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75946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数字技术为更好地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是那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来,集中展示

2、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的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

3、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在当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

4、,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从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

5、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

6、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

7、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材料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

8、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D.在当

9、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可借助数字技术创新形式。B.材料一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C.材料二围绕中国文化,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的异同,对二者进行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3分)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4.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给鲁迅式的“盗火者”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6分)(二)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69题。文本一远的怀念孙犁1938年春天,我在本县参加抗日工作,认识了人民自卫军政治部的宣传科长林扬。他是“七七事变”后,刚刚从北平监狱里出来,就参加了抗日武装部队的。他很弱,面色很不好,对人很和蔼。他介绍我去找路一,说路正在组织一个编辑室,需要我这样的人。路住在侯町村,初见面,给我的印象太严肃了:他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冬天的军装外面,套了一件那时乡下人很少见到的风雨衣,腰系皮带,斜佩一把大盒子枪,加上他那黑而峻厉的面孔,颇使我望而生畏。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诗人远千里见面,是在他那里,由他介绍的。远高个子,白净文雅,书生模样,这种人我是很容易接近的,当然印象很好。第二年,我转移到山地工作。19

12、41年秋季,我又跟随路从山地回到冀中。在我县郝村,又见到了远,他那时在梁斌领导的剧社工作,是文学组长,负责几种油印小刊物的编辑工作。我到冀中后,帮助编辑冀中一日,当地做文艺工作的同志,很多人住在郝村,在一个食堂吃饭。这样,和远见面的机会就很多。他每天总是笑容满面的。每次我给剧团团员讲课的时候,他也总是坐在地下,使我深受感动并且很不安。就在这个秋天,冀中军区有一次反“扫荡”。我跟随剧团到南边几个县打游击,后又回到本县。滹沱河发了水,决定暂时疏散,我留本村。远要到赵庄,我给他介绍了一个亲戚做堡垒户,他把当时穿不着的一条绿色毛线裤留给了我。1945年,日本投降后,我从延安回到冀中,在河间又见到了远。

13、他那时拄着双拐,下肢已经麻痹了。精神还是那样好,谈笑风生。我们常到大堤上去散步,知道他这些年的生活变化,如不坚强,是会把他完全压倒的。“五一大扫荡”以后,他在地洞里坚持报纸工作,每天清晨,从地洞里出来,透透风。洞的出口在野外,他站在园田的井台上,贪馋地呼吸着寒冷新鲜的空气。看着阳光照耀的、尖顶上挂着露珠的麦苗,多么留恋大地之上啊!我只有在地洞过一夜的亲身体验,已经觉得窒息不堪,如同活埋在坟墓里。而他是要每天钻进去工作,在萤火一般的灯光下,刻写抗日宣传品,写街头诗,一年,两年。后来,他转移到白洋淀水乡,长期在船上生活战斗,受潮湿,得了全身性的骨质增生病。最初是整个身子坏了,起不来,他很顽强,和疾

14、病斗争,和敌人斗争,现在居然可以同我散步,虽然借助双拐,他也很高兴了。他还告诉我:他原来的爱人,在“五一大扫荡”后,秋夜趟水转移,掉在旷野一眼水井里牺牲了。我想起远留给我的那条毛线裤,是件女衣,可能是牺牲了的女同志穿的,我过路以前扔在家里。第二年春荒,家里人拿到集上去卖,被一群汉奸女人包围,几乎是讹诈了去。她的牺牲,使我受了启发,后来写进长篇小说的后部,作为一个人物的归结。进城以后,远又有了新的爱人。腿也完全好了,又工作又写诗。有一个时期,他是我的上级,我私心庆幸有他这样一个领导。1952年,我到安国县下乡,路经保定,他住在旧培德中学的一座小楼上,热情地组织了一个报告会,叫我去讲讲。我爱人病重

