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获奖教育论文家长抱怨对幼儿教师心理影响的研究 ,快来看看吧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同样也是自小便受到了父母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深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家长经常会对幼儿教师进行抱怨。家长抱怨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研究国内外还是比较稀缺。本文采用了文献检索法、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对几所幼儿园的调查了解,对家长抱怨对幼儿教师心理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具体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长抱怨与其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都有重要的关系;家长们抱怨的内容主要是围着幼儿学习、生活、卫生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表
2、明表明家长抱怨对教师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了教师们职业倦怠、心理压力大及轻度焦虑等不良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教师本人应该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正确对待家长的抱怨,并且要经常主动的与家长去交流沟通;二是家长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有效表达自己看法的合理方式,经常主动的跟教师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教师也应该要学会减压,正确对待来自家长的压力。总之,家长与教师只有双方互相了解才能达到理想中的家园共育的良好效应。 关键词 家长抱怨;心理影响;交流互动;对策 正文 一、前言 (一)问题提出 当前国家不断繁荣发展,幼教事业正在迎来它的春天。尽管幼儿教育事业不断
3、地紧跟着时代的脚步向前发展但是却出现了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大部分的专家学者和家长普遍只关注到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问题,忽略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当前幼儿教师的压力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引起关注。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其中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对幼儿教师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容轻视,如何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彼此理解,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是幼教事业发展路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大部分家庭条件得到了改善,每个幼儿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样也是自小便受到了父母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深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个
4、现象:家长经常会对幼儿教师进行抱怨。而究竟家长是针对什么问题进行抱怨,幼儿教师又是如何应对的,以及家长抱怨对幼儿教师的心理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而且据研究表明,最近几年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在幼儿园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意见分歧是引起家长抱怨的主要原因,而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抱怨作为一种压力来源对教师的心理影响不可忽视。如何处理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关系,增进家长与教师的相互理解,缓解幼儿教师的压力,营造和谐的家园合作关系氛围,无论从幼儿角度出发还是从教师和家长出发,都非常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目前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只是从整体角度对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而针对具体的领域却
5、未深入探讨。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幼儿园存在的这一问题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帮助幼儿教师有效地应对来自幼儿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减少教师和家长的矛盾增进彼此之间相互理解,以求对幼儿园有所借鉴和启发意义,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营造一片蓝色天空。 (三)相关研究动态 1.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类型及意义 (1) 家长与教师关系类型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普遍教育问题,国内和国外学者就家长和教师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对其提出了不同的创新型见解,国外与国内学者提出的看法也各具特色。 我国学者一般都是按照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关系这一层面进行划分。例如学者王洪秀在其研究家长和教师关系
6、的研究中,把目前的家长与教师关系分为离散型关系、附属型关系、民主型关系三种。湖南师范大学的学者朱赛红在其文章从配合到合作论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中提到了一种配合式的家长与教师关系。王成刚学者在其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伙伴关系一文中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以儿童利益为中心,从而建立起来一种相互支持,共享儿童教育知识和经验的一种同盟伙伴关系。 国外学者根据不同的角度出发,另辟蹊径,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例如美国学者学者安迪哈德里夫斯在其文章教师与家长:敌人还是朋友?一文中,他认为教师和家长之间有三种基本的伙伴关系:默默无闻的伙伴关系,相互学习支持的伙伴关系,为推进鉴于改革的社会运动定基础的积极伙伴关系;美国社会心
