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远未完成作 者:周国平资料链接p 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题目“永远未完成”缺少了主语,阅读全文,找出“永远未完成”的是什么。p伟大作品、人生。课文解析p段落结构:(16):指出一切伟大的作品,永远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710):指出人的生命也是一种未
2、完成的状态,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种状态;p主旨: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阅读分析16段。p 为了证明“伟大作品永远未完成”,作者首先列举了几个事例。p 寻找它们的共同之处。p 原因何在?p 这里仅仅议论的是“伟大作品”吗?原因:从作品和作家的角度p从作家的角度,他们总觉得作品“未尽人意”,“觉得那似乎即将写出的最好的作品仍未写出”;“只要他在世一日,这部作品就不会完成”p从作品的角度,在漫长的岁月中,仍然会被人们不断地重新解释,成为人类永远的精神财富合作探究思考p第四段倒数第二句,“在这个意义上说”,指的是什么?p真正的作家心中“永远未完成的心态”p如何理解“一切伟大的作品
3、在本质上是永远未完成的”?p“它们仍在世世代代读者心中。成为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阅读79段 p 弗洛斯特的林中路写出的是怎样一种普遍的人生境况?p 人生有许多“可能”,但实现的只是极小一部分。对于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生境况,人们也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p 有的人深感遗憾,因为没有实现的是大部分,实现的只是极小部分。p 有的人却享受到了选择人生之路的快乐,正是这许多的“未完成”才使我们的选择显得珍贵、有价值。而这才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p课文以“林中路”作比,是为了说明什么?p说明人生的种种可能性。p如何理解“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p人生路永远没有尽头,人生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做完,要以积极的人生态
4、度去拥抱生命,热爱生活。p第9段中间“正因为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始终处于敞正因为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始终处于敞开的状态开的状态从而踌躇满志地走自己正在走着的人从而踌躇满志地走自己正在走着的人生之路。生之路。”如何理解?p作者用人生的敞开状态比作人生之路就在自己脚下,我们要用自己的脚一步一个脚印取去走,尽管在生命的征途中充满了曲折、艰难,我们要像贝多芬一样“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阅读10段 p永远未完成:p(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p(2)超脱的心境。p中心论点整体把握p本文作者从文学创作和人生状态两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永远未完成”的理解。说明人生其实和伟大的作品一样总是处于未完成状态中
5、,要正确认识这种状态,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生命,热爱生活。p文章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哲理思考。写作特色p举例论证p比喻论证p对比论证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恐怕我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未择之路未择之路 罗伯特.弗洛斯特作业布置p完成本课同步练习。p随笔:写出你对“未完成是人生常态,也是一种积极心态”的理解与感受,200字以上。p练字: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