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解读1 1、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虚词常见虚词”共共1818个。个。“在文中的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用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2 2、考查方式:选择题,比较异同;翻译题,重要虚词用法。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第1页/共68页而而何乎何乎乃乃其其且且若若所为所为焉也焉也以以因因于于则者与则者与之之1
2、10234567891112131415161718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第2页/共68页按常出现在文言句子的位置分句首:句中:句尾:帮助文言文断句何、其、且、若而、乃、所、为、以、因、于、则、者、之、与焉、也、乎第3页/共68页而:(一)作连词,表示某种关系(一)作连词,表示某种关系 1、并列关系 2、递进关系 3、顺承关系 4、修饰关系 5、因果关系 6、假设关系 7、目的关系 8、转折关系(二)作代词,译作“你”“你的”(三)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第4页/共68页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图穷而匕见 2、温故而知新 3、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君子博学而日
3、参省乎己 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9、既而儿醒,大啼 第5页/共68页1连词,表承接“来”“就”;2连词,表并列“和”“并且”;3连词,表转折“却”;4、连词,表递进“而且”;5、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6、连词,表假设“如果”;7、连词,表因果“因而”;8、代词,通“尔”,“你”“你的”;9、时间副词词尾,助词。第6页/共68页何何(一)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二)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很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三)奈何:怎么(四)何如:怎么样第7页/共68页1.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
4、人、代事物,可译为“他”“它”,“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2.2.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孔雀)3.3.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4.4.指示代词,表“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其第8页/共68页(二)用作副词。(二)用作副词。表示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表示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
5、褒)能讥之乎(游褒)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者,其能久存乎(祭十)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庄暴)吾其还也吾其还也(烛之烛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伶官)反诘反诘“难道难道”揣测揣测“大概大概”婉商婉商“还是还是”期望期望“一定一定”第9页/共68页(三)用作连词。(三)用作连词。1.1.表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2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曼曼其
6、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离骚)沛然下雨,则苗沛然下雨,则苗其若是,孰能御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孟子)(四)用作助词。(四)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第10页/共68页二、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1、代词,可译为他 的 2、代词,可译为他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连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第11页/共68页 乎(一)介词,同“于”
7、(二)句末语气助词(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地”第12页/共68页刿曰:刿曰:“肉食者肉食者”乃入见(乃入见(曹刿曹刿)1.1.“于是”“就”,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廉颇)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鸿门)2.2.“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条件。乃乃(一)用作副词(一)用作副词第13页/共68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师说)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石钟)3.3.“却”“竟(然)”“反而”,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逆转相背。
8、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项羽本纪)4.4.“只”“仅”,表示对事物范围的限制。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信陵)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齐桓)5.5.在判断句中帮助判断,译为“是”“就是”等。第14页/共68页 乃(一)作副词 1、于是,就 2、才 3、竟然、却、反而 4、只、仅 5、帮助判断,是,就是(二)作代词 1、人称代词:你,你的 2、指示代词这样(三)作连词 于是(四)固定句式:无乃.乎恐怕吧第15页/共68页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
9、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作判断词,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第16页/共68页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廉颇)1.1.并列并列关系,并且。关系,并且。且且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陈涉)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六国)2.2.递进关系,而且递进关系,而且
10、,况且,况且。(一)用作连词。(一)用作连词。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孔雀)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石钟石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鸿门)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师说)3.3.表让步关系。尚且,还。表让步关系。尚且,还。第17页/共68页不出,火且尽(不出,火且尽(游褒游褒)且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鸿门鸿门)1.1.将,将要。将,将要。(二)用作副词。(二)用作副词。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石壕)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孔雀)2.2.暂且,姑且暂
11、且,姑且。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过秦)且夫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赤壁)【且夫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况且”,“再说再说”。第18页/共68页 且(一)连词 1、并列关系 2、递进关系 3、让步关系(二)副词 1、将要 2、姑且,暂且(三)且夫:况且,再说第19页/共68页二、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存者1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2且委政非人。则李唐3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4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
