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于素芳于素芳883821378838213797179717职业卫生调查一、概述二、调查形式三、调查步骤四、调查实例与练习(一)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例一例一(一)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除一般有关企业的背景情况外,着重了解生产过程和OHF,并据此判断对接触者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现以井下煤矿生产为例,简要说明采矿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基本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井下采煤生产工艺流程:u掘进:煤巷打眼、煤巷爆破、煤巷加固u采煤:采煤打眼、爆破采煤、机械采煤u运输:采煤装载、运输u采煤支护、井下通风、采煤辅助u洗选:煤运输、煤块破碎、筛煤、洗煤主要职业性有害因
2、素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收集那些环境监测结果?收集那些环境监测结果?收集哪些健康监护结果?收集哪些健康监护结果?6坑口采煤坑口采煤巷道采煤巷道采煤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1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井下采煤作业的基本生产过程为:在岩层中掘进:挖掘通往煤层的巷道、运输巷道、通风巷道、采煤准备巷道;在煤层中-采煤:进行采煤作业,普遍应用的采煤方式有3种方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机:凿岩凿岩爆破爆破装渣装渣运输运输采煤机采煤:割煤机割煤割煤机割煤运输运输支柱支柱炮采:电钻打眼电钻打眼爆破落煤爆破落煤煤矿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煤矿生产性粉尘的来源8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1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井下采煤作业的基
3、本生产过程为:输送:采掘的煤炭和岩石等由运输巷道运到车场,再由提升机、绞车或皮带运输机运送到地面;支护:挖掘出来的巷道,需用木材、金属、混凝土材料加以支护,以防止巷道变形、崩塌。将水泥浆用高压泵喷涂顶帮,以加固巷壁,形成永久巷道,作为运矿、人行、通风之用。煤矿生产性粉尘的煤矿生产性粉尘的来源来源10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1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井下采煤作业的基本生产过程为:洗选煤:运煤、碎煤、筛煤 选煤、洗煤选煤、洗煤原煤原煤破碎破碎皮带输送皮带输送洗选洗选精煤精煤过筛过筛12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2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不良气象条件不良气象条件:煤矿井下气象条件的
4、基本特点是气温高、气湿大、不同地点气流大小不等和温差大。在通风不良,1000 m以上的深矿井内,气温升高10,可达3540以上。地面与井下作业面气温相差较大,在冬季温度可达30-40。由于地下水不断渗出和大量蒸发,相对湿度一般在8090以上,常可达9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100。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2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不良气象条件不良气象条件: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矿井内许多生产过程和工序,如掘进、采煤、运输、钻眼、放炮等都产生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有害气体:在矿井空气中,可存在沼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氧化物以及硫化氢等。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2主要职业性有
5、害因素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不良气象条件不良气象条件: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生产性噪声和振动:掘进、采煤、运输等工序中机械工具都可产生噪声和振动。劳动强度较大、作业姿势不良劳动强度较大、作业姿势不良:煤矿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如掘进工岩石装车操作,属重体力劳动,现在大部分装岩工作为装岩机所代替;凿岩和推车属中等体力劳动。在薄煤层作业时,整个工作日内工人不得不采取弯腰、蹲位和跪卧位操作。井下煤矿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3环境监测结果环境监测结果粉尘有害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等)浓度噪声强度振动强度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结果 应着重了解:粉尘空气浓度噪声、振动、高温强度有害气