15、,住在省医院的时候,他曾专去看望了她,惠及我的家属,使她临终之前,记下我们之间的友谊。听到远的死耗,我正在干校的菜窖里整理白菜。这个消息,在我已经麻木的脑子里,沉重地轰击了一声。夜晚回到住处,不能入睡。后来,我的书籍发还了,所有现代的作品,全部散失,在当作文物保管的古典书籍里,却发现了远的诗集三唱集。这部诗集出版前,远曾委托我帮助编选,我当时并没有认真去做。远明知道我写的字很难看,却一定要我写书面,我却兴冲冲写了。现在面对书本,既惭愧有负他的嘱托,又感激他对旧谊的重视。我把书郑重包装好,写上了几句话。远是很聪明的,办事也很干练。他很乐观,绝不是忧郁病患者。对人对事,有相当的忍耐力。他的记忆力之

16、强,曾使我吃惊,他能够背诵“五四”时代和三十年代的诗,包括李金发那样的诗。他在童年求学时,在党的教育下,便为自己树立人生的理想,处世的准则,待人的道义,艺术的风格等等。循规蹈矩,孜孜不倦,取得了自己的成就。我没有见过远当面骂人,训斥人;在政治上、工作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非分的想法、不良的作风。我不只看见他的当前,也见过他的过去。他在青年时是一名电工,我想如果他一直爬在高高的电线杆上,也许还在愉快勤奋地操作吧。现在,不知他魂飞何处,或在丛莽,或在云天,或徘徊冥途,或审视谛听,不会很快就随风流散、无处召唤吧。历史和事实都会证明:这是一个美好的、真诚的、善良的灵魂。他无负于国家民族,也无负于人民大众

17、。(选自孙犁散文集,有删改)文本二我们应该从历史上,找出散文创作成败得失的一些规律,那对我们衡量当前的散文,可能是比较有用的。从我们熟读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看,凡是长时期被人称诵的名篇,都是感情真实、文字朴实之作。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我们常说,文章要感人肺腑,出自肺腑之言,才能感动别人的肺腑。言不由衷,读者自然会认为你是欺骗。读者和作者一样,都具备人的良知良能。你有几分真诚,读者就感受到几分真诚,丝毫作不得假。这两篇文章,所以能流传百代,就是因为感情的真挚和文字的朴素无华。(选自孙犁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18、分)A.相对于远“高个子,白净文雅,书生模样”的外表而言,文章更加注重表现他“美好的、真诚的、善良的灵魂”。B.“我”只在洞里过了一夜就觉得窒息不堪,而远却在里面工作了两年。这一对比突出了远的坚忍顽强,甘于奉献。C.“我”把远原来的爱人的牺牲写进长篇小说里作为一个人物的归结,这也是当作家的“我”纪念烈士的一种独特方式。D.结尾一段是“我”代表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对远作出的高度评价,堪称盖棺定论,蕴含了对远的深切哀悼和深情怀念。7.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于细微处见匠心,如以一条绿色毛线裤串联多个人和事,折射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社会时代背景。B.听到远的死讯,“我

19、”只是觉得脑子里“沉重地轰击了一声”,并未感到多么悲痛。这是因为当时的环境不允许。C.远去世后,“我”把他的诗集三唱集当作文物珍藏。现在,面对书本,睹物思人,“我”心中既惭愧又感激。D.文本一结尾从远的童年写到青年直到现在,完整地概括出远一生的经历,足见“我不只看见他的当前,也见过他的过去”。8.文本一开头一段,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如欲以感情真挚,文字朴实为题写一则远的怀念的赏析文字,请列出赏析要点并略作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武承嗣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

20、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之意。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府丞光嗣,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矣。”初,契丹将李楷固,善用索及骑射,每陷陈,如鹘

21、入乌群,所向披靡。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狄仁杰曰:“楷固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奏请赦之。所亲皆止之,仁杰曰:“苟利于国,岂为身谋!”太后用其言,赦之。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使将兵击契丹余党,悉平之。太后欲造大像,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制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

