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2-8 8寡人之于国也本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我国散文历史悠久,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叙事散文发展为史传,议论散文则由诸子论辩发展为秦汉时的政论文和唐宋的杂说以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议论性小品文。本单元所选四篇文章,从内容上看,或议论治国得失,或总结军事经验,或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从选取的范围上看,有的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有的是汉、唐时期的散文大家贾谊、韩愈的名篇。从表达方式上看,有的十分雄辩,能因势利导,时时把握谈话的主动权;有的善于取譬设喻,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有的气势磅礴、大开大阖,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
2、军事、人才等诸多方面探究原因,总结经验,警示统治者借鉴;还有的擅长对比分析,层层深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自己的观点。-3-8 8寡人之于国也这些文章不仅观点鲜明,议论有力,气势充沛,能给我们学习写作议论文提供很好的借鉴,同时也能使我们从中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荀子对学习作用和学习意义的阐释,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唐朝士大夫不从师学习的现状。特别是韩愈对从师学习的呼吁和择师标准的界定,非常值得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提倡。-4-8 8寡人之于国也目标导航-5-8 8寡人之于国也-6-8 8寡人之于国也学习建议1.通读文章,把握大意。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消除古今语言之间的障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
3、通语句,了解每句话的含义;然后反复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基本意思,找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和表明的态度;在此基础上,积累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和古今不同的文言句式。2.理清脉络,把握思路。本单元的文本是古代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作者提出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观点态度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结构谨严,层次清楚,思路严密。理清了思路层次,就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3.了解手法,品味语言。本单元四篇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各不相同,语言风格迥异。学习时要重点体会作者采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体会不同的论证方法产生的论证效果。-7-8 8寡人之于国也-8-8
4、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在儒家文化的大河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继往开来,高举着“仁政”“民本”的大旗,奔波于各诸侯间的黄尘古道上,想以自己单薄的力量阻止那些“非义”的战争;他著书立说,阐释着自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仁者无敌”的政治观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历史湮没了黄尘古道,而他的思想凝聚成了光照万世的孟子。学习孟子,一要了解其思想,二要学习其论辩方法。-9-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0-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游说梁惠
5、王的一篇说辞。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时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混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和政治理想。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这其中就有孟子。据孟子记载,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说明贤
6、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样一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11-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其学说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四书五经”,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
7、秋。-12-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13-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无失其时(“无”通“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14-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5-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6-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7-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8-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
8、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9-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非我也,兵也(判断句)未之有也(宾语前置)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后置)7.积名句(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4山东高考)(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3湖北高考)(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3天津高考)-20-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
9、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点评:这是梁惠王见到孟子后提出的首个问题,问题的关键点是“增加人口”。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动力和扩充兵员,各诸侯国都希望人口增多,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了大量的耕种者,谁就拥有了大量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梁惠王希望更多的人民归附自己,他将自己的做法与邻国君主比较,认为自己国家的政治比邻国的好多了,可是依然“民不加多”。因此,梁惠王见到孟子便直接把话题放在人口上面。可见梁惠王想知道“民不加多”原因的迫切心情以及追求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政治雄心。-21-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
10、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王好战,请以战喻。点评:孟子面对梁惠王“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问题,没有正面加以回答,而是剑走偏锋,说“王好战,请以战喻”。这七个字,可以分为两层:“王好战”为第一层,高度概括了梁惠王的特点,也暗示了当时是诸侯角力的时代,是各国君主希望“民加多”的时代,这个时代各国君主不喜欢“仁义”之说,所以孟子学说陷入窘境;第二层是“请以战喻”,“喻”什么?当然是“喻”梁惠王的做法,这样孟子又把话题引到了梁惠王的问题上,孟子善于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时时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可谓“游说有术”。孟子的语言艺术从这七个字可见一斑。-22-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
