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536古代汉语终极绝杀30点.pdf

上传人(卖家):李老师yy 文档编号:379289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98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终极绝杀30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终极绝杀30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页共 30页古代汉语古代汉语1.通假字的辨识【简答】(1)通假字的声音关系声音通假字是借字记词,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假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借字和本字具有双声、叠韵或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畔叛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本意是“田地的界限”,这里是叛的借字,意为“背叛。崇終“谁謂河廣,曾不崇朝”“崇”本義是“高”,是“終”的借字,“不崇朝”就是用不了一個早晨。嬌驕“有求則卑辭,無欲則嬌嫚。”二者屬雙聲叠韻通假。彫凋“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彫”從周彡聲,本義是紋飾,這里是“凋”的借字,意思是“凋謝”“凋零”。錫賜“王使榮叔来錫桓公命。錫者何?賜也。”“錫”是“賜”

2、的借字,是賜予的意思。豪毫“今離婁見秋豪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豪”本義是“豪豬”,這裡是“毫”的借字,指動物身上的細毛。考拷“子有鐘鼓,弗鼓弗考。”“考”的本義是“老”,這裡的“考”是“擊打”的意思,“考”是借字,本字應為“拷”。管館“管人布幕於寢門外。”“管”的本義是樂器,這裏是“館”的借字,館人是負責館含的人。溢鎰“黄金萬溢。”“溢”的本義是“水满而外流”,這裡的“溢”是“鎰”的借字,“鎰”是古代計量單位,二十四兩為鎰。(2)判定通假字的文献证据。在没有旁证的情况下,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例:歸馈。論語阳货: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贈送)論語微子: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3、,三日不朝。(贈送)2.分化字的类型【选择/简答】(1)分化本义:有些字被常用的假借义或引申义占用后,会另造一个新字来承担它的本义。例:孰熟“孰”的本義是把食物煮爛,又被借用作疑問代詞然燃“然”的本義是“燃燒”,後被借用為指示代詞莫暮“莫”本義是“昏暮”,後被借用為否定性詞暴曝暴的本義是曬,後引申為暴露,又造曝字專門表示曬益溢“益”的本義是水滿溢出,引申為增益、好處、更加等義(如:若鄭亡有益于君),後來用“益”記錄引申義,新造“溢”字專表本義。要腰“要”的本義是腰部,後來用“腰”表示禽擒“禽”的本義是擒拿,後來用“擒”表示(2)分化引申义:当引申义与本义的距离较远时,有时会为引申义造新字,将引

4、申义分化出去。例:昏婚“昏”本義是“黃昏”,引申為“結婚”(楚始得曹而新昏於衛),後造新字“婚”專指引申義坐座“坐”本義是“坐立”,引申為“座位”,後造新字“座”分化引申義。再如:劑-齊、尉-慰、竟-境、解-懈、買-價、說-悅(3)分化借义:原来本义与借义共用一字,后来为了区别,用新的字形将借义分化出去。例:象像“象”的本義是長鼻動物的名字,借去記錄“像似”,後另造“像”將借義分化出去。采彩“采”本義是摘取,假借記錄“色彩”,後造新字“彩”專門記錄假借義。再如:舍-捨;辟-避、闢、譬、僻;牟-眸(4)分化广义:源字的表义很广,后来这个意义的一部分由分化字承担,源字和分化字的意义都变得更具体。例

5、:受授“受”在古代表示“授予”和“接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後來造分化字“授”記錄“授予”之義祝咒“祝”有“祝福”和“詛咒”(南郡極熱之地,其人祝樹樹枯,唾鳥鳥墜)義,後造分化字“咒”記錄“詛咒”,“祝”記錄“祝福”之義第 2页共 30页3.3.单音词和复合词【选择】单音词和复合词【选择】(一)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简称单音词。1.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1)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古代的注释书和字书、韵书上所说的“字”就是词;而他们说的词是指的虚词。(2)字和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如:逝將去女,適彼樂土。(第二人称

