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分类(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589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分类(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分类(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分类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分类 【真题速递】【真题速递】 1.(2019.全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中所涉 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 项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项正确; 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 项错误; 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

2、项错误; 2(2019.全国)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答案】C 【解析】 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 正确; 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 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 错误; 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 正确; 3.(2018.江苏)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NaHCO3(s)Na2CO3(s)NaOH(aq) B Al(s)NaAlO2

3、(aq)Al(OH)3(s) C AgNO3(aq)Ag(NH3)2(aq)Ag(s) D Fe2O3(s)Fe(s)FeCl3(aq) 【答案】A 【解析】A 项,NaHCO3加热生成 Na2CO3,Na2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 NaOH,正确; B 错:NaAlO2(aq)与过量 HCl(aq)反应,生成 AlCl3; C 错: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3)2(aq)反应生成 Ag(s); D 错:Fe(s)与 HCl(aq)反应生成 FeCl2(aq)。 4.(2017.江苏)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FeFeCl2Fe(OH)2 B

4、SSO3H2SO4 C CaCO3CaOCaSiO3 D NH3NOHNO3 【答案】C 【解析】 A项,Fe 和 Cl2反应只生成 FeCl3得不到 FeCl2,错误; B项,S 在 O2中燃烧只生成 SO2得不到 SO3,错误; C项,C 项转化均可实现 D项,NO 不和水反应,错误。 5.(2017.北京)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A B B CC D D 【答案】A 【解析】 A项,瓷器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属于无机物; B项,丝绸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C项,茶叶中的成分主要有咖啡因、糖类等,属于有机物; D项,中草药成分较为复杂,成分主要为

5、有机物。 【考纲解读】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 说明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 其分类 1.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 单质和化合物、 金属和非金 属的概念。 4.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溶液和胶体的 区别。 高考必考点 之一,常以 选择题的形 式出现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 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 的原子或原子团

6、。 (2)微观分析物质的构成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 和 。 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宏观分析物质的组成 元素 组成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 或 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 (1)概念: 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原子个数不同,如 O2和 O3;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 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变化。 4

7、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从宏观上判断 从微观上判断 5分散系 (1)概念: 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 将分散系分为 、 和 ,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 (3)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分散质微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巨大分子或离子集 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 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4).胶体及其性质 、 、 、 (5)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

8、滴加入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 Fe(OH)3胶体,化 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化学变化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带电荷 2. 游离态 化合态 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3.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物理 化学 4. 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 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 NaCl 晶体的熔化 5.(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2)直径大小 溶液 浊液 胶体 (3)1_nm 1100_nm 100_nm 稳定,静置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静置有沉淀或分层 能 能 不能 (4)

9、 丁达尔效应 介稳性 电泳 聚沉 (5)FeCl3饱和溶液 红褐色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一、物质的组成一、物质的组成 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微观分析物质的构成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

10、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宏观分析物质的组成 元素 组成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 (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原子个数不同,如 O2和 O3;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 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分类 1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11、 (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氢化物:HCl、H2S、H2O、NH3等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成盐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 两性氧化物:Al2O3等 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酸 按电离出的H 数 一元酸:HCl、HNO3等 二元酸:H2SO4、H2S等 三元酸:H3PO4等 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H2S等 含氧酸:HClO4、H2SO4等 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H2SO4、HNO3等 弱酸:CH3COOH、HF等 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3、HCl等 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 碱

12、 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KOH、 2等 难溶性碱: 2、2等 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2、KOH等 弱碱:NH3 H2O等 盐 正盐:BaSO4、KNO3、NaCl等 酸式盐:NaHCO3、KHSO4等 碱式盐:Cu2 2CO3等 复盐: 42 12H2O等 【典例 1】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 B 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都一定呈酸性 C 组成元素相同的盐溶液酸碱性相同 D 非金属元素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答案】D 无 机 化 合 物 【解析】 A.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A 错误; B. 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

13、,还可能呈碱性,如 NaCl 呈中性,Na2CO3呈碱性,B 错误; C. Na2SO4呈中性,而 Na2SO3呈碱性,C 错误; D. NH4NO3就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D 正确。 【典例 2】 2.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 非金属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B C D 全部 【答案】D 【解析】由 H 和 Cl 能组成氯化氢(属于酸、化合物、纯净物);He 和 Ne 组成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不 同的同位素 H 和 H 能组成氢气(属于非金属单质);不同的同位素 23Na 和24Na 组成的金属钠(属于金属); Na 和 Cl

