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限时检测限时检测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文化与 社会 1、2、3、4、5、 6、7、8、9、10、 11、12、13、14、 26、27、28、29 易、易、易、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难 文化对 人的影 响 11、15、16、17、18、19、20、21、 22、23、24、25、27、28、29 中、易、易、易、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
2、逻辑是思想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 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 来的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 B. C. D. 解析:B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文化是人 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礼仪是交往的产物,体现了文化素养是通过 参与文化活动等逐步培养起来的,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实质,也没有体现具体的文化 现象,与题意不符。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 年) 的意见
3、要求,要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 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 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是基于( ) 精神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历史的真实性 革命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重要资源 文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保护革命文物,为实现其社 会效益提供物质载体 A. B. C. D. 解析:D 要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 2 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这是基于革命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重要资源,也是为了保护革命文物,为实现其社会效益提供物质载体,正确;精神
4、 产品的生命力受历史的真实性的影响,但不取决于其历史的真实性,错误;只有优秀文化才 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 3.手机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之一,手机支付、手机理财、办公、游戏、社交、网 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并且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体 现了( ) 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文化与 经济相互交融 A. B. C. D. 解析:D 手机影响人们的生活,表现在交流、游戏、办公、理财等,体现了文化改变人的生活 方式,正确;手机产生的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说 明文化与经济相互
5、交融,正确;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 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错误。 4.据统计,截至 2018 年 12 月,全球 154 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 548 所孔子学院和 1 193 个中小 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上升密不可分。材料说明( )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我国优秀的 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 要坚持独立自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A. B. C. D. 解析:A 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上升密不可分,说明文化是经济和政 治的反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
6、素,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错误;材料未涉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排除。 5.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要求,深圳对口援疆前 方指挥部与喀什市共同发起“石榴籽计划”体验式旅游项目。在喀什古城景区,游客可以跟 随当地手工艺匠人学习制作陶器、 铜器、 木器,切实体会喀什传统手工艺的乐趣,通过互动交 流体验促进民族感情的深入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石榴籽计划”( ) 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彰显民族文化的特色魅力,有效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创新文化交流的途径,提升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 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切实保障人民 基本文化权益 3 A
7、. B. C. D. 解析:A 游客可以跟随当地手工艺匠人学习制作陶器、铜器、木器,切实体会喀什传统手工 艺的乐趣,通过互动交流体验促进民族感情的深入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有利于推 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可以彰显民族文化的特色魅力,有效助推 文化产业发展,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提升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强调的是传播民族文化的 形式,排除;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可以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但材料没有涉及公益性 文化事业,排除。 6.2018年11月,贵州举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能工巧匠手工技艺选拔比赛,来自全州十六 个县市的 128 名民间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人分别参加了手
8、工刺绣、 蜡染绘画、 银饰打制和手 工编织比赛,比赛现场展示了能工巧匠们高超的手工技艺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 多游客驻足观赏。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该项比赛能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文化的价值在于 传承和传播,该项比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推广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非遗的展示能推动 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该项比赛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民族工艺的传承 A. B. C. D. 解析:D 材料强调了民间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人参加了手工刺绣、蜡染绘画等比赛,展示了 他们高超的手工技艺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这体现了文化与经 济相互交融,同时此项比
9、赛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民族工艺的传承,符合题意;材料 中没涉及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与题意无关;文化的价值在于对社会、 对个人的作用, 而非在于传承和传播,错误。 7. 礼记大学 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段话告诉我们( ) 要不断提高科学素养,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文化素养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素养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 必须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价值观指引 A. B. C. D. 解析:D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10、其身者,先正其心,这说明修身、 正心对治国的重要性,即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正 确;修身正心,也强调了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正确;材料涉及 的是思想道德修养,而非科学素养,排除;人的素养不能决定社会发展,错误。 4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提出:以农为本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经验管理”模式;基 于贸易的西方文明体系,探索出了一套精于计算的“数目字管理”模式。这揭示了( )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能够深刻地推动社会发展 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 的文化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A. B. C. D. 解析:A “以农为本的华夏文明
11、,形成了经验管理模式;基于贸易的西方文明体系,探索 出了一套精于计算的数目字管理模式”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一定的经济决 定一定的文化,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不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 9.“石墙黛瓦、又见炊烟”,是千年古村落的历史韵味,更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乡愁寄托。广义 上讲,乡愁是从自身非居住地和非经历的事物中获得的一种文化感受、文化启迪或文化认同 感,是一种具有亲切感的精神情感。由此可见,乡愁( ) 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活动 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文化 根源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是人 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 B. C. D. 解析:B 由乡愁
12、的含义可知,乡愁属于文化,乡愁是一种文化感受,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活动, 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错误;说法错误,文化源于实践, 而不是源于人们的主观需要,排除。 10.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拜月习俗,到唐代,中秋节正式形成,赏月逐渐成为全民族 的习俗。中华民族赋予了“月圆”丰富的人伦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月亮文化,“团圆”成为中 华儿女共同追求的生活愿景,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之一。这表明( )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月亮文化展现了中华传 统文化的特色 月亮文化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A. B. C. D. 解析:A 正确,材料表明人们在
13、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表明月亮文化展现了中华传统 文化的特色;不选,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但与材料无关;错误,月亮文化作为中华传 统文化的一部分,并没有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排除。 11.“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挽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 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 。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精神活动与物 5 质载体紧密相连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B. C. D. 解析:D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影响人的特点。题中诗词以客观事物寄托精神世界,说 明精神