6、代词“汝”)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女性)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宗廟或朝廷大門外兩旁的高建築物)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觀看、觀賞)形貌昳麗。(華美)麗土之毛。(附著)异字同词:一个词不只有一个记录符号,各个符号间多是异体字关系,也有的是分化字关系。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日暮)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日暮)2.单音词与古代汉语中的双音短语(1)有些双音节单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同形,很容易被作为双音词看待,但实际上不是双音词,而是单音词的组合。例:所以遣將守關著,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所以:所用來的原因;所-特殊代词,以-介词出入:出關、進關。非常:不同

7、尋常;非-否定副词,常-形容词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形:指形體容:指容貌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它的果實;其:指示代詞,它的;實:名詞,果實。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否定代詞;論,動詞(2)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双音结构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连词同形,非常容易被误解为双音虚词。实际上,这些双音结构并不是双音词而是两个有各自的词性和作用的单音词。如:然而:然,代词;而,转折连词。译为:(虽然)如此,但是(然而秦師至而鄢郢舉,若振槁然)然則:然,代詞;則,承接連詞;譯為既然(如此),但是(却)。(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巡禮者未足多是也)虽然:雖,讓步連詞;然,轉折連詞。譯為:雖然(如此),但是。(雖然,公輸盤為

8、我為雲梯,必取宋)且夫:且,連詞;夫,遠指代詞。譯為:況且,(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若夫:若,連詞;夫,遠指代詞。譯為:至於那(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今夫:今,連詞,表示提示語氣;夫,遠指代詞。譯為:至於(那)(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二)复合词古代汉语中复音词与单音词相比数量非常少。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以双音词为主,三音节以上的词极少。从结构上看,双音词有单纯词和复合词两类。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法组合而成。1.复合词的结构(1)并列结构: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语素并列构成。语素之间没有限制、修饰、补充、说明

9、的关系。例:第 3页共 30页倉廩(儲藏米穀之)倉,穀倉;廩:米倉干戈(武器)幹,防具;戈:武器再如:膏腴、賓客、祭祀、傾覆、斟酌、謹慎、和睦这种复合词在古汉双音词中占大多数,也有个别复合词由反义语素并列构成,如:缓急。(2)偏正结构:两个语素间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复合词。布衣:本指布料衣服,後指平民百姓(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東宮:本指東邊的宮殿,因為太子居住所以東宮轉指太子(东宫之妹,邢侯之姨)天子:天之嫡長子,後來轉指皇帝再如:諸侯、百姓、锦衾、狐裘、羌笛(3)支配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的复合词,又叫动宾结构。如:執事:執掌事物的人,以後執掌事務的人也稱“執事”(雖遇執事,其

10、弗敢違)將軍:率領軍隊,以後轉指率領軍隊的高級武官當道:本比喻身居要位,後來指當權者持戟:本指拿武器,後借指戰士司寇:負責治安的人司馬:負責軍事的人再如:敗績、知府、拾遺、稽首(4)主谓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如:地震、日食、霜降、夏至、月食2.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特点(1)复合词的形成由单音化向双音化发展的结果。最初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是短语,后来才形成专指义,成为复合词。如:國家:國指諸侯統治的政治區域,家指卿大夫統治的政治,短語與複合詞並存。春秋:原指季節,凝固成複合詞后就變為泛指“時間”,進而指“年齡”。社稷:原指土地神和穀神。後來“社稷”結合凝固在一起,表示“國家”

11、之意,從短語變成了複合詞。尋常:原來指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後泛指一般的長度;“飛入尋常百姓家”普通、平常。俊傑:本來是分開的兩個詞,後泛指才智出眾的人。(2)需要特殊注意的词:不是复合词,而是词组,正处于词组向词的过渡阶段。如: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响应:像回音那样应和。城東有甲乙同學者,一硯,一燈,一榻。同学:一起学习。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政治:政指政治,治指治理。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狐狸:狐狸和狸猫。4 4 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引申【选择引申【选择/简答】简答】1.词的本义与引申词的本义,理论上讲应该是词产生时的最早的意义。传统汉语语言学