22、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司府丞光嗣:狄仁杰的儿子狄光嗣,任司府丞官职。伽蓝:梵语,译为佛教寺院。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B.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C.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D.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23、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秦汉时始称“太庙”。太庙内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B.宰相,秦汉以来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综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C.契丹,古代游牧民族,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唐末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妃嫔、皇子、公主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狄仁杰坚持原则,直言敢谏。在立储问题上,不阿附太后,最终太后听从了他的意见。B.狄仁杰公私兼顾,不避嫌忌。他举荐自己的儿子为尚书郎,太后说他像祁奚一样顾念家人。C.狄仁杰不计得失,为国荐贤。

24、他知人敢任,力排众议,请求赦免并任用契丹降将李楷固。D.狄仁杰反对奢华,爱惜民力。武则天要建造大佛像,他极力谏阻,武则天停止了这项工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2)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14.狄仁杰是如何打消武则天要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想法的?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苏轼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正宫】 塞鸿秋湖上即事张可久断桥流水西林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

25、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注和靖先生:北宋林逋。他曾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以自娱,卒谥和靖先生。其墓在孤山东麓。1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诗第一、二句描绘西湖一天之景:早晨天色朦胧,晨曦染红群山;傍晚阵雨飘至。B.张曲中“正宫”是宫调,“塞鸿秋”是曲牌名,“湖上即事”是题目。C.“暗香疏影梅花路”句化用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巧妙描绘梅花特征。D.张曲尾句的“伤心”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对林和靖先生之死不甘而又无奈的心情。16.两首诗歌所描写的西湖之景的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

26、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谈及了“见贤思齐”的问题。十二章中对应的语句是“,”。(2)大学之道中“,”写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

27、“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交相辉映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C.相互映衬喧闹无比连绵不断汁醇味正D.交相辉映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汁醇味正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28、,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何为鲸落?从字面含义来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

29、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它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当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现象进入公众视野时,人们惊叹大自然的奇幻,更为“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故事打动。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其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当大块的鲸肉被掠食干净,深海鲨鱼、鼠尾鱼等食腐动物就会心满意足地散去。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蹑手蹑脚地聚拢过来,它们直接利用鲸骨及附近营养丰富的沉积物生活,快速繁殖、扩张。慢慢地,鲸的身体在深海厌氧分解过程中悄悄释放出硫化物,依赖硫化物生活的细菌 ,造就了依赖有机质而存在的生物群落。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而成为生物欢腾

30、的乐园。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请以“鲸落”为主语,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70字。(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弱德”与“群德”含义。在艰难困苦中,能够做到有所坚守,遵从自己的本心,可谓“弱德”;超越个人、关怀公共,超越私利、守卫群体,所关注的是公共利益、人民福祉,可谓“群德”。对于“弱德”和“群德”,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围

31、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D解析:A项,“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错误。依据原文“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递进关系错误。B项,“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文无据。C项,“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说法绝对。2答案:D解析:D项,曲解文意,“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错误。依据“尽管二者都对西

32、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材料二并未指出“鲁迅式的盗火者”的不足。3答案:A解析:A项,曲解文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错误。材料一第2段说“即便是那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价值恒定不变”,也并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4参考答案:鲁迅式的“盗火者”是指那些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以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为主旨、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解析:根据材料二提取关键要

33、素:“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首先确定句子的主干成分“鲁迅式的盗火者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然后把提取的要素按定语的次序要求排列,组成句子的定语成分。注意做到简明、连贯、得体。5参考答案:材料一采用例证法,内容充实。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的成功案例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的观点;材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的异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

34、6答案:D解析:“代表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不正确,作者只是评价远无负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深切哀悼”不正确,结尾一段的感情主要是赞扬、怀念。7答案:A解析:B项,“并未感到多么悲痛”不正确。远的死讯“在我已经麻木的脑子里,沉重地轰击了一声”,可见震撼之大、悲痛之深;“夜晚回到住处,不能入睡”,也反映了“我”的悲痛之情。C项,“远去世后,我把他的诗集三唱集当作文物珍藏”不正确。从文本看,诗集在远生前就有,且可能是无意中被放入当作文物保管的古典书籍里的。D项,“完整地概括出远一生的经历”的说法言过其实,不准确。8参考答案:回忆“我”第一次和远见面的经历,逐步引出主人公远,使行文婉转迂曲。借路一来