12、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1、副词,暂且 2、连词,并且 3、副词,将要 4、连词,表并列 5、连词,尚且第20页/共68页视之,形若土狗视之,形若土狗(促织促织)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齐桓)若若若入前为寿若入前为寿 ,寿毕,寿毕 ,请以剑舞,请以剑舞(鸿门鸿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鸿门)1.1.第二人称,第二人称,“你你”“”“你们你们”。(二)用作代词。(二)用作代词。(一)用作动词。像,好像。(一)用作动词。像,好像。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齐桓)2.2.表近指,相当于表近
13、指,相当于“这这”“”“这样这样”“”“如此如此”。(三)用作连词。表假设,如果。(三)用作连词。表假设,如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烛之)第21页/共68页 二、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2若人之思,3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龙之一爪也。6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1、连词,如果 2、代词,这样,这,如此 3、动词,像,如,4、代词,可译为你 5、连词,或、或者 6、助词,放在开头,“至于说”第22页/共68页成反复自念
14、,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项脊)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促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师说)(二)用作助词。(二)用作助词。后加动词组成后加动词组成“所所”字字结构结构名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所所(一)用作名词,处所,地方。(一)用作名词,处所,地方。第23页/共68页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信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师说)【所以所以】1.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
15、当于据,相当于“用来用来的方法的方法”“”“是用来是用来的的”等。等。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廉颇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鸿门 【所以所以】2.2.表示原因。相当于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的原因(缘故)(缘故)”。第24页/共68页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信陵)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报任报任)【为为所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邹忌)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
16、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师说)【所谓】所说的。【所谓】所说的。第25页/共68页二、判断“所”在文中的意义。“吾1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钦。以其3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以教人向上者也。1、可译为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结构,“所居位”指“所居之位”4、“所+动词”结构,说的话 5、“所+动词”结构 6、可译为用来,的方法第26页/共68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劝学)赵王
17、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廉颇)1.1.有有“做做”“”“作为作为”“”“充当充当”“”“变成变成”“”“成为成为”等等义,须据语境灵活翻译。义,须据语境灵活翻译。(一)用作动词。(一)用作动词。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鸿门)2.2.以为,认为。以为,认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鸿门)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廉颇廉颇)3.3.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为为4.4.治理治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27页/共68页吾属今为之虏矣(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
18、鸿门)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促织)1.1.表被动(读表被动(读wiwi),有时跟),有时跟“所所”结合,构成结合,构成“为为所所”或或“为为所所”,译为,译为“被被”。(二)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律读作去声)(二)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律读作去声)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孔雀)2.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廉颇)臣请为王言乐(臣请为王言乐(庄暴庄暴)3.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替替”、“给给”等。等。第28
19、页/共68页为之奈何(为之奈何(鸿门鸿门)如姬为公子泣(如姬为公子泣(信陵信陵)4.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向”“”“对对”等。等。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孔雀)5.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因为”“”“由于由于”。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鸿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屈原)(三)句末语气助词(三)句末语气助词(wiw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译为疑
20、问或反诘。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译为 呢呢?第29页/共68页为(一)用作动词 1、作为,做 2、认为 3、是 4、治理 5、制定(二)用作介词 1、“替”“给”;2、表被动,“被”。3、因为,由于 4、为了(三)用作语气助词,“吗”。第30页/共68页 二、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天行有常,不1为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至理,当3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为巫所惑。巫者,以诡5为业,其所6为皆7为利也。故8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1、介词,可译为因为 2、动词,可译为是 3、介词,可译为对、向 4、介词,可译为被 5、动词,可译为作为 6、
21、动词,可译为做 7、介词,可译为为了 8、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9、介词,可译为替 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第31页/共68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劝学)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五人)焉焉且焉置土石且焉置土石(愚公愚公)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齐桓)(一)用作兼词。(一)用作兼词。“于之于之”(二)用作代词。(二)用作代词。“他他”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师说)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五人
22、)(三)疑问副词(三)疑问副词 代词代词“哪里哪里”“”“怎么怎么”。第32页/共68页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六国)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齐桓)(四)语气词。(四)语气词。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师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赤壁)盘盘焉,囷囷焉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乎几千万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阿房)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石钟石钟)(五)形容词词尾,相当于(五)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然”,译为,译为“的样子的样子”“”“地地”。第33页/