12、上把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所得出的词的义项叫做这个词的本义。词义的引申,指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的意义的过程。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如:“绝”从系,从刀,从卩。本义绳断。引申:断绝 穷尽 独一无二。刀切断丝时,刀从丝的中间切过,这种过程和船从此岸划向彼岸相似,于是引申出“穿过,渡过”“超过”。(“绝”的本义是“断丝”,引申出一般的意义断绝,再引申出“穷尽”;又“穷尽”引申出“独一无二”的义项;“断绝”的结果是一分为二,律诗的一半也叫“绝”;用刀断丝时,尽管横切面小,但刀必然是从丝的中间切过,这种过程同船从河的此岸划向彼岸相似,于是引申出“穿过、渡过”

13、的义项,再引申出“超过”的义项。)再如:“引”从弓。本义开弓。引申:延长牵挽导引、率领退却序言延请招致(“引”的本义是开弓,开弓时弓要延长,于是引申出“延长”的义项;开弓时要握住弓弦,于是引申出“牵挽”的义项;开弓时要掌握弓弦行走的方向,于是引申出“导引、率领”的义项;开弓时弓行的方向是向后的,引申出“退却”的义项;文章的需要也有引导读者进入正文的作用,于是引申出“序言”的义项;开弓时弓弦往怀里拉,第 4页共 30页于是引申出“延请”的义项;“延请”是请人来,于是引申出“招致”的义项。)2.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本义派生出引申义既是词义内部运动规律的反映,同时又受到本民族思维认识习惯的制约,因而本

14、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很复杂。(1)相似关系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事物在形状、功能、特点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通过类比造成引申。斗:酌以大鬥,以祈黃耇。(指酌酒器)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指北斗星)“斗”的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形状呈勺型,长柄。引申为“斗星”,七颗星排列的星群与酌酒器皿相似。习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本义:鸟屡次拍着翅膀飞;引申:复习关臧纥斬鹿門之關以出。/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客出。本义:门闩;引申:关卡。道自禦而歸,不能當道。/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本义:道路;引申:道路、规律(2)因果关系: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通过逻辑推导造成词义引申。

15、虚升彼虛矣,以望楚矣。(大丘)倉廩虛而囹圄實。(空虚)本义:大丘;物体大了就容易空虚,所以引申为“空虚”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本义:言语真实;言语真实了别人就容易相信,所以可以引申为相信。(3)动静关系:动指动作行为,静指名称现状。事物本身与其性质状态及相关的、动作行为有密切关系,从而构成相互间的引申。这种引申会引起词性的变化。如:节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竹叶)強本之節用,則天不能貧。(节制)本义:竹约,名词;竹节约束着每一段竹子的长短粗细,引申为节制、约束,动词。舒延颈而鸣,舒翼而舞。/舒而脱脱兮。本义:伸展;引申:缓慢。由动作引申出相关的状态,由动词

16、义引申出形容词义。会叔孫戴伯帥師會諸侯之師侵陳。/宋人之背北杏之會。本义:相聚、会和,动词;引申:盟会,名词。(4)时空关系: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表示时空的词可以互相引申。如:间有自門間射陽越,殺之。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本义:缝隙,表示空间的间隔;引申:一会儿,表示时间的间隔。急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縛太急,小緩之第 5页共 30页本义:急速、急切,时间紧迫;引申:空间狭小。(5)礼俗关系:由于礼俗的关系造成词义的引申。如:昏昏以為期,明星煌煌。/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本义:黄昏。由于古代男女结婚是在黄昏时举行仪式,所以引申出结婚的意义。朝朝服衣冠,窺鏡。(早晨)晨往

