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云生活来了 谨防消费陷阱.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39865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云生活来了 谨防消费陷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云生活来了 谨防消费陷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云生活来了 谨防消费陷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云生活“来了,谨防消费陷阱 目录: 01 一袋米要搭售卷纸 线上团购要谨防“捆绑销售” 02 北青报:学生信息不能成为不法分子“摇钱树” 03“云生活“消费陷阱:防疫用品“坑“多多 直播产品涉违规诱导 04 斩断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链 网络平台得“上手段” 05 个人金融信息迎来最严监管 别再让金融 APP 把你“卖”了 06 将消保融入公司治理 邮储银行全面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07 诚信营商 让平台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正文: 01 一袋米要搭售卷纸 线上团购要谨防“捆绑销售” 赵壹晨 2020 年 03 月 20 日 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疫

2、情防控期间,线上团购成为不少居民的新选择,但同时,也出现了哄抬物价、商品捆 绑销售等不法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对此,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出 台规定,直指团购物品缺斤少两、价格偏高及捆绑销售等问题。 目前, 多地仍实行封闭管理, 居民生活高度依赖网购。 在武汉, 从粮油生鲜到防疫用品, 居民生活物资的购入渠道较为单一,多数为网上团购、统一配送。特殊时期,保供应就是保 大局,尽管“众口难调”,以套餐形式售卖生活必需品,仍是效率最大化的无奈之举。但与此 同时,这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武汉市民曾反映,“我们买一袋米,还要买一堆卷纸、 酱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购平台上,口罩与消杀

3、用品捆绑出售的案例也不少。不法商 户将非生活必需品与急需物品打包销售,让消费者花了不少“冤枉钱”,这是为了一己私利, 让居民“雪上加霜”,更与防疫大局背道而驰。 严打捆绑销售,是依法防疫的题中之义。为应对市场乱象,各地各部门纷纷加强监管、 严格执法, 以法律利剑斩断非法链条。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八项措施, 维护网络交易秩序;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发出通告,进一步规范武汉市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团购套餐价格行为; 关 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系列法规,正为消费者 保驾护航。 法律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硬核武器, 对于借疫情发财的违法行为, 坚决打早打小, 露头就打,从重从快查

4、处,才能切实提升群众生活保障水平。 市场稳,民生稳,社会就稳。3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 防控工作,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稳民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严 打捆绑销售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供应、稳物价,装满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是维 护防疫期间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后备保障。 线上团购、无接触配送,原本是特殊时期保民生的好点子。严打捆绑销售,谨防“好点 子”变味,方能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之忧,答好防疫民生答卷。 02 北青报:学生信息不能成为不法分子“摇钱树” 戴先任 2020 年 03 月 20 日 07:53 来源:北京

5、青年报 50 余万条京沪两地中学生的个人信息被交换、倒卖,致使学生、家长的个人信息安全 遭严重侵害,而这一切竟是三名教育培训机构人员所为。3 月 12 日下午,上海虹口区检察 院提起的两起教育培训行业从业人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在虹口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获 判,判决支持检察机关提出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赔偿在内的全部诉讼请求。 这起案件中, 三名犯罪嫌疑人都是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 而被侵犯的学生信息涉及京 沪两地,数量巨大,有 50 余万条学生个人信息遭倒卖交换。学生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 份证号码、学籍号、所在学校、年级、户籍地址、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家长电话一些 教育培训机构对学生个人

6、信息存在管理漏洞,而且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也是鱼龙混 杂、 良莠不齐, 这都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让教育培训机构成了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重 灾区”。 在疫情期间,广大学生“宅家”学习,线上教育需求量大增,教育培训机构纷纷“转战”线 上,而线上教育培训没有实体培训场所,家长对培训机构的资质也更难以验证,这都会增加 权益受损的风险,比如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 要保护好学生个人信息,防范教育培训机构泄露学生个人信息,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买 卖学生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加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才能让他们有所忌惮;另 一方面,还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督促培训机构