14、 组成氯化钠(属于盐);由 Na 和 O、H 组成氢氧化钠(属于碱);Na 和 O 组成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故 D 正确。 【归纳总结】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常见 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 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注意 分子式为 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考点一精练【考点一

15、精练】 1.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熔融态的 Al2O3,12C 转化为 14C 都属于化学变化 B 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 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作为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D SiO2,CO,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B 【解析】12C 转化为 14C 是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作为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O 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2.将物质分门别类,更有利于物质的研究。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O2,SO3、N2O5、NO 都

16、是酸性氧化物 B 乙烯、乙炔、乙醇、乙酸都是非电解质 C 白云、雾霾、烟水晶、淀粉溶液都是胶体 D 盐酸、硫酸、碱石灰、聚苯乙烯都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A项,NO 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 B项,乙酸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部分电离,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错误; C项,白云和雾霾是气溶胶,烟水晶是固溶胶,淀粉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达到了 1100 nm 之间,属于 液溶胶,正确; D项,硫酸是指 H2SO4,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错误。 3.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A.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17、,烃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A 正确; B. 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B 正确; C. 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C 错误; 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 正确。 4.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 NO2酸性氧化物 Na2O2碱性氧化物 Al2O3两性氧化物 B 汽油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HD单质 C 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D 液氯非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 A. NO2和水反应生成的是 HNO3和 NO,故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和酸反应生成的是盐、水和 O2,故不 是碱

18、性氧化物,A 错误; B. 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胆矾即五水硫酸铜,是纯净物,HD 是氢气,属于单质,B 正确; C.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 错误; D. 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错误。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 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只有一种元素 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 只含有一种分子 的物质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中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多种同素异形体形成的混合物;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不一定是纯净物,如 CO 和 CO2的混合物;中只

19、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可以有几种,如铁元素;在氧气 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可能是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从宏观上判断 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判断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 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 NaCl 晶体的熔化 2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

20、为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典例 1】 1.根据上述判断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石油的分馏 煤的干馏 钠的焰色反应 碘的升华 氯化铵分解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 的颜色反应 电解食盐水 CaCl2的潮解 冰的熔化 FeCl3的水解 石油的裂化、裂解 蛋白 质的盐析 食物的缓慢氧化 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 答案 【知识拓展】 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 颜色反应、 指示剂变 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21、 十八化 溶化、 汽化、 液化、 酸化、 氢化、氧化、水化 风化、炭化、钝化、 催化、皂化、歧化、 卤化、硝化、酯化、 裂化、油脂的硬化 【典例 2】 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C 含碳元素的物质在 O2中充分燃烧会生成 CO2,所以在 O2中燃烧能生成 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 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所以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答案】C 【解析】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

22、、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 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A 错误; 由置换反应的概念可知,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 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如氯酸钾分解、 同素异形体的互变等, B 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都能产生 CO2,在 O2中燃烧生成 CO2的物质都含碳元素,C 正确;盐可能含有氢元素,如碳酸氢钠含有氢元素,D 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物质转化思维导图物质转化思维导图 形成知识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构建网络一大片: 【考点二精练】【考点二精练】 1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

23、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答案】 C 【解析】 C 项包含了 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 CaCO3CO2H2O 两个化学 过程。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CaO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

24、品干燥剂 【答案】D 【解析】 A项,NaHCO3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但与 Na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 B项,SiO2制光导纤维是利用了 SiO2可以对光进行全反射的性质,与其熔点和硬度无关; C项,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 Al2O3的两性无关。 D 项,CaO 无毒,能与水反应生成 Ca(OH)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 A H2SO4是酸,因为 H2SO4中含有氢元素 B 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C Na 和 H2O 的反应不

25、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 D Na 在 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 【答案】B 【解析】 A. 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 H 的化合物,A 选项错误; B. 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B 选项正确; C. 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Na和H2O的反应虽然没有离子参加,但是有离子生成,所以是 离子反应,C 选项错误; D. 有电子转移(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a 在 Cl2中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D 选项错误。 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原子的

26、数目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 质量总和 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A B C D 【答案】C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正确;原子是化学变 化中的最小微粒,故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也不变,正确。故正确,选 C。 5.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答案】D 【解析】 A、明矾能净水是由于电离出的 Al3+能水解为 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杂质,起到净 水的作用,正确; B、SO2有很强的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

