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发展现代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发展一、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一、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二、古典管理理论:提倡制度化的教育二、古典管理理论:提倡制度化的教育管理管理三、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三、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关系四、结构主义:学校组织性质的再认识四、结构主义:学校组织性质的再认识五、行为科学理论:教育管理从经验走五、行为科学理论:教育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向科学一、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一)三阶段说(一)三阶段说一、古典管理理论(二)四阶段说:(二)四阶段说:1、工业管理:、工业管
2、理: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古利克、厄威克古利克、厄威克2、人际关系:代表人物福莱特、梅奥、罗、人际关系:代表人物福莱特、梅奥、罗特利斯伯格;特利斯伯格;3、结构主义:代表人物韦伯;、结构主义:代表人物韦伯;4、开放体系:代表人物帕森斯。、开放体系:代表人物帕森斯。一、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三)三阶段说:(三)三阶段说:1、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尔、韦伯、韦伯2、行为科学:代表人物梅奥;、行为科学:代表人物梅奥;3、当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当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巴纳德、西巴纳德、西蒙;蒙;综上所述,比较合适的分法可以分四个综上所述
3、,比较合适的分法可以分四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结构主义和行为科学结构主义和行为科学一、古典组织管理理论:提倡制度化的教一、古典组织管理理论:提倡制度化的教育管理育管理(一)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一)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1、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2、分工和专业化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手段;、分工和专业化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手段;3、统一、统一指挥,即组织内部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指挥,即组织内部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级系统,每个成员都要严格服从上级指挥;级系统
4、,每个成员都要严格服从上级指挥;4、严密的、严密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证;规章制度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证;5、工作标准化;、工作标准化;6、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7、重视正式组织、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的作用;8、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管理原则就是管、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规律的最好体现。理规律的最好体现。(二)古典组织理论的评析1、质疑和批评、质疑和批评 其一,偏重组织的静态面而忽略组织心态面的其一,偏重组织的静态面而忽略组织心态面的研究与应用。研究与应用。其二,偏重正式组织而忽视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其二,偏重正式组织而忽视非正式组织
5、的研究与应用。与应用。2、价值、价值古典组织理论已经被普遍认同并具有很高的价古典组织理论已经被普遍认同并具有很高的价值,已成为整个人类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已成为整个人类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效率和质量是各国教育所有改革的核心部提高效率和质量是各国教育所有改革的核心部分,体现了古典组织理论关注效率和方法科学分,体现了古典组织理论关注效率和方法科学化的精神。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科学管理的要化的精神。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科学管理的要求。求。(三)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三)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三)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四、教育管理在运用古典管理理论过程四、
6、教育管理在运用古典管理理论过程中对其提出的批评:中对其提出的批评:1、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工厂企业的、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工厂企业的管理提出来的,完全照搬到学校管理会管理提出来的,完全照搬到学校管理会有许多局限性,如忽视了教师劳动的特有许多局限性,如忽视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抹煞了学校组织和工厂的区别。点,抹煞了学校组织和工厂的区别。2、古典管理理论推崇的管理方法,在学、古典管理理论推崇的管理方法,在学校管理中不一定适用,如标准化管理问校管理中不一定适用,如标准化管理问题。题。3、古典管理理论过于强调外部控制手段、古典管理理论过于强调外部控制手段的重要性,如权力等级,规章制度,物的重要性,如权
