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预防并及时、有效、稳妥地应对XXX公司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中长期影响,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事件对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危害,确保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 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函 (国
2、办函200433号) (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9)其他依据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公司司范围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迅速查明污染事件或污染事故发生原因,果断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尽量减少污染范围的原则;确保现场监测、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 按照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发生事故时,在公司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启动相关专项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处理、应急救援、恢复生产、各负其责的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3 事件类型和危
3、害程度分析 3.1 事件类型 (1)废水、废气、废渣,危险废物、垃圾等排放失控造成的大面积污染事件。 (2)各种含油、含煤污水、消防废水如处理不慎排入工业排水中造成海水或市政水源污染事件。 (3)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含放射性物质)的大面积泄漏事件。 (4)因不可抗力造成危及生态的环境安全事件。 (5)其他生产运营过程中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3.2 危害程度分析 3.2.1 空气污染 (1)油、六氟化硫等因泄漏、爆炸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 (2)因大风等导致贮灰尘严重飞扬,使得厂区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严重变差。 3.2.2 水体污染 (1)储油设施、设备有系统等相
4、关系统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废水难以及时有效处理或紧急排放时引起水污染。 (2)火灾爆炸等因消防用水中含有有毒有害废水排放造成水体污染。 (3)油系统跑油及供油系统火灾造成燃油大量泄漏,燃油的大量泄漏不易清理,造成环境污染。 4 事件分级 环境污染应急事件按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级、级、级三个状态等级。 (1)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已经或预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万元以上;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人员中毒死亡;因环境污染使地方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较大或严重影响。 (2)级(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环境污染事故已经或
5、预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1000 万元;人员发生中毒症状;因环境污染引发厂群冲突;对环境造成危害。 (3)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环境污染事故已经或预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10-500 万元。 5 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管理程序中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章节内容。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下设: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紧急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通讯联络组、灾后恢复组等。 (1)抢险救援组 职责:组织实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抢救伤员;排除受灾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和险情,控制事态的发展;协助外部进行抢险行动;及时向项目施工现场应急指挥小组汇报抢险进展情况。 (2)
6、医疗救护组 职责:组建临时医疗所,负责抢救、转运、医治伤员,做好伤员伤情登记;协助外部医疗、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抢险救援,检查、监测水源和食品,防止和控制疫情。 (3)紧急疏散组 职责:紧急疏散人员至安全地带;负责现场抢险道路疏通,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4)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采购、调拨急需的救灾物资;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和灾区人员手中。 (5)现场安置组 职责:负责受灾人员及家属的思想安抚工作;设置避难场所,安置受灾群众,解决食物、饮水、穿、住等问题,发放救灾款物;运送人员、伤员和救灾物资;协助灾情调查统计工作,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 (6)通信联络组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以及第
7、三方救援,及时与伤员家属取得联系。(紧急情况时,各应急小组可以直接与项目施工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副总指挥进行联系,汇报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7)灾后恢复组: 职责:负责排除灾后存在的危险源,对受灾现场进行清理消毒,及时恢复生产、生活; 6 预防与预警 6.1 风险监测 6.1.1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工程部、安全部及其他相关部门;风险监测的责任人员:所属区域值班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6.1.2 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 (1)风险监测的方法 1)氨区内的氨气泄漏检测器设置 8 套。 2)运行巡检及检修维护中,运行人员携带各种便携式检测仪,随
8、时检测。 3)各系统的浓度、温度、压力等情况,通过传送装置传至各集控室进行实时监控。 (2)信息收集渠道 1)运行人员 生产各部门加强对液氨、联氨、盐酸、氢氧化钠、油、六氟化硫、贮煤场等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的安全管理,运行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运行人员按标准对各设备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填写缺陷工单,检修人员应及时消除缺陷。 运行人员定期检查应急物资是否齐全、完备、可靠,不足时及时编制采购计划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装卸、存储、使用场所、运输车辆上,必须配备各危险品泄露的处理材料、急救用药品、设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运行人员检查消防系统运行情况,确