35、衬托远的形象,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突出。9答案示例:感情真挚。远的怀念先回忆与远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诸多琐事,寄寓作者深挚的感情,后毫不掩饰地抒发对远的深情怀念与热切赞扬,纯为肺腑之言,读之令人动容。文字朴实。远的怀念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抒情议论,文字都朴素无华,不事雕琢,不求华美,而质朴厚重,简练精当,极富表现力。二、古诗文阅读10答案:D解析:“陛下立子”是主谓结构,且“则”是连词,因此在“则”前断开,排除A、C两项;“千秋万岁后”是时间状语,“后”字不能断到后面;“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在“则”前断开,排除B项。11答案:A解析:“太庙内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错。最早太庙

36、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本朝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12答案:B解析:“公私兼顾”“顾念家人”不当。原文有“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府丞光嗣,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矣。”狄仁杰推荐自己的儿子是出于公心,就像“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奚一样。13参考答案:(1)等到孙万荣死后,(李楷固)来投降,有关部门指责他来投降得太晚,上奏请求将他灭族。(2)如今边境又不安宁,如果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假如哪一个地方有灾难,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14参考答案:从先皇遗命的角度劝说;从母子和姑侄关系亲疏对比的角度劝说;机智地为太后解梦。

37、参考译文:武承嗣谋求当太子,多次指使人劝太后说:“自古以来天子没有以外姓人为继承人的。”太后还拿不定主意。狄仁杰常委婉地对太后说:“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恐怕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吧!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祭太庙,代代相承,没有穷尽;立侄儿为太子,则未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附祭姑姑于太庙的。”太后说:“这是朕家里的事,你不要参与。”狄仁杰说:“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谁不是臣妾,什么事不是陛下家里的事!君主是元首,臣下为四肢,从道理上讲如同一个整体,何况我任宰相,哪能不参与呢!”太后心里稍微醒悟。另一日,太后又对狄仁杰说:

38、“我梦见大鹦鹉两翼都折断了,这是什么意思?”(狄仁杰)回答说:“武是陛下的姓,两翼是您的两个儿子。陛下若起用两个儿子,那么两翼便振作起来了。”太后因此便打消了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想法。太后命令宰相各荐举尚书郎一人,狄仁杰荐举自己的儿子司府丞狄光嗣,后来他十分胜任这个职务。太后高兴地说:“你可以继承祁奚了。”当初,契丹的将领李楷固,善于使用套绳,善骑射,每次进入战阵,就好像鹘鸟进入乌鸦群中,所向无敌。等到孙万荣死后,(李楷固)来投降,有关部门指责他来投降得太晚,上奏请求将他灭族。狄仁杰说:“李楷固勇猛无比,既然能为他侍奉的主上尽力,也一定能为我们尽力,如果用恩德安抚他,就能为我所用。”于是上奏请求赦

39、免他。他的亲属好友都劝他不要这样做,狄仁杰说:“如果有利于国家,难道还要为自己打算!”太后采纳他的意见,赦免了李楷固。他又请求授给李楷固官职,太后任命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派他领兵进击契丹余党,结果将契丹全部平定。武则天准备建造一尊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阻,奏疏的大意是:“当今的佛教寺院,在建筑规模上已经超过皇帝的宫殿。营建这些寺院无法借助鬼神之力,只能依靠百姓出力,物资不会从天而降,终究来自地里,不靠损害百姓,那么又怎能得到这些东西呢?”他又说:“如来创立佛教,以大慈大悲为宗旨,哪里要劳民伤财,来设置浮华无实用的装饰!”又说:“近年来水旱灾害时有发生,如今边境又不安宁,如果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

