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系统论发展的最高成就和典型形态应该算是中医理论,中医及其理论历数千年而不衰,经过了漫长历史实践检验而至今有效,这恐怕应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它包裹着种种今天看来颇为牵强附会、稀奇古怪的观点、思想和说法,例如“天人感应”“五运六气”之类,极容易被现代人斥为迷信,特别是在现代如此发达的实验科学,在显微镜、透视机的比较对照之下。然而奇怪的是,数千年的实践经验,也包括今天极为广泛的实践经验,却又仍然不断证明着中医讲的理论。西医的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中医相反,有点从抽象到具体的味道。它从抽象的
2、阴阳五行原理出发,非常具体地落实到此时此地此人此病来“辩证论治”。所以春秋朝暮,方颇不同,男女长幼,治病异样。我常以为,现代医学需要再发展一段时间,才可能真正科学地严密地解释和回答中医凭几千年经验所归纳和构造的这一整套体系。因为目前西医的科学水平还处在局部经验概括的理论阶段,对作为整体性的人的生物生理机制还极不了解,也就暂时还不可能真正解答中医所提供的种种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体系,尽管这个体系携带着那样明显的落后时代的深重痕迹,那样直观、牵强。中医的这一套理论是以天人相比附的阴阳五行图式作为哲理基石的,已闻名世界的中医针灸便是建立在以此为基础的经络理论上。经络当然有某种尚未被发现的物质载体或媒介,
3、如电磁、化学等,但中医所把握的是其作为信息通道的功能特征和作为自控制自调节具有反馈作用的闭合循环的结构系统。经络不过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部分,其实整个中医理论都是建立在功能和结构的整体系统的把握上,要求在保持生物机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的组织结构中来把握、理解和说明、治疗一切的。例如中医的脏腑理论,主要是功能整体,并非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尽管与器官实体又有联系。它重视的是这些功能之间的序列关系和结构联系,不是某些孤立器官的实体情况。今天尽可嘲笑、咒骂它们的荒谬绝伦。但是不是也应该注意其中的重要的基本观念强调天与人、自然与社会以及身体与精神必须作为和谐统一的有机生命的整体存在,仍然有一定
4、价值和意义呢?如何协调人(包括个体与集体)与环境、社会、自然之间既改造又适应的合理的动态平衡关系,在今日不也仍然是一大问题吗?这还不仅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体生理如何与大自然相协调之类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如何使人的心理、精神状态与大自然相一致、合节拍之类更深刻的课题。例如现代医学的“生物钟”学说便可以与内经讲的四时昼夜与人气的不同状态如“子午流注”联系起来。当然应注意古代与近代科学水平的本质差异。但总起来,这是如何能使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相统一相一致的巨大问题。这些虽远非这种原始系统论思想和古老粗陋的图式所能解释,但在那样遥远的年代,就建构这样一种潜藏着重大问题的宇宙论,却不能不说是一种突出成就
5、。(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理论堪称阴阳五行系统论的最高成就和典型形态,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B.中医从抽象到具体,西医则从具体到抽象,二者方法上的不同,使后者大大落后于前者。C.立足经络理论,借助电磁、化学等物质媒介,中医针灸可增进机体的自控制自调节机能。D.内经“子午流注”说与现代的“生物钟”暗合,证明中医理论已具有现代科学特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主要从纵向的时间维度透视中医理论及其实践,既强调其历数千年而不衰的活力,也不讳言其缺陷及不足。B.次段对西医与中医的研究方法进行横向
6、比较,并剖析了现代医学无力对中医理论体系和实践做深入解答的原因。C.第三段列举经络理论与脏腑理论为例,说明中医更看重对功能和结构的整体把握,而不甚关注器官实体的特点。D.结尾段着眼于现实,强调应充分认识中医关于人的存在和自然存在必须相互统一这个基本观念的价值和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这体现了中医理论中人体生理与自然变化存在动态关联的观点。B.中医的原始系统论思想古老粗陋甚至错误百出,但它要落实到此时此地此人此病来“辨证论治”的观点却非常超前。C.借鉴“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要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更要充分关注人的
7、精神状态与大自然相一致的课题。D.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药产生的积极效果,验证了保持生物机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理念的合理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好生活”,一个通俗而又影响巨大的话语,正成为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也成为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新战略。虽然“美好生活”作为日常话语人们都在讲,但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却歧义重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从心理体验的角度所作的理解,认为生活美好不美好,没有固定的标准,纯粹是一种心理感受。面对同一种生活,不同的人心理感受不一样,同样的人在不同时段的感受也不一样。另一种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所作的理解。与心理体验不同,这种理解把功
8、利放在首位,生活美好不美好,主要看功利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在各种功利需求中,物质利益的需求又居于首位,只有物质利益需求得到满足才是美好的。这两种理解均不可取。就前一种理解来看,美好不美好确实与心理体验相关,它是个体对所处生活状态的心理反映和情感表达。但是,美好与否又不能完全陷于心理的体验中,倘若如此,必然会陷入相对主义,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会导致讨论“美好”没有任何确定性;而且,美好不美好不能只停留于心理感觉上,还需要实打实的效果。没有这样的效果,心理感受不会真正好起来;即使有时好起来,也绝对不会持久。就后一种理解来看,生活的美好确实与功利的满足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如果“美好”仅仅
9、意味着物欲的满足,这又是一种极端的扭曲。美好生活无疑是功利的,但又不能完全陷入功利,因此应当在肯定功利的前提下并在追求功利的基础上提升超功利的境界,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所以,“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生活。只有这些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提高,才能称得上“美好”。马克思所讲的人的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的全面生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讨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时,提到了现实的个人和现实的生活,认为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接下来讲,“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在这里,生活和
