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2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docx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9698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2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2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至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阶段,动荡、 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两种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是该时期典型的特 征。 20 世纪前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经济 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 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爆发:1929 年 10 月,从美国纽约开始,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表 现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2、,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国际上,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 关系日趋恶化;国内局势上,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 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 2挽救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改革罗斯福新政 (1)背景: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措施: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 结果: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2)措施:整顿金融、调整工业、调节农业、社会保障 (3)特点: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 预 (4)影响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

3、机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 义统治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 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凯恩斯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 发展的新模式,从此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时期 政治 美国罗斯福总统宣布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维护了美国的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文化 1.相对论和量子论 (1)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 性,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2)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

4、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与相对论一起, 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诞生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人们的精神危机;科学技术 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成就 现代主义文学:内容上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方法上与传统文学有很大 差异;代表作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美术: 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 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 我表现”;代表作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现代主义音乐: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电影:1927 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 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电视:20 世纪

5、 20 年代中期在伦敦诞生。20 世纪 40 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 彩色电视节目 20 世纪前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 政治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条件 (1)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 军 (2)客观:20 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 弱的环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2进程 (1)打倒沙皇:1917 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工兵代表 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指明方向:1917 年 4 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3)抛

6、弃幻想:1917 年 7 月,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结束 (4)再现曙光:1917 年 11 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 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3结果 (1)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主张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 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2)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意义 (1)对俄国: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俄国开辟 了新的发展道路 (2)对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社会主义

7、由理 想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经济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个特点 (3)内容: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全面推行国有化,商业上取消自由 贸易,分配上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4)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 的物质保障;超越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

8、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恢复货币流 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4)评价: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 (1)形成原因: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苏联国内经济、文化水 平相对落后 (2)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确立了斯大林模式 (3)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 行政手

9、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 (4)评价: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它 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是苏联解体的一 个重要原因 文化 繁荣的苏联文学 (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代表作: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时段特征 政治上: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 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受经济危机影响,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世界被推向战争的边缘。 经济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逐渐 形成斯大林模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面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 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科技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背景下人类精神世界的 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影视艺术获得迅速发展,电影进入有声电影阶段, 电视的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0 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 调整 18 卷,34;15 卷,34;14 卷,34; 13 卷,31 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 16 卷,34;

11、15 卷,34;14 卷,34; 13 卷,33;13 卷,35 考向一 20 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经济 政策的调整 1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和结果 (1)措施 对内经济政策 扶助大企业。从 1929 年 11 月起,胡佛政府通过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方法,给资本 家以财政援助。成立“复兴金融公司”,把 35 亿美元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帮助资 本家渡过难关。 通过新关税法。1930 年 6 月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关税。新关税法是为了保 护美国的农产品市场,实际上,它保护了美国垄断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利益,使他们免受外国 进口产品的竞争。 在农业方面,胡佛政府还收购农产品,以

12、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减少“过剩”农产品,缓和 农业危机。再有一项就是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向农场主贷款。 对外经济政策 胡佛政府采取措施保证美国投资安全,并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使美国的商品和投资获得 出路。 社会维稳政策 一方面胡佛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 通过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扩大就业, 维护社会安定。另一方面,由于胡佛政府和美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美国法西斯势力从胡佛到 罗斯福执政期间都始终未能得逞,这为美国经济的复兴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2)结果:胡佛以上反危机措施,使美国的经济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有效遏制了法西斯 势力。但是,胡佛由于未能采取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等

13、政策,使反危机措施不能明显奏效, 但这恰恰给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 2罗斯福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新政和外交新政 (1)政治体制新政 措施:积极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 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 作用: 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 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 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 (2)外交新政 措施: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加入 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用:美国与苏联建交,既有抵制德、日、意法西斯的考

