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平均分(1)平均分的认识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79页内容。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我会说一说:认真观察主题图,说出什么是“平均分”。2、通过自学,我会摆一摆、分一分,会对图形进行平均分,能够判断是不是“平均分”。学习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学习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打开课本,看7页,8页,观察例1主题图后,我发现:小朋友每份糖,每份面包,每份水果等,分得都是( )。所以,每份分得( ),这样就叫“平均分”。2、打开课本,看9页例2、我会把物体“平均分”。(1)摆一摆,分一分: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
2、,每份( )个;如果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2)归纳:把18平均分成6份,可以每次1个或几个地分,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合作探究:通过观察自主学习1、2题,我发现不管把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的个数都是( )的,像这样的分法就叫( )我来总结一下:每份分得( ),叫“平均分”练一练:1、完成P9 做一做(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说自己的分法)2、做课本11页1.2.3题第二课时 平均分(2)-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2)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10页和练习二T4-9的内容。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在摆一摆的过程中,我会按照每几个一份对物体进行平均分。2、我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会说出谁里面有几个
3、几,能进一步学会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习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打开课本,看第10页,认真阅读例3主题图后,我发现了:图中有( )个果冻,每( )个一份,能分成( )份。由此我们得出:8个果冻里面有( )个2份,应该分成( )份。合作探究:1、拓展延伸,8个果冻,每四个一份,能分成( )份。2、完成课本P10“做一做”第1、2题3、归纳:我发现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 );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 )。练一练:分一
4、分,填一填。(1)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子分( )个;如果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2)15个萝卜,每只小兔分3个,可以分给( )只小兔。也就是说15里面有( )个3。课堂小结:第三课时 除法(1)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学习目标:1、我在读、写除法算式的过程中,能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2、通过观察主题图,借助分一分活动,我能够初步说出除法的意义。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习重点: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难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自学例4:(1)探究除法算式的读写。提示
5、:a、认识除号 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两点要圆且对齐。b、怎样才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怎样写?c、思考讨论: 124=3d、这一算式读作 。(2)分一分:你还能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几份,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2、除法的两种意义。(1)认真观察例4。填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 )个?列出的除法算式是: 由此得出:我们平均分物体,求每份的个数时,用( )计算。(3)我发现:124=3有( )种含义。第一种是把12平均分4份,每份有3个;第二种是把12,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12里面有( )个4。合作探究:1、观
6、察自主学习1.2题 、我会写除法算式的除号,先写“_”,要做到平、直、短,再写上点和下点,要写成圆点“”。 知道了除法算式的( )法和( )法。除法算式的两种意义:1、把一个数( )分成几份每份是几?2、把一个数( )分成一份可以分几份?练一练: 做课本13页, “做一做”及第15页练习三第1、2、3题。课堂小结:第四课时 除法(2)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4页例5。学习目标:1、在初步认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学习难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
7、自主学习:1、自学例5.(1)京京准备了多少竹笋?它是怎么分的?(2)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3)分一分独立尝试分;小组交流自己分的过程;全班交流。2、介绍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1)说一说 “2045”表示什么意思。(理解除法的意义。)(2)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0 4 = 5 ( ) ( ) ( ) ( )合作探究:1、观察自主学习1.2题 、我认识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知道了除法算式的( )法和( )法。除法算式的两种意义:练一练: 课本第14页, “做一做”及练习三第4、5、6题。课堂小结:第五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学习内容:课本P18页例1学
8、习目标:1我知道求商的方法有三种:采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根据乘法算式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2. 初步学会求商的方法有三种,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学习重点:学会求商的方法,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学习难点:求商的方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打开课本,看第18 页,观察画面:我知道求商的方法有三种:采用( )方法求商,用( )方法求商和用( )方法求商。2、( )个桃,每只小猴分( )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我的方法是:_3、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我的方法是: 4、比较以上两2、3题,我发现了:_5、小结:平均分时,不管是求每份数还是求份数,我们都要用( )法计