7、完善管理制度,保护好 学生个人信息,对于欠缺运营资质的培训机构,要责令整改,或是予以关停等惩治。再者, 学生家长也要增强防范意识、维权意识,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查验对方资质,不要选择不 具资质的“三无机构”。 学生个人信息不能被不法分子“予取予求”。不能再让学生个人信息成了不法分子牟取不 法利益的“摇钱树”,要形成多方合力,强化司法保护,才能扎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篱笆”。 03“云生活“消费陷阱:防疫用品“坑“多多 直播产品涉违规诱导 2020 年 03 月 20 日 07:20 来源:科技日报 疫情防控已至关键阶段,“宅抗疫”“云生活”成为大多数普通人的重要日常。新华社记者 调查发现,有一

8、些不法分子炮制多类消费陷阱,借“疫”谋财,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防疫用品“坑”多多 “跨界”。日前,北京公安和市场监管部门在一黑窝点内现场查获囤积待售的一次性 “三无”口罩 9900 余只、防护服 9400 余套、防护镜 2900 余副,让人意外的是,同时还查获 假冒爱马仕、宝格丽、迪奥等名牌化妆品 9000 余件(套)。记者从执法部门了解到,原来 是一个制售假名牌团伙在疫情发生后发现倒卖紧缺防疫物资获利更多, 于是转而囤积假防疫 用品出售牟利。 “流窜”。电商平台上存在不法商家企图以频繁“换马甲”方式逃避销售问题口罩的法 律责任。日前,阿里巴巴方面告诉记者,通过智能监管机制发现淘宝平台上

9、存在店铺违规上 架发布口罩商品,在被风险控制系统拦截后用更换店铺“马甲”的方式逃避监管,继而以个人 卖家身份在闲鱼平台违规售卖口罩商品。 此类“陷阱”还可能威胁一线战“疫”人员的安全。记者从北京警方了解到,有人通过微信 平台购买 2300 余套防护服准备捐赠给湖北武汉环境监测机构,经检验这批物资均为“三无” 产品。 “任性”。 还有一些商家利欲熏心, 对一些商品任性涨价、 捏造功能。 在北京西城区, 有商家两天内 9 次提高口罩单价, 将成本 6080 元、 原价 90 元的口罩最终以 599 元出售。 还有药店捏造“官方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案,中成药推荐使用某胶囊,唯一说明书中 表明可抑

10、制冠状病毒 SARS 药物,药师建议常备 2 盒”广告,将该药品价格提高七成出售。 直播产品多涉违规诱导 “云学习”平台上诱导贷款、退费困难等投诉明显增加。记者了解到,有消费者在“学霸 君”平台办理在线课程时,该平台员工以“方便中途退款,不办没法上课”为由要求其提供身 份证和银行卡照片。 后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擅自给用户办理了银行分期贷款, 每月要支付 1800 多元。 疫情期间,大众上网娱乐需求激增、时间延长。记者发现涉及网游、直播类产品违规诱 导消费的投诉也大量增加。一些消费者投诉称有号称“不用充值、送 VIP、装备回收”的知名 网络游戏其实不持续充值游戏根本无法继续。还有消费者反映,疫情期间

11、,家中低龄未成年 人被直播平台“网红”以“打赏后能得到现金红包和手机”忽悠,白白打赏出不少钱,家长们则 苦于与平台客服沟通无果。 一些不法分子抓住疫情期间公众经济需求旺盛的心理特点, 操弄概念坑害投资者。 记者 发现, 有不法分子宣称所谓冠状病毒加密货币“Coronaviruscoin”等虚拟货币是用于在境外建 造口罩、防护服工厂,或用于研究生产冠状病毒疫苗,购买可获得高额回报。已有部分投资 者被坑。 甚至还有人瞄上了鉴别力较差的中小学生。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 多地中小学生在上网时 遭遇“某网红生日福利群”为名的“刷单返利”骗局,被教唆用父母手机“刷单返利”赚零花钱, 有人损失 19 万元。

12、加强政企联防联控机制 记者注意到,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各类消费陷阱, 相关政府部门和平台企业共同探索的协 同多元共治模式在信息共享、“黑名单”制度建设、打击查处、智能反诈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目前,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多家全国知名电商平台企业, 共同发起建立涉疫跨平 台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享、共用疫情期间因哄抬价格、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防疫用品 等严重违法行为被平台清退的商户信息, 联合防范不法商户跨平台从事违法经营活动, 做到 “一处清退、处处关店”。 腾讯等企业通过反欺诈智能算法受理网民举报。腾讯 110 平台负责人袁成艳介绍,疫情 期间,平台共收到“哄抬物价”举报 117744 个,

