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地学通论地学通论物候学物候学竺可桢全集竺可桢全集等等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将科学知识与文学情趣有机地融学习作者将科学知识与文学情趣有机地融在一起的方法。在一起的方法。22 学习课文按照逻辑层次,依次说明主旨的结构特征。32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准确说明事理的说明方法。科技文研读方法 首先,抓住作者的观点首先,抓住作者的观点 其次,抓住例证 再次,品味语言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解说中秋月的知识的科普说明文。按照文中小标题,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中秋,是中国人的一个富有诗意中秋,是中国
2、人的一个富有诗意的佳节。的佳节。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写传统的中秋节,并非科学定义写传统的中秋节,并非科学定义上的上的“中秋中秋”。第三部分(第三部分(35)中秋月并非分外明亮。)中秋月并非分外明亮。第四部分(第四部分(67)中秋月并非特别圆大,也不照)中秋月并非特别圆大,也不照临长久。临长久。第五部分(第五部分(810)中秋月被崇拜、留恋的原因)中秋月被崇拜、留恋的原因是使农民得到了较多的田间收获时间,对民生有是使农民得到了较多的田间收获时间,对民生有裨益。裨益。研读探究阅读“月到中秋分外明月到中秋分外明”一段,思考1 1、人们对于中秋月的传统认识是什么?、人们对于中秋月的传统认识是什么?2 2、科学结论是怎样的?、科学结论是怎样的?3 3、其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其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4 4、这一段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一段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小结1综合运用数字、比较、举例、引用、列图表综合运用数字、比较、举例、引用、列图表等说明方法。等说明方法。2融典故、诗词与科学理论一起。融典故、诗词与科学理论一起。心得笔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