11、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点评:这一段文字,是孟子在提出“王道之始”后进一步提出的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通俗的说法就是:五亩住宅的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狗、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这是孟子提出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从小面积住宅的种植到大面积的田地
12、耕种,从家禽的饲养到家畜养殖,从衣服到食物的准备,从老人到整个家庭的生活,可谓全面而具体。这与“王道之始”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更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吸引力。-23-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点评:这段文字阐述了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同时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
13、”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24-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孟子在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要抛
14、开梁惠王的问题,而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提示:孟子听到梁惠王的发问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讲了一个“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变答为问,变被动为主动,牢牢地吸引住了梁惠王,并使之按自己的思路走。而“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对于“好战”的梁惠王来说,不但有吸引力,而且也十分简单。熟知兵法的梁惠王自然会回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一旦梁惠王作出正确的回答,孟子就牢牢地把握了主动权,为本次辩论的胜利打下了基础;而且以此巧妙地回答了梁惠王的疑问,言外之意是:你虽然知道“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但这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扩张土地、敛
15、取资财的需要罢了,这和其他诸侯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推行“仁政”,梁惠王的所谓“尽心”于国并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25-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救灾措施与今天我们的救灾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看待梁惠王的救灾措施的?提示: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做法,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饥荒的百姓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他只顾解决眼前问题,没有从全局、长远来规划。百姓基本的养生丧死问题都没得到根本解决,终究也不能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今天,我们面对灾荒和贫困,不再只是一味地捐款捐物,而是理性地给予扶助
16、,协助他们自己重建家园,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贫困。-26-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7-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譬喻孟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大师,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善于在谦和逊让中蓄势,在生动譬喻中设圈套。进步的思想主张加上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使他的论辩有力,令对手心悦诚服,这在本文中可见一斑。本文逻辑严密。陈述“仁政”主张时,孟子先说明“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进而又用“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来说明施仁政的进一步要求,先养
17、后教,既让人民无冻馁之苦,又在生活安定的基础上施以教化。从“王道之始”说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论述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产生了“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28-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富于文学情趣,于机智幽默之中突出事物的本质。如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然后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揭穿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所谓“尽心”措施,同别的国君一样没有真正爱人民,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文章最后,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又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
18、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首尾两处,都能根据对方特定的条件好战来设喻,既能激发对方的兴趣,又能因势利导地阐明事理。-29-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暮色孟子林孙继泉林子里静静的,是那种暮春午后特有的宁谧和安详。而且,在春日暖阳的烘烤下,林子里升腾着一股浓郁的柏香。林是孟子林,它铺展在鲁南邹城四基山下。此刻,我们已经在这片山林墓地上徘徊了许久,在这丛茂密的古柏下思索了许久。我们是专程前来拜谒孟子的。享殿正中绘有孟子像,存有几座从林里迁过来的石碑,再也没有别的了。享殿后面就是孟子墓。这是一个状如小山的大土丘,
19、墓的四周用一圈石墙兜住,墓顶上植满柏树,树下长满了茅草,几株苦菜开着黄的或白的花朵,还有一丛地黄,开着的紫色花苞像一只只小喇叭。-30-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孟子墓很晚才被查证。”管理所副所长向我们介绍说,“孟子逝于公元前289年,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没人知道孟子葬于何处。1 300年后的北宋时期,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出知兖州府,他发誓一定要不惜代价寻到孟子墓。他派人深入调查,多方了解,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最后在四基山之阳找到了孟子墓。于是组织当地工匠铲除荆莽,砌石垒土,兴建堂宇,定期祭祀。”所以,孟子墓不同于皇陵、王陵和贵族陵墓
20、,这儿没有那些珍贵的陪葬物品和出土文物,没有任何色彩炫目的图片资料,有的只是一抔黄土,几缕清风。我们忽然动念攀登四基山,想站在山顶看一看孟子林,看一看孟子墓。山不高,一会儿就到达了山顶。从山顶上回望孟子林,林子像一方深绿色的毯子平铺在山坡上,看不到孟子墓,也看不到孟子林中的唯一建筑享殿,它们全都隐进了这片黛绿中。-31-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孟子为何葬于这片山坡?我的理解是,选择山坡,能够正面与太阳相对,在北半球,只有带坡度的地面才能在一天中的某一个时刻与金色的阳光呈直角,才能得到太阳完完全全的照射。下山的路上,我仔细揣摩自己的“猜测”,越发觉得有了几
21、分道理。孟子学成之后,率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他乘兴而去,却失望而归。孤独的孟子只有与日月相对,与上苍交流。他说些什么呢?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32-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这些话,孟子说给谁听呢?他们是鲁平公、滕文公、梁惠王等各据一方的君王。这些人不能说不聪明,然而,这些人间君王却听不进这些话语。那么,他们的覆亡就是早晚的事。其实,这样的珠玑之言是结在大树
22、顶梢的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是阳光雨露孕育的甘美浆果,由于它挂得高,人们看不到它;由于它隐得深,飞鸟也找不着它。它就只有完好无损地交给太阳,交给苍天了。说完这些话,孟子一无挂碍地走了,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来到山脚,已经是夕阳西下时分。阳光照着这片浓密的林子,似给每一株古柏都镶上了一层金箔,看上去有说不出的和煦,说不出的温暖。几杆树影横在孟子墓上,如太阳的手指。树在风中晃动,影子在墓上游移,像一个白发老人将手按在爱子的头顶反复摩挲,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选自人民日报)-33-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品读提示于静谧的暮色中