7、理学者琼斯与西鲍特根据互动行为主体的相倚状况,把人际互动划分为四种类型:假相倚、非对称性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这个结论也被借鉴到教育问题上来,用来进行解释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还有学者提出了家长与教师属于一种中介性的特殊关系,行为学家纽卡姆 ( Newcomb) 提出“ ABX”模式来表达以第三者为中介的关系, 其中A 是一个认识主体, B 是另一个认识主体, X 是第三者。在教育问题中,我们常把A当成是教师,B被认为是家长,X就代表学生。 (2)家长与教师关系的意义 “将儿童的最大利益置于中心”,“一切为了孩子”是教师与家长共同信奉的教育原则, 同时也是两者合作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良好的
8、教师与家长良好合作关系,有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宋艳红学者在浅论教师与家长关系的中介性中认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而两者的隔阂与分离却有可能损害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对儿童的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例如刘国凤学者在浅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中谈到家长与教师方良好的关系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家长一起形成教育合力,他还提到家长与教师的关系甚至影响到孩子接受教育的态度。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副教授徐红在其研究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及消解中指出,家长和幼儿教师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两大主体,如果这两大主体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彼此
9、一致,就会产生“教育共振”效应,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家长与教师友好关系从教师角度以及从家长角度来说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关系可以减少消除双方之间的矛盾,更能建立一个合作有好的关系。家长与教师之间彼此信任,形成一致教育观念,为推动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形成了一股合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熊艳在论我国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构建中提到,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家长平等相处,学生家长便会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持肯定的态度,能积极配合教师对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家长与教师的积极关系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不仅在我国引起了高度重视,在国际上都达成了普遍共
10、识。例如,我国的1996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8条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并规定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国外幼教界将家长工作看作是幼教机构重要的任务,是幼儿教师应尽的职责。如美国幼儿教育学会在1984年制定颁布了早期教育质量标准,对幼儿园等托幼机构在家园关系方面提出了比较具体的7条要求。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明确提出:“不仅家长,而且整个社会都应当负担起同所有教育系统的
11、工作者以及非政府组织一起工作的重大责任,一起全面实现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等各项目标,并以此方式对可持续发展及和平文化作出贡献”,“寻求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的合作,因为他们能帮助教师将教育过程更紧密地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将教育过程变为事件宽容与团结以及尊重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活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依靠社会的各种力量尤其是增强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众多的官方文件都表明了家长与幼儿教师关系对教育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分歧表现 我国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分歧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幼
12、儿的教养方式、态度,幼儿的评价及对幼儿的期望等这几方面的分歧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一致认同的。 (1)教养方式、态度的分歧是导致家长与教师发生矛盾最主要的原因。高明书在教师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文中提到,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教育观,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不符合道德的教育观,这样直接与幼儿教师所教导的教育观发生了直接冲突。熊易群副教授在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中也陈述了同样的观点。这种分歧大量存在于日常教育工作中,对家长和教师之间矛盾的产生埋下了种子,导致了教师频繁招致家长的抱怨。 (2)对幼儿评价的不同也是影响家长与教师关系发生分歧的重要原因。由于家长与教师是在不同的情境中观察幼儿的因此得出的结
13、论也是具有很大的差别,再加上家长与教师评价有时都带有感性色彩,所以难免对幼儿的评价有失偏颇。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副教授、博士徐红在其论文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 成因及消解中提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幼儿教师根据全班幼儿的表现,指出某幼儿的行为欠当,但该幼儿的家长则可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孩子的不足,反而辩称自己的孩子聪明可爱,尤其有部分祖辈家长 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孙子女护短,不愿意自己的孙子女受到丝毫的委屈、非议与责备。高明书在教师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幼儿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有时教师与家长缺乏互通信息,因而对幼儿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做出的评价也是各执一
