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节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 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概述 本病疫区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部分国家,疫源地则遍及世界五大洲70余个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危害最严重的国家,HFRS发病数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年发病人数波动在4万至6万这一较高水平,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全国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 我国1984-2000年发病近100万,死亡
2、2万概述概述流行病学(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我国已查出30种以上动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除啮齿动物外,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流行病学 传传 染染 源:源:鼠类鼠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亚洲:黑线姬鼠亚洲:黑线姬鼠欧洲:棕背鼠欧洲:棕背鼠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姬鼠,城市的传染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姬鼠,城市的传染源是褐家鼠源是褐家鼠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动物源传播:带毒的鼠动物源传播:带毒的鼠排泄物
3、排泄物呼吸道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母婴、虫媒;消化道、接触、母婴、虫媒;(二)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 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三)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鼠型多为34%以下;但家鼠型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有报告为15%以上,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
4、发病罕见。(四)流行特征 1病型及地区分布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正常人群血清中发现EHF血清型病毒抗体的地区遍及世界各大洲,表明它们具有世界性分布,特别是在沿海城市大鼠中扩散传播,因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2季节性 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到次年1月,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从3月到6月。流行病学 周期性:本病发病率有一定周期性波动,与宿主动物生态学、动物流行病学有关,同时与易感人群免疫状况和接触机会有密切关系。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疫区,一般相隔数年有一次较大流行。S人群分布:男多于女,青壮年多,农民和工人多。临床症
5、状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一般持续37日。(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三)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四)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五)恢复
6、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临床表现男34岁,发病第2天左眼球结膜明显出血临床表现发热期出血女女31岁,发病后第岁,发病后第4天。面部、躯干、四肢及天。面部、躯干、四肢及内脏器官均出血内脏器官均出血表现表现临床表现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病后46天。多数患者发热期末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热退后发生。持续时间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有关一般为13天 促进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临床表现少尿期 出血加重 持续一般为25日HFRS患者尸检所见,大脑脑回血管普遍扩张,充血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 根据流行病
7、学资料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并发症(一)腔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 (二)心功能不全,肺水肿。(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四)继发感染。治疗治疗 (一)发热治疗。1一般治疗: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2液体疗法 3皮质激素疗法 4止血抗凝疗法 5抗病毒疗法。(1)病毒唑。(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3)免疫血清治疗。(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应针对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补充血容量,纠正胶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DIC形成和微循环淤滞,维护重要脏器功
8、能等。(三)少尿期治疗 包括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应是保持内环境平衡,促进利尿,防治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以继发感染。(四)多尿期治疗 治疗原则是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五)恢复期治疗。(六)并发症治疗。预防 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一)监测 是卫生部门防治疾病的耳目,本病流行病学监测包括:1人间疫情监测 2鼠间疫情监测(二)灭鼠、防鼠 是预防本病关键的措施。1灭鼠 以药物毒杀为主 2防鼠 挖防鼠沟,野营,工地应搭高铺,不宜睡上铺;保存好粮食及食物;整顿环境,以免鼠类窝藏。3.饮用水应煮沸,剩菜剩饭应加热。(三)灭螨、防螨 防螨应注意:不坐卧于稻草堆上;保持室内清洁,曝晒与拍打铺草;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经常铲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螨类孳生所和叮咬机会;亦可用5敌敌畏溶液喷晒衣服开口处,有效时间约半日。(四)疫苗应用的展望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的疫苗可分为二类,一种是鼠脑纯化疫苗,另一种是细胞培养疫苗;另外还有减毒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也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