23、,作者带着深沉的思考,以感性的语言、敬慕的心情去解读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他是中华大地上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34-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的治国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向往的理想社会,“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孟子提出的忧患意识。孟子目光如炬,他看到了人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以向社会、向时代、向历史赠言的方式,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有关孟子的素材,可以用在以下诸多话题中。-35-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
24、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孟子倡导的“大丈夫”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闪光的亮点,对塑造民族之魂功莫大焉。中华文化之伟大当然也表现在四大发明、诗词歌赋、音乐书画、故宫长城等方面,但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集中地表现在其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上。孟子的“浩然之气”和“大丈夫”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它激励了范仲淹,激励了文天祥,激励了顾炎武,激励了谭嗣同,激励了林则徐,激励了秋瑾激励了一代代仁人志士,让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他们敢于舍生取义,敢于承担匹夫之责,敢于爱民忧国。在今天,孟子的“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精神依然有其重大意义。-36-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
25、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科学发展,和谐相处。寡人之于国也堪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萌芽。而今的地球母亲,已像老人一般,她往日那秀美的森林长发,早已变得枯黄甚至脱落殆尽;她往日那漂亮的蓝色海洋衣衫,早已被污染得油迹斑斑;她往日那丰满细嫩的土地肌肤,早已布满皱纹和创痕,到处被涂上难看阴冷的水泥;她往日那结实的大气层外套,早已被破坏得千疮百孔;她往日那众多的孩子鱼儿、虫儿、飞禽走兽,如今已所剩无几;她的乳汁不再甘甜;河流她的血液,早已充满沙石和废液;她的气味不再芬芳花儿凋谢,只剩下呛人的浓烟孟子的世纪之声是否能够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呢?-37-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
26、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把眼光放长远。丹麦人去钓鱼常会随身带一把尺子,将钓到的鱼量一量,然后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明白若让小鱼在水中慢慢长大,那么河流将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实,这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诞生。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句话用捕鱼的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了人们: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在别人鼠目寸光之时就看到了远方美景,然后向前迈进。-38-第一第一单元单元-39-8 8寡人之于国也本单元学习中外小说。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描写是小说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本单元的选文,就是人
27、物、环境、情节描写的典范篇章。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描写;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小说的情节又叫“故事”,故事虽然允许虚构,但它来源于生活,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老人与海的故事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人真事,但它要比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更感人,更能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40-8 8寡人之于国也小说的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小说描写的重点,它能揭示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28、、气候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单元的三篇小说中,祝福是把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进行描写的代表作品。-41-8 8寡人之于国也目标导航-42-8 8寡人之于国也学习建议1.理清小说的线索,把握叙述顺序。顺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即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倒叙则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祝福就采用了倒叙的手法。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人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情感冲突以及由
29、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此过程中,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来表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小说,应从情节入手,把握形象特征。-43-8 8寡人之于国也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场景。作家总是通过具体的环境体现某种势力或观念。如祝福中表现封建贞洁观念,主要是让鲁四老爷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表现迷信观念,主要是让柳妈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因此,在欣赏时,我们就可以从鲁四老爷的话语中看到封建礼教,从柳妈的话语中看到迷信观念。只有进行这样透彻的分析,才能从中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44-1 1林黛玉进贾府-45-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
30、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红楼梦作为我国一部具有封建社会百科全书性质的小说,不仅写尽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众生相,展示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历史发展过程,也细致地刻画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小说的人物画廊。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其主要人物各具情态,各有性格,无不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第一次出场,也是小说中最为集中描写人物的部分。-46-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7-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
31、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第一回是开篇。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二回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的“人物关系表”。第三回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及其主要人物作了第一次直接描写。第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作者用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结局交代出来。-48-8
