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点强化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ywj112233 文档编号:389184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考点强化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考点强化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考点强化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考点强化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考点强化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陈吉龙 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后来在父 亲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 纲鉴易知录 ,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编年体通史 通 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一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 1898 年戊戌变法,风云人 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著作,思想上受 了很大影响。

2、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认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 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 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 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作一鸟瞰。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 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 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 及写作札记的方法。 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 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1904

3、 年,他在邑人 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 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那年他二十三岁,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 上写成读书笔记。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 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1925 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 在校内下半旗志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美籍校长卜芳济竞蛮横地将当时的国旗拉下, 踩在地上。 于是全校师生愤而离校,并谋创光华大学。 张寿镛先生

4、任校长,知名学者如钱基博、 胡适等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执教光华。当时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先生,看到光华初创,便决定 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从此,几与光华终生相伴。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2 他进光华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 中国民族史、 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 风度和气质。他的课极富魅力,很多受业学生认为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上课时带几本古 籍上堂,先以刚劲挺拔的书法板书一二段提纲,然后边踱方步边缓缓讲授,言词清晰,语气平 和,引经据典

5、,脱口而出。先生虽自称是个专门读书的人,但他历来反对死读书。他认为读书 不能脱离实际,学问在空间,不在纸上。 1937 年 7 月 7 日,抗日战争爆发。同年 11 月 29 日常州沦陷。当时他对女儿说:“我 已年过半百,决不向日本人低头!”他虽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节凛然。那时候常州, 城门口有日本兵的岗哨,行人经过时要脱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复乃戴帽”。1945 年日 本侵略军投降后,光华大学复校,翌年他特地在上海买了一顶六合帽戴上,扬眉吐气,昂然归 故乡。 (摘编自陈吉龙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传) 相关链接: (1)吕思勉(1884-1957),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为近代史学四大

6、家。他学识渊博,具 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 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 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 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 (2)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无 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1926 年进入光华大 学,不久即受聘为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前后凡 30 余年。 王家范吕思勉与“新史学”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吕思勉父亲依照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指导吕思勉

7、通读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以便他在做学问之初对整个学问概况及分类有了解。 B.吕思勉六岁开始读经书,八岁接触史学,十一岁开始读报,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二十岁开 始研读辽金元史,这些都是在父母的启蒙和指导下进行的。 C.吕思勉治学领域广泛,对中国通史和多项专史以及文字学都颇有研究,他在光华大学曾开 通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D.吕思勉关注国事,爱国忧民,光华大学初创之际,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他毅然决定赴光华任 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3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8、吕思勉十几岁时就结识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阅读他们的文章、著作, 受他 们的思想影响,把他们奉为心目中的楷模。 B.吕思勉读书认真且速度惊人,每读一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 读了几遍,奠定了他成为史学家的坚实基础。 C.吕思勉学识渊博,国学根底深厚,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设十余门 课程,他讲课引经据典,深受学生喜爱。 D.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居沦陷区常州的吕思勉,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 行礼的行为,发誓光复后才戴帽子。 E.吕思勉不喜结交知名人士,更不涉足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遵从父训,一生唯好 教书,从小学到大

9、学各学段学生都教过。 3. 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94 岁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她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 教授。 叶先生大学时的诗词习作就已被老师顾随惊叹“青年有清才若此”,到中年,更是获得 文史大家繆钺“实大声宏,厚积薄发,迥异于前代诸女诗人者矣”的揄扬;至于学术成就,老 师顾随在她 23 岁时已经断定“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鼓励叶嘉莹自立门派; 尤其她将西方理论的研究方式引入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大胆尝试,更是引得繆钺主动来信盛 赞,“继王国维人间词话

10、之后,对中国词学之又一次值得重视的开拓”。其成就之高,在 当今是首屈一指的。 叶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 倡导以吟诵为主、 对儿童进行古 诗教学成为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学者的工作重点,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 唱,乃至参加电视节目亲身示范。 “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 叶嘉莹说。 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能使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关键在于选入教材的是不是 精华之作,老师能不能把其中的精华讲解清楚。选的是糟粕的话也没什么用。选的是精华, 老师能把精华讲出来,才算达到目的。 ”“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 种兴发感动。”叶