9、保消防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检修人员 设备部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检查、检验、维护液氨、联氨、盐酸、氢氧化钠、油、六氟化硫等压力容器以及封闭煤场状况,检查接地系统,确保其性能安全。 设备部必须定期检查所采取的安全设施及安全装备的性能。 设备部必须定期检查、校验有毒气体检测装置确保装置性能可靠。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动火工作票制度。 3)安全人员 各级安全人员定期检查油、六氟化硫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设备缺陷消除情况,检查操作和维护人员是否具备安全上岗资质。6.1.3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各单位指定专门人员定期对监测报告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评级,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经主管领导批
10、准后执行。 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急指挥部确定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别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政府通报相关情况,提出启动相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警的建议,报上级部门、政府应急指挥中心。 6.2.1 预警分级 根据风险监控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危急事件进行预警。对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级预警、级预警、级预警,具体情况如下: 级预警:是指公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已经或预期达到下列情况: 环境污染事故已经或预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万元以上; 级预警,是指公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
11、严重程度已经或预期达到下列情况: 环境污染事故已经或预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1000 万元; 级预警,是指公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已经或预期达到下列情况: 环境污染事故已经或预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10-500 万元。 6.2.2 预警发布程序 预警信息的发布一般通过紧急会议、电话、短信系统、网络等方式进行,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1)达到级预警标准的,由应急总指挥发布。 (2)生产现场临时性突发事件达到级预警标准的,由副总指挥发布。 (3)达到级预警标准的,由当值值长发布。 6.2.3 预警发布后的应对
12、程序和措施 (1)接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后,应急指挥部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2)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3)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监测和其他应急保障工作。 6.3 预警结束 当有关情况证明预警结束时,由安健环分部提出书面报告,由应急指挥部批准结束预警,并将终止的原因、预防措施等书面报粤电集团公司和平海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 7 信息报告 XXX公司 24 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当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时,项目值班人员应迅速汇报值班领导:电话:XXXXXXXXXX;值班领导在接到报警后,立
13、即通知公司安全部部成员和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报警时应提供如下的信息: (1)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类型、时间、地点及气象情况。 (2)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人员受伤、受困)。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他应对措施。 (4)事故报告部门、报告人及通信联络方式等。 (5)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向上级单位汇报,并在 1 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公司和上级环保单位。 8 应急响应 8.1 响应分级 环境污染事故的响应级别为级响应: (1)级响应 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事故、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人员中毒死亡、因环境污染使地方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较大或严重影响时
14、,公司紧急应变总指挥部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政府及公司,并接受上级单位的指导,并跟踪重大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情况,每 1 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一次。 (2)级响应 指因酸碱罐、贮油罐及输油管破裂的环境污染事故、人员发生中毒症状、因环境污染引发厂群冲突、对环境造成危害时,立即向项目负责人和公司安委会进行报告,由安委会决定是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政府及上级部门并接受其的指导。 (3)级响应 是指公司环保设施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相关现场处置方案,汇报项目负责人及公司分管主要领导,在项目负责人和主管生产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处理设备事故,恢复正常生产。同时由安健环分部负
15、责向集团公司和县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8.2 响应程序 8.2.1 级响应 (1)生产部门运行主值汇报当班值长,当班值长通知现场人员展开自救互救控制污染源,并立即通知紧急应变总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现场。 (2)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组长立即将现场情况向紧急应变总指挥汇报,并建议启动级响应。 (3)紧急应变总指挥根据事件发展动态决定启动级响应,并向地方政府应急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请求地方应急支援。 (4)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向相应地方政府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8.2.2 级响应 (1)生产部门运行主值汇报当班值长,当班值长启动级响应,通知紧急应变总指挥部成员、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成员、管理及后勤
16、紧急应变指挥组成员;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成员、管理及后勤紧急应变指挥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 (2)综合部、生安部、设备部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核实泄漏或报警情况,向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组长汇报。 (3)各部门按(本预案规定)职责落实相关工作。 8.2.3 级响应 (1)生产部门运行主值汇报当班值长、部门部长、部门专业专责;当班值长启动级响应,通知公司主管生产领导、生安部对口专业专责、设备部相关专业人员、安健环主任。 (2)部门对口专业专责到现场核实报警或泄漏情况并提出处理方案。 (3)生安部相关专业专责对处理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 (4)设备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泄漏处理。 8.3 应急处置 8.3.1
