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1.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已经接近现代栽培稻。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2.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发现的商代前期规模最大、出土遗存最丰富的城址。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商朝政治影响到达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C.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和甲骨文为特征的
2、文明3.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表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诸侯权力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D.确立了君主专制4.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右边地图的名称应该是A.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B.春秋争霸形势图C.战国形势图D.三国鼎立形势图5.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这说明都江堰A.造福千秋B.控流发电C.沟通水系D.方便航运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是A.英雄B.侠客C.隐士D.君子7.
3、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条从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途经黄土高原、山地、沙漠等地理环境,修筑技术难度很高。但是直道仅用两年半时间就修通了。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文字的统一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8.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该年谱用年号纪年B.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C.该帝王在位35年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9.右图反映的是东汉后期的政治局面,解读正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0.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舜
4、年老时让位于禹B.陈胜、吴广起义C,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曹丕在洛阳称帝11,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边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民族交融D.国家统一12.东晋王羲之在我国书法发展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王羲之在继承前期各种书体优点的基础上使行书和楷书摆脱了隶、篆的痕迹,变得更易于书写。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A.重视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B.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C.重视整体、强调集体D.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6分)13.艺术承载历史。(16分)材料一:(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6分。
5、填写图片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东周时期社会变化: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材料二: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音乐安徐、闲雅,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域风格。一一摘编自袁禾中国舞蹈通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方舞”所体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4分)(3)请另外举出体现上述时代特征的典型历史事件一例,并说明理由。(6分)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20分)材料一: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
6、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一一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阅读材料一,回忆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我国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流程图中的信息。(8分)我国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2)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总体呈现什么特点?(写出两点即可,4分)材料二:(3)阅读材料二,总结:中国发明的造纸术主要通过 (提示:填写交通道路名称)传播到世界各地。(2分)材料三:欧洲文艺复兴初期(中国)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4)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
7、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6分)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题号123456答案AABCAD题号789101112答案CDDCBB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6分)13. 艺术承载历史和多元文化(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6分。填写图片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 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2分)东周时期社会变化:(2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方舞”所体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4分)民族交融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8、4分;“民族交融”4分;“民族大交融”4分;“民族交往和交流”3分;“民族交流”3分;“民族交往”2分。如果少了“民族”一词,在现有分值基础上减去1分“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分把“交融”写成“融合”,本次阅卷视为一样。但是,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新教材的表述表达。(3)请举出体现上述时代特征的典型历史事件一例,并说明理由。(6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大力推行汉化政策(2分;学生写具体的条款,只要正确两条以上给2分,写一条具体措施给1分),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2分,“融合”的处理同上,“北方”可有可无)。14.中华文明源远流
9、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20分)(1)阅读材料一,回忆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我国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流程图中的信息。(8分)历史时期商(2分)主要书写材料甲骨(2分)简帛(2分)纸(2分) 龟甲和兽骨2分,甲骨文0分(2)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总体呈现什么特点?(4分) 原料越来越容易获得;(价格)越来越便宜;制作方法更加简单;制作方法越来越易于推广;越来越轻;更加轻便;趋向书写方便;趋向方便携带;朝方便存放演变;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只要求回答出两点,每点2分,多写不扣分。学生的答案中没有变化趋势的表达,不扣分,但讲评试卷要严格要求。括号的词语是可有可无。(3)阅读材料二,总结:中国发明的造纸术主要通过 丝绸之路 (或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传播到世界各地。(2分) 陆上丝绸之路1分,海上丝绸之路1分。(4)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6分)1.造纸术和印刷术替欧洲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3.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传承与传播。(只要求回答出两点,每点3分。观点与第一点吻合,原文抄,没有“欧洲”二字,也给3分;“造纸术对现代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2分。信息表述有欠缺,阅卷教师依据实际情况酌情扣分;超出参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