23、共68页二、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则必无颜世上矣。1、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2、兼词,“于”+“是”或“之”,可译为“在这里”3、代词,可译为“哪里”4、句末语气助词,不译5、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6、句末语助,可译为呢7、代词,可译为他们第34页/共68页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邹忌)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鸿门)1.1.表示判断语气。
24、表示判断语气。也也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齐桓齐桓)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阿房)2.2.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过秦)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石钟)3.3.表示肯定语气。表示肯定语气。语气词。(一)句末,表判断、肯定、反问、感叹等语气。(一)句末,表判断、肯定、反问、感叹等语气。第35页/共68页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信陵)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庄暴)4.4.表示疑问或反
25、诘语气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庄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邹忌)5.5.表示感叹语气。表示感叹语气。(二)、句中语气词。二)、句中语气词。是说也,人常疑之(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石钟)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师说)第36页/共68页二、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师道之不传1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2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3也。”“汝之言,金玉4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5也!”1、助词,句中表停顿2、句末语助,表疑问语气3、句末语助,表祈使语气4、句末语助,表判断语气5、句末语助,表感
26、叹语气第37页/共68页1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用)凭身份。以以2.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一)用作介词。(一)用作介词。4.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5.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第38页/共68页1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2.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而 或省去。(二)用作连词。3.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往往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4.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5.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
27、省去。第39页/共68页1 1.作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三)用作助词。(三)用作助词。2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四)用作动词。(四)用作动词。1 1.率领、带领。2.2.以为,认为。第40页/共68页 二、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1、名词,可译为原因 2、动词,可译为认为 3、介词,可译为凭借 4、介词,可译为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
28、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第41页/共68页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可译为因为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可译为在 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第42页/共68页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
29、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可译为因为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可译为在 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第43页/共68页罔不因势象形(罔不因势象形(核舟核舟)1.1.依照,根据。依照,根据。(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
30、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因为”“”“趁着趁着”“”“凭凭借借”“”“经过经过”“”“通过通过”等。等。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过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烛之)2.2.依靠,凭借。依靠,凭借。不如因而厚遇之(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鸿门)因击沛公于坐(因击沛公于坐(鸿门鸿门)3.3.趁着,趁此。趁着,趁此。因因第44页/共68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廉颇)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屈原)4.4.通过,经由。通过,经由。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31、谏太谏太)相如因持璧却立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廉颇)因而化怒为悲(因而化怒为悲(促织促织)(三)用作副词。(三)用作副词。于是,就于是,就,便;,便;因而。因而。(二)用作连词。因为,由于。(二)用作连词。因为,由于。(四)用作名词。(四)用作名词。原因,缘由,机缘。原因,缘由,机缘。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孔雀)第45页/共68页蒙故业,因遗策(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过秦)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子路)(五)用作动词。(五)用作动词。沿袭,沿袭,接连接连。第46页/共68页因(一)用作介词 1、依靠,凭借 2、根据,按照 3、趁着,趁机 4
32、、通过,经由。(二)用作连词,因为、由于。(三)用作副词,于是,就;因而。(四)用作名词,原因。(五)用作动词,沿袭。第47页/共68页 二、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1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2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3因。其常4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5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8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1、介词,根据 2、动词,沿袭 3、名词,原因 4、介词,趁着 5、连,于是 6、介词,凭借 7、介词,经由 8、介词,通过
33、,经过 9、介词,因为 10、连词,因为第48页/共68页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1.1.在,从,到。在,从,到。用作介词。用作介词。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2.2.“在在方面方面”“从从中中”。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3.3.向,对,对于。向,对,对于。于于第49页/共68页君幸于赵王(廉颇)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4.4.被。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5.5.与,跟,同。与,跟,同。良曰:“长于臣。”(鸿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6.6.“比比”