14、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符合题意;题中诗词的寓意在于家乡对游子的持久影响, 符合题意;材料没涉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及文化与实践的关系,与材料无关。 12.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 ” 一家著名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 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 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 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传统文 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 B. C. D. 解析:D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传统文化的特点。 随着二十四节气的
15、更替而推出的时 令点心受到人们的欢迎,说明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 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依然影响着我们 的生活,符合题意;著名食品企业借助传统饮食文化,开发出的时令点心受到消费者欢迎, 有助于该企业的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正确;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泉和动力;夸大了市场经济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排除。 13.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拾即是,一个 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 灭亡的边缘徘徊。 这一观点 说明( ) 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具有顽强 的生命力 文
16、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 B. C. D. 解析:D 材料中的观点侧重于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说明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正确;观点与题干内容不符。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 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物质的富有,也需要精神文化的富有。民族复兴 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支撑。原因是( ) 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是一样的 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决定力量 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6 A. B. C. D. 解析:C 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属于不同的社会领域,说法错误。“决定力量”
17、说法错误。 民族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支撑,这是因为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 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故正确。 15.“最心酸作文”中表达的“爸爸只爱手机”令人深思,一些人享受了网络文化,却疏远了 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这表明( ) A.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D.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解析:B 题干反映网络文化影响了亲人之间的交往,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 式,B 正确;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A 说法错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有不同 性
18、质的影响,C 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 中“决定”说法错误。 16.在央视播出的朗读者节目中,嘉宾们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 展现文字背后精彩的人生故事,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 共鸣,受到了观众的热捧。由此可见( ) 优秀的文化作品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力量倍增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 都是先进的、 健康有益的文化 文化产品的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化的价值取 决于观众的感受 A. B. C. D. 解析:A 朗读者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文字背后精彩的人生故事,让镜头充满真 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19、。 这说明优秀的文化作品能以其特有的感 染力和感召力,使人力量倍增;要发展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正确;材料未体现; 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 17.明代于谦曾在观书一诗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无一点尘。 ”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这表明( ) 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特有的功能 读好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 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读书可以让人的精 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 B. C. D. 7 解析:B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表明了读好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
20、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符合题意;不选, 教育具有选择、 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读好书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只 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错误。 18.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庭教给人生第一课。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 态度和为人处世道理。树立好家风,代代都受益。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要树立良好家风,是因 为( )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 深远持久的 要全 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道理 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 A. B. C. D. 解析: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1、,而不是强制的,排除;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道理有 精华也有糟粕,中“全面继承”说法错误,排除;是树立良好家风的原因,符合题意。 19.歌曲 长城谣 创作于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乐曲苍凉悲壮,歌词充满爱国热情。 那时,当哪里响起“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 长”的歌声,人们就会感到哪里就有自己的战友,就会陡增无穷力量。这说明( )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 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重大影响 优秀文化能够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B. C. D. 解析:C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创作了抗日歌曲长城谣,说明了人们在
22、社会实践 中创造发展文化;当听到这首歌曲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就会充满了力量,说明了优秀文化能够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材料未体现文化对政治、 经济的作用,也未体现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要因素,正确,与题意不符。 20.“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 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 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文 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A. B. C. D. 解析:B 这一励志寄语
23、,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 精神力量,正确;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不选;这 8 一励志寄语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无数的人,这说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材 料没有体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不选。 21.于 2019 年农历大年初一上映的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广受好评。电影把故事架构在 光年尺度和浩瀚宇宙中,不仅用具象化的电影表现了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等浪漫主义、 英雄主义的本土文化,也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 颗科技的种子。 流浪地球的成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24、 ) 要发挥优秀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创新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文 艺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情感和价值需求 要借助科技手段对文艺作品的内容形式进行 创新 A. B. C. D. 解析:A 电影能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技的种子,这启示我们要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 的影响,正确;电影表达了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本土文化,这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作要表 现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满足观众的需求,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表现本土文化,而非借鉴国 外先进经验,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利用科技手段推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排除。 2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生活富起来了,而富未必贵。在关于“什么是富贵”的讨论 中有这样
25、一种观点:“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一个人的生命观高 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 走到哪里就把高尚带到哪里。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随经 济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个人要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B. C. D. 解析:D 题干中关于“富贵”的观点说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 标志,正确;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
26、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 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因此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 标,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排除;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一定总是同经济发展同步,错误。 23.经常在书香缕缕的空间里漫步、在高贵典雅的思想丛林中穿行、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的 人必能远离粗俗,志向高远,做出一番事业。 其生活更有质量,发展更加全面。 由此可见( )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9 的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B. C. D. 解析:D 材料旨在强调参与文化活动对个人