11、嘉莹说。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4 诗教是古代的教育传统,而这个时代的诗教,对她而言,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 今人也能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她曾在加拿大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讲古诗词,一出手就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 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学界往往以为杜诗沉郁顿挫、 意蕴丰富,非经人世者难解其中况味,乃至历代对其的阐 释、 集注都有上百种。 但叶嘉莹认为,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要选择 真正好的作品,只要老师讲得明白,他们一样会理解,一样能背下来。让小孩子学骆宾王的 鹅并不合适,这不能算一首

12、好诗,只是骆宾王小时候的习作,对孩子们学诗、作诗没有意 义。” 叶嘉莹先用了杜甫的画像让孩子们认识这名诗人,再用地图让孩子们了解杜甫颠沛流 离的生活境况,最后回到诗歌本身,向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是杜甫出外散步、 看见春天的美景而 作。叶嘉莹讲完一句,就画一幅图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全诗讲完后,她再带领他们背诵、吟 唱,孩子们由此对古诗饶有兴味,学得非常快。 当时她给孩子们留了“门前小松鼠,来往不惊人”两句诗当作业。有一个小朋友续出 了“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这样饶有意趣的句子。 “诗不是抽象的东西,”叶嘉莹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诗是感情的活动,情动于中 而形于言。 小孩子学诗,就是让他们对天地草

13、木鸟兽、 对人生的聚散离合都有关怀的爱心。 ” 但现在的一些做人方式令她不能理解。 生于“燕京之旧家”,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 要求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 这样的性格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然,在这种文化里强调人的弱德,而非当一个强取豪夺、 不 择手段的强者”。 现在的“读经”让她有点看不懂。 她看到报纸上说,一些读经班单让孩子背书,老师不 讲解内容,像唱歌一样带着孩子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误人子弟。”叶 嘉莹评价,“读书当从识字始,字都不认、道理都不懂, 背来有什么用?” 叶嘉莹认为,应该以“兴道讽诵”的方式,老师先让孩子认字

14、,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 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 而“道”,则在于以讲解来引领。“教小孩是要一步一步来,现 在的情况是老师都不懂,学生乱背,错字别字都不通,背得再多有什么用?”叶嘉莹反问。 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观之。近体诗 与现代诗,在她看来“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5 发感动不同,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 来自西方,“接受外国传统、受到外国诗歌影响”。 “胡适的白话诗如果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所

15、以只能变个花样、 加入技巧, 制造一些艰难而古诗用古诗的方法说有意味,用白话说,同样也有意味。 ”叶嘉莹说。 在 她看来,顾城的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很灵巧的句子, 但如果用于儿童教育,“小孩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叶嘉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把 不懂诗的人牵引进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她发出感慨,“如果到了那 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相关链接 叶嘉莹,号迦陵,1924 年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自 1945 年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 业后担任中学教师开始. 叶嘉莹至今未曾中断她的古诗词

16、教学。从 1954 年起先后在台湾大 学、 淡江大学、 辅仁大学任教,1966 年开始担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9 年定居加拿大,任加 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华裔院士。 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 诲人不倦,度人无数。叶嘉莹历经丧乱,晚年丧女,诗词给她力量,叶嘉莹借诗渡过忧患,获得 疗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想要达到目的关键在于选材和讲解。 只有选择精华之作,并把精华 讲出来,才能让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 B.诗教是古代的教育系统,而今对叶嘉莹来说,就是让

17、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读者体会当时诗 人的感情、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C.在叶嘉莹看来,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 感更来自西方,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 D.叶嘉莹从小就接受诗词方面的正规教育,诗词伴其一生,尤其是在历经丧乱、 晚年丧女的时 候,诗词又给了她力量,使她渡过忧患,获得疗愈。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生于“燕京之旧家”的她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要求自己在艰难 困苦中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 B.正是因为叶嘉莹自感“老之已至”,所以内心

