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81189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一、病毒感染的途径(1)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病毒侵入机体的重要门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血液途径、移植(2)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由母亲传给胎儿的方式如HBV、HIV-1、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早产或死胎胎盘产道哺乳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杀细胞效应 稳定状态感染 包涵体形成 细胞凋亡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1)杀细胞效应:又称杀细胞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成熟后,在很短的

2、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而死亡。多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脊髓 灰质炎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等)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CPE):病毒大量复制过程中可损伤细胞核、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导致细胞裂解死亡。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病变细胞(CPE)正常细胞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子代病毒,因其过程相对缓慢,所致细胞病变相对较轻,因此细胞在短时间内并不立即被溶解与死亡(如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这些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稳定性感染。但感染可引起宿主细胞融合和细胞

3、表面产生新抗原3 3)包涵体:)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狂犬病毒包涵体4)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某些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细胞转化也可由病毒蛋白诱导发生基因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免疫逃逸是病毒通过逃避免疫监视、防止免疫激活或阻止免疫反应发生等方式来逃脱免疫应答(三)病毒的

4、免疫逃逸机制免疫逃逸机制病毒举例及作用方式细胞内寄生通过逃避抗体、补体及药物作用而发挥逃避免疫抗原变异HIV、甲型流感病毒高频率的抗原变异抗原结构复杂鼻病毒等型别多致使免疫应答不利损伤免疫细胞HIV等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抗原表达腺病毒等可抑制MHC-转录、表达病毒的免疫增强作用登革病毒等再次感染,中和抗体能促进病毒进入单核细胞,导致病毒血症及病毒-抗体复合物形成,导致登革热休克综合征 病毒逃逸免疫应答举例病毒逃逸免疫应答举例三、病毒感染的类型根据有无临床症状:(1)隐性病毒感染:病毒进入体内不引起临床症状。机体仍然向外散毒,而成为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如HBV携带者,HIV-1感

5、染的潜伏期(2)显性病毒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细胞破坏、组织损伤,出现局部或全身的临床症状根据感染后症状出现的早晚和病毒在体内持续时间长短:(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病毒侵入机体后,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繁殖,引起细胞破坏、组织损伤。潜伏期一般较短、发病急,病程数日到数周。恢复期病毒被清除,机体获得适应性免疫。如流感(2)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病毒感染机体后,在宿主细胞内长期存在或终生携带,且反复间断地向外界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可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病毒可持续存

6、在血液、组织液或器官内,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毒。病程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如婴儿感染HBV常变成慢性感染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不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出现急性发作。如 HSV、VZV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al infection)病毒感染后出现很长时间潜伏期,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在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导致死亡。如儿童期感染麻疹病毒恢复后,经过十余年可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持续性感染 急性感染:u潜伏期短u病程数日至数周u恢复期病毒被清除,病后机体

7、常获得适应性免疫慢性感染:u病毒持续存在并不断向体外排毒u病程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u机体免疫免疫力低下时可发病潜伏感染:u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潜伏期不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u病毒被激活可出现急性发作VZV慢发病毒感染:u潜伏期长达数年至数十年u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u致死性四、病毒与肿瘤四、病毒与肿瘤人类肿瘤中有15%由病毒感染而诱发病毒与肿瘤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肯定的,即肿瘤由病毒感染所致,如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人疣,为良性肿瘤,及人类嗜T细胞病毒所致的人T细胞白血病,为恶性肿瘤;另一种是密切相关,但尚未获肯定;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EB病毒与鼻咽癌和淋巴瘤,人

8、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与宫颈癌,以及人疱疹病毒-8型与卡波洛肉瘤等已知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已知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HPV、HSV-2与宫颈癌HBV与原发性肝癌EBV与鼻咽癌、恶性淋巴瘤人类嗜T细胞病毒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五、病毒与畸胎 胎龄12周前为器官形成期,如感染了风疹病毒和HCMV,可导致发育异常和畸形;器官形成后如感染了HSV、VZV可造成脑炎、肺炎、肝脾大及畸形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n固有免疫干扰素巨噬细胞、NK细胞n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CD4+Th1 干扰素 由病毒等诱生剂刺激,由宿主细胞基因编码所

9、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免疫调节功能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糖蛋白种类产生细胞 抗病毒 抗肿瘤 免疫调节 人白细胞 强 弱 弱 人成纤维细胞 强 弱 弱 T细胞 弱 强 强干扰素抗病毒的分子机理:间接作用,诱导宿主产生抗病毒蛋白1)合成2-5A合成酶:2-5A合成酶可使病毒的RNA降解2)合成蛋白激酶(PK):PK可使多种与核糖体相连的蛋白质 发生磷酸化,使病毒蛋白合成受阻;3)合成磷酸二酯酶:该酶为外切酶,能够水解tRNA 3端的 CCA,从而抑制病毒肽链的延长和蛋白质翻 译4)ISG15是15KD的干扰素刺激蛋白,免疫调节5)MX粘蛋白抗性蛋白A。与病毒RNA多聚酶结合适应性免疫适应性

10、免疫 (一)体液免疫(一)体液免疫 病毒中和抗体: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此类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中和抗体不能直接灭活病毒,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被吞噬清除IgG: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生后6个月的婴儿保留母体的IgGI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IgM提示有宫内感染。可作为早期诊断SIgA: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可阻止病毒的局部入侵(二)细胞免疫(二)细胞免疫CTL:可识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裂解和凋亡靶细胞,清除或释放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体,在抗体的配合下清除病毒,是终止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活化的Th1:可通过分泌IFN、TNF 多种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1.型别单一、可产生病毒血症的病毒,产生的免疫力较为牢固,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水痘病毒等2.无病毒血症的局部或粘膜感染,免疫力短暂,可多次感染。如流感病毒等3.易发生抗原变异的病毒,免疫力短暂,如流感病毒等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垂直传播 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 病毒的致病机制 干扰素 抗病毒免疫 中和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