14、虑,又有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考 虑。美国对拉美地区实行“睦邻外交”,既有防止法西斯势力渗入和影响拉美的目的,又有 更好控制拉美地区这一重要的原料供应、商品输出和投资市场的目的。美国介入反法西斯战 争,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全速开动军事工业和相关民用工业,既可达到支援反法西斯 国家的目的,又可达到彻底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目的。 3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政治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 路。新政也使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 (2)经济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 放任的时代,形成

15、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时空观念: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和苏联都对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规模调 整,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基本的时空内容。 1命题点: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2018 课标全国,34)19291931 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类别 19291930 年 19301931 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该表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

16、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抓题眼 题干材料反映出,三个行业工人的周工资都在下降,这说明当时美国经济状况持续 恶化。 找错点 “最低工资标准”是在 1933 年出台; “调整”是后来罗斯福新政的举措; 付给工人 工资的是资本家,不是“政府”。 答案 C 2命题点:经济大危机的社会影响 (2014 课标全国,34)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 想型影片备受欢迎, 当红童星秀兰 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

17、的认同 抓题眼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深刻影响了美国,当时人们喜欢幻想型影片,这是 对现实的逃避。 找错点 “繁荣”与史实不符, “淡定应对”与材料中“幻想型影片”矛盾, “幻想型影片” 不属于“现代艺术”。 答案 C 1命题点: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2018 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28)胡佛反危机的核心措施是倡导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实行 “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 中的生活困难者。这主要表明( ) A胡佛坚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胡佛坚信民间力量和地方力量 C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是不恰当的 D胡佛反危机措施缺乏理论支撑 答案 A 解

18、析 胡佛反危机的核心措施反映出他仍然反对政府介入、干预经济,仍然坚守自由放任的 经济政策,故 A 项正确。 2命题点:罗斯福新政的成效 (2018 桂林、贺州高三期末,34)美国学者狄克逊 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 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 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 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这反映出“新政”( ) A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 B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 C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D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罗斯福通过实施新政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新政遵循凯恩斯主义,且反映不

19、出 A 项内容,故 A 项错误;罗斯福整顿金融得到银行家的支持不属于广大人民的范畴,故 B 项错误;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建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 C 项错误;新政维护广大劳工 权利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故 D 项正确。 考向二 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政策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农业集体化 工业 全部国有化 解除部分国有化,部分工业化,片面发展重 恢复私人企业 工业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计划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

20、 划经济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共存 单一的公有制 作用和实践结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 人,不是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途径,国民经济迅速恢 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前期推动了苏联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但从 长远来看,使苏联经 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 2.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 (1)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 (3)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所有 制形式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

21、(4)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是在社 会主义道路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 (5)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利用商品货 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 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 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 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

22、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 外。 (3)过程 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1929 年下半年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 1937 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93%。 (4)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 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5)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弊端 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国家无法为集体农庄提供必需的农业机械和 财政支持。 当时,多数农民不愿加入集体农庄,农业全盘集体化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 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

23、庄。 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 气。 家国情怀:苏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 了经验教训。坚持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命题点: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2016 课标全国,34)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 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 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 如 俄罗斯的黎明 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

24、越性 抓题眼 苏联的一五计划成就巨大,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引起了美国人 的关注。 找错点 “经济危机”基本未对苏联造成破坏; “保证”与史实不符;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排斥“公有制”。 答案 B 4命题点:苏联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5 课标全国, 34)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 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克; 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抓题眼

25、 粮食产量下降,但出口却在增加,这是为了换取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人民为工业化 建设做出了利益的牺牲。 找错点 “供不应求”与出口没有直接关联; “减产”未影响工业化速度; 材料不能体现“影 响”“积极性”。 答案 A 3命题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8 百校联盟联考,21)1922 年 10 月,列宁强调:我们一直力求划清界限:搞明白什么是 从法律上满足任何公民与目前经济流转有关的要求,什么是滥用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列宁 ( ) A创造出新的国家资本主义呈现形式 B开始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重视法治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作用 D主张严厉打击新经济政策的反对者 答案 C 解析 从