17、,寢門闢矣,盛服將朝。(上朝)本义:早晨。由于古代臣下拜见君王、儿子问候父母都在早晨进行,故引申为上朝。3.词义引申的方式【选择】(1)连锁式引申:以本义为起点,向着同一方向派生出几个引申义的方式。如:防以防止水(堤坝)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水)吾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防止)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规范)本义:堤坝;引申:堵水堵塞、禁阻、防备、防止约束规范、标准。(2)辐射式引申:以本义为中心,依据本义的特点,向不同的方向派生出数个引申义。如:问子入太朝,每問事(询问)伯牛有疾,子問之(问候、慰问)淑問如皋陶,在泮獻囚(审问)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责问,追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

18、恣所為,不問其出入。(过问)4.引申义列【选择】词的引申不是任意排列、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个义列,把根据词的本义的特点所构成的引申义序列称为“引申义列”。第 6页共 30页5.5.反义词【选择】反义词【选择】1.反义词的定义与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义项相对或相反的词,互为反义词。(1)某个或者某些义项上相反,不是所有义项都是相对或相反。如: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逢丑父与公易位。(2)有些反义词的反义关系只存在于某个历史时间段或某种条件下。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朝夕入牖来,鸟唤昏不醒。(与“睡”成为反义词)(3)构成反义词的双方必须表示同类事物或概念。如:远近表示距离,上下表示方位

19、。(4)构成反义词的双方必须使用于同一历史时期。如:疾徐(快慢)/孰与君少长?长与臣。2.反义词的类别(1)绝对反义词(非此即彼)男-女、生-死、动-静、是-非、内-外(2)相对反义词(极性反义词,二者之间有中间状态)左-右、大-小、轻-重、长-短、高-下、甘-苦3.反义词的应用反义构词的复合词:動靜以禮,則星辰順序。(行为举止)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間。(成败)亦論情性,與世子相出入。(不一致,不相符)特点:复合词的意义不是两个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基础上引申出了新的意义。4.学习反义词的意义(1)了解古今意义的不同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辛劳)亡羊補牢。(逃亡,丢失)進而不可禦者,沖其虛

20、也。(前进)(2)辨析同义词覺而後知其夢也。(梦醒)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醒着;睡着)剛柔相得,奇耦相應。以強淩弱,以眾暴寡。6.6.动词【选择】动词【选择】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的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古代汉语动词主要表现在动宾关系和双宾语结构上。(一)动宾关系:动词和宾语的关系。1.受动关系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宾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曹无伤”是“诛杀”动作的承受者。)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是“侵”的承受者,表示“侵犯蔡国”)2.使动关系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是由宾语所代表

21、的人或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如:莊公寤生,驚薑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惊”表示的是“使姜氏受惊”)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生”不是主语“扁鹊”发出来的,而是“死人”发出来的。“生”表示“使死人复生。)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常见第 7页共 30页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使冉求勇于进取,使子路谦让后退)(秦王)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归之”表示让相如回去)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人之兵”表示 使他人的军队屈服)焉用亡鄭以倍鄰。(“亡郑”表示使郑国灭亡)將尉醉,光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使将尉恼怒)及物动词可以和宾语构成使动关系,但

22、在形式上与一般的受动关系没有区别,不同的只在于意义。如:率天下諸侯而朝周。(受动关系,“周”是“朝”的对象)欲辟土地,朝秦楚。(使秦楚来朝见,“朝”是使动用法)故中禦而從齊侯。(受动关系)沛公旦日從餘騎來減項王。(使动关系)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使(远人)来)宋師不整,可敗也。(使(宋师)败)3.为动关系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发出的。动词对宾语具有“为(宾语)”的含义,宾语表示动词的原因、目的和受益者等。如:邴夏禦齊侯,逢醜父為右。(“御”是动词,齐侯是动作行为的受益者,为齐侯驾车)(灌夫)非有大惡,爭杯酒,不足引他過以誅也。(为杯酒而争)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为名而死)夫

23、人將啟之。(为(他大叔)打开城门)4.其他类型的动宾关系: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葽草结果实;蝉鸣。都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餘久臥病無聊,乃使人複葺南閣子。(动宾关系,因病而卧。“病”在宾语的位置上,但从语义关系上看,却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动宾关系,跑到李广那里。“广”在宾语的位置上,但从语义关系上看,却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过了五六年,表示时间)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走了千里,表示数量)(二)双宾语指一个谓语动词后边出现两个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如:秦