13、打击违规账号 37347 个;收到“劣质产品”举 报 776 起,打击量 50 起;阿里则通过随时将平台技术识别出的、消费者举报的相关线索主 动推送给执法机关,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围剿”线下假货生产流通源头。 受访专家认为,针对当前侵权假冒行为“线上线下”一体、身份更加隐蔽、手法不断翻新 等新特点,应不断提高市场监管和预警防范能力,加强部门间执法协作,健全行政执法与刑 事司法衔接机制,堵塞监管漏洞。 有关部门同时提示广大群众,在购买相关防护用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避免上当 受骗;参与投资理财时应牢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拒绝轻信高息诱惑,加强个人信息保 护,拒绝泄露个人敏感信息等。 04

14、 斩断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链 网络平台得“上手段” 张盖伦 2020 年 03 月 20 日 08:56 来源:科技日报 通过网络进行的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行为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安全以及人 类福祉, 网络平台在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工作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但因为部分公众 缺乏正确认知, 野生动物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打击非法贩卖野生动植物的工作仍然面临很 大压力。 保护野生动物的“巡护工作”每天都在进行,只是对“电商无野”行动的志愿者来说,这种 巡护放到了网上。 近日, 全国人大已经通过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 该决定旨在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 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为维护公共卫

15、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一直关注野生动物线上 交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来自不同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们,紧盯着网络动向。他们担心,线 下野生动物交易遭到打击后,一些不法商家会将交易转到线上。 “要遏制线上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重视程度问题。”中国绿发 会秘书长周晋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法律法规不会自动执行, 要实现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净 网行动”还需多方努力。 三万多个物种进入电商禁售名单 淘宝、京东、苏宁、拼多多、微信、微博、百度、抖音、快手和小红书这些网络平 台,都在“电商无野”

16、志愿者的监督之下。最近,他们也已经向数家电商和社交平台发函,要 求其下架违规的野生动物商品。 志愿者给科技日报记者提供了一些他们 2 月下旬在电商平台上发现的野生动物制品链 接。不过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链接已经失效,这说明平台方已经对此类商品进行了下架处 理。 现在,若在淘宝上搜索“果子狸”“穿山甲”等,弹出的不是搜索结果,而是“对野生动物交 易说不”的警示图片。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鱼翅、熊胆、海龟、活体萤火虫等超过 3 万多个物种已经进入阿里的禁售名录,平台对相关捕猎工具也进行严格管控和打击。 社交平台,同样也是野生动物的线上交易场所之一。要抓住这种隐蔽的非法交易,在很 大程度上,要靠群

17、众举报。 2015 年, 腾讯启动了“企鹅爱地球”公益项目, 开通了举报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信息的渠 道。2019 年全年,该平台受理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举报近 5000 件,对其中近 2600 件有 效举报进行了逐一处置。 “企鹅爱地球”团队安全专家钟振坤表示, 2019 年, 涉及虎豹、 犀牛、 大象等物种制品的违规信息较其余物种多, 占总体举报量的一半, 其他物种还有龟、 盔犀鸟、 羚羊、玳瑁、穿山甲、狼、红珊瑚、熊、鲸鱼等。 网络“黑话”增大排查难度 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负责人、 法律学院院长金可可表示, 网络平台对平台上的一切 违法行为,都有合理的监管义务。“他们可以采取一些关键词的

18、自动警示等合理技术措施, 对违规野生动植物交易进行管理。” 实际上,网络平台确实在行动,技术和数据就是他们的利器。 阿里安全风控大脑为平台提供治理的核心能力,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可对文本、 图片、视频、直播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测,实现对涉及野生动植物违规信息的毫秒级识别。 2019 年,淘宝共拦截、清理相关违规信息 135 万条,涉及 834 种动植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平台升级了全链路监控手段,全面提升了算法模型、实时拦截 体系等技术手段的扫描频率和效率。同时,他们也升级了布控关键词,对用户新发物品触及 高危关键词语的,直接不予通过。 腾讯此前就已搭建了物种鉴别知识库,库中录入了相关法