14、端。 (3)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在幼儿园中现在随处可见,“赢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不少家长的教育观,一些父母便从一开始就把个人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熊易群副教授在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提出,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一般比较笼统而客观,他们期望每个幼儿都能有所进步,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具体的、带有明显的定向性质,有时难免有主观臆想的成份。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王雪梅在教师与家长对幼儿教育期望的比较中概括了她在附属幼儿园自己观察三个月的研究,她是以个案进行研究,她认为由于教师和家长的角色、社会定位不一样,对幼
15、儿的教育期望关注点也有差别,教师教育关注点的确立是一个综合专家管理者、教师等多方观点的过程。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点体现了家长对幼儿发展的教育理念。尽管在一些方面双方彼此有分歧,但是该学者认为两者的最终目的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3.家长与幼儿教师存在分歧的原因 对于家长与教师存在分歧这一问题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的角度来看可以得出我国的学者对其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深入研究。综合这近20年的研究,对于家长与教师之间存在分歧这一问题的成因我们得到了比较可靠丰富的结论。结合各位大家的观点,大致可以概括以下几种: (1)家长与教师沟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家长由于各种
16、原因缺乏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行为缺乏关心,给双方之间造成了矛盾。 (2)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 (3)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及教师和孩子的关系、家长与教师观察孩子的时空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4)家长自身的素质,有些家长的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教师的工作不够理解,甚至认为教育孩子就只是教师的责任。 大多数学者总结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的家长素质不高。前苏联学者达拉科娃在论家长和教师关系(1982)的研究中写到这样一个案例,娜塔莎她数学成绩不好,老师发现这个女孩子的家庭作业很马虎,因此告诉她的妈妈要注意督促女儿做好数学作业。这时候,女教师受到了
17、一连串的责骂,说她不公正,对她女儿有成见,说她不会教书,等等。这位年轻母亲的行为,我们只能认为她是毫无教养,不通情理,不讲文明的妈妈。高明书学者在其文章教师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中描写了当今现在社会的一种现象,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是“家庭的支柱”,是“掌上明珠”,生怕幼儿累着,对孩子采取的是溺爱放纵的态度。不但自己“溺爱”孩子,还把这种溺爱带到幼儿园来,特别是要求教师也要“溺爱”他的孩子,“事儿特多”。 一线教师吴穗娟她在文章 浅析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家长中以教师对家长的期待的角度对教师和家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她提到现在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指责老师,也有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想法、做法
18、、说法是错误的,以后不要听老师的,这样就不仅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也给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就提高家长素质方面我们应该给与重视,为家长普及教育知识,宣传新的教育观念也是幼儿教师的一个职责,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4.构建家长与幼儿教师良好关系的策略 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的。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有的放矢,给出了给出了许多积极科学的可行策略,值得教师和家长去学习。综合上述专家学者的文献中所给的建议和意见,笔者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而且教师有责
19、任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徐红的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及消解(2013)提出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在职培训,业余进修“观摩学习”、“实践反思”研究探讨等途径来加强自我教育;教育媒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等部门通过联手创建家庭教育网站“开设家长橱窗”“举办家长学校”创办家庭教育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 以之提高家长的幼儿教育境界及科学育儿水平。李志刚在建设良好教师与家长关系的探讨建议到教师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共同教育学生。谭细龙、王慧玲论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创建中也同样指出,教师应当对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
20、量,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迫切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2)双方应该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著名学者高明书发表的教师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2002)提到教师主动沟通情况,正确对待并非合理的意见;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平等协商。谭细龙、王慧玲的文章论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创建认为,教师应当尊重家长,家长应当尊重教师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和引领人,二者对学生的成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是平等的教育者,相互之间没有隶属或领导关系,在交往中应该相互尊重,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应该相互支持和配合,这既是教育实际工作的需要,更是教育法律规范对二者的要求。