7、力等级,规章制度,物质刺激等,却忽视了员工的生理和心理质刺激等,却忽视了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不能有效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不能有效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二、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二、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一)梅奥的霍桑实验(一)梅奥的霍桑实验(1)早期实验()早期实验(19241927)(2)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19271932)(3)面谈计划()面谈计划(19281930)(4)观察室研究()观察室研究(19301932)2、梅奥、梅奥“社会人社会人”的观点的观点梅奥等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了梅奥等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了“社社会人会人”假设。假设。霍桑实
8、验的结果证实,人在根本上是社霍桑实验的结果证实,人在根本上是社会人,工资、工作条件和生产率之间没会人,工资、工作条件和生产率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一个职工不是孤立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一个职工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不仅需要存在的,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不仅需要工资的增加,还需要得到友谊、情感、工资的增加,还需要得到友谊、情感、安全、归属感,需要受到尊重。所以,安全、归属感,需要受到尊重。所以,组织必须满足个人的社会需要。组织必须满足个人的社会需要。梅奥提出不同于效率为本的管理模式,梅奥提出不同于效率为本的管理模式,即以满足个人的社会需要为本的人际关即以满足个人的社会需要为本的人际关系管理
9、模式。系管理模式。人际关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非人际关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非正式组织概念。在非正式组织中,人们正式组织概念。在非正式组织中,人们各自有自己的地位,遵守着默认的规则各自有自己的地位,遵守着默认的规则和价值体系,非正式组织可以满足正式和价值体系,非正式组织可以满足正式组织所不能满足的人际交往的需要。组织所不能满足的人际交往的需要。二、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二、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1、经济刺激并非唯一的刺激动因,实际上非、经济刺激并非唯一的刺激动因,实际上非经济的社会因素限制了经济动因的效
10、力。经济的社会因素限制了经济动因的效力。2、工人是以非正式团体成员的身份,而不是、工人是以非正式团体成员的身份,而不是单个个人的身份对待管理的。单个个人的身份对待管理的。3、与人的生理能力相比,非正式组织的社会、与人的生理能力相比,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准则对产量的影响更大。准则对产量的影响更大。二、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二、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4、专业化并不一定导致最有效的生产组织。、专业化并不一定导致最有效的生产组织。5、工人们往往利用非正式组织来捍卫自己,、工人们往往利用非正式组织来捍卫自己,以免受到专断的管
11、理之害。以免受到专断的管理之害。6、非正式的组织与管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非正式的组织与管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响。二、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二、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7、狭窄的管理幅度不是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狭窄的管理幅度不是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8、非正式的领导常常跟正式的管理人员同等、非正式的领导常常跟正式的管理人员同等重要。重要。9、人不是机器中被动的齿轮,而是能动的生、人不是机器中被动的齿轮,而是能动的生物体。物体。(三)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产生的影(三)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响
12、1、提倡改善学校人际关系及民主管理学校的、提倡改善学校人际关系及民主管理学校的著作、论文在当时大量涌现。著作、论文在当时大量涌现。2、学校行政人员对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提高、学校行政人员对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提高教师士气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士气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3、学校在制定计划时倾听教师意见,做到民、学校在制定计划时倾听教师意见,做到民主参与决策,以改善学校中上下级关系。主参与决策,以改善学校中上下级关系。4、部分教师开始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以提、部分教师开始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三、结构主义:学校组织性质的再认三、结构主义:学校组织性质的再认
13、识识1、韦伯的典型主张、韦伯的典型主张韦伯认为过去的组织是以传统权力和魅韦伯认为过去的组织是以传统权力和魅力权力这两种权力类型为特点的,但在力权力这两种权力类型为特点的,但在现代社会,则被一种新的权力现代社会,则被一种新的权力“法制法制权力权力”所取代,它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所取代,它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以法制权力为特征的组织就是韦伯所说以法制权力为特征的组织就是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这种组织的各个方面的官僚组织,这种组织的各个方面从目标、技术条件、工作流程和组织结从目标、技术条件、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细节都是可以界定的并可以组织成构的细节都是可以界定的并可以组织成为永久的设计。为永久的设计。以韦伯
