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色彩的渐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色彩知识加运用课。主要是使学生在巩固同一种颜色加白或加黑会使颜色变浅或变深的色彩的 明和暗的基本知识基础上,加深理解合理的色彩搭配使画面装饰效果更好,但一节课时间,学生作业效 果很难显现,因此,我重新设计了学生作业方法,每人单独涂好渐变色块后,两人合作用剪贴的方法完 成作业,体验色彩搭配的乐趣,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先向学生出示“联想”一词,提问:什么是联想?学生理解“联想”的含义:由一样事物联想到另一样事物。 不同的颜色给人的感觉和联想不一样。出示不同颜色纸块,请学生比赛想象力,一种颜色至少说三种感 觉或联想。提示:红色热情、火焰、红
2、苹果等等,此时有媒体演示辅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四人一 小组,每组的桌上都有一只装有各色油画棒,只有一小口的盒子,请学生跟着音乐,好奇地伸进盒中任 意摸出一支颜料来。 启发提问:“你摸到了一支什么颜色?喜欢这种颜色吗?”请你找出比他稍暗或稍亮的“伙伴”,形成一组渐 变色。 学生兴致勃勃地相互展示、交流。我出示一块涂有一个颜色向另一个颜色渐渐变化效果的色块,引出课题 渐变的色彩。 2.新授 .启发方法,创设“涂色”比赛 我演示“接色”涂色方法及出示各类渐变涂色效果。 学生观察感受:色彩得渐进排列;两色相交处的自然衔接。渐变涂色使画面层次丰富,有立体感觉。尝 试比赛:比赛谁能最快用所学“接色”涂色方
3、法又快又好地涂满半张铅画纸。 提示:可以大面积渐变也可以小面积渐变;可以有较接近的色彩组合,也可以用反差较大的色彩组合。 选出每组动作最快的四位分别奖励彩纸。 出示教具,递进提问: 出示一些主体与背景反差较大和不明显的范样。问:觉得那些画效果好不好?为什么?同桌交流:涂色 的效果怎样?比较、讨论、交流。(深色使浅色更浅;亮色使暗色更暗;反差大的色彩搭配效果鲜明夺 目)。 出示动植物的剪影问:还会画哪些东西的影子?(出示相关教具) 出示一些色块和单色图形:请你把这些不同颜色的影子放到合适的色块里去。争相回答:回忆学画过的 东西的剪影特征,并勇于上黑板勾勒。练习色彩搭配:每组一位上黑板练习。集体讨
4、论交流优缺点。 (深配浅;暗配亮)。 创设情景,体验快乐 播放儿童歌曲找朋友,为刚才自己所涂色系寻找想配效果较好的“合作伙伴”。找“伙伴”:跟着音乐, 踏着节拍,走出位子,涂较深色系的同学可选涂黄、橙、红等较亮色系的同学作“伙伴”。找到“伙伴”的同 学可适当调换位子,以便进一步合作完成作业。 出示两张不同背景:怎样使单一的背景显得更活泼点?启发孩子多说些,顺着他们的思路,多给些鼓 励!伙伴”讨论:如何分工、设计变化,共同完成作业:用大小变化、重复剪贴的方法设计主体造型。 用学过的撕贴或剪贴的方法改变背景效果。 (横条、圆点、不规则图形等) 引导合作,完成作业 出示作业要求:请你和你的合作伙伴共
5、同用各自色彩渐变的涂色方法完成的色块相互配合,设共同计剪 贴组合成一服装饰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体验合作,把完成的作业贴到自己的小队展示区域里。(教师 作巡回指导) 3、小结 学会选择:每组动作最快的同学选三张自己喜欢的评议最好的作业。 学会表达:全体一起找出被选中次数最多的作业,谈喜欢的理由(知识的掌握情况、图案的构思好坏、想 象力的发挥、同学之间合作) 请获奖代表谈感受。 教师鼓励小结: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可成为小小美术评论家。美术作业的内容和方法还有很多, 只要聪明加细心 ,好的作业效果会在你的手下出现! 教后小结 美术课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张美术作业,不仅仅是一种技法的纯
6、粹传授,最佳的教学效 果,教学双方机智之光的闪烁,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依据本课的 性质及学生认知现状,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创设的几个不同要求的教学情景为线索,充分动 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游戏、竞赛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 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充分运用投影、挂图 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 学习美术的方法以及发现自己的美术表现方法的比重,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这样多法并用,激发了学生 “学”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探究、合作技能。 色彩是视觉艺术重要元素,包含许多专业系统的色彩知识,色彩的渐变学问也很多,要想让小学四年级 的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既理解知识又完成既能操作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因此本课利用竞赛游戏情景创 设和观察比较的引导,使学生始终满怀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理解一个个知识点,一连串切实到位问题 设计明确地为学生指出学习目标,两人合作完成作业方式和情景的设计,递进式地接近教学目标的达 成。学生激发兴趣,发展创造思维,体验了合作的乐趣。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 学程序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