26、材料“搞明白什么是从法律上满足任何公民与目前经济流转有关的要求,什么是滥 用新经济政策”可知,反映的是重视法治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作用,故 C 项正确。 4命题点: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2018 宿州一模,34)下图为苏联解体后讽刺斯大林时代工业化进程弊端的漫画。作者意在说 明( ) A苏联农业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B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苏联工业化时代经济文化落后 D体制弊端导致后来苏联的解体 答案 A 解析 从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斯大林时代的经济农轻重比例失调,这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状 况的,故 A 项正确;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也符合斯大林模式,但不合题意,故 B 项 错误;苏联工业化

27、时代经济文化落后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体制弊端导致后来苏联的解 体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全国卷大题命题分析 近七年来,全国卷高考对本讲内容还未命制过大题。但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仍要高 度关注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这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有关内容,尤其要注意苏联一五计划和 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现代史内容的关联比较。 (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二测,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凯恩斯认为,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看,政府对经济一味采取自由放任的 不干预政策,单纯依靠私人经济的市场自动调节,不可能做到使资本主义在充分就业的水平 上持续增长。因此,凯恩斯疾呼要实行政府干

28、预经济,并且凯恩斯在为政府设计干预经济的 政策时,着眼点放在社会总需求方面。为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以需求管理为主,要以扩 大政府开支、政府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提出 后,很快风靡西方各国经济学界,成为居主流地位的一大经济学流派。 摘编自王东京凯恩斯“革命”与他的充分就业理论 材料二 罗斯福考虑到要维护失业者的尊严和身心健康,政府准备兴建一系列大规模公共工 程,以促进经济的恢复,扩大就业。1933 年 3 月 31 日,成立“国内资源保护队”(CCC,亦 叫民间资源保护队)。受雇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预防土壤侵蚀、修筑森林道路、植树、造林、 美化公园之类的工

29、作。每人每月工资 30 美元,其中 22 美元(亦说 25 美元)必须寄回其家中。 四个月内共招募了第一批的 25 万人,在大约 1 500 个营地活动,遍及各州。“这是美国和平 时期规模最大和最迅速的动员”。摘编自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恩斯理论很快风靡西方 的原因。(15 分) 指导语 “主张”根据材料概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政府动用力量干预经济”“充分就 业”“扩大政府开支、政府需求”。“影响”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注意经济危机、自由放 任政策的过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的因素。 试答: (2)根据材料二,

30、指出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就业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政策所产 生的影响。(10 分) 指导语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扩大就业”所得工资大部分“必须寄回家中”,在此基础上概括特 点。“影响”从对青年人、对经济危机、对社会等角度分析概括。 试答: 答案 (1)主张:政府要动用力量干预经济;要以充分就业拉动社会需求;要以政府的需求带 动社会总需求。 原因: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处于困境;旧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 展的需要;凯恩斯理论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2)特点:将扩大就业与提高社会消费相结合。 影响: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加深;扩大了社会救济群体;提高了青年人的自信心

31、;促进了社会 秩序的稳定。 (2017 河南中原名校三检,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大事简表。 1849 年 英国废除鼓励发展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 ;1854 年,外国的商船被 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 1929 年 占美国人口 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 35%,而全年收入在 2 000 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家庭总数的 60%,还有 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 1 000 美元。 1934 年 苏联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总数的 71.4% 1934 年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到达华盛顿,当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竞争不同的经济政 策以应对大危机,凯恩

32、斯的经济思想与罗斯福不谋而合 上表从某些角度揭示了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 请指出其中 的两个趋势并予以说明。(12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 指导语 分析材料:注意三个角度。 1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干预。 2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3世界经济:出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存的趋势。 审题:指出两种趋势并予以说明即可。“说明”侧重于原因、概况、影响等方面。 试答: 答案 示例 趋势 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从自由主义调整为国家干预。 说明: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将自由主义作为立国之策,