21、(3)教师要掌握沟通艺术,用多种途径与家长良好的沟通。谭细龙、王慧玲论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创建中提到,学生家长有各种类型,所以教师在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善于与各类家长沟通,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沟通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要将普访、常访、重点访问结合起来。张义化作春泥更护花浅析家长与教师的关系 建议到选择恰当的时间及地点,要做善于倾听的教师,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4)教师要学会树立自己的威信,应得家长的信任。任顺元学者的论文概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1991)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家长,也包括不在学生面前说有损于家长威信的话和寻找家长身上的优良品质。而且学者柳华在如何正确处理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中同样建议到
22、,教师必须要取得家长对自己的信任,让家长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以及幼儿教育的特点,让家长明确幼儿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经常把老师的想法和教育方案告诉他们,让家长相信教师能较好地照顾、教育好他们的孩子。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学者主要是针对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资料相当丰富。在对幼儿园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聚集的焦点在于家庭与教师的矛盾分歧这一方面,在解决策略方面都提出了比较新颖的方法。在我国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抱怨这一现象也主要是由于双方之间存在分歧而引起的,但是家长抱怨幼儿教师的心理影响这一具体的课题研究寥寥无几。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深入的探讨家长抱怨对幼儿教师的
23、心理影响这一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可靠的信息,客观公正的分析幼儿与家长的矛盾,为缓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增加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双方理解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立足于现在幼儿园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发放问卷及访谈的基础上对家长抱怨对教师心理影响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分析当前家长对幼儿教师抱怨的原因以及抱怨的内容,深入的调查家长的抱怨对幼儿教师心理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为幼儿家长和教师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创建和谐的家长与教师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让教师、家长共同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4、(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针对家长抱怨对教师心理的影响进行的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则是教师心理。家长抱怨对教师心理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进行研究时,主要是针对教师的心理和生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据了解,幼儿教师们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焦虑紧张、甚至产生了职业倦怠等不良反应。为了更准确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笔者对教师及家长都进行了调查访问。对主要研究对象教师进行的调查是围绕其心理健康及其如何对待家长的抱怨等内容而开展的;对于另一研究对象家长进行的调查则是围绕着对教师工作的态度和抱怨的内容而开展的;综合双方的调查资料才能比较准确的得出可真实的研究结果。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检索法:文献法也称
25、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并且收集教师心理相关的研究资料,清楚的知道教师心理的内容,帮助笔者明确所要研究的课题,进一步针对幼儿家长抱怨对教师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有了更详细和明确研究内容,在研究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力求具有补充和创新之处。 2.问卷法: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本调查主要是针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的研究,所谓心理健康指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较高的发展水平,即人在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
26、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体现。目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而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其行为方式,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给与高度的关注。本次研究会设计两份调查问卷,本调查问卷会采用自填式问卷,一份幼儿教师心理状况调查表,这份调查表是针对教师进行,计划印发30份,按比例发给三个幼儿园教师,说明用意并要求教师真实填写,及时回收。该问卷主要调查幼儿教师的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给老师发放问卷让教师无记名填写获取真实结果。该问卷主要围绕着教师的心理状况、所遭受家长抱怨的频率、自己对待家长抱怨的态度和方式