6、体(如甲烷、一氧化碳等)空气浓度相关的职业性病损的发病情况(如尘肺病、滑囊炎、噪声聋、爆震聋、手臂振动病、一氧化碳中毒、高温中暑等患病率等)。例二铸造车间一般情况调查铸造车间一般情况调查?铸造车间OHF识别铸造车间OHF识别(1)粉尘粉尘:型砂原料为砂、陶土、粘土、煤粉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在造型材料配制、铸型、落砂、清理过程中,均可使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飞扬。(2)高温及热辐射高温及热辐射:熔铁炉、砂芯干燥炉、熔融的金属及新浇铸的铸件都是混合热源;熔炼和浇铸过程也可产生强烈的热辐射。铸造车间OHF识别(3)有害气体:金属熔炼和浇铸过程可产生一氧化碳;制芯和造型中使
7、用的呋喃、酚醛、尿素甲醛、尿烷树呋喃、酚醛、尿素甲醛、尿烷树脂以及石油树脂脂以及石油树脂等有机黏合物,在混合、吹风、撞击、干燥或者烘烤作业以及浇注和清壳处理和热分解时,可产生乙烷、乙烯、苯、甲苯、二甲苯、甲醛、酚、萘和各种多环芳烃。铸造车间OHF识别(4)噪声和振动:砂型捣固机,清砂用风动工具、铸造时使用的各种锻锤及机械加工中的磨光和抛光等,均可产生噪声和振动。(5)铸造车间尚存在职业伤害(如工伤、烫伤)和强体力负荷的问题。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结果 应着重了解:粉尘空气浓度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空气浓度噪声强度生物监测指标的水平相关的职业性病损的发病情况(如患病率等)。水泥生产生产工艺
8、:备料:石灰岩开采、破碎、运输水泥煤粉或炉渣制备混合生料煅烧熟料冷却熟料粉磨水泥包装水泥输送1.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2.收集那些环境监测结果?收集那些环境监测结果?3.收集哪些健康监护结果?收集哪些健康监护结果?备料烧制水泥生产1.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性粉尘:石灰石尘、煤尘、矽尘(炉渣、粉煤灰)、水泥尘、电焊烟尘生产性粉尘:石灰石尘、煤尘、矽尘(炉渣、粉煤灰)、水泥尘、电焊烟尘高温、噪声高温、噪声毒物:毒物:CO、CO2、NOx、SO2、锰及氧化物等、锰及氧化物等2.收集那些环境监测结果收集那些环境监测结果?粉尘、高温、噪声、生产性毒物粉尘、高温、噪声、
9、生产性毒物3.收集哪些健康监护结果?收集哪些健康监护结果?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其他尘肺等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其他尘肺等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化学中毒:高温中暑高温中暑噪声聋噪声聋(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实例实例 李某,男,27 岁,某化工厂车间操作工。因头晕、恶心、呕吐、面部明显青紫 4 h,于 XX年 8 月 13 日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入院检查:体温 36.5,脉搏 83 次/min,呼吸 30 次/min,血压 118/65 mmHg,意识清,表情淡漠,巩膜和全身皮肤中度黄染,颜面铅灰色中度黄染,颜面铅灰色,结膜充血
10、,口唇、鼻尖、耳廓明明显青紫显青紫。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肝肋下 3cm,肝区轻度叩击痛,肝区轻度叩击痛,脾未触及。生理反射正常,无病理征。(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实例实例 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化学中毒?何种职业性化学中毒?何种职业性化学中毒?u为明确诊断,应做哪些工作?为什么为明确诊断,应做哪些工作?为什么?u患者中毒与职业活动有无直接关系,患者中毒与职业活动有无直接关系,如何调查?如何调查?u确诊后应如何处理患者?特效解毒药?确诊后应如何处理患者?特效解毒药?u本案例有什么教训?从劳动卫生角度应采取哪些改进和本案例有什么教训?从劳动卫生角度应采取哪些改进和预防措施,为什
11、么?预防措施,为什么?(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患者某化工厂苯胺车间操作工,苯胺接触工龄 1 年,无既往中毒史。患者于 8月11日清晨在苯胺车间回收残液中的苯胺,发现苯胺设备有一阀门泄漏阀门泄漏,当即与另一操作工一起检修,持续工作 4 h后,自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频繁呕吐,接班工友发现 2 人面部青紫,将2 人送往医院进行诊治。(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调查结果:调查结果:8月 15 日8:00到达中毒现场,某化工厂苯胺车间为900m2的工厂厂房,中毒工人工作场所通风条件较差。据工人反映,发生事故时气温高达39,泄漏的苯胺气味很大患