10、生产是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人和社会存在方式的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而且包括需要的生产、人口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精神生产。与全面的生产相适应,生活也必然是全面的。因此,马克思的生产、生活理论是全面的,准确理解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也就自然会准确把握其全面生活的理论。在马克思看来,生活的美好又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连在一起的,这是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美好生活作为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其设定就是以人的自由个性的确立和才能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克服现实生活的异化状态。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活变成了“非人”的生活,人的机能变成了动物的机能,只有彻底改变这种异化状况,才能使美好
11、生活成为可能。美好生活的建立,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通过“自由、全面”来体现“美好”。所以,实现人民生活的美好和实现人类自由解放是同一个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美好生活观。(摘编自丰子义人学视域中的“美好生活需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美好生活”,不管是从心理体验的角度还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进行理解都失之偏颇。B.每个人对同一种生活状态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会导致讨论“美好”时没有统一的标准。C.只有物质的满足而无精神的充盈不是美好生活,在进行美好生活建设时更应重视精神建设。D.人们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异化状态,失去
12、了人的机能,那么就会和美好生活背道而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批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错误理解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正确观点,有破有立。B.文章通过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为读者透彻分析了心理体验观和功利观的错误原因。C.文章阐释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为阐释“美好生活”的正确内涵提供理论支撑,有权威性。D.文章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非人”生活,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没有美好生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生活是否美好只是个人心理感受,庄子中惠施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此有相通之处。B.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美好生
13、活的更高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努力追求的社会目标。C.实现共同富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是我国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具体实践。D.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有志于道,“不改其乐”,颜回之乐符合当今美好生活的内涵。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
14、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
15、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
16、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
17、夜,润物细无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叶燮认为“诗是心声”,不能作伪,所以“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诗是人心声的真实记录,读诗即读人。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最古老的纲领“诗言志”与西晋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论是对立的关系。C.李白的诗作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但在以积极的人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D.
18、所有古代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既可以供学者研究,也可以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人们精神滋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认为古诗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而唐诗宋词应是首选阅读对象,并从多个方面阐释了作出这一论断的理由。B.文章以辛弃疾为首的南宋爱国词人为例,阐述他们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其作品至今仍有现实意义。C.引用论证是本文的鲜明特色,在论证的各个层次,作者都引述了前人的经典言论,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D.文章从古诗到唐诗宋词,从唐诗宋词到李、杜、苏、辛,文本的分析范围渐次缩小,议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19、是( )(3分)A.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不仅可以读出“第一等学识”,更重要的是能体会“第一等襟抱”。B.因为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人生意义和美感上给我们许多启迪,所以在情志方面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与现代人是相通的。C.李、杜、苏、辛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它们都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D.我们在阅读唐诗宋词典范作品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如同杜甫所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
20、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
21、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
22、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不少文学佳作书