18、始终有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紧迫感,她把对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6 儿童进行古诗教学当作重点工作,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参加电视节目 亲身示范。 C.叶嘉莹对让孩子们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像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们连字都认不全, 只能跟着老师唱的 “读经”方式颇有微词,并说这样会“误人子弟”。 D.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看待古与今、 中与西、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 近体诗与现代诗“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古典诗歌更强调内心的兴发感 动。 3.如何理解叶嘉莹先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请结合文本从几个方

19、面做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 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 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 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 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 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 彭桓 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 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60 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 于是,钱三 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

20、原理研究。 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 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 从 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 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 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 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 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 5%的时间给 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 获得所需的数据。 从 1960 年到 1965 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 氢弹自

21、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 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 弹物理设计方案。5 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 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 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 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 部队。 20 世纪 80 年代,在原子弹、 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 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 。 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 但是,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7 他稍加权衡就放弃

22、了离开九院的想法。 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 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 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 ”因为他知道,第一代 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 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 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 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 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 重要的。 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 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 改革 开放后,一

23、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 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 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 为“老于”“于老爷子”。目前,88 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遇到难题 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 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注】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 年 1 月,于敏奉命调入此。 【相关链接】 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 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

24、这种“粗估”方法被何 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 1955 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 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 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 一号”。 对此,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 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88 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 记者说。 (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

25、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 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 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 B.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 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8 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 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D.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

26、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 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 2.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 具体直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 A.于敏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 材 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B.于敏带领团队,用两年八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 录。 C.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 设计,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使中国的核武 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D.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

27、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 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 3.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有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 1967 年 5 月,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给他取名“一公”,就 是一心为公的意思。父母对他要求格外严格,他也一直比别人更加刻苦。1985 年施一公以优 异的成绩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90 年初,施一公赴美深 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由于他敏锐地 指出导师在演算上的一个错误,被导师刮目相看,成为导师眼里最出色的学生。

28、1997 年 4 月, 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題,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短短 9 年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 并很快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 人物。 2008 年 2 月,40 岁的施一公毅然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执教的职务,从美国辞职回到 中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 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施一公的辞职回国在全世界学术界引起一定的震动。有朋友劝阻他:“你现在豪情万 丈,但用不了两年,就会被国内的大染缸染得看不出顏色。 ”施一公回应说:“回国就是回家。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9 我的意

29、志很坚定,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改变不了我几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国内的科 研环境目前不比美国好,但将来的发展一定会比美国强。” 施一公回国后,迅速组建了实验团队,除了他,全都是年轻的博士生。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据统计,该症已是发达国家 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 500 万该症患者,占世界发病总数的 1/4。而到 2050 年, 估计全球每 85 人就有 1 人罹患该病。 人类曾经花了很大气力鉴定老年痴呆症的起因,终于找到分泌酶是最重要的“罪魁祸 首”。 可一直以来的结构研究却屡屡碰壁,在结构决定功能的科学世界里,如果连这个蛋白长 什么样都看不见,就

30、很难解释它的发病机理,更别提药物研究了。如今,获得 分泌酶复合 物的三维结构,已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早在 2004 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施一公,就把目光锁定在这个全球科学家都 “心照不宣”的结构生物学制高点, 但研究却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令他非常痛苦。 施一公回国后,也把攻克这个世界级难题的梦想带回了清华。 研究这个课题就像打仗一样,需要与时间赛跑,这让一向和蔼的施一公有时也变得严 厉。2014 年春节,新婚的马丹和卢培龙硬着头皮请了三天假回家见父母。可返校后,还是被 他说了几句,“实验室还有 7 位同学都在这儿过的年,到这个份上了,必须玩命。” 施一公曾说,“相

31、比院士二字,我更喜欢别人称我为老师,这是莫大的尊称。”他 也是这样一位谦恭而伟岸的师者, 激励那些年轻而积极向上的灵魂,夜以继日地拼搏,终于 让“白手起家”的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 2014 年 6 月 29 日,英国自然杂志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这个让全世界顶尖生物 学家都为之一震的惊人发现。 它也是罕见的,让世界顶级期刊细胞科学“疯抢”的 重大成果。 “这是我科学生涯里最耀眼的成果:甚至超过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 和。”归国六年,一向用词严谨的施一公破天荒地用这样的评价为这个成果做了注脚。 2015 年 7 月 8 日上午,施一公在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说:“我们为什么来大学 呢?