27、等内容进行展开。通过以上的内容进行直接调查,可以比较直接的获得教师的心理感受及其对家长抱怨的态度,教师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受顾虑。另一份是对教师满意程度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园的家长进行。计划印发问卷90份,随机挑选个三个园分别以每园30份的数量发放到三个幼儿园,若有特殊情况,会调整发放的数量。该问卷将会按照上面所讲的比例分发给样本幼儿园的每位老师、保育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确保及时回收。家长的个人属性及他们对幼儿教师抱怨的内容等问题能够反映出教师目前所受到的抱怨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及其这些内容会对教师相应的产生心理影响。因此问卷主要从家长自身的属性,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态度、及其对教师抱怨
28、的内容和频率等几个方面进行的调查。 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由于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调查幼儿家长抱怨对教师的心理影响。因此研究者事先会做好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并根据访谈的具体内容对方谈的程序与内容进行灵活调整,注意谈话的方式和语气。研究者会遵守科研规范,会将接受访谈的教师的真实姓名及谈话内容采取保护措施。 三、家长对幼儿教师抱怨的现状 本研究通过调查与访谈的形式,针对幼儿园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抱怨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对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将具体从家长对教师抱怨的原因内容、抱怨后得到的反馈及家长对教师
29、的期望四个方面来对研究结果进行呈现和分析。 (一)家长抱怨的原因 本研究通过对回收的81份问卷及对教师的访谈记录分析,研究发现家长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家长性别这三个因素对教师的抱怨现象有一定的影响。 据表1.1调查结果显示,从抱怨的频率上来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其以上的家长抱怨的频率比中学文化水平的家长抱怨频率相对要少。数据显示,中学文化水平的家长很少抱怨的比例是38.9%,而大专及以上的家长很少抱怨的比例是42.9%,两者之间频率差是4%,相对来说差异较小。但是偶尔抱怨和频繁抱怨两种程度中,中学文化水平的家长明显的比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家长抱怨的频率多,中学文化水平的家长频繁抱怨的比例是11.1%
30、,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家长抱怨频率为3.1%,两者频繁抱怨的频率差为8%;家长偶尔抱怨的频率分别是27.8%、14.3%,两者之间的差为13.5%。从所陈列的数据总的可以看出,一般家长文化水平越高抱怨的频率相对会越小。家长的文化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教育观、育儿观。家长自身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总的不会有太多相悖之处,并且他们对自己的小孩也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他们一般通情达理,不会不分青红皂白把事情的全部责任归咎于教师。反之,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家长,据访谈调查,很多教师反映不少家长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就是教师和幼儿园的全部责任,对于家教和家园共育的观
31、念和意识明显比较薄弱。因此,这类家长相对于来说抱怨的次数也相对较多。 据表1.2数据研究表明,家长性别对抱怨的频率有一定的影响。男性家长没有抱怨的频率为55.6%,女性家长没有抱怨的频率为26%,两者之间频率差为29.6%。偶尔抱怨和频繁抱怨两种程度中,男性比女性的抱怨频率低。总体来说,男性家长普遍比女性家长抱怨的频率低。之所以呈现这种现象,与男女之间本身的气质差异有关,男女两性之间的气质差异影响了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男性大多数偏向粘液质类型,他们感受性低,忍耐心高,做事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而女性大多属于胆汁质和多血质类型,她们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情绪情感
32、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而且体验不深刻。由于性格上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对幼儿的抚养方式和教育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差异。女性家长更容易因为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细小和琐碎的事情去抱怨家长。在与教师的访谈中,一位老师反映了这样一件事情:壮壮和丁丁及洋洋是某班班上的小朋友,壮壮和丁丁在游戏时不小心撞到了洋洋,导致洋洋的嘴磕破出血了。教师因为没有亲眼看见事件发生的情景,所以只问了当事人和旁边的小朋友就以为是壮壮撞到的,于是打电话告知了壮壮爸爸,后来壮壮在放学的时候把事实告诉了爸爸,爸爸打电话给老师把事实说清楚了,老师也给小朋友道歉了。但是晚上,壮壮妈妈打电话给园长,说一定要求看监控视频,她说她儿子的心理受到伤害
33、了,一定要老师给出一个答复来弥补他儿子受到的伤害。于是老师打电话给家长反复道歉并且在班上公开的解释这件事情,并且做出了公开的道歉。事情过后,老师心理也特别难受,家长的不理解园长的批评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根据表1.3数据研究表明,家长抱怨的频率与家长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如数据显示,调查的父母中,没有抱怨的比例为38.5%,频繁抱怨的比例为3%;而调查的祖父母中,他们没有抱怨的频率为25%,频繁抱怨的比例为12.5%。家长的年龄越大抱怨的次数也就相对较多。一般的祖父祖母年龄较大,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了难以接受新鲜事物,并且爱孙心切,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也能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不能容忍