23、写了传统节日,老舍四世同堂写中秋,沈从文边城写端午等,这些作品多半是将节日作为人物活动的时空,情节在其中推进,人物性格在此得到展现。由于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可幸免地遭到销蚀,幸好有这些文学作品,把旧日过节的活动方式和所涉及的事物,细致而又充满趣味地保存在文字世界里。(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光明日报2019年4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B.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
24、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D.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需要文学在其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对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C.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D.文章列举了王安石等人的诗歌,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25、是(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B.有关传统节日的作品强化民族记忆、增强文化认同,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C.科学使人类文明进步,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使人类精神世界完全失去光彩。D.传统节日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与销蚀,而不少文学作品又使传统节日得以保存与传承。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国家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治理国家与社会的方式具有多元综合性。中国古代在治国理政方式上,实行礼乐政刑综合治理。在这种综合治理中,道德与法律是两大主要手段。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共同治理,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做出
26、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政治法律文明积累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在理论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对道德法律共同治理的治国理政方针曾进行过广泛深入的探索。汉代以后,正统儒家主张道德法律共治天下。秦朝专任刑罚,导致民怨沸腾,二世而亡;汉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也难以适应后来的社会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主张儒法结合、道德法律共治天下的正统儒学应运而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也提出“德主刑辅、德刑并用”的治国主张。古代关于道德法律共治天下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德主刑辅。道德法律共治天下,道德占据主导地位。孔子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二,
27、道德法律各有分工。道德与法律的作用方式不同,实施功能有异,分别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各有自己的作用领域。道德注重家庭、家族及私人社会的亲情友情,法律则强调权利义务的一体对待。其三,道德与法律相互支撑。道德与法律基于其目标的共同性,保持其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在功能作用方面相互支撑。一方面,法律的制定以道德原则为指导,某些重要的道德伦理规范直接被纳入法典之中;另一方面,在规范实施上,通过道德评价,提倡守法、息讼观念,培育民众对法律的敬畏;同时,在各级官员审断案件时,也对案件涉及的道德因素及地方习俗加以考虑。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关键在于针对社会成员,引导其思想,规范其行为。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共同治理的方式
28、,就是紧紧抓住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举止两大着力点,以道德抚慰人的情感、引导人的思想,以法律规范人的行为。同时,注重道德法律相互配合、相向而行,共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中华文化在设计调整社会关系、规制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系时,既坚持道德治理,强调端正人心、导民向善;又坚持法律治理,加强对犯罪及重大失德行为的刑事处罚。一方面,通过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提升个体的道德水平,启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调整社会关系,规制人们行为,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民族需求的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治国之道。(摘编自朱勇中国古代德法共治的管理智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29、的一项是()(3分)A.道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抚慰情感、引导思想的作用,故在古代治国中占据主导地位。B.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为实现长治久安而采取的主要手段,二者要相向而行。C.道德与法律相互渗透,在古代,法律中含有道德伦理规范,审理案件时会考虑案件涉及的道德因素。D.道德与法律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两者分工、作用方式、作用领域和目标都不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阐述了中国古代治理天下的系统,并分析二者不同功用。B.文章从理论探索和治理原则两方面阐述中国古代德法共治的治国方式,并对后者做了着重阐述。C.文章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论证
30、道德法律共治天下,道德占据主导地位。D.文章认为在秦朝、汉初两种治国理政的缺陷背景下,儒家提出了道德法律共治天下的治国主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社会的治国方式向来是采取道德与法律共同治理,这为国家的安定做出了贡献。B.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就是在于针对社会成员,引导其思想,规范其行为。C.在治国理政上只要做到道德和法律共同治理,国家就会长治久安,社会就会和谐稳定。D.中华文化在设计调整社会关系、规制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系时,坚持道德治理和法律治理。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儒家思想中确实包含某些束缚人性的因素,这种因素,主要表现在“礼”的层面。礼是一种外