14、的观点来看,法定权力的长处在以韦伯的观点来看,法定权力的长处在于:于:(1)领导者因受法律的规范,不易流于)领导者因受法律的规范,不易流于专制。专制。(2)职位继承有法规可循。)职位继承有法规可循。(3)在职者依法行事,每一个职位都从)在职者依法行事,每一个职位都从法律的意义上明确界定其职权范围。法律的意义上明确界定其职权范围。(4)法规规定任职者应具备的资格。)法规规定任职者应具备的资格。(5)在职者依法行事,成员及组织的行)在职者依法行事,成员及组织的行动才会理性化。动才会理性化。(6)依法行事,方具有标准化及公平化)依法行事,方具有标准化及公平化的理想。的理想。2、韦伯思想对教育管理的影
15、响、韦伯思想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韦伯的官僚制是教育管理中的一种主要)韦伯的官僚制是教育管理中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制度模式的组织制度模式因为可以保证教育组织的因为可以保证教育组织的“秩序、理性、可行和稳定秩序、理性、可行和稳定”。3、科恩、韦克等提出的、科恩、韦克等提出的“松散结合系统松散结合系统”(1)教育组织的目标不是具体明确的,对决)教育组织的目标不是具体明确的,对决策起不了指导作用。策起不了指导作用。(2)教育组织运用的技术也不清楚。)教育组织运用的技术也不清楚。(3)教育组织呈现一种)教育组织呈现一种“流动式参与流动式参与”的特的特点,人员流动性大,决策过程异常复杂,影响点,人员流动性大
16、,决策过程异常复杂,影响决策的因素也往往把握不定,不同的问题会吸决策的因素也往往把握不定,不同的问题会吸引不同的利益集团和个人加入教育决策过程。引不同的利益集团和个人加入教育决策过程。四、行为科学:教育管理学从经四、行为科学:教育管理学从经验走向科学验走向科学(一)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一)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二)西蒙的决策理论(二)西蒙的决策理论(三)领导行为的研究(三)领导行为的研究(四)激励理论(四)激励理论(一)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1、系统理论、系统理论系统分析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兰德公司系统分析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兰德公司1949年首先提出的,意思是把系统的观年首先提
17、出的,意思是把系统的观点和思想引入管理的方法之中,认为事点和思想引入管理的方法之中,认为事物是极其复杂的系统。物是极其复杂的系统。运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中事件的运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中事件的研究和分析,就是系统分析。研究和分析,就是系统分析。2、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分析的步骤(1)弄清并确定这一系统的最终目的,同时)弄清并确定这一系统的最终目的,同时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2)必须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是一)必须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然后确定每个局部都要解决的个统一的系统,然后确定每个局部都要解决的任务,研究它
18、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总体目标之任务,研究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总体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3)寻求达到总体目标及与其相联系的各个)寻求达到总体目标及与其相联系的各个局部任务和可供选择的方案。局部任务和可供选择的方案。(4)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最优方案。(5)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二)西蒙的决策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 西蒙是当代行政学的代表人物,决策理论的创西蒙是当代行政学的代表人物,决策理论的创立者。西蒙在其理论中重点阐述了决策的意义、立者。西蒙在其理论中重点阐述了决策的意义、类型和过程,并对组织
19、决策的合理性问题作了类型和过程,并对组织决策的合理性问题作了深刻分析。他还主张以行政行为的研究代替行深刻分析。他还主张以行政行为的研究代替行政学的传统研究方式,包括行政组织、人际关政学的传统研究方式,包括行政组织、人际关系、人员激励、行政程序等。由于在组织决策系、人员激励、行政程序等。由于在组织决策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西蒙荣获了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西蒙荣获了1978年的诺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贝尔经济学奖。1、决策的制定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决策的制定包括四个主要阶段:找找出制定决策的根据,即收集情报;出制定决策的根据,即收集情报;找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在诸行动方案中在诸行动方案
20、中进行抉择,即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进行抉择,即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个方案;个方案;对已选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对已选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行评价。行评价。2、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策。3、不同类型的决策需要不同的决策技术。、不同类型的决策需要不同的决策技术。(三)领导行为的研究领导行为的研究 行为科学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对领导行为科学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对领导行为方面的研究。从行为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年代以来,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观点