32、我以为,是学做人,是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大 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清华就是这样一所大学,我们的师生就是这样的一批清 华人!” (选自人物传记同名文章,有删改) 相关链接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10 施一公回国以来,先后把 70 多名世界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2010 年,一 支由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国际评估组来到清华,评估的结果是:清华大学生命学科发展态势 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摘编自新闻晨报) 施一公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每年将近 100 个课时。“施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科研的方 法

33、,更让我们懂得了坚持、协作和担当。”“每次遇到困难,都会从他那里获得无限的激情, 什么灰心丧气都没有了。”学生们这样说。他总是尽力启发学生思维,希望学生挑战他的推 理,反对迷信权威。 他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曾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觉得 做科研很酷,而不是嫌钱很酷。” (摘编自“搜狐网”) 最好的支持是以你们在美国坚守的职业道德标准为中国服务。我相信,在科学和研 究中,中国和美国应该坚持同祥的职业道德和伦理价值观。 (摘自施一公 致海外华人科学家的信)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施一公在学习上一向刻苦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

34、大学生 物系,成为生物系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本科生。 B.1990 年初,施一公到美国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40 岁时,他毅然回国成为清华 大学终身教授,并担任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C.当有人劝阻施一公回国时,他说“回国就是回家”,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施一公勇于担当的 主人公意识以及拳拳的爱国之心。 D.施一公团队的科研成果让世界震惊,他自己也感到很自豪,声称这是他科学生涯里最耀眼 的成果.甚至超过了他所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施一公从小被父母严格要求,连他的名字都带有“一心为公”的色彩,这对施一公后来以 科学报效祖

35、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B.施一公在霍普金斯大学学习期间,因为不迷信权威而受到导师赞赏,还未毕业就被学校聘 为助理教授,以后又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 C.施一公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他在课题上选择了 分泌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这一世界级 生物学难题,组建的团队除自己外都是年轻的博士生。 D.施一公意志坚定,回国后不仅没有如朋友所预言的那样被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所“污染”,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11 而且还让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 E.施一公特别看重与国际接轨,他在致海外华人科学家的信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 海外华人科学家应该用美国的道德标准为中国服务。

36、 3.施一公回国后,为中国的教育和科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 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 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 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 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 前营

37、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泊名利,胸襟洒脱, 对人生,他总 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 梁锡华在 一叶知秋 中评论他说:“他 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 ”而余光中对他的 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 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 的机智, 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 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 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

38、,后又赴美留 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 苦。1987 年 11 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 地势 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 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 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 狐死必首 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1937 年 7 月 28 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 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 了。” 想获取

39、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12 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 走, 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 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 顺民。 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 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 在济南车站, 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 ”“到南京 去。” “去做什么? ”“赴国难,投效政府, 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师母呢?” “我顾 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振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 敌机轰炸之下

40、,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 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 投效无门之感”。 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 是“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 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 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 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森,岳阳楼巍然 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漂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 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乱世羁旅, 千古同嗟,想必梁实 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1938 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

41、折, 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 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 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 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遨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 “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 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 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 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 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 “人 笑我迂,我行我素。” 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

42、,于 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 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溫柔敦厚中又能力 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 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跳跃的笔锋,转折 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漂泊感和忧患感。 1.作者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其“中国 性”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13 A.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愿做亡国奴,

43、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 B.为国做事,“私心窃慰”,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教科书编委会薪俸。 C.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也要葬于高地,遥望祖国。 D.梁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 A.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 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B.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 描写、 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 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C.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