33、这有利于打破 贸易障碍,促进贸易和生产的自由交流、竞争;20 世纪 20 年代末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趋势 2:出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文明形态并存局面。 说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世界上经济形态主要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20 世纪 30 年代, 苏联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世界上出现两种经济文明形态并存局面。 20 世纪 30 年代的时代特征 (1)经济方面: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及危机之后的持续萧条,各国纷纷加 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4、的经济模式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确立了高度 集中、集权的斯大林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实现了工业 化。 (2)政治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面对 社会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应对危机:一种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自由主 义改革运动;一种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建立法西斯专政。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一阶段的 典型特点则是高度集权。 (3)国际关系:这十年可被称作“走向大战的十年”,一方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打着“反 共”的幌子疯狂侵略;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5、48 分) 1(2018 厦门高三质检,22)1929 年至 1932 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 158 亿美元下降到 9 亿美元,降幅达 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 91.6 下降到 70.2,降幅为 23%,但危机 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 ) 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 B应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就业机会 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 D应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消费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出的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所信奉的自由放任政策失 灵,故 C 项正确。 2(2018 河南名校精英联赛,28)1931 年,英国退出金本位制。1932 年 2 月,一向奉行“自 由贸易

36、”原则的英国宣布实行“紧急关税法”,1932 年 7 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 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制定了帝国特惠制。材料实质反映了英国( ) A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B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C加强英联邦的凝聚力 D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 答案 A 解析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1931 年,英国退出金本位制。1932 年 2 月,一向奉行“自由贸易”原则的英国宣布实行“紧急关税法”,这些做法属于贸易保护主 义,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故 A 项正确。 3(2018 江苏海门一模,18)在 1932 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 贸易协

37、定,双方给各自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 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 ) A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B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C表明英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D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答案 D 解析 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英国的对外关税壁垒政策加剧了与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故 D 项正确。 4(2018 河南八市高三第一次测评,21)1933 年,德国推行“四年计划”,挪威社会民主党 派开始采用“计划”一词,英国政府部分官员组织了一个不分党派的智囊团体,称作“政经 计划会”。这表明( ) A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共

38、识 B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成为共识 C经济危机逐渐得到缓解 D各国陆续推行法西斯体制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中实行计划指导,反映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B 项正 确。 5(2018 沈阳一模,11)1935 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 法违宪。理由是联邦政府干涉了各州的内部事务,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 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这反映了( ) A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明显提升 B最高法院的做法违反宪法原则 C国会的补救对新政的成效不大 D新政是在民主政治框架内进行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

39、业复兴 法违宪”而后“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 预”,可见新政立法要受到三权分立的制约,体现新政的实施必须建立在遵循民主原则的基 础上,故 D 项正确。 6(2018 郑州一模,27)1933 年美国政府以蓝鹰为标志(如图),发动了“蓝鹰运动”,蓝鹰一 只脚踩的是齿轮,一只脚踩的是闪电,“NRA”即“全国复兴管理局”,每件商品生产出来 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当时这一做法是为了( ) A增强国有企业中政府的影响力 B鼓励企业以闪电速度加速生产 C用政府力量加速金融业的复兴 D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NRA即

40、全国复兴管理局,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 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和所学知识,只有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生产的产品 才能贴上蓝鹰标志,而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企业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下,防 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即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故 D 项正确。 7(2018 沈阳一模,10)1921 年,列宁指出:“商品交换要求(尽管没有说出来。但还是要求) 不通过商业而直接向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结果是:现实生活使商品交换失败了,以 买卖取代了它。”材料表明当时的苏俄( ) A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B大力提倡发展私人贸易 C逐步认识到商品市场的作用 D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政

41、策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结果是:现实生活使商品交换失败了,以买卖取代了它”得出商品交换不 符合市场规律, 逐步恢复了市场和货币关系, 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市场贸易存在问题, 逐步认识到商品市场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故 C 项正确。 8(2018 洛阳高三统考,29)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 350 多家,吸收资金约 1 亿金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 1%,同时还引进了西方 先进技术的各种援助合同。这些措施( ) A冲击了苏俄的公有制经济 B推动了苏俄工业恢复和发展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便利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外资