24、亦不予城于赵,赵亦不予秦璧。(给秦国和氏璧;“予”是动词,“秦”是间接宾语,“璧”是直接宾语)直接宾语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间接宾语表示谓语动作的方向或动作的目标。(1)能够带双宾语的动词往往具有“给予”“告知”“教示”等意义。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公語之故,且告之悔。於是乎伐原以示之信。(2)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带双宾语了,如:天生民而立之君。(为民立君)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给下民设立君王,给下民设立老师)故天予之時,地生之財。(为明君生长财物)(3)古代汉语中的“为”可以带双宾语。如: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为颜渊置备外棺)而為之

25、簞食與肉。(替他准备一小筐饭和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给他安排一个地方)(4)古代汉语中,有些动词用作使动时可以带双宾语。如:晉候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让喝酒)第 8页共 30页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使百姓产生二心)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秦承担理亏的责任)7 7形容词【选择】形容词【选择】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和状语。(一)形容词用作动词1.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在具体的语法结构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具有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形容词用作动词后的意义与原形容词的意义有着密切联系。如: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候張良。(与友好,动词)虽

26、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对慈爱,动词)傾奪鄰國,而雄諸侯。(称雄,动词)2.形容词使动用法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具有“使(宾语)”的含义。如: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用作动词,使长安君地位尊贵)欲潔其身,而亂大倫。(使其身洁)宣子說,乃輕幣。(使轻币)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具有“认为(宾语)“的含义。例: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动词,认为千里很远)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认为冯谖卑贱)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认为五谷很贵重,

27、认为金玉很轻贱)意动和使动联系意动用法表达的是“认为宾语”“把宾语当作”,是主观看法;使动用法表达的则是“使宾语”是客观的结果。如: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认为他们服饰很美)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使他们的服饰美丽)判断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方法【简答】(1)形容词后面加名词,又不能构成修饰关系,一般活用为动词。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说坏话)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空出)“短屈原、虚上位”不能构成修饰关系,而是构成了动宾关系,用作了动词。(2)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大王必欲急臣。(使急)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使贫困)/問其深,則其好遊者

28、不能窮也。(走到尽头)(3)形容词后面加代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時充國年七十余,上老之。(认为老)(4)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世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尊崇)(二)形容词词尾古代汉语中,形容词词尾主要有:“若、然、尔、如”表示“的样子”。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原以異日。夫子莞爾而笑。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第 9页共 30页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8 8名词【选择】名词【选择】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一)名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时间名词、普通名词都可直

29、接作状语。(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方位或处所,有“在”“到”的意思。如:裡有殯,不巷歌。(在里巷里)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在水面上)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在路上)(2)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或依据,“用”“拿”的意思。家人車載欲往就醫。(用车载)劍斬虞常已。(用剑斩)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用火烧)(3)表示动作进行时的方式。邑犬群吠兮。(成群地叫)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用手指点着数清数目)(4)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把当作”“像对待一样”的意思。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把他当作客人对待)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把伋当作犬马蓄养)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

30、像对待老师那样侍奉他)(5)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像一样的,”像似的“之意。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像鸟的翅膀张开那样)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像野兽一样爬出来)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像蚂蚁一样地攀爬)(6)方位名词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趋向或时间。說漢王令引兵東定三秦。/魏有賢人可與俱西遊者乎?/朝辭白帝彩雲間。/長驅到齊,晨而求見。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具有特殊意义(1)放在行动性动词前,表示“每日、每月、每岁”的意思王生日飲酒。/良庖歲更刀,割也。(2)“日”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一天天地”讲,表示情态逐渐发展或动作行为的逐渐完成道明则国日强,