31、在的规范对人有约柬作用,但这种约束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社会秩序将无法维持。孔子不否定礼,相反,孔子于礼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复礼”,就是恢复周代所确立的一系列礼仪法度。确立仪法度也可以有别的路向,比如实行严刑峻法。但孔子反对这种做法在孔子看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格“齐之以刑”,也许可以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秩序,但却使民众没有羞耻之心。所以,依此法,并不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要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还得依靠道德的力量。所以,孔子虽以“复礼为己任,但更是把力量用在兴仁”上。由“礼”而引出“仁”“仁”服务于“礼”,但“仁”却是“礼
32、”的基础,所以,“仁”比“礼”更为根本。“仁”而引出“艺”与“乐”“艺”与“乐”应当为“仁”服务。后世儒家所倡导的“文以载道”,即是这种主引“艺”与“乐”具有完善人格的作用,甚至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儒家学说的基本意旨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就社会方面而言,是要为社会生活确立一种规范,以保障常的社会秩序;就个人方面而言,是要为个人确立一种安身立命的观念,以获得身心性命的寄托。“仁”“礼”的结合,为保证社会正常秩序奠定了基础;“仁”与“艺”“乐”的结合,给个体生命带来了乐趣,也为个精神家园的确立提供了可能。孔子的思想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一种对策。只有将“礼”与“仁”结合来,才能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
33、只有将“仁”与“艺”“乐”结合起来,才能为个体精神家园确立一种安顿。有社会秩序与个体精神的安顿均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孔子的君子论强调人的行为应当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这种理论对于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但忽视了“养”“教”是教人以知识与技能,使人懂得外在的行为规范;“养”则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对人而言是外在的,人们遵守行为规范不是出内在的自觉,而是出于外在的强迫。因为如果违背这些规范,必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这种做法只导致“民免而无耻”:人们可以遵守这些规范,但如果没有羞耻之心,没有“养”,就会千方百计逃避法律制裁
34、。现代社会制度、现代法律制度的一个立法基础是:假定每个人都具有犯罪意识、犯罪倾向,也就是把有的社会成员都当做“小人”。我们应当检讨我们的法律制度,应当检讨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不应当把只当做“小人”,而应当真正把人当做人,应当懂得尊重人,应当更重视和强调“养”而不是“教”,应当更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更强调人格的自我完善,应当采取办法使更多的人成为君子。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长久安就此而言,孔子的君子论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摘编自罗安宪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虽然包含某些束缚人性的因素,但于维持社会秩序而言,这种束缚是必要的。B.不
35、管是实行严刑峻法还是兴仁都可以使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孔子倾向于后一种做法。C.“仁”服务于“礼”,是“礼”的基础,它与“礼”的结合确保了社会的正常运转。D.把所有的社会成员预设为艹小人”。从而一味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直接引用孔子的话,对比鲜明,强调了道德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方面的重要作用。B.文章阐释了“礼”“仁”“艺”“乐”的重要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为下文展开论证提供了前提。C.文末以现代社会制度和现代法律制度与孔子的君子论相比照,突出了孔子君子论的现代价值。D.文章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一角度对孔子儒家学说进行了阐释,角度新颖,给人启迪。3.根据
36、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识到礼的重要性,主张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把“复礼”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B.既致力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又致力于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这样才能实现长治久安。C.现代教育强调“教”而忽视“养”,孔子则强调“养”而忽视”教”,两者各有利弊。D.如果违犯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因而人们会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遵守法律。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逻辑和语言文章,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历史及古人对胡子的美学观问题,和我们搞文物所有常识不尽符合。那段文章主要计三点:一、汉族男子在古代是留胡子的,身为男子必须留胡子。二、古乐府陌上桑说:
37、“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可见当时每一个担着担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三、胡子长得好算是美男子的特点之一,所以汉书称汉高祖“美须髯”。如今试从文物方面来介绍些有关材料,或许可以说明下述几事:一、古代男子并不一定必须留胡子。二、美须髯在某些时期多和英武有关,可并不一定算美男子,有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挑担子的绝不是每人都留胡子。三、晋唐以来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臣大官,也并不一定留胡子。这风气一直继续到晚清。首先可从商代遗留下的一些文物加以分析。故宫有几件雕玉人头,湖南新出土一个铜鼎上有几个人头,另外传世还有几件铜刀、铜戈、铜钺上均有人的头形反映,殷商时期关于胡子情况,似乎还无什么一定必须规
38、矩。而且胡子和个人身份地位关系还不大,因为安阳出土一个白石雕刻着花衣戴花帽的贵族,和另外一个手戴桎梏的陶制奴隶,同样下巴都是光光的。春秋战国形象材料新出土更多了些。山西侯马发现两个人形泥范,是有一定身份的男子,还并不见留胡子的痕迹。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一个彩绘漆瑟,上面绘有些乐舞、狩猎场景和贵族人物形象,也不见有胡须模样。近二十年湖南长沙大量出土战国楚墓彩绘木俑,男性中不论文武打扮,却多数都留有一点儿胡须。但其中也有好些年纪大但并不留胡子的。关于古代由商到汉,胡子去留实大有伸缩余地,并不受法律或一定社会习惯限制。至于汉魏之际时代风气,则有更丰富的石刻、壁画、漆画、泥塑及小铜铸像可供参考。十分
39、具体地反映出许多劳动人民形象,极少见有留胡子的。很难说当时每个挑担子的却人人必留胡子!其实魏晋以来有很长一段时期,胡子殊不受重视,以男子而具妇女柔媚姿态竟为一美的标准。这从世说记载潘安上街,妇女掷果满车,左思入市,群妪大掷石头故事及其他叙述可知。总之,这个时代实在不大利于胡子多的人!中唐以后,宋人绘的香山九老图,却有好些七八十岁的名贤,下巴还光光的。此外,洛阳耆英会图和西园雅集图,都是以当时人绘当时事,还是可见有好些过四十不留胡子的,正和后来人为顾亭林、黄梨洲、蒲留仙写真差不多。从文物研究古代的梳妆打扮、起居服用,可以帮助我们启发新知,校订古籍,得到许多有益有用的东西,值得当前有心学人给予一点
