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小升初语文试卷一、听读短文文房四宝,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进括号中。1(3分)听读短文文房四宝,选择正确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笔的称呼有很多种,吴国称笔为()A幸B弗C不律2(3分)听读短文文房四宝,选择正确答案。与“文房四宝”相关的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南宋陆游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B徽墨的特点是坚固,耐用。C“文房四宝”品类繁多,史上著称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至今仍享有盛名。3(3分)听读短文文房四宝,选择正确答案。对这幅图中的砚台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安徽歙(sh)砚,因为砚石上有“石眼“。B这是甘肃洮(to)砚,因为砚石上有“石眼”。C这是广东端砚
2、,因为砚石上有“石眼”。二、积累与运用。4(4分)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栖通霄彩绘A鞭炮息(x)徘防御控制B辨论徊(hui)严峻依偎C耽搁栅栏(zh)5(4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我尽可能地安慰自己,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B小明心满意足地说:“我又失败了!”C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6(3分)选择恰当的诗句把序号填在横线上。马诗石灰吟和竹石都是咏物诗,三位诗人借咏叹马、石灰、竹石表达自己的志向。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 ;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
3、白在人间。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回忆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7(2分)那个星期天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判断对错)8(2分)表里的生物中的“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 (判断对错)9(2分)腊八粥详写了“等粥”,略写了“喝粥。” (判断对错)10(2分)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表达了惆怅、伤感、颓废之情。 (判断对错)11(6分)名句积累。(1)十五夜望月表达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再写出一句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 。(2)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有
4、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改变。这正是礼记学记中“ , ,又日新”告诉我们的道理。12(2分)学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3)题。13(12分)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有个普遍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见闻广博却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却认识肤浅,反应敏捷却欠缺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坐在屏幕前,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
5、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孩子,也就愈来愈少了。 大家可能读过西游记这本书,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漫画书。两相比较,在读书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神奇的语言文字之美。至于影片和漫画,虽然也会带给人们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虽然同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虽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希望大家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1)填空。A.第自然段中的“这样的孩子”,其优点是见闻广博、 、反应敏捷;其不足是缺乏深入思考的耐
6、心、 、欠缺推敲思索。B.作者把 比喻为细嚼慢咽的宴席,把电视前的观赏比喻为 。C.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就不同。如果想了解儿童不喜欢阅读书籍的原因,应该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2)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填序号,单选)静下心来读书的孩子愈来愈少了影片和漫画带给人们艺术享受希望孩子们走进书里去(3)小华沉迷于看电视,不爱读书。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劝劝他。小华, 14(18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5)题。 我家墙上挂着一把京胡(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客人们看了总想让我拉一段儿,我从来不敢接茬儿。小时候练过不少乐器,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什么的,可没一样行的,都浅尝辄(zh)止,说来惭
7、愧。 提到京剧,我总忘不了我家曾经的一个邻居,邵家和。据说他曾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徒弟,后来因为得了怪病,一着凉就抽风,唱不了了,便不再工作,闲在家里。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每天放学后,都看见他坐在街角的树荫下,瘦长脸,徐徐摇把蒲扇,嘴里念念叨叨,时而摇头晃脑,和旁边乘凉的人们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我一走过他身边,他就冲我笑,这让我很好奇。 那个初秋的傍晚,天气凉爽,斜阳把树影拉得很长。我路过邵家和身边,他突然叫住我。 “胖子,陈大爷让我教你唱戏。” “是吗?” “你这小模样,行!” 在天津,街坊邻居都按一家人称呼。比我爸小的男性长辈我叫“叔”,比我爸大的就叫“大爷”。我爸比邵家和他爸的年龄大,所以他
8、叫我爸“陈大爷”。我一溜烟跑开,觉得他说的天津话都跟别人不一样,还能教我唱戏? 从那天起,我就跟邵家和学唱老生戏。每天放学,把书包一扔,我就奔出去找他。其实说找他并不准确,因为他早就在街角的树荫下等我。 每天学戏,邵家和都给我买一根冰棍,吃好再唱。“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他一句我一句,还打着点儿。如果唱错了,他会突然让我停下:“打住打住,我说嘛来着,这个说字得上口,要落在约的韵上。再来。”他一边打点儿,一边跺脚,仿佛在为一个角儿指点大戏。他常说:“学嘛都得认真,人活着就得认真,对吗?”他有时还会摇头晃脑地用那把京胡为我伴奏。他说这京胡是马连良马老板送给他的,谁都不让摸。我唱的时候
9、要么快了,要么慢了,总压不上点儿。这时他就顿足搓手大声说:“你怎么回事!跟着弦儿啊!过门儿没完就出来了,忙什么呀!”可我并不怕他,还恶作剧地故意不跟他的弦儿瞎唱。他装出生气的样子,更是招人发笑,当时觉得特别有意思。 没过多久,他病倒了,我就不再学戏了。最后一次看见他,是我当兵离开家的前几天,再次路过曾经跟邵家和学戏的街角,他更瘦了,头发长长的,胡子凌乱不堪,看上去老了很多,憔悴了很多。他手里端着那把曾经为我伴奏的京胡。“家和哥!”我几步跨到他身边。他冲我微笑:“胖子,我等你好几天了。听说你当解放军了,多好啊,多光荣啊!你看,也没嘛送你的,这把京胡留个纪念吧。”我接过京胡,望着他匆匆消失在暮色里
10、的背影,泪水止不住淌下来。很多年了,我一直珍藏着这把京胡。有时候也唱几口皮黄,我喜欢没人时自己唱,这样我就能看见热情、认真、善良的邵家和的影子,又在我眼前轻轻晃动。(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 (2)本文回忆了“我”和邵家和交往的一些事,阅读-自然段,填写下面表格。情节印象“我”的情感态度邵家和说要教“我”唱戏不相信认真邵家和送“我”京胡(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4)第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邵家和 的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邵家和 。(5)积极思考,看看你还可以从文中提出什么问题和同学交流,把它写下来。 四、快乐读书吧。15(4分)从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选择一本,结合一个具体情节,谈谈你对主人公的印象。 五、习作。16(30分)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或欣喜若狂,或忐忑不安,或欣慰,或沮丧,或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情感真实,书写规范、整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