31、道幽则国日削。/田善兵日益多。(3)“日”用在句首主语之前,或和“者”字结合在一起使用,相当于“往日、从前”,用来表示追溯过去日衛不睦,故取其地。/日者,荊王兼有其地。(二)名词用作动词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在具体的语法结构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范增數目項王。(名词用作动词,以目光示意)陳駭涕不敢聲。(哭泣;出声)一狼洞其中。(挖洞)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生病)方位名词也可用作一般动词,表示主语向某个方位行动。如:善者入門而左,不善者入門而右。(往左边走;往右边走)與老人期,後,和也?(后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向北走;向南走)2.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后,

32、使宾语成为该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的含义。第 10页共 30页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使诸侯成为臣下;使诸侯成为朋友)然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吳。(使士成为宫中服役的小臣)脯鬼候以響諸侯。(使鬼候成为肉干)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令尹南轅反旆。(使车轮向南走)築室百堵,西南其戶。(使门户向西方或南方开着)故王不如東蘇子。(使苏子向东去)3.名词的意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认为(宾语)”的含义。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把称为夫人)寶珠玉者

33、,殃必及身。(把珠玉当作珍宝)各親其親,各子其子。(把当作双亲;把当作子女)孟嘗君客我。(认为客)4.名词的为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时,后面的宾语不是动作的直接受事者,而是动作的间接涉及的对象。如:父曰:“履我。”(为我穿上鞋)判断名词用作动词的方法【简答】(1)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如“可、能、敢、自、相、不、遂、当、欲、悉、数”等,此名词通常用作动词。秦師遂東。(名词作动词,本义“东方”,用作“向东而去”。)子謂公治長:可妻也。(名词作动词,“以为妻”,“迎娶”)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下雪)范增數目項王。(使眼色,看)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下雨)(2)名词后面连带代词,并且是

34、动宾关系,那么这个名词就用作动词。驢不勝怒,蹄之。(“之”是代词,名词不能修饰代词,是用作动词,踢)佗脈(脉)之。(“之”是代词,名词不能修饰代词,用作动词,把脉)(3)有的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构成动宾关系、动补关系或主谓关系。如:魏桓子肘韓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躡其踵。(拉着的胳膊;踩)蘇君今日降,明日複然。空以身膏草野,誰複知之。(供肥料)(4)名词放在“所”后面,一般用作动词。置人所罾魚腹中。(本义渔网。用网捕)/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蠶。(蚕吐丝)9 9 常用的副词【选择】常用的副词【选择】副词:表示行为、性状的某些特征的词,副词的主要作用是

35、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名词性谓语,在句子中作状语。古代汉语中副词的数量较多。1.程度副词(1)表示程度高的副词:“最”“极”“殊”“甚”“尤”“绝”“良”,相当于现代的“非常、特别”。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最)初極狹,才通人。(非常)老臣今者殊不欲食。(特別)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曆。(尤其)秦女绝美,王可自取。(非常,特别)始皇默然良久。(非常)(2)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愈”“益”“弥”“加”“滋”等。相当现代中的“更加”,其中“加”的意义在现代已经不用了。如:第 11页共 30页故主上愈卑,私門益尊。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積貨滋多

36、,蓄怨滋厚,不亡何待。(3)表示程度较轻的副词:“略、少、稍、颇”等。略知其意,又不肯競學。(稍微)輔之以晉,可以少安。(稍微)項羽乃疑範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逐渐)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稍微)臣願頗采古禮與秦義雜就之。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程度高之意)2.范围副词(1)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皆”“尽”“咸”“悉”“毕”“举”“具”等。这些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全、都”。如:左右皆惡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良乃入,具告沛公。(2)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唯、独、直、僅、特、徒、但”。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只”。唯天

37、為大,唯堯則之。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直不百步而,是亦走也。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注意:士卒僅萬人。(几乎,将近)3.时间副词(1)动作已经或曾经发生:“既”“已”“业”(已经);“曾”“尝”(曾经)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已经)胡亥已聞扶蘇死。噲既飲酒。孝惠帝曾出遊離宮。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2)动作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方”“会”“适”等(正、正在)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正在)此時魯仲連適遊趙。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3)表示动作即将发生:“将”、“且”、“行”等。(将,将要)行略定秦地。漢兵死者過半,漢矢