12、者仅穿一般工作服,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一直坚持工作未休息。此时设备泄漏已修理好,现场苯胺浓度测定未见超标。(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调查结果:调查结果:通过一天的治疗,病情好转,2 人均于 8 月 12 日下午自动要求出院。8月 13 日上午,2 名工人继续进行工作,其中本案例患者自觉无力而回家休息,至下午 4:00 病情加重,因头晕、恶心、呕吐、面部明显青紫,皮肤黄染,4 h后于 2001 年 8 月 13 日急诊入院。(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RBC 1.831012/L(4.05.5),Hb 52g/L(120160),WBC
13、19.4109/L(4.010.0);N 0.76,L 0.22尿常规尿常规:尿呈棕黑色,潜血试验(+)肝功肝功:AST 55U/L(8-40),ALT 98U/L(5-40),HBsAg(-)超声波超声波 肝肋下厚度 2.5cm,较密微小波心电图心电图 心房纤颤,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初步诊断初步诊断:中毒性肝炎 溶血性贫血(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疑为急性苯胺中毒 特检特检:MHb 62.4%,赫恩氏小体35%初诊初诊:急性苯胺中毒 治疗经过治疗经过:入院后脱去污染衣物,用 5%醋酸清洗污染皮肤,再用肥皂水冲洗,特别注意清洗指(趾)甲、耳道、鼻孔、毛发等部位。解毒治疗:给予吸氧
14、,10%葡萄糖 2Oml加 1%亚甲蓝亚甲蓝60mg 静脉注射,连用 2 次。10%葡萄糖 40ml加地塞米松 2Omg 静脉注射,每日 1 次支持疗法:ATP 2Omg、辅酶A 50U、细胞色素 C 15mg、维生素 C 2.Og,加入 10%葡萄糖 500ml 静脉点滴,连续 7d。输新鲜血、口服保肝药物,保护肝脏、防止肾功能衰竭。(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住院第 2 d发绀基本消失,但仍头晕、无力、恶心,不能进食。第 3 d复查心电图正常,高铁血红蛋白未检出,变性珠蛋白小体 32%。入院第 5 d变性珠蛋白小体降至 5%,入院第 6 d变性珠蛋白小体降至 1.4%,肝肋
15、下 1.0cm,质软触痛、肝功能正常,给予保肝药物。第 9 d变性珠蛋白小体消失。通过以上方法,患者溶血于 8 月 23 日得到控制,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治疗 32 d痊愈出院。出院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未触及,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AST 4U/L,ALT 9U/L,RBC 4.15 1012/L,Hb 126g/L,WBC 9.2 109/L。(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诊断:诊断:急性重度苯胺中毒(急性中度中毒性肝病;溶血性贫血)中毒性心肌损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本次中毒事件患者因设备泄漏,吸入高浓度苯胺,同时因苯胺污染
16、皮肤、衣物,在高温出汗的情况下,增加了经皮肤吸收的机会而发生中毒。接触高浓度的苯胺以后,患者出现以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表现,通过亚甲蓝治疗解除发绀,且继而表现为较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和肝功能损害,结合接触高浓度苯胺的情况,可认为本次事件属急性职业性苯胺中毒。(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苯胺中毒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是引起红细胞破坏造成溶血的主要原因,溶血一般发生在中毒后 4 d左右。该患者在中毒发生 2 d后即出现严重溶血。苯胺中毒后 27 d发生肝、肾、心脏损害,本例患者中毒后 2 d出现肝脏和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说明高浓度苯胺接触者重度中毒时应注意观察对肝
17、、心脏、肾的毒性作用。(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p若发现或怀疑急性职业性苯胺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且应认真观察职业中毒的后发表现,适当延长留院观察时间,让病人静卧休息,避免病情加重,错过治疗机会带来的不良后果。p苯胺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为卧床休息、镇静吸氧、解毒剂的应用。本病若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因工人缺乏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而引起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的苯胺中毒说明对作业工人加强职业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应加强设备维修,防止跑、冒、滴、漏,坚持经常性的卫生监督工作,预防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