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散文专题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9116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8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散文专题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复习散文专题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复习散文专题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复习散文专题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复习散文专题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文章整体结构和思路题一、文章整体结构和思路题二、句段结构作用三、概括主旨(中心意思)三、概括主旨(中心意思)四、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四、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五、散文艺术技巧五、散文艺术技巧1线索题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例

2、:(水乡戏台祝勇)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答:(1)戏台。(2)作用:以“戏台”为线索,串联全文,便把生活中的戏台与历史中的戏台呈现出来,彼此浑然一体;以“戏台”为线索,更好地展现戏台的地域、文化、历史特征,揭示戏台内涵的丰富性。2梳理行文思路题答案组织一般模式为: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有线索,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或者要求梳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理)变化3分析构思特色题(1)线索特点及好处。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2)思路特点。主要有先总后分、先抑(扬)后扬(抑)、前后对比、先实后虚、逐层深入等。(3)叙事特点。叙述人称,尤其

3、关注第二人称的使用及好处:拟人化,便于对话与抒情,拉近与读者距离。叙述方式:顺叙,使结构清晰;倒叙,巧设悬念,吸引读者;插叙,使行文活泼,富于变化。(4)详略繁简。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何处用繁,何处用简。使叙事回旋委曲,错落有致。(5)段落特点。开头,由虚入笔,逆向起笔;中间,衬托对比,虚实相映;结尾,以景结情,直抒胸臆。1开头句段的作用(1)点明标题,开门见山。(2)引起下文。有一些文章开头虽不直接点题,但能引起下文。或连续发问,发人深省,引发读者兴趣;或埋下伏笔,暗示下文呼应;或设置线索,暗示下文贯通;或设置悬念,暗示下文解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结尾。(3)奠定基调。有的文章开头即展现

4、思想深沉或情感饱满的特点,比如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感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4)正反铺垫。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但开头不直接写这些内容,而先去写别的人、别的事或别个道理,这样就从正面或反面为要写的人、事、理作了烘托、陪衬。这种方法叫铺垫。无论是正面铺垫还是反面铺垫,其作用都是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反面铺垫又叫对比。例:(冯骥才墓地):分析文章开头“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这句话的作用。答:议论起篇,写出作者对死亡的认识;引出下文对外国墓地的描写。2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转换(折)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折);总领(引

5、起)下文的作用。例:(2016天津)彭程在母语的屋檐下)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3结尾句段的作用(1)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2)结尾句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3)结尾句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4插入段的作用 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5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

6、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1)答题角度内容、主题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在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结构、思路结构角度可考虑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还可以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表达效果a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使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则要答出表达效果。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这一点应视具体句段而定。b读者情感(心理)。从这个角度可

7、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上述角度有关涉就要分析归纳,没有关涉就不必强答。结构类:a开门见山,总领下文。b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为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c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由转而写到。d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e线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内容类:是为了写(或为了说明)(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营造了的氛围,奠定了的感情基调

8、。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类: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特殊效果须结合语段所用的表达技巧来谈。读者角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产生共鸣,强化读者印象;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概括主旨有五种基本方法:解读题目法分析首尾法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因文而异法联系背景法答案由“写什么(主要内容)”和“为什么写(写作目的)”两部分构成。“写什么”是指作者叙述的事件,描述的人物、景物;“为什么写”是指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情感。表述形式:写人散文:本文记叙(描写)了事迹,表现(反映、赞扬、揭露、批判)了精神(性格、品质)。叙事散文:本文记叙了事件(经过、故事)

9、,阐明了(道理)。抒情散文:本文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例:(2014湖南粮食)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答: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具体略。1.重要词语含义(1)基本要求以该词语的本义为基础,推及其在文中的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以文解文。一个词语有了临时含义,作者都要在其前或后进行比较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来揭示其内涵,以便使读者弄明白其意思。词语含