42、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 1%”,可知不会冲击公有制经济,故 A 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通过引进外国的资本和技术, 推动了苏俄工业恢复和发展, 故 B 项正确; 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当时已经放弃新经济政策,故 C 项错误;新经 济政策仍然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是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经济,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无 关,故 D 项错误。 9(2018 东莞高三期末,34)1930 年,斯大林指出,新经济政策不只是预计到退却和容许私 营商业活跃实际上,新经济政策同时也预计到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 分子进攻,缩小私营商业的活动范围,相对和绝对缩减资本主义成分。这说明他(

43、) A充分肯定新经济政策成就 B抓住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C加强推行全新的经济模式 D发起面向资本主义的进攻 答案 C 解析 C 项表述与题目中“缩小私营商业的活动范围, 相对和绝对缩减资本主义成分”相符, 故 C 项正确。 10(2018 肇庆二模题,34)斯大林提出“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 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 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此,苏联( ) A开展一五计划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成立经互会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的是为苏联工业化积累资金的问题,不是开展一五计划,

44、故 A 项错误;实行新 经济政策是列宁提出来的,斯大林时期,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故 B 项错误;苏联为了为 工业化积累资金,实行农业集体化,故 C 项正确;成立经互会是在“冷战”时期,故 D 项错 误。 11(2018 厦门高三期末质检,21)伏特加、格瓦斯等传统饮品备受俄罗斯农民喜爱。20 世纪 20 年代前半期,苏联曾经实行禁酒政策,但酗酒和自制烧酒现象依然盛行,由此诱发的社会 问题依旧突出。30 年代,苏联的档案文献中已很少提及手工酿酒问题,农民酒类消费量急剧 减少。这一变化反映( ) A公民道德水平大幅度提升 B经济政策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C法西斯侵略导致局势紧张 D资本主义经济危

45、机波及苏联民众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饮酒与俄罗斯农民的道德水平提升无关,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历经了新经济政策到农业集体化政策,生产的粮食农民可以支配的非常少,故无法手 工酿酒,故 B 项正确;法西斯侵略苏联是在 1941 年 6 月后,故 C 项错误;经济大萧条没有 波及苏联,故 D 项错误。 12(2018 邢台高三质检,22)下图为德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代表作构成第四号 ,画面描绘的 是骑兵们的一场冲突,这场冲突通过抽象形式呈现,最后变成一种象形文字,或是变成一堆 伸展开来的线条,而这些线条就像长矛样朝着战斗方向冲出去。与这一作品所体现的艺术风 格最为接近

46、的美术作品是( ) A 拾穗者 B 自由引导人民 C 日出 印象 D 格尔尼卡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通过抽象形式呈现, 最后变成一种象形文字, 或是变成一堆伸展开来的线条” 中可以看出, 构成第四号属于现代主义风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拾穗者是现实主义 风格,故 A 项错误; 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风格,故 B 项错误; 日出 印象是印象 画派,故 C 项错误; 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风格,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2018 呼和浩特高三调研,25)(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 年,苏联第一个

47、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所以,五年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 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 1933 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 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 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 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 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 为克服分散的个

48、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 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 发展农业合作化。 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 到 1957 年参加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 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 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给我国制定“一五”农业合作 计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15 分) 答案 (1)目的:为工业化服务。(对农业进行所有制改造) 特点:由中央强制推行;规模和速度大跃进;全面地并运用强制手段将农民纳入到集体的计 划体制之下;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 (2)启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与自愿结合;实施有计划的发展经济;限制和逐步消 灭富农经济;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答出四条即可,其他启示属于借鉴农业集体化的经验 教训,同时是在农业合作化实施运用的可根据表达给分。) 意义: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工 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2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docx)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