内容有针对性。其二,形式有针对性。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述(四)艺术性原则艺术性一:抓住教育时机,巧设情境。教育时机一种是已有的,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加以利用。另一种是原本没有的,需要教师主动创设教育情景。艺术性二: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小组讨论欣赏栏3。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述 课堂训练 填写调查栏4,并在班级交流评选。小组讨论完成设计栏5,推选代表在班级 交流。用“测评栏”给
45、自己和发言的同学打分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定义:沟通语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了解学生情感、需要和兴趣的语言,以及向学生介绍情况、想法,解释原因等的语言。意义:为了创设和谐的教育情境,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能够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尊重和理解差异的存在,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第二节第二节 沟通语沟通语第二节 沟通语运用沟通语的要求:尊重学生,营造自由沟通的宽松氛围认真倾听,创设学生行使话语权的最佳情景表达认同,构建师生同理心理的教育契机有效交换,实现沟通活动的教育价值第二节 沟通语小结:尊重是使用沟通语的必要前提;倾听是运用沟通语时应持的态度;理解和认同是沟通语应有的基调;引导是沟通语具有教育
46、价值的保证。诵读“沟通者的誓言”:“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将尊重你,给予你说出它的权利,并且以你的观点去理解它,同时将我的观点更有效的与你交换。”第二节 沟通语掌握:沟通语的类型及运用(一)教师了解和引导学生(二)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三)教师帮助学生互相理解第二节 沟通语(一)教师了解和引导学生 教师在与学生交谈中了解情况,并准确理解他们的想 法,提出教师的建议,或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 的办法。阅读“指正栏8”,讨论分析:这个案例是一种“认错教育”,实质是“无研究教育”。教师并未通过沟通语了解学生犯这些错误的原因,自然也没有进行引导,所以教育活动结束了,但并未解决问题。今后还可能会
47、出现类似的问题。第二节 沟通语(二)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完成“设计栏”1,在小组里交流。第二节 沟通语(三)教师帮助学生互相理解阅读“欣赏栏2”,思考问题。讨论分析:教师运用沟通语:第一步,了解事情的原委;第二步,使双方认识自身在事件中不当行为;第三步,引导双方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示和解。第二节 沟通语课堂训练小组讨论完成设计栏4,推选代表在班级交流。用“测评栏”给发言的同学打分。完成“表演栏”的设计,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 当代中国说服教育方法变化十分迅速,经历着由传统的注入征服模式,到传递信服模式,再到选择诚服模式的演变。这种方法的演变昭示着人们说服教育观念的变革:即从忽
48、视被说服者的道德主体性,或忽略被说服者的道德动机,到强调被说服者在说服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重视被说服者道德内化的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说服语和启迪语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一、说服语定义:说服语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讲述生动的事例,阐明正确的道理,影响、改变学生原来的观念和态度,引导其行为趋向预期目标的语言。意义:注重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说服活动中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内化,因而它成为当今小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运用说服语的要求:1.教师具有值得信赖的人格2.了解、理解学生3.引导学生理解、内化4.讲究方法技巧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掌握:
49、说服语的类型及运用 1以事说服。主要通过摆事实,使学生明白道理。这事实可以是身边之事,也可以是故事。2以情说理。主要是通过情感来打动被说服者,使之明白道理。3以理说服。主要通过分析来阐释道理,条分缕析,把道理说透。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二、启迪语定义:启迪语,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用来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感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语言。意义: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即相信学生有自我完善的需要,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为在教育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条件。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辨析说服与启迪的异同
50、:同:说服语和启迪语都是教育学生认同某个道理。异:运用说服语时,服人的“理”是教师“说”出来的;运用启迪语时,“理”是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出来的。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 运用启迪语的要求:1.相信学生 2.认真倾听 3.善于设问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掌握:启迪语的类型及运用 1设问引导法 2类比启迪法 3榜样暗示法 4自我反思法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 1设问引导法 教师依据教育内容,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感悟明辨是非,实现自我教育。第三节 说服语和启迪语 2类比启迪法 根据小学生爱形象思维的特点,依据教育内容,或选择有针对性的小故事,或用生活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