10、义必须用其前后的阐释文字来理解、说明。例:(龙应台目送)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答:表面是写车子开走后,街面的空荡无人,实际是抒写“我”只能目送儿子离开却不能进入儿子内心世界的失落、落寞的心情。2.重要句子的含意(一)抓住位置,体会结构句例:土灶是生命的中心,乡村的统领。(文章开头句):总领句。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温饱是最大的事,乡村中的许多事都是围绕着温饱而来的,人们通过土灶做出饭菜,维持着生命。同时,土灶也是一家人的中心,将一家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二)由表及里,体会含蓄句例: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答:

11、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一语双关,既指客观外界的实际天气情况,又暗示了人事的不幸遭遇。把握句意要由表及里,先说出句子本身的表层意思,然后指明其深层意蕴。(三)还原本意,体会修辞句例: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聚居的地方。(一)修辞(二)表现手法: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散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九种: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

12、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如下:(1)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2)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3)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4)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5)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

13、,或两两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6)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8)设问:自问自答,启发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过渡作用。(9)反问:语气强烈,感情强化。狭义的只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包括修辞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的是狭义的概念。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下:(1)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2)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

14、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以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3)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4)白描:不设喻、少修饰,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5)虚实结合:抓住重点,或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6)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7)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

15、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8)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9)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10)联想想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12)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1.记叙A记叙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

16、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可以造成拟人效果。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B记叙(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顺叙的好处是眉目清晰。倒叙的好处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波澜起伏。插叙的好处是对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和说明,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严密、行文更活泼。2.描写赏析描写艺术首先要分清描写文字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还是兼而有之。如果是人物描写,其技巧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中又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1)描写技巧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

17、描写选取某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语言特点(2)描写角度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3)描写作用(景物描写)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1审题审题时应审出以下三点:“赏析”二字暗含答题步骤是完整型的,即三步答题判断技巧具体解释简述效果。“赏析”的对象,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整体的。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所谓“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

18、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首先”意为优先,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提示语。如题干有“联系上下文”等提示性语言,暗含要考虑到结构上的技巧与效果。如果赏析的是完整的段落,也要考虑到结构上的技巧与效果。2答题(1)答题步骤:判断技巧具体解释简述效果。(这是完整型,个别题目视题干要求可只要前两步)(2)答题要求判断技巧要准确、全面。要做到准确,除要熟悉各种艺术技巧的术语及其特征外,还必须注意审题要细:看题干问的是定向角度(题干明确要求了鉴赏角度如修辞、语言等),还是多向角度(题干没有明确鉴赏角度,只是笼统地说“赏析表达特色”等)。只有审得细,才能判断准。这时,要特别

19、注意两点。一是多从整体思考。要在画线文字中注意整体,如在画线句中看到“想起了”的字眼,于是判断为“想象”,但若注意前面或后面的文字,这里面恐怕有“虚实结合”的手法。要把画线文字与其前后未画线的文字结合起来思考,因为有些手法只有把前面或后面的文字联系起来才能判断出。二是先确定语句描述的对象。如是景物描写,则要考虑景物描写的手法;如是人物描写,则要考虑写人手法。要做到全面,须注意以下几点:a题干有“些”字,分值较大,往往有多种技巧在其中,要想全。b多角度思考。一般而言,局部文字优先考虑修辞技巧、表现技巧;即便在修辞技巧小角度内,也要尽量把所用的技巧写全。c如果所给文字区域较大,如是个大的段落,则有可能有多个表达方式角度。简述效果要突出“夸”字。“夸”,就是“夸夸”用这些技巧有哪些好处,是对表达效果的分析。它有三个方面:一是写出对象的特征,一般答案表述为“写出了对象的(对象特征)”。(所谓对象,就是描写或叙述的主体)二是怎样写出或者说“写得怎样”,这一点一般与技巧自身的效果有关。三是在表达作者情感或文章中心方面的作用。“夸”时要注意的是:表达效果要答全,因为技巧不止一种,效果也不止一种;表达效果可分类答,不必把技巧与效果一一对应地写,也可综合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复习散文专题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