44、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 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 D.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的名称,可见 他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 E.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实秋是饱含着深深的敬意与赞美之情的,相较于鲁迅, 作者更喜爱梁实秋。 3.简析第段中引用传主以及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生成一事 袁芳 “凡是伟大的,必定简单。”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对李德才而言,爱上磁性液体, 理由很简单,但是把磁性液体研究明白,并且站到这一研究领域的世界前沿,使其应用到国家 最需要的地方,这应该是伟大的

45、。 题记 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一位美藉华人学者来京讲学,随身带着一小瓶被列为高度机密 的磁性液体。 在这名学者演示磁性液体时,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李德才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 静止时平凡无奇的液体,在磁铁的作用下,竟变成一朵朵形状各异的莲花,似柔实刚,能伸能 屈。 这种充满神秘力量的材料让李德才着迷:“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永远不会放弃它,我 必须研究它。”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14 从 1992 年入校攻读博士学位起,李德才一直在北京交通大学深居简出、 潜心研究。 要 知道,在以交通信息为优势学科的北京交通大学,磁性液体的研究基础薄弱,在学校可谓是冷 门

46、领域。对于李德才来说,这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导师袁祖贻教授说:“德才憨厚朴实,待 得住,很刻苦,很好学,能干成大事!” 袁祖贻很看好李德才,最初给他定了一个方向,研究青岛铁路局的火车轴承密封件。 内 行都明白,导师推荐的研究方向,意味着有前途,好毕业,多少学生求之不得。 然而李德才却摇 头拒绝了 :“我还是想搞我的磁性液体,更有挑战,更有意义!” 磁性液体当时在国内的研究尚属前沿,所以一切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都需自己去摸索, 更谈不上团队传承、 团队合作。 最初,李德才的实验开展得异常艰难,他用省下的钱买原料和 书,常常到了月底还要向同事甚至学生借饭票。 北京交通大学有着相对宽松的治学环境,也鼓

47、励新兴学科弃军突起,允许部分设备相 互借用。主人白天用,李德才晚上用,那几年,他成了“夜猫子”,昼伏夜出,甚至熬至深夜, 静静地等候着实验结果出炉。 “做实验时正值夏天,李老师在那儿做实验,外面三十六七摄氏度,把烘箱从零上三十 六七摄氏度降到零下四十摄氏度,需要七八个小时,测试器件还需要在箱内待四个小时,基本 上,一次实验就是一个通宵。”曾经与李德才并肩作战的学生王长有说。 关于如何制备磁性液体,当时美、 日等国都进行了技术封销,能拿到手里的资料非常有 限。 李德才至今保存着当年从导师那里复印的原始材料,当年,他就是从这些珍贵却有限的资 料中“沙里淘金”的。 2013 年,李德才站在人民大会堂

48、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荣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花费 20 年时间,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研制出了具有我 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液体。 近三十年来,李德才把自己的光与热全部奉献给了磁性液体这一研究领域。 如今,他率 领的磁性液体研究团队已研制出多种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的磁性液体,为我国国防事业 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功地将磁性液体应用到国防科工的诸多领域,节约经费和创造产 值数百亿元。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这样评价李德才:“李教授常说 我做某件事的时候,总是觉 得这就是我可以做一辈子的事, 只有做完做好这一件,我才会去做下一件,他的执着看起 来有些迂腐,有些落后

49、,但正是他无视困难,拒绝外界诱惑和不必要的消耗,把欲望和算计抛 想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可添加微信 17316216454 15 在脑后,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活跃,才有静得下来,愿意付出十年成一事的努力和耐心,才 能享受梦想成真的大快乐。”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80年代,李德才初次见到磁性液体便被深深吸引, 为了研究磁性液体,他进人北京 交通大学,从此深居简出, 攻读博士学位。 B.导师袁祖贻很看好李德才,给他推荐了研究方向。导师推荐研究方向,很多人求之不得,但 李德才拒绝了导师的推荐并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 C.北京交通大学治学环境相对宽松,鼓励新兴学科异军突起,让李德才有机会借用部分设备 进行实验,这是李德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D.几十年来,李德才专注于磁性液体的研究,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使我国的 磁性液体研究站在了世界最前沿。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中提到导师袁祖贻、 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三轮冲刺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三语文考点强化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ywj11223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