38、且盡。不知老之將至云爾。(4)表示动作终究发生了:“终”“竟”“卒”(最终)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5)表示动作行为时间短暂或长久:“俄”“姑”“素”“常”。第 12页共 30页俄闻簾钩复动。(一会儿)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暂且)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一向)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常常)(6)表示动作行为的速度和频率:“立、即、数、屡、复、亟”等。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盡。(立即,马上)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马上)我死,乃亟去之。(q,屡次)範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屡次,多次)履討之,不降。(屡次,多次)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再)4.情态副词

39、(1)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固“必”“诚”“乃”“果”等。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本来)川雍而潰,傷人必多。(一定)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确)吕公女乃吕后也。(就是)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也。(果真)(2)表示猜度的情态副词:“殆”“盖”等。(或许,大概)舜目蓋重瞳子。此殆天所以資將軍。(3)表示反问的情态副词:“豈”“宁”“独”“庸”。(难道)豈人主之子孫則不必善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5.否定副词(1)不、弗“不”可以否定动词、形容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與薪。緣木求魚

40、,雖不得魚,無後災。甚矣,汝之不惠。“弗”在先秦时期一般只能否定及物动词,动词后面一般不带宾语。如: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亟請于武公,弗許。(2)毋、勿常用于祈使句中,表示禁止和劝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距關,毋內諸侯。“毋”常与“无”通用,写作“无”。如:苟富貴無相忘。“毋、勿”也用于陈述句中,相当于“不”。如:子毋讀書遊說;欲人勿知莫若勿為。(3)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发生或实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没有”。如: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第 13页共 30页有时表示对行为的否定,相当于“不”。如: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宦三年矣,未

41、知母之存否。(4)非作否定副词时否定后面的整个短语。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6.谦敬副词表示自谦和尊敬的副词,这类副词一般是从动词和形容词演变而来,表示客气或委婉。衛侯請盟,晉人弗許。(动词,请求)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谦敬副词,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寡人闻之,敬以国从。誠若先生直言,謹奉設計以從。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表示自谦的副词: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麻烦)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于長安君。(私下里)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宜稱。(再三)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忝:表示愧于进

42、行某事,用作谦词)1010古代汉语中常用代词【选择】古代汉语中常用代词【选择】1.人称代词主要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是指代说话者自己及自己这一方的人的代词。常用的是“台(y)卬(ng)、朕、吾、我、予、余”。我決起而飛。予默默無以應。王呼之曰:“餘不食三日矣”東野與吾書。(2)第二人称代词指代听话及他那一方的人的代词。常见的有“尔、女(汝)、若、而、乃”等。其中“尔、女、若”作主语、宾语、定语,是比较随便的称呼,一般用于称呼下级、晚辈或平辈;“而、乃”只作定语,很少作主语,不作宾语。如:爾之愛我也不如彼。盡矣,吾語若。三歲貫女,莫我肯顧。(3)第三人称

43、代词指代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外的其他方面的人或事物的代词。常见的有“之、其、厥”。如:愛共叔段,欲立之。放之山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作定语)百姓皆聞其賢,未知其死也。(作主语)率時農夫,播厥百穀。(只能作定语)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是一样的,有时会加上“属、曹、辈、侪”等表示复数,意思是这些人、这帮人。如:不若,若屬皆且為所虜。吾儕偷食,朝不謀夕,何其長也。第 14页共 30页戲問垂綸客,悠悠見汝曹。故需吾輩食也。2.指示代词指用于指称或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主要分近指和远指两类。(1)“是、此、斯、兹、之”表示近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如:是謀非吾能所及也。彼一時也,此一時也。斯