34、。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译为般译为“比比”,有时可译为,有时可译为“胜过胜过”。第50页/共68页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于是于是】1.1.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同现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于是余有叹焉(游褒)2.2.相当于相当于“于于+此此”。可根据具体语境译为:。可根据具体语境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在这、从这等。此、在这、从这等。第51页/共68页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
35、见见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第52页/共68页于于 作介词 1、在,从,到 2、在方面,从中(+于是)3、向,对,对于 4、被,表被动(+见于)5、和,跟,同第53页/共68页 二、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黄鸟1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3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于昔。吾乡之美已闻5于四方。世人皆欲老6于吾乡,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于是,不亦乐乎?1、助词,无意义 2、介词,对于 3、介词,可译为到 4、介词,比 5、介词,被 6、介词,在”7、介词,“对”或“向”8、
36、同现代汉语,“于是”9、于:介词,在 是:代词,这第54页/共68页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促织)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庄暴)1.1.和,跟,同。和,跟,同。与与 (一)用作介词。(一)用作介词。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陈涉)2.2.给,替。给,替。吾孰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邹忌邹忌)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六国)3.3.比,和比,和比较。比较。第55页/共68页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勾践勾践)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载稻与脂于舟
37、以行(勾践勾践)(二)用作连词。(二)用作连词。和,跟,同和,跟,同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三人,公与之母(勾践勾践)则与一生彘肩(则与一生彘肩(鸿门鸿门)1.1.给予,授予。给予,授予。失其所与,不知(失其所与,不知(烛之烛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六国)2.2.结交,亲附。结交,亲附。(三)用作动词。(三)用作动词。吾与点也(吾与点也(侍坐侍坐)3.3.赞许,同意。赞许,同意。第56页/共68页然则废衅钟与(然则废衅钟与(齐桓齐桓)通通“欤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四)通假。(四)通假。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邹忌)沛公
38、曰: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孰与君少长?”(鸿门鸿门)【孰与孰与】【】【与与孰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跟比较,哪一个比较,哪一个”第57页/共68页 与(一)介词 1、和,跟,同 2、替,给 3、比,与比较(二)连词,和,跟,同(三)动词 1、给予 2、结交,亲附 3、赞成,同意(四)通“欤”,语气词(五)孰与:与比,哪一个第58页/共68页二、判断“与”在文中的意义。朝过夕改,君子1与之,吾亦赞同。其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与也,应使众与其事,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
39、与?1、动词,译为赞许 、介词,译为和、动词,译为对付 、动词,译为参与、动词,译为结交 、动词,译为帮助、语气助词,表疑问第59页/共68页项王曰:项王曰:“”则与斗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鸿门)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劝学)1.1.表承接关系。译为表承接关系。译为“就就”“”“便便”。则则 (一)用作连词。(一)用作连词。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师说)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促织)2.2.表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表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译为“可是可是”“”“却却
40、”。(二)用作副词。(二)用作副词。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用,“是是”“”“就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岳阳)第60页/共68页论语论语六则。六则。1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三)用作名词。(三)用作名词。以身作则。以身作则。2.2.准则,法则。准则,法则。第61页/共68页 二、判断“则”在文中的意义。“此1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2则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4则天下名扬。1、用于判
41、断句,译为“就是”,“是”2、连词,让步关系,译为“倒是”3、连词,假设,译为“那么”“那就”“就”4、连词,表承接,译为“就”“便”第62页/共68页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触龙触龙)秦自缪公以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廉颇)1.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的的 (人、东西、事情)(人、东西、事情)”。者者(一)用作助词。(一)用作助词。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廉颇)2.2.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的”。3.3.语气助词,表停顿语气助词
42、,表停顿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廉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师说)今者项庄拔剑舞今者项庄拔剑舞 (鸿门宴鸿门宴)(二)用作语气词。一般在疑问句末。(二)用作语气词。一般在疑问句末。第63页/共68页者者 1 1、指、指“的的”,“的人、的人、东西、东西、事情事情”等。等。2 2、“者者,也也”,表示判断。,表示判断。(判断句式判断句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 3、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谁为大王为此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者?第64
43、页/共68页 二、判断“者”在文中的意义。李白1者,诗仙也。为当国2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3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4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5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1、表判断 2、名词性短语,译为“的人”3、放在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不译 4、放在数词后,可译为“个”“样”之类 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第65页/共68页1.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之之2 2.指示代词,这,此。(一)用作代词。(一)用作代词。(二)用作助词。(二)用作助词
44、。1.1.结构助词“的”。2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3.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4 4.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5.5.音节助词,多放在不及物动词后面。(三)用作动词,(三)用作动词,“去去”“”“往往”“”“到到”。第66页/共68页练习二、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1、动词,译为到、往 2、代词,译为他 3、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代词,译为这样 5、代词,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助词,译为的 9、代词,译为我第67页/共68页感谢观看!第68页/共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