19、律法规、CITES 附录物种、国 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常见物种特征图鉴等科普信息。 当举报审核人员遇到无法辨别的 物种时,会以“物种鉴定知识库”为基准作筛查。 “有一次,用户举报某账号违规销售象牙手镯,但其提供的证据截图只是一张白色的手 镯制品。”钟振坤说,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对涉案制品的原材料鉴定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标准 和流程,这就需要用户在举报非法野生物交易时,尽可能提供更多信息协助平台。 日常梳理线索时, 团队也发现了不法分子中的一些“黑话”。 有些人会发一个大象的图标, 配的文字却是“非料”“果冻料”之类。在野生动植物制品贩卖圈内,这两个看起来莫名其妙的 词,指代的就是某类象牙制品。

20、这些暗语,客观上也给平台认定一些违规行为带来困难。 钟振坤表示, 通过网络进行的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行为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安全以及人类福祉,网络平台在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工作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但 因为部分公众缺乏正确认知, 野生动物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打击非法贩卖野生动植物的工 作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强化网络平台的相关法律责任 既然已经全面禁食野生动物, 在一些志愿者看来, 网络平台应该将所有和野生动物沾边 的制品悉数下架,无论商家是否具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对此周晋峰指出, 从环保组织的感受来看, 线上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 线上交易整治不力, 一方

21、面是因为其具有隐蔽性, 另一方面也因为法律对平台责任界定得不 够清晰。 中国绿发会建议, 正在修改中的 野生动物保护法 应对网络平台的责任进行界定, 促其尽职强化管理,否则要承担损害野生动物的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的观点具有合理性,也有现行法律依据。”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力 分析,根据电子商务法,若违法野生动物交易在电商平台上发生,平台应当承担如下责 任:第 30 条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行政责任;第 31 条相关商品信息记录保存义务;第 32 条 对违法行为负有警示、暂停和终止服务等义务;第 38 条明知状态下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生命法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温州

22、大学法学院教授刘长秋认为, 既然要全面禁食野生动物, 就不能只禁止狩猎而不禁止狩猎工具的买卖, 也不能只在线下禁 止而不网上禁止。网络平台承担损害野生动物连带责任,是全面禁食客观上需要的。不过, 他也提醒,这种责任不宜无原则扩大。 一些地方在立法时已经注意到了网络平台的责任, 比如福建和天津的相关决定都对网络 野生动物交易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全国人大的决定发布后,有驯养繁殖证的野生动物及其 制品能否售卖,也要看相关部门发布的最终名单。比如鸽子、兔子、甲鱼、牛蛙等还可以售 卖,但大多数恐怕不能再售卖。”刘长秋指出,目前尚无明确规定要求网络平台下架这类商 品,所以,具体如何做还要看国家后续配套立法

23、跟进的情况。 05 个人金融信息迎来最严监管 别再让金融 APP 把你“卖”了 2020 年 03 月 19 日 07:17 来源: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过半数网友从未仔细阅读过协议和条款 大数据高速发展的背后,不断暴露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近期,金融标准化 委员会下发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下称规范)不仅对个人金融信息从敏感度 进行了分类,还对个人金融信息在收集、传输、存储、使用、删除、销毁等各环节的安全防 护提出要求。 新快报记者在调查多家金融 APP 后发现,各家 APP 的隐私条款字数少则十几页 多则几十页,大多数用户都是匆匆翻过然后勾选“同意”,根本不知道里面到底

24、有没有“坑”。 而记 者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网友在注册金融 APP 前“从未仔细阅读过隐私条款”。 你的个人金融信息到底有哪些? 去年以来,监管多次打击金融 APP 搜集用户个人金融信息乱象。 这背后,根本原因在于用 户与企业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新快报记者近日发起的一项关于个人金融信息的 网络调查中,有超过 2 成的网友表示,注册金融 APP 后经常收到骚扰电话;近两成网友表示,不 知道哪些信息会被抓取,抓取后又怎么被应用?是否被授权给第三方?这些信息他们基本没有 任何认知。 “直接点击同意,没注意过协议条款。 ”有用户对新快报记者表示。 然而,每次下载金融 APP 后,