40、应有的注意。胡子问题虽平常小事,无当大道,难称学术,但是学术的专家通人,行文偶尔涉及它的历史时,若不作点切实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有个比较全面具体的认识。如只从想当然出发,引申时就难于中肯,而且易致错误。(摘编自1961年光明日报沈从文从文物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力先生认为在古代汉族男子是必须留胡子的,胡子长得好是美男子的标志之一。B.殷商时期,无论是贵族还是奴隶,都没有胡子,从安阳出的石雕、陶俑可以证明。C.潘安具有妇女的柔媚姿态,受到妇女的追捧,可见晋代没有胡子才被视为美男子。D.从宋代人物画像,到清代蒲松龄等人的画像来看,很
41、多人到了四十岁还不留胡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针对性强,开篇先概括了王力先生关于胡子的一些说法,树立了批驳的靶子。B.文章思路清晰,从殷商春秋战国,再到唐宋以及清代,按时间顺序来展示论据。C.文章的论据都来自古代的雕塑、绘画、器物等文物,比文字记载更有说服力。D.文章结尾阐发了探讨古人胡子问题的重大意义,以小见大,深化了文章的主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力先生文章的重点是谈语言与逻辑的问题,在结尾提到了古人胡子的问题。B.胡子有无的问题,自古及今都不是生活小事,深入研究,能从中得到很多启示。C.沈从文先生是优秀的
42、小说家,也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的学识比王力先生更高明。D.对名家的观点做出含蓄委婉地批评,这种自由争鸣的研究氛围,有利于学术发展。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C 2.C 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A.中医理论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说法与原文不符合。原文为“中医及其理论历数千年而不衰,经过了漫长历史实践检验而至今有效,这恐怕应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注意主语是“中医及其理论”,还有“恐怕应算是”的委婉说法。B.“使后者大大落后于前者”说法于文无据,原文只说“西医的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中医相反,有点从抽象到具体的味道”,并没有说西医落后于中医。D.“证明中
43、医理论已具有现代科学特性”说法错误,原文为“当然应注意古代与近代科学水平的本质差异”,并没有说中医理论已具有现代科学特性。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而不甚关注器官实体的特点”说法错误,原文为“它重视的是这些功能之间的序列关系和结构联系,不是某些孤立器官的实体情况”,并没有说不甚关注器官实体的特点。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中医的原始系统论思想古老粗陋甚至错误百出”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为“这些虽远非这种原始系统论思想和古老粗陋的图式所能解释,但在那样遥远的年代,就建构这样一种潜藏着重大问题的宇宙论,却不能不说是一种突出成就”,
44、古老粗陋的是图式不是“中医的原始系统论思想”,原文也没有“错误百出”的表述。故选B。二、【答案】1.C 2.C 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更应重视精神建设”错误,根据原文“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生活。只有这些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提高,才能称得上美好”,可见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充盈同样重要。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以批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错误理解为重点”错误,文章的重点是论述美好生活的正确内涵。B.“通过举例论证等方法”错误,文章在第三段分析错误原因时没有运用举例论证法,而是因果
45、论证,如“美好与否又不能完全陷于心理的体验中,倘若如此,必然会陷入相对主义,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会导致讨论美好没有任何确定性”。D.“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没有美好生活”错误,结合原文“美好生活作为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克服现实生活的异化状态。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活变成了非人的生活,人的机能变成了动物的机能,只有彻底改变这种异化状况,才能使美好生活成为可能”,可见应是为了论证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现实生活的异化状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颜回之乐符合当今美好生活的内涵”错误,
46、美好生活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丰富的精神文明,颜回生活贫寒,虽然精神愉悦,但并不符合当今美好生活的内涵。故选D。三、1.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对立的关系”错,由文章第二段“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可知,作者借孔颖达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情志是统一的。C项,“但在以积极的人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错,根据原文第三段“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
47、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可知举李白杜甫的例子只是为了论证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并无对比意。D项,“所有古代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错,说法过于绝对。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在论证的各个层次,作者都引述了前人的经典言论”错,第三段中具体分析李、杜、苏、辛作品的层次时,就并未使用引用论证。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由原文可知选项因果颠倒。四、【解析】1.B.“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中说“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2.C.“类比错”,应是对比。根据倒数第二段看出是采用对比,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3.A.“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错,根据第三段“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看出,文学并不能直接引发人对生命本原的思考,而是要经由审美活动;B.“文学作品”“使节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标识”错误,无中生有;C.“完全”错,过于绝对,倒数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