21、和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观点和学说,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学说,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以斯多格迪尔以斯多格迪尔(R.Stogdill)、汉姆菲尔()、汉姆菲尔(J.K.Hemphil)、哈)、哈尔平(尔平(A.Halpin)等为代表的美国俄亥俄州立)等为代表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及他们所多次修订的大学的研究及他们所多次修订的“领导行为描领导行为描述问卷述问卷”(简称(简称LBDQ););以李克特以李克特(R.Likert)、卡茨()、卡茨(F.Katz)等为代表的美国)等为代表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及他们所提出的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及他们所提出的“以员工为以员工为导向导向”和和“以生产为导
22、向以生产为导向”领导两维层面理论;领导两维层面理论;(三)领导行为的研究领导行为的研究 布莱克(布莱克(R.R.Blake)和莫顿()和莫顿(J.S.Mouton)的的“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菲德勒(菲德勒(F.E.Fielder)的的“权变理论权变理论”以及他所编制的以及他所编制的“最难共事者最难共事者问卷问卷”(简称(简称LPC););赫塞(赫塞(D.Hersey)和)和布兰查德(布兰查德(K.H.Blanchard)的)的“情景领导理情景领导理论论”;豪斯(豪斯(R.House)的)的“路径路径目标目标”理论;理论;哈尔平、李克特等有关组织气候的研哈尔平、李克特等有关组织气候的研究
23、以及他们各自修订的究以及他们各自修订的“组织气候描述问卷组织气候描述问卷”(简称(简称OCDQ)和)和“组织特征测量图组织特征测量图”(简称(简称POC),等等。),等等。(四)激励理论激励理论 如何激发行为动机,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激发行为动机,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这也是行为科学家关心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这也是行为科学家关心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称为激励理论。行为科学家在激励方面的一般称为激励理论。行为科学家在激励方面的研究包括:研究包括:马斯洛的(马斯洛的(A.H.Maslow)“需需要层次理论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格(麦格雷格(D.McGregor)的的“X理论、理论、Y理论理论
24、”;赫茨伯格赫茨伯格(F.Herzberg)的)的“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也称(也称“激激励励保健理论保健理论”););弗鲁姆(弗鲁姆(V.H.Vroom)的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亚当斯亚当斯(S.Adams)的的“公公平理论平理论”;莫尔斯(莫尔斯(J.J.Morse)和洛希)和洛希(J.W.Lorsch)的)的“超超Y理论理论”,等等。,等等。行为科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理论、行为科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从理论角度来讲,从理论角度来讲,50年代以前,教育管年代以前,教育管理领域的理论,要么
25、属抽象的哲学思辨,理领域的理论,要么属抽象的哲学思辨,要么是单纯的经验总结。要么是单纯的经验总结。50年代中期以年代中期以后,在行为科学的影响和启发之下,教后,在行为科学的影响和启发之下,教育管理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化工作,育管理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化工作,这些理论极大充实了教育管理的理论体这些理论极大充实了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难怪后来有不少学者评说,这一时系。难怪后来有不少学者评说,这一时期是教育管理的期是教育管理的“理论运动理论运动”(The Theory Movement)和科学化运动时期。)和科学化运动时期。行为科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理论、行为科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我们可以从
26、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在研究方法上,行为科学出现以前,教育在研究方法上,行为科学出现以前,教育管理研究的主流属管理研究的主流属“根据常识的价值判根据常识的价值判断断”,实证研究虽有但不被重视。而行为,实证研究虽有但不被重视。而行为科学基本的研究手段就是实证研究,包括科学基本的研究手段就是实证研究,包括编制问卷、访谈调查、实地观察、个案分编制问卷、访谈调查、实地观察、个案分析等等。这些研究手段被大量运用到教育析等等。这些研究手段被大量运用到教育管理领域之后,打破了以前的研究框式,管理领域之后,打破了以前的研究框式,使得教育管理的研究更为
27、严谨和科学。使得教育管理的研究更为严谨和科学。行为科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理论、行为科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采用了行为科学的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采用了行为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理论和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出现了极大改变,科学的成分大大增强,出现了极大改变,科学的成分大大增强,学科的体系也日趋严密和完善。正是在这学科的体系也日趋严密和完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得后来很多研究者得出这样个意义上,使得后来很多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管理学自的结论:教育管
28、理学自20世纪世纪5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才真正走上科学的道路,并被学术界公认才真正走上科学的道路,并被学术界公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综上所述可以看到,20世纪以来管理思想几乎每发展一步,都会对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实践影响大些,而人际关系理论、结构主义和行为科学则对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影响大些。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管理活动的理论基础教育管理活动的理论基础一、教育管理活动的哲学思考:为实现教育目一、教育管理活动的哲学思考: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服务二、教育管理活动的社会学意义:履行对社会二、教育管理活动的社会学意义:履行对社会的责