25、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中都规定了大量的关于个人信息使用的规范和原则,如果用 户不仔细阅读很有可能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卖”了。 对于很多用户而言,“蒙查查”的是他们连个人金融信息是啥都没搞清楚。 规范中,对个人金融信息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按照敏感程度从高到低,分别分为 C3、 C2、C1。其中 C3 类别信息主要为“用户鉴别信息”,就是如何证明“你是你”?包括银行卡数据、 卡片验证码、银行卡密码、账户登录密码、账户交易密码,还有指纹等鉴别用户的生物识别 信息等。 这类信息一旦遭到未授权查看,对个人财产安全危害最为严重;C2 类别信息则是识别 用户身份和金融状况的个人信息,如支付账号、证件信息、手机号码、

26、家庭信息、个人财产 信息,还有用户鉴别辅助信息如动态口令、 短信验证码等;而 C1 类别信息主要为机构内部使用 的个人信息,与上述两种相比,这类个人信息敏感度较低,如账户开立时间、开户机构等。 “个人金融信息分级,利于行业对于用户关键敏感信息的使用、 处理,也给消费者隐私安全 提供了证据。”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过,新快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金融 APP 均未对个 人金融信息分类,少数APP也则只是简单粗暴地将个人金融信息分为“一般个人信息”和“敏感 个人信息”。 “应该在具体场景中评估个人金融信息在其中的作用、可能遭受未经授权的查看或未经 授权的变更后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观韬中茂(上海)律

27、师事务所合伙人吴丹君表示,比如在 规范中表示,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可能在组合、关联和分析数个低敏感程度数据后产生 具有高敏感程度的信息,因此,应对汇聚融合后的个人金融信息进行重新识别以确定类别。所 以,个人金融信息要看具体使用场景,也存在大数据分析后低敏感度信息转化成高敏感度信息 的可能性。 遵循“最少且必要”原则 在注册各类金融 APP 之前,用户都需要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只要勾选“同 意”则意味着条款中关于个人信息抓取、 使用等各项规则。 “2019 年是个人金融信息监管元年, 今年可以说是合规元年。”有业内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说。 实际上,去年因为 APP 超范围收集信息被监管点名的金融机

28、构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在少 数。去年底,央行向部分金融机构下发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 件安全管理通知中就规定,“在收集、使用个人金融信息时不得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 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不得收集与其提供金融服务无关的个人金融信息。” 此前,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徐进伟就曾对新快报记者表示,个人信息共享应 遵从最少和必要的原则,否则一律不得采集和查询。规范中也提及,对于个人信息收集要 采取“最少够用”原则。工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也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应该按照“事先取得客 户书面授权”“知所必需最小授权”原则,依法合规收集、保存、使用客户个人信息。“最大程度 减

29、少个人信息在 APP 中停留的时间,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 同时还要求收集个人信息类型应该与产品或服务的业务功能有直接关联。 如拉卡拉APP 的隐私政策中显示“信贷业务,需要位置信息、设备信息和其他必要信息,以完成交易”。 但是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与信贷业务并没有业务关联关系,即使没有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也 不影响正常的信贷业务。 此外,新快报记者发现大型集团公司旗下各子公司中个人信息共享是常态。如小米金融 APP隐私协议披露将与集团共享信息,“我们可能会向小米生态系统公司披露您的个人信 息小米生态系统公司可能不时与小米金融共享我们产品相关数据。 ”而根据近期国家标准 化委员会

30、下发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规定,“不应通过捆绑产品或服务各项 业务功能的方式,要求个人信息主体一次性接受并授权同意其未申请或使用的业务功能收集 个人信息的请求。”有业内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这意味着通过一个 APP,集团公司一次性 拿到用户信息授权,能够应用到集团许多家子公司。” 第三方不能随便收集用户信息了 金融 APP 的用户协议中授权第三方收集、使用个人金融信息是惯常操作,也是存在 个人信息安全隐患的“重灾区”。 依据规范的要求,企业不得委托或授权大数据公司、无个人征信牌照的征信公司收 集 C2、C3 类别信息。由于这两类信息涉及鉴别用户身份、账户安全,敏感度更高,因此将无