27、Cl+H2SO4,使溴水褪色,正确; C、地沟油含有大量细菌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属于酯类物质,但可作为工业原料用于制取肥皂、汽 油、柴油等,正确; D、KI 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故加碘盐中加的不是 KI,而是 KIO3,错误。 考点三考点三 分散系、胶体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 2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1_nm 1100_nm 100_nm 分散质微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28、巨大分子或离子集 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静置有沉 淀或分层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 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3.胶体及其性质 (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 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

29、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系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a 加热; b 加入电解质;c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电泳:在电场力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系中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胶体粒子由于表面积大而 吸附一定的电荷而带电。一般情况下,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带正电;金属硫化物、非金属 氧化物的胶体带负电。如带正电的 Fe(OH)3胶体的粒子向阴极作定向移动。 渗析:由于胶体的粒子直径比溶液中的溶质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 半透膜,用这种性质可以除去胶体中的电解质,达到提纯胶体的目的。 (3)胶体性质的应

30、用 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电泳:工业上静电除尘,净化空气。 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卤水点豆腐等 4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 式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典例 1】 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答案】C 【解析】直径大于 1 nm 小于 100 nm 的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 于 1 n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100 n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

31、 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 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 【典例 2】 43.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 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 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 A冷水 B沸水 CNaOH 浓溶液 DNaCl 浓溶液 (2)写出制备 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3)怎样检验制得的物质是胶体?_。 (4)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 (5)Fe(OH)3胶体稳定存

32、在的主要原因是_。 A胶粒直径小于 1 nm 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 (6)Fe(OH)3胶体区别于 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答案】 (1) B (2)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 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4) 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5) B (6) A 【解析】 (1) FeCl3在冷

33、水中反应程度小, 不能形成Fe(OH)3胶体; 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 Fe(OH)3 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遇 NaCl 溶液发生聚沉,生成 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 (2)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能写成“Fe(OH)3”。 (3) 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 (4) 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 SO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 (5) 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 的次要原因。 (6)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34、。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胶体知识胶体知识“6”提醒提醒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1100 nm)。 2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 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 溶液是胶体。 3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4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 5在 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 FeCl3溶液中 Fe3 的数目。 6掌握净水剂及其

35、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 1100 nm 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 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 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 KAl(SO4)2 12H2O、FeCl3 6H2O 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 胶体的化学原理是 Al3 、Fe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Al(OH) 3胶体、Fe(OH)3胶体。 【考点三精炼】【考点三精炼】 1.2011 年 12 月 5 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 PM2.5(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

36、于 2.5 106m 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 PM2.5 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PM2.5 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 PM2.5 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 PM2.5 污染 D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 PM2.5 污染 【答案】B 【解析】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 1100 nm 之间,而 PM2.5 的颗粒物的直径小于等于 2500 nm,B 错误。 2.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 冶金厂常

37、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C 泡沫灭火器中将 Al2(SO4)3与 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 D 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答案】C 【解析】 A项,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因为豆浆是胶体,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制成豆腐; B项,烟尘微粒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胶粒带电,所以可以利用高压电除尘; C项,泡沫灭火器中将 Al2(SO4)3与 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发生了水解互相促进的反应,跟胶体的性质无 关; D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溃疡

38、病人的胃酸过多症 B 工厂常用的静电除尘方法与胶体性质无关 C FeCl3溶液能与 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 D 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可获得金属钠 【答案】C 【解析】 A. 小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患胃溃疡的病人,为防止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来治疗,因为反应产 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胃部气胀,易造成胃穿孔,A 错误; B. 静电除尘对胶体电泳性质的利用,B 错误; C. FeCl3溶液能与 Cu 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C 正确; D. 电解食盐水会

39、获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获得金属钠,D 错误。 4.英国物理学家约翰 丁达尔首先发现了入射光透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下列液体中, 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鸡蛋白溶液 水 淀粉溶液 硫酸钠溶液 沸水中滴入饱和 FeCl3溶液 肥皂水 A B C D 【答案】D 【解析】是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为是纯净物,不 是分散系。 5.500 mL 2 mol L1FeCl3溶液和 500 mL 2 mol 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 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 1100 nm 之间,

40、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 10910 7m 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 蒸干、灼烧 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答案】C 【解析】 A. 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 项错误; B. 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 项错误; C. 铁盐能氧化 I生成 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 项正确; D. 蒸干并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明矾溶液得到 KAl(SO4)2,D 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分类(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