29、任的责任三、教育管理活动的心理学支持:遵循人的身三、教育管理活动的心理学支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管理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管理四、教育管理活动的经济基础:经济活动对教四、教育管理活动的经济基础:经济活动对教育管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育管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五、关于组织的学说:教育管理活动的根基1、组织的概念、组织的概念2、组织的类型、组织的类型3、组织结构与管理层级、组织结构与管理层级4、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5、组织变革、组织变革6、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六、领导问题研究:教育管理活动的指南1、领导与权力、领导与权力2、领导特质理论、领导特质理论3、领导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4、领导权变理论、领
30、导权变理论5、新领导理论、新领导理论七、决策过程研究及其启示1、最优化决策模式、最优化决策模式2、满意决策模式、满意决策模式3、决策类型、决策类型4、集体决策、集体决策八、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力武器:激励理论1、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2、需要层级理论、需要层级理论3、X理论和理论和Y理论理论4、激励、激励-保健理论(双因素理论)保健理论(双因素理论)5、生存关系成长理论、生存关系成长理论6、期望理论、期望理论7、公平理论、公平理论8、目标设定理论、目标设定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五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1、的五个等级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一是:人是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一是:人是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未满足的需要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能起激励作用。不再能起激励作用。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到满足后,另一
32、层需要才会出现。2、X、Y、Z理论学派理论学派(1)麦格雷戈的)麦格雷戈的X、Y理论假设理论假设麦格雷戈认为古典组织理论观点是建立在麦格雷戈认为古典组织理论观点是建立在X理理论关于人的假设上,即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论关于人的假设上,即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说,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
33、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定的工作目标;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压迫感感”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并不是懒惰,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并不是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厌恶决定于工作对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厌恶决定于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愿意承担责任;多数人都有相当下人们愿意承担责任;多数人都有相当程度的现象、智慧与创造的能力,以解程度的现象、智慧与创造的能力,
34、以解决组织上的各种问题;人们都热衷于发决组织上的各种问题;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2)麦格里的)麦格里的Z理论理论Z理论的要旨如下:理论的要旨如下:(1)制度与人要兼顾)制度与人要兼顾(2)激励与惩罚要兼用)激励与惩罚要兼用(3)生理与心理需要并重)生理与心理需要并重(4)静态与心态组织要兼顾)静态与心态组织要兼顾Z理论具有下列特性:理论具有下列特性:(1)综合性)综合性(2)全盘性)全盘性(3)系统性)系统性(4)生态性)生态性(3)双因素动机理论)双因素动机理论1959年,赫兹伯格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写作出年,赫兹伯格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写作出版了版了工作与
35、激励工作与激励一书,正式提出了激励的一书,正式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双因素理论。其主要观点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可以归纳为十项:企业的政策与行政保健因素可以归纳为十项: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与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地位。工作条件;地位。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归纳起来有六种:工作上的成就感;激励因素归纳起来有六种: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的可能性;责任。3、简析、简析在人力资源理论中,学者们试图把组织在人力资源理论中,学者们试图把组织与个人统一整合起来。这样做更符合组与个人统一整合起来。这样做更符合组织管理的实际。织管理的实际。人力资源理论过于偏重非正式组织而忽人力资源理论过于偏重非正式组织而忽略正式组织的研究与应用。略正式组织的研究与应用。九、有效沟通以保障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九、有效沟通以保障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1、沟通的过程、沟通的过程2、沟通的网络、沟通的网络3、沟通的障碍、沟通的障碍4、沟通的技巧、沟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