31、金融资质机构排除在外。 新快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金融 APP 隐私条款 中含糊其词。 如中邮钱包 APP 隐 私条款中在授权第三方部分表示“与合作伙伴共享您的某些必要的个人信息”。到底是哪些 “某些必要的个人信息”,并未做比较明确清晰的说明。“如果涉及到 C2、C3 类别信息,一旦与 不规范的第三方合作则存在较大数据隐私泄露、被滥用等安全隐患。”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也有不少金融 APP 更新了相关规定。在京东金融 2020 年 1 月 9 日更新的隐私条款 中规定,“我们只会共享提供服务所必要的个人信息,任何第三方无权将共享的个人信息用于 其他用途。” 从大数据行业来看,此规定也意味着此

32、前行业中常见的各家金融机构与助贷、大数据公 司合作抓取用户身份信息等数据的模式,并不合规。这将是大数据行业的又一重大打击。 “金融机构未来将加强第三方合作机构的资质审查,避免与非持牌机构开展涉及个人金 融信息的业务合作,如征信、催收等。”业内人士对新快报记者分析表示。 链接 守护你的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1 防止信息被过度收集,关闭非必要权限 一般而言,金融 APP 都是向用户申请开启权限来收集相应的个人信息。如“相机”权限用 于拍照录像、人脸识别等;“位置”权限可以获取精准地理位置、基于位置的智能推荐等。在 APP 申请打开权限时,可根据其对目的的介绍或相关业务功能特点,简要分析和判断该权限是

33、否与具体功能有关联。如果并没有关联则可以选择不打开该权限,如果 APP 强制要求用户提 供无关权限,则需要考虑是否继续使用该 APP,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 2 不使用金融 APP 时及时注销 根据新快报记者的网络调查,只有一成不到网友在不使用金融 APP 后会及时注销。由于 很多用户在不使用金融 APP 后没有及时注销账户,个人数据也一直“躺”在账户中。一般而言, 金融 APP 的“设置”功能中都有账户注销功能,点击注销的同时也要注意需要点击删除账户数 据,才能确保个人金融信息被及时删除。 3 不要随意丢弃个人金融信息 广发信用卡相关人士提醒,用户应该注意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上晒

34、照、发送 地理位置;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如果一旦写错、作废的金 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 译个人金融信息。此外,在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 用途,如“仅供申报信用卡用”,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06 将消保融入公司治理 邮储银行全面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0 年 03 月 15 日 17:41 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人民网北京 3 月 15 日电(张玫) 记者获悉,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启动了“315”消 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

35、控期间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公众教育 服务工作,把金融知识送到广大消费者身边。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邮储银行创新宣传形式,充分运用网 络和自媒体阵地辐射作用,以微课堂、短视频、漫画、沙画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疫 情期间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有重点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内容涉及防范非法集资、防 范电信诈骗、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等金融知识, 帮助金融消费者不断提升风险责任意识和安全 防范意识。 据介绍,邮储银行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董事会、监事会、高 级管理层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从顶层设计、资源投入、制度基础、机制执行等方 面全面强化消费者权益保

36、护。 2019 年,邮储银行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进一步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 委员会成员部门范围,提高消保工作覆盖面;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部,细化部门职责,对全 行消保工作进行统筹部署与安排;深入开展消保审查,前移风险防控关口;优化内部考评指 标,建立横纵双向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力度,提高考核针对性;强化各项制度落实和执行, 切实提升全行消保工作水平。 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诉管理 邮储银行持续完善重大信息披露机制,制定、修订产品业务管理办法,构建覆盖金融服 务全流程的产品和服务信息披露体系。 邮储银行在官网建立了个人类产品信息查询平台, 集 中公示所有在售及存续基金、理财、保险、资产管理计划

37、等产品信息,提高信息更新频率, 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邮储银行切实加强投诉管理,畅通投诉渠道,在营业网点、官网醒目位置公布客服与投 诉电话,并在官网发布“客户投诉指南”、在手机银行客户端开设“如何投诉”便捷查询途径, 披露投诉方式及投诉流程,切实维护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同时,邮储银行还优化投诉处理 流程,规范投诉分类统计,加强投诉数据分析与利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推动产品与 服务水平提升。此外,邮储银行建设了投诉管理系统,实现全行各渠道投诉的全流程管控, 力争在第一时间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扩大公众宣教领域和覆盖面 邮储银行始终将普及金融知识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