27、成长的作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 化的特点,优秀文化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符合题意;错误,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夸大了读书的作用。 24.小岗村首创“大包干”后,在一段时间里发展却滞后了。 “一夜越过温饱线,20 年没过富 裕坎” 。如今,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小岗人再度开启改革新局面。 “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内知名特色小镇、皖北乡村旅游典范”,这是小岗村在新时代的 “乡村振兴”蓝图。这说明(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在综合国力竞争 中,文化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优秀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
28、和感召 力使人们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 来越重要 A. B. C. D. 解析:D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小岗人再度开启改革新局面,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 的精神力量,正确;“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内知名特色小镇、 皖北乡村旅游典范”,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正确;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 够促进社会发展,错误;材料不能表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排除。 25.2018 年 9 月 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 要讲话,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
29、重大部署。优先发展 教育是基于( ) 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教育能提高人的科 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传授各种有用的知识,直接应 用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文化传递和直接复制的强大功 能 A. B. C. D. 解析:A 正是因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能提高 人的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正确;教育的 目的是立德树人,且“直接应用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说法夸大了教育的作用,错误;教育 是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 传递和创造
30、文化的特定功能,而不是直接复制,错误。 1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 20 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 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 15 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 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 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2 分) 解析:设问强调 “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 分析其合理性,应从文化素养角度,说明 “读 书”即主动接受先进文化影响的过程,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同
31、时,书籍是文化的载体,读书,能 够发挥优秀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答案:(1)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文化知 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能提高整 个民族的文化素养。(6 分) (2)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读书” 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推动民族的发展。(6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是中国“真理标准大讨论”40 周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40 周年。1
32、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我国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在领导改革过程中始 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推动经济建设来 说,就是破除对“苏联模式”和西方经济理论的迷信,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思想建设来说, 它并不单纯是一场学术争鸣,而是一场真正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从 “两个凡是” 的 束缚下解放出来,从长期的“左”倾思想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从而引发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深入思考。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极大地解
33、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深 化改革、 扩大开放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因此可以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但是一场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直接催生了伟大的改革开放。 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真理标准大讨论”在推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 (12 分) 解析:本题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背景,考查文化作用的知识。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限定的知识 11 范围是“文化作用”,它包括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 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然后再指出材料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并从发展生产力、解放人们的思想、催生伟大的改革开放等 方面
34、进行分析。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 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4 分)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若答“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可)(4 分) (3)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经济建设领域坚持了生产力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直接催生了伟大的改革开放。(4 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 2018 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 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
35、的节日。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千百年来,农事最辛劳,农民最辛苦。在革命、建设、改革 等各个历史时期,农民的奋斗,顶天立地;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默 默的耕耘,为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以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占世 界 22%人口的奇迹。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亿万农民的梦想构筑。把乡村振 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我们礼赞丰收,就是礼赞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朴素哲理
36、, 就是礼赞“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价值,就是礼赞“新 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时代风尚。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 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更为艰巨、 更为艰苦的努力。 坚持锤炼敢于担当、 勇于奋斗的品格,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 同人民一起奋斗,我们就一定能 不断收获胜利的果实,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16 分) 解析:本题以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背景,考查文化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 首先要通过审读设问明确知识范围是文化的作用
37、;然后再根据材料信息,从经济和文化的关 系、文化塑造人生、调动农民积极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 12 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 分) (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4 分) (3)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有力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4 分) (4)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为中
38、国发展和人类文 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4 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 12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用几十年时 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涌现了众多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改 革先锋” 。 他们中有坚持 “创新理论、 不负时代” 的北大教授林毅夫;有发明 “王码五笔字型” , 开辟计算机时代汉字应用新纪元的 “当代毕昇” 王永民;有努力探索企业管理创新,让所有员 工都能机会平等地创造价值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他们的事迹向我们诠释:
39、创新 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开放以创新为魂,因创新而盛、靠创新而强。 中国人民以伟大的创造精神拼搏奋斗、 变革创新,不仅谱写出彪炳史册的壮丽画卷,开辟 出正大光明的人间正道,更擘画出充满希望的复兴愿景,让改革开放生机勃勃,让改革开放正 气浩然,让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时代价值。(10 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材料中关于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作用的信息,从推动社会实 践的发展、拓展人们的视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为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等方面进行 分析。 答案:(1)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有利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3 分) (2)创新精神有利于拓展人们的视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为推进改革开放培养创新型人才。 (3 分) (3)创新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增强 “四个自信” ,激发改革开放的 内生动力。(4 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