9、算。计算除法时要想对应的乘法( )。合作探究:1、通过对学,共同解决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2、根据自主学习,求每份数还是求份数,都要用( )法计算。用除法求商时,运用( )最简便。练一练:(请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1、课本第18页“做一做”。2、在书上做课本第20页 第1、2、3题。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学习内容:课本P19页例2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熟练计算表内除法。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重点: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习难点:熟练计算表内除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看课本第
10、19页的例题2。1.每屉装( )个,可以装( )屉。(1)6个4是多少? (2)每屉装( )个,可以装( )屉(3)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看除法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出商的? 244=6 想到的口诀:( ),商是( )246=4 想到的口诀:( ),商是( )合作探究:1.比较乘法算式:46=24和除法算式244=6,246=4的联系提示:两个除法算式中的( )与( )正好是乘法算式中的( )和( ),( )是乘法算式中的积,计算除法算式求商时可直接用( )去想。2.用一个乘法口诀,一般可以编( )道乘法和( )道除法算式。我们计算除法算式可直接用( )去求商,这样就能做到又对又
11、快。3.用一个乘法算式,都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吗?练一练:1. 第19页“做一做” 第1、2题。2.填空 (1)305=(),想:五( )三十,商是( ) (2)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15里面有( )个3 (3)把34=12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 ) 3.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编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乘法: 除法: 算除法,要求商,乘法口诀来帮忙。乘法口诀前两数,一个除数一个商。口诀得数被除数,它们两个是等量。课堂小结: 第七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练习课1.在里填上“+”“”“”“”338 12 4=8 93818 68 8 25 5 8=80 2.填空 1
12、55=3,读作( ),表示把15( )分成( )份,每份是( ) 306=5,读作( ),表示( )里面有( )个( ) 126=2,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又表示( )里面有( )个( ) 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列式( ) 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 3.列式计算(1)25里面有多少个5?(2)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3)被除数是5,除数是1,商是多少?第八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解决问题学习内容:课本P23页例3,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会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相联系的实际
13、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领会乘除法的关系总数” “每份数” 和 “份数”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会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相联系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领会乘除法的关系总数” “每份数” 和 “份数”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课本第23页的例3: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一共有( )只蚕宝宝,平均放到( )个纸盒,每只纸盒放( )只?列式解答: _我的想法是:要求每只纸盒放几只,也就是把( )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 )法计算,根据乘法口诀( )可以求出商。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一共有( )个蚕宝宝,平均每个纸盒放(
14、 )只,要用( )个纸盒?列式解答: _我的想法是:有( )个蚕宝宝,按每份( 5 )只来放,要求能放几个纸盒?也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 ),用除法计算,根据乘法口诀( )也可以求出商。总结:我们计算除法算式求商可直接用( )去求,最简便。合作探究:1、通过对学,共同解决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2、讨论 “总数” “每份数” 和 “份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通过讨论我得出:总数 每份数 = 份数 ; 总数 份数= 每份数练一练:做课本第24页“练习五”第1、2、3题。课堂小结:第九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练习课学习内容:课本P24、25页,练习五57题。学习目标:1、 使学生能够熟
15、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 完成练习五第5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想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还有其他想法吗?2、完成第6、7题。(填在书上,然后同桌交流答案)合作探究:1、完成第8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学生看图思考并独立完成。2、完成第9题。课堂总结:第十课时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学习内容:课本P26、27页。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
16、生活的密切联系。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6、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通过整理2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练运用口诀求商,解决问题。学习难点: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在“表内除法(一)”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平均分?举例说一说。并说出被除数、除数、和商。(2).将课本第26页1-6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17、任意指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乘法算式和2个除法算式。如“五( )三十” 乘法: 算除法,要求商,乘法口诀来帮忙。乘法口诀前两数,一个除数一个商。口诀得数被除数,它们两个是等量。 除法: 2.合作探究:1、平均分。每位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2、除法意义。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商是( )。24里有( )个6,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3、除法计算。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三、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完成P27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3、引导学生完成第3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