34、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丝毫委屈。这样的家长,给教师的工作无疑带来了更多的负担,所以彼此之间的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反之一般年轻的父母教育观开朗许多,不会计较很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健康阳光就行了,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家长一般也能理解,不去过多的抱怨。 据与教师的访调查中发现,家长抱怨不仅与其文化、年龄及性别有一定联系,家长的个性是影响着家长抱怨的重要因素,并且容易受到群体效应影响。据老师反映,某班有几位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总是不予以信任,对待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和生活保育问题总不能满意,并且经常聚集在一起议论,他们把问题反映给老师后老师已经尽力的去解决,但是他们还是不满,又去园长办公室反映。他们经常在幼儿
35、园教室窗户偷偷观察,曾经一个星期就在监控室里看监控视频,观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说这样的教学生活让他们过得非常的压抑,他们不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而怕家长抱怨,而是家长如此的不信任让他们觉得很没有成就感,并且自己没有丝毫人生自由,整日生活在被监控的世界里。园长也与这些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尽量解决,但是最终这几位家长选择了集体退学。 (二)家长抱怨的内容 根据平时幼儿园的观察和与教师的访谈调查,将家长抱怨的内容主要归咎于生活、学习、卫生及其他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调查统计,家长出现抱怨情况的人数为52人,其抱怨内容具体统计结果如 如图所示,家长抱怨主要以生活和学习为主,其中
36、抱怨生活这一方面的占据了61.5%,学习占了总数的23.1%,卫生占了总数的9.6%。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的规定,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应该遵循保教结合,全面和谐教育等原则。所以,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区别就是保育是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从调查的结果表示,现在的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家长对孩子的生活质量的关注远高于学习,说明过去小学化倾向的错误教育观得到了好转。 针对生活方面的主要抱怨内容,研究者深入的做了调查。总体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细小琐碎的事情。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一日生活起居、健康问题及一些细小的生活问题。大到健康饮食小到擦屁屁,穿衣服等一些特别琐碎却又劳
37、心的事情。中小班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饮食进餐问题,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吃饱或者是愉快的进餐。在访谈调查中,教师反映有一位家长对教师抱怨自己的小孩是不是在幼儿园从来没吃饱过,因为每次一回家仍然要吃很多。让老师觉得很尴尬,老师解释了由于幼儿的活泼好动的个性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及幼儿的消化系统与成人也不一样造成的,但是家长还是半信半疑。健康问题同样是家长关注的重要问题,有些家长经常埋怨教师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按时按量的喂药。一全托班教师反映说小孩来上学时有点咳嗽,喂了几次药感冒就好了,于是老师就没有继续喂药。结果家长很生气,抱怨老师没有把该吃的要喂完。在幼儿园里小朋友由于自身的体质等问题感冒是不可避免的
38、问题,可是有些家长喜欢完全把责任归于老师,认为是教师的失职,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小孩。例如,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运动量比较多并且容易出汗,当时老师就让孩子们把衣服脱掉了。第二天,一孩子家长非常生气抱怨给小孩脱衣服导致感冒,并且警告说以后都不要给他家小孩随便脱掉衣服。 在学习方面,抱怨相对较多的就是大班的家长,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仍然抱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他们不少家长要求教师应该要改变开展活动的方式,要求小孩子应该多学一些拼音,加减法。有家长抱怨幼儿园发的练习册太简单并且甚至认为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了。中小班家长对于学习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普遍的观点就是研究教师多教一些儿歌和简单舞蹈,开展
39、更多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寓教于乐。家长们强烈的反对幼儿园组织小孩看电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所有家长的心声。 现在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还是非常不错的,据笔者本人的观察了解,该幼儿园教室每天晚上都要开紫外线或者烟熏艾叶的方式进行消毒,餐具都要放在消毒柜里杀菌,地面每天都用消毒水洗清,食堂的食物及水果都是经过了专业人员的严格检查,幼儿进园之前要进行晨检并且用盐水洗手,所以现在幼儿园的卫生问题基本上是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和信赖。但是还是有少许家长抱怨卫生问题,据老师反映,有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宿舍卫生工作还是不令人满意,他们反映床铺应该要经常拿出来而且床位也要和别的
40、班级交换。另外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应该要在室内消毒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他们担心幼儿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家长们认为幼儿玩具这些物品同样也要定期清洗,教师也应该要对孩子多进行个人卫生教育,让他们从小讲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家长抱怨后得到的反馈 家长抱怨后得到的反馈结果与构建和谐的家长与教师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何处理家长抱怨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所需要学的必修课。家长抱怨的解决不仅影响着家长对教师的看法及认可,更多的是反映了一个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据调查表明,家长的抱怨问题总体上得到了教师的认真对待,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其统计结果如下表2.2所示。 抱怨后的结果 所占比例 教师欣然接受,问