40、民力,假如哪一个地方有灾难,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武则天说:“你劝导我行善,我又怎么能违背你的意愿呢?”于是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比得上,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习惯在朝堂上当面直言规谏,武则天常常违背自己的本意而采纳他的建议。辛丑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流着眼泪说:“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15答案:D解析:D项,“抒发作者对林和靖先生之死不甘而又无奈的心情”的说法没有根据,无中生有。“伤心”是作者站在林逋墓前,想到和靖先生已死,诗人作为其同道隔代之友,深感精神孤独的自叹自伤。16参考答案:苏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

41、景致怡人的西湖美景图,张曲描绘了一幅幽清寂寥的西湖游览图。苏诗是以乐景衬哀情。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却并非人人都能领略到,作者只好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以此抒发缺乏知音的感慨。张曲则是巧妙蓄势,卒章显志。在不动声色地描绘西湖景色幽清、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后,突然道出伤心原因和靖先生已死,作者深感精神孤独,面对林逋之墓,只能自叹自伤。同样抒发知音难觅的孤独、苦闷,此曲有异峰突起、石破天惊之效。解析:概括景色特点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如苏诗中的“艳”“醉”,张曲中的“断桥流水”“暗香疏影”“蹇驴破帽”“夕阳古寺”。分析时,需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如苏诗中“朝曦”

42、“艳重冈”“晚雨”,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晚雨也写得非常有诗意,描绘了一幅迷人的西湖美景图。而“君不会”是说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却并非人人都能领略到,作者以乐景衬哀情,流露出缺少知音的淡淡感慨。张曲中“断桥流水”“暗香疏影”“夕阳古寺题诗处”,写出环境的清僻幽雅。“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连禽鸟也不受人为的干扰。但是这些景物描写均为末句“伤心和靖先生墓”张本。伤心是因为世上再无像林逋这样的高士,也难觅知音了,作者深感精神孤独。作答时抓住它们的不同之处,分类组织答案。17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3)(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三、语言文字运用1

43、8答案:D解析: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相互映衬:互相映照,衬托。用于“传统与现代”,应选“交相辉映”。喧闹无比:形容声音大,十分吵闹。热闹非凡:形容十分热闹。根据语境,应选“热闹非凡”。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文段中说的是“观众”,应选“络绎不绝”。原汁原味:食物原有的汤汁和味道,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汁醇味正:形容味道正宗、醇厚。结合后面的“盛宴”,应选“汁醇味正”。19答案:D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与前文的结构不一致,前文是偏正结构,应改为“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

44、“导致”与后文搭配不当,可改为“使得”或“让”。据此比较四个选项,D项修改正确。20参考答案:构成:“剪纸灯谜”与“秧歌花鼓”结构相同,“描绘城乡风物”与“传播时代精神”结构相同。“剪纸”“灯谜”为名词,“描绘”为动词,“城乡”修饰中心语“风物”;“秧歌”“花鼓”为名词,“传播”为动词,“时代”修饰中心语“精神”。表达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21参考答案:在生物学意义上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其转化为有机质解析:处,由下句“它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可知,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何为鲸落”,所以此处可填写“在生物学意义上”。处

45、,由后文“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可知,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此处可填写“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处,由下句“造就了依赖有机质而存在的生物群落”可知,细菌把硫化物转化为了“有机质”,所以此处可填写“将其转化为有机质” 。22参考答案:鲸落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也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被人们赋予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四、写作23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要求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抒写自己的认识、感想。文体没有限制,只要适合表达的主题即可。这是一道时代感很强的题目,行文时注意紧扣时代脉搏,引用现实中的生动事例进行论证分析。题干要求以新时代青年的视角对两个概念进行理解,因而理解概念、打开思路是写作的关键。除此之外,两个概念是有辩证分析的空间的,统一于材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观点之下,当然未必非得从“政”的角度理解分析,还可以体现个性化的解读,比如人生命题。参考立意: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弱德之美,立群德之则;论“弱德”和“群德”的关系;“弱德”说和“群德”说。第 19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