17、先期处置 8.3.1.1 接到紧急应变总指挥部通知后,运行部立即组织化验人员携带全厂化学药品安全说明书及便携监测设备到达现场,迅速鉴定、识别、核实突发环境事件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及受影响范围和边界,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8.3.1.2 综合部安排 2 名保卫人员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等防护用具进入泄漏区检查有无人员受困或受伤情况,并将受困或受伤人员带离泄漏区域,安置于上风口(根据风向标判定)安全区域,并向赶到现场的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报告情况。 8.3.1.3 在接到值长通知后,先期赶到现场的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成员,立即在现场上风口安全区域设置现场指挥点,收集现场各类情况、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救治、进
18、一步核实现场泄漏及人员情况、制定抢险方案。 8.3.1.4 运行控制室监视泄露介质特别是其储罐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随时向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组长汇报。 8.3.1.5 运行部安排化学运行人员监护公司消防水泵启动、运行情况,确保消防水系统运行正常。 8.3.1.6 综合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保卫人员赶赴现场并在泄漏区域 150 米外道路上安排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对附近人员进行疏散(无关人员撤出 200 米以外);禁止任何人携带火种进入泄漏区域;负责将现场伤员抬到 150 米外急救车辆上进行急救。 8.3.2 应急处置 8.3.21 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组长按紧急应变总指挥批准的抢险方案,立即
19、组织抢险人员穿戴好防化服、橡胶手套、橡胶雨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使用专用器材和工具,对危险源泄漏部位进行隔离或倒罐操作。 8.3.2.2 在环境介质泄漏无法控制或出现罐体破裂时,经紧急应变总指挥批准,各有关部门立即向地方政府、安监、环保、消防部门报告,说明漏泄物的性质与危害、事故现场处置情况、现场风向及可能对厂外区域的影响等情况;安健环主任立即向粤电集团报告情况。 8.3.2.3 综合部安排人员在主要路口引导救援车辆和医务人员进入现场。8.3.2.4 当消防队赶到事故现场后,各部门应配合消防队进行抢险。 8.3.2.5 当泄漏得到有效隔绝后,继续启动消防水系统对泄漏现
20、场进行 1 个小时的冲洗,直到现场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检测合格。 8.3.2.6 化学人员做好废水排放工作,防止海域污染。 8.3.3 扩大应急响应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调配事故应急体系中的各级救援力量和资源开展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必要时求助集团公司和当地政府。 8.4 应急结束 8.4.1 应急结束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
21、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8.4.2 应急结束程序 经现场应急总指挥部连续跟踪监察,应急结束条件已满足,主要污染物质指标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的前提下,由现场应急总指挥向政府部门申请后宣布应急结束。 9 后期处置 (1)当泄漏得到有效隔绝后,继续启动消防水系统对泄漏现场进行 1 个小时的冲洗,直到现场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检测合格。化学人员做好废水排放工作,防止海域污染。紧急应变总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研究,评估环境危害程度及中长期环境影响,策划合理恢复方案,防止盲目进行恢复,造成二次事故伤害。 (2)由财务部对事故损失情况进行充分
22、评估,联系保险公司进行取证、理赔等工作。 (3)由生安部组织或配合地方环保、公安、消防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查找事故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4)生安部根据实际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估,针对事故应急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修订和完善。对预案不妥之处进行完善和补充。 10 应急保护 10.1 应急队伍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队伍包括综合办公室抢险队、工程部抢险队、安全部抢险队、经营部抢险队及各相关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当公司内部救援力量不足时,可以请求地方或其他单位给予支援。 10.2 应急物资与装备 各种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各部门及生产现场使用设备、维修工具、照明装置、通信设备的数量
23、、性能和位置。各应急机构应建立应急物资与装备管理人员名单列表,保障用时能快速有效地调动。 10.3 通信与信息 建立应急指挥部门与有关单位的通信联系。应急情况发生时,应急人员可以把厂内固定电话、对讲机以及个人移动电话作为必要通讯工具。当需对公司全体人员进行预警时可使用短信系统发送信息。 备有一定数量的移动电话或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备用通信系统。 10.4 经费 本预案中的应急救援费用由财务经营部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列支,保证费用到位的及时有效性。10.5 其他 应急救援过程中,公司安全部负责事故隔离、治安保卫、人员疏散等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厂区、事故现场;综合部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一切后勤保证。
24、 11 培训与演练 (1)为了确保预案能够准确实施,每年各生产部门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采用讲座和讨论的方式进行。 (2)演练由公司统一组织进行,并定期组织跨部门的突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演练,检验队伍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现场的应变能力,实现对突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3)预案演练可以采取桌面演练、功能演练、现场单项演练、现场综合演练等方式进行。公司各级预案每两年演练一次。 (4)演练结束后必须进行评价、总结,为了确保预案能够落实到位,每年必须对重大人身安全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修订、审核,对预案提出改进建议进行修订、完善。并报请有关部门批准。 12 附则
25、 12.1 术语和定义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预案分类:根据突发环
26、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突发船舶污染事件等。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主要是指生物物种受到不当采集、猎杀、走私、非法携带出入境或合作交换、工程建设危害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 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
27、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12.2 预案备案 本预案经评审通过后,报电监局备案,并报安监局、有关部门、集团公司生技安监部存档。 12.3 预案修订 在每次演习后对预案进行评价和修订,预案由生安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 预案的解释 本预案最终解释权归公司安全部。 12.5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13 附件 (1)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2)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和联系方式 (3)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4)应急物质储备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