44、季孙之赐也。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是、词、斯、兹”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之子於歸,遠送於野。(近指代词“之”只能作定语,可译为“这”)(2)“彼、夫、其”表示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逝將去女,適彼樂土。(“彼”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夫、其”一般只能作定语)(3)其他他:具有旁指的作用,表示某种范围以外的人或事物,意为“其他的”,也写作“佗、它”,可作句子宾语或定语。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蕭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然、尔:主要作谓语,表示“如此”,指代上面所讲的情况。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

45、也。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焉、诸:一般称为兼词,“焉”常用作补语,相当于“于+是(之)”;“诸字相当于代词“之”和介词“于(乎)”的合音。如: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生于是,生长在那里)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投之于,投放在)3.疑问代词指用来提出问题或表示疑问的代词。据所指代的询问对象,疑问代词分为指代人事物或处所等几类,常见的有“谁、孰、何、曷、胡、安、恶、焉、奚”。(1)谁、孰:“谁”限于指人,作句子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孰”可指人也可指物,作主语或宾语。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吾谁欺?欺天乎?其如是,孰能禦之?畫孰最難者?(2)何、奚、曷、胡一般位于主语前作状语,表示“怎么

46、,为什么”。嫂何前倨而後卑也。/汝曷弗告朕?/子奚不为政?/胡取禾三百廛兮?“何”的使用范围更宽泛一些,还可作定语、谓语,表示“什么、什么原因”;有时作主语,表示“什么东西”。如: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子言伐之,何也?何贵何贱?(3)安、恶、焉用于询问处所,在句中作宾语,表示“哪里”,如:第 15页共 30页道恶乎往而不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语气,表示“怎么”。如:先生飲一鬥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吴人焉敢攻吾邑?疑问代词不管询问人、事物、处所等,还是选择疑问,一般在句子中充当动词和介词的宾语时,都要之于动词和介词前。4.特殊代

47、词“者、所”是古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和其他词(词组)构成“者”字词组、“所”字词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1)者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主谓词组+者。组成具有偏正关系的词组,表示“的人”或“的事物”。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1)者名词(词组)+者。用于复指它前面的名词。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数词+者。“者”所指代的人或事物可能在上文已出现过,数词是对于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或提示,表示几类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有时表示在某个范围内与其他部分的区别,多表示年龄。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当“者”字所指代的对象已

48、经出现时,“者”字词组作为定语,放于名词后面,作补充说明。有时还通过“之”将名词(词组)与“者”字词组连接起来,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A.名词(词组)+“者”字词组: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名词(词组)+之+“者”字词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所【简答】所+动词(词组)。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称代的是受它后面的谓词所修饰的人或事物。如: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如果“所”和形容词、数词、代词等构成“所”字词组,这些词往往就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如: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道者,萬物之所然也。所+介词+动词(词组)。所”字与介词连用,修饰动词,用以指代与动作有关的处所、原

49、因、工具、相关的人事等。如:a.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来的地方,表处所。“所从”“所由”)b.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會故也。(不能被杀的原因,表原因。“所以”“所为”)c.民者,在上所以牧之。(治理百姓的方法,表工具或依据。“所以”“所由“)d.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与他一起吃喝的人,表相关的人。“所与”)“者”和“所”的区别【简答】者”字词组与“所”字词组都是偏正关系的名词词组,但是两者不完全相同。从语序看,“者”字词组是前偏后正;“所”字词组是前正后偏。从语义看,“者”字词组中的“者”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的施事;“所”用在动词前,表示动词的受事。如:黔無驢,有好事

50、者船載以入。/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5.无定代词无定代词指代的对象为不定的代词,所指代的并不肯定是何人、何物。主要有“或、莫”。(1)或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作主语,表示“有人”“有的”。如:或謂之曰:“子必窮矣。”有时“或”的前面有先行词语表示指代的范围,“或”表示其中的一部分,如: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有时连用分别指代整体中的不同部分,如: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第 16页共 30页注意区分:无定代词“或”在句中充当主语,副词“或”一般在谓语前用作状语,连词“或”则位于句首。如: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无定代词,有人)公孫醜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自考00536古代汉语终极绝杀30点.pdf)为本站会员(李老师yy)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