38、持续深化公众教育服务工作。 2019 年,邮储银行印发全年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计划,对全年宣传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宣 传目标、宣传内容及时间安排,积极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 发挥点多面广的特色优势, 邮储银行各分支机构持续开展主题丰富、 形式多样的金融知 识宣传普及活动。2019 年,邮储银行开展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支付安全与防范电信网 络新型欺诈宣传周”“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反洗钱宣传月”等宣教活动。在活动开展过 程中,邮储银行利用自有宣传渠道和媒体加强金融知识宣传,还采取进乡村、进学校、进社 区、进企业、进商圈“五进”形式提高宣传针对性,营造消费者权益保护良好舆论氛围,推动

39、 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 当前,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邮储银行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加强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出台了做好网点金融服务、强化线上金融服务、对受疫情 影响个人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保障受疫情影响个人征信相关权益、 落实抗疫相关资费调整 政策等多项举措,为受疫情影响的客户解决后顾之忧。 07 诚信营商 让平台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任贤良 2020 年 03 月 15 日 07:08 来源:人民网-IT 频道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 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

40、合,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 平台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商业模式正在迅猛崛起, 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 龙头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31.63 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其中,网上零售额超过 9 万亿元,同比增 长 23.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 7 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 18.4%; 电子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达 3.52 万亿元;电子商务相关就业人员达 4700 万人。2019 年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 3.8 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 20%。特 别是在 2020 年初这场席卷全球

41、的新冠疫情中,平台企业在强化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完善医 疗救治体系、健全物资保障体系、助力社会生产有序恢复等各领域显现出巨大应用价值。 肥沃的土地不会只长庄稼和良木,也会长败木杂草。伴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 欺诈、竞价排名、用户歧视、数据泄露、恶性竞争甚至金融诈骗等现象屡见不鲜。最高人民 法院发布的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2016.1-2018.12)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6 年至 2018 年, 全国各地法院一审审结的网络犯罪案件 4.8 万亿件, 占全部刑事案件总量的 1.54%, 案件量和占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台经济中的欺诈、失信乱象,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合法 权益,扰乱网络营商

42、环境,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 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道、强国之基。加强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 环境,是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诚信 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加快建立包括平台经济领域 信用体系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既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 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推动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保障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社会、企业、网民等 多主体参与、共同发力,形成合力。 从国家层面,要加强立法和监管,营造制度环境。要不断健全完善平台经济相关法律法 规,特别是加快完善

43、电子商务、网约车、互联网居住服务、网络新闻、在线教育、互联网医 疗等分领域管理规章制度,为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加大政策引导、支 持和保障力度,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落实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要求,推动建立健全适应平 台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 要加强对平台内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 依法打击网络欺 诈、失信炒信等行为,切实保护平台、平台内经营者、平台从业人员和平台经济领域消费者 的等权益。 作为平台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依法诚信经营。平台企业是平台经济的主体。要 把守法诚信作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经 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要积极配合政

44、府有关部门监管要求,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彰显企 业社会担当,建立完善企业诚信内生机制,加强对平台内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切实维护 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合作机制作用,精诚合作、协同联动, 共同推进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的共建共享共治。 作为行业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推进行业自律。行业协会作为民间自治性社会组织, 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协调服务作用,引导会员单位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商 业道德,守法经营,诚信营商;要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引导 本行业经营者公平竞争,接受社会监督;要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依据章程建立行业 评议等评价奖惩机制,

45、加大对会员单位的激励和惩戒力度,强化会员单位的守信意识。作为 网信领域全国性、联合性、枢纽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将继续按照 主管部门要求,凝聚各方力量,聚焦网络诚信建设,打造诚实守信的网络空间,让诚信真正 成为互联网上的通行证,为平台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网络消费者,要加强自我防范,树立诚信意识。网络消费者是平台交易和服务的主 体。要强化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远离网购骗局、警惕虚 假宣传,提防各类消费陷阱;要树立诚信意识,养成文明的网络素养,维护个人信用,自觉 抵制刷单、炒信等不诚信行为;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善于行使消费者监督权,及时举报投 诉违法违规的网络交易行为,当好网络交易和服务的“监督员”。 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诚信的土壤,需要精心的呵护,让我们一起努力,共筑诚信营 商环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云生活来了 谨防消费陷阱.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