41、题得到解决 66.7%(54人) 教师接受了,采用过度满足的方式 19.8%(16人) 给幼儿穿小鞋 11.1%(9人) 教师接受,但是未采取行动 2.4%(2人) 笔者同时也对教师群体也做了研究调查,总共发放30份问卷,回收24份,教师们对待家长抱怨态度其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2.3所示。 表2.3 所占比例 教师对待抱怨的态度 虚心接受,尽力解决(16人) 66.7% 尽管不高兴,但是还是解决(6人) 25% 接受,但是看具体情况解不解决(2人) 8.3% 从表2.2和表2.3两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家长们抱怨后得到的反馈大部分是积极的,家长卷中的回收数据显示,教师欣然接受家长反映的问题,并且
42、问题得到解决的比例占到了66.7%,教师虚心接受坚决的比例也是66.7%,说明了家长们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反映了教师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热情。但是仍然有11.1%的教师采取的是给幼儿穿小鞋的方式来解决报复问题,并且有25%的教师对待家长抱怨的态度还是属于消极状态的,说明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及个人素质仍然要加以改进。但是图表的数据总的说明了当前的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教师解决家长抱怨的方式和态度都是比较合适的,家长们也比较满意。而且当前教师的个人素质普遍较高,能够虚心接受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能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心情。尽力帮助解决了家长们的问题。但是图表也明显反映了一个不可忽
43、视问题,不少教师仍然受落后古板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不能够太客观的对待家长抱怨的问题,所以采取了一些不科学的解决方式。这样偏激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家长抱怨的问题,而且容易造成彼此之间的误会,反而给教师工作带来更多的困惑和麻烦,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学会与家长交流沟通,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四)家长对教师的期望 据调查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家长最看重的是教师的个人品质,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反而是次要的。学前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是以保育工作为主,所以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家长最为关心的内容。其具体结果如表2.4所示。 所占比例 家长看重的教师品质 责任心 74.
44、1%(60人) 耐心 18.5%(15人) 亲和力 4.9%(4人) 教学水平 2.5%(2人) 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儿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不再把智育发展作为唯一衡量教师工作的唯一指标,并且更多的关注的是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74.1%的家长最看重的是教师的责任心,仅仅2.5%家长最注重的是教学水平,反映了当前家长们思想的进步,从而也凸显了一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备的工作素养和个人品德就是责任心。因为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差,需要教师的悉心照顾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很强的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能得到家长们的信任,孩子们才能有一个更安全的发展环境。 问卷中,家长也明确了他们对教师
45、的期望,总结有以下几点: (1)家长希望教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 (2)对待孩子要有爱心,强烈的责任感,对幼儿要充满爱。 (3)教师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拟能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生活和学习习惯。 (4)建议教师多组织户外活动,少看电视,并且要做到寓教于乐,特别要注重因材施教。 (5)教师要善于与家长沟通,有事要及时与家长主动联系。 四、家长对幼儿教师抱怨产生的心理影响 (一)家长抱怨对教师心理带来的具体影响及表现 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家长抱怨尽管是教师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小”问题,但是就是这些琐碎
46、的事情堆积起来,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一系列的不良情绪。 其统计情况如下图3.1所示。 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家长抱怨对教师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其中教师心理压力的比例占据了38.5%,引起了职业倦怠的比例占了33.3%左右,引起教师轻度焦虑的占了15.4%。 1.造成了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西方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学者基里亚科(kyriacou)和萨克利弗(sutcliffe)率先在教育评论上发表了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性文章,后来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便逐渐增多,众多的调查数据证明教师为高压力感群体“但是
47、教师的职业压力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迄今为止不到 40 年的时间”。而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研究更是比较晚,近年来,我国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文献开始增多,如饶淑园的珠三角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调查报告,该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中有超过 42.57%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压力较大或很大,而认为自己没有压力或稍有压力的教师仅占总数的 24.5%,压力中度的占 32.9%,这说明幼儿教师属于压力中等偏大的群体。刘笑梅学者的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文章表明:调查显示 100% 的幼儿教师都认为有心理压力,56.89% 的教师感到心理压力较大,22.17% 的幼儿教师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幼儿教师长期在较大心理压力状态下工作,必然对他们的情绪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