32、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与本课相关的情节: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一个女儿名叫贾敏,贾敏嫁给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贾敏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林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她接进贾府。小说借林黛玉的眼睛,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49-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曹家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四任江宁织造,权势盛极一时,富甲一方。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曹頫被牵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
33、渐衰微。曹雪芹的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是他创作红楼梦的重要背景。红楼梦属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该书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情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50-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51-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2-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写汉字-53-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阜盛:(人或物)繁茂众多的样子。放诞:行为放纵,不守规矩。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标致:相貌、姿态美丽(
34、多用于女子)。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潦倒:颓丧,失意。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面善:面熟。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敛声屏气:不出声,屏住呼吸。形容精神集中。-54-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1)相互互相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默契,让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提示两者都有副词用法,都可以表示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之间以同样的态度、行为对待对方。区别在于:词义和语法功能不同。“互相”只作副词,一般只充当状语;“相互”除此之外,还可作形容词充当定
35、语,如“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词语搭配不同。“相互”可以与“间”“之间”组成词组(短语),一起充当定语或状语;“互相”则不能。“相互”还可以用在“是的”格式中,如“怕是相互的,我怕他,他也怕我”;“互相”一般不这样用。-55-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建筑群落,开车的人告诉我们说这是外商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提示两者都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美丽,但侧重点不同。“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
36、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56-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不经之谈无稽之谈(那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中国特工趁美国高官出访中国之际,窃取美国重要情报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提示两者都指没有根据的话,但侧重点不同。“不经之谈”的意思是“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不经”,不合常理。“无稽之谈”的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说法”。“无稽”,无从查考;毫无根据。前者侧重于“荒唐”,后者侧重于“无根据”。-57-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积名句(1)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
37、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58-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点评:林黛玉进贾府前,已通过母亲之口和近日所见的贾府几个三等仆妇的吃穿用度,了解了贾家的与众不同,联想自己的身世,言行不敢有丝毫的“出格”之处。“步步”“时时”“一句”“一步”表明她初进贾府时极为小心谨慎的心理状态。
38、“惟恐被人耻笑”,表明了林黛玉既有自卑的一面,更有自尊的一面。这句话是对林黛玉在贾府中的言行的高度概括。-59-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点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是,见到林黛玉之前,在“我”的想象中,“天下”不会“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眼见为实,“我”信了!显而易见,这第一句话可谓极尽夸赞之能事,说林黛玉是天下第一美女。听到这样的夸赞,林黛玉自然十分受用,但如果仅止于此,
39、在座的迎春三姐妹以及她们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可能就会心中发酸了。八面玲珑的王熙凤当然会考虑到这些,于是又有了下一句:“况且这通身的气派一时不忘。”此语显然有“一石三鸟”之效:第一,仍在夸赞林黛玉,林黛玉自然高兴。第二,夸林黛玉“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实际上是在夸赞迎春三姐妹(她们即老祖宗嫡亲的孙女),如此一来,她们及她们的母亲邢、王二夫人能不高兴吗?第三,不长的话语中两次突出“老祖宗”,迎合贾母之意,也就自不待言了。-60-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
40、,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点评:小说对贾府的建筑与装饰有着细致的描写,这些描写不是信笔写成,而是匠心独运。在这三句话中,给人突出印象的是三个“半旧”。极普通的居室、极普通的陈设、极不起眼的颜色、半新不旧的装饰,一派清正廉洁、安贫乐道的样子。这里与前面两处金碧辉煌的富丽场景相比,犹如地下天上。贾政的内室朴素淡雅的“半旧”用品与其身份、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正应了“假正”的谐音!作者通过这样一些细节描写,对这个还未正式露面的贾政作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大暴露。-61-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后人有西江月二
41、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莫效此儿形状!点评: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似嘲实赞,巧妙地表现出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赞赏宝玉的玩世不恭,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宝玉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因此他被人们看作“行为偏僻性乖张”“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宝玉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只求独立不羁、个性自由,不顺从封建家长对他的要求。这两首词正是这种叛逆性格的写照。-62-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
42、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5.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点评:这是宝、黛初见的“惊”人一幕。黛玉的“惊”,一方面是对宝玉有似曾相识之感,另一方面是看到的宝玉与从别人处听到而形成的印象有很大的反差,使黛玉对别人给宝玉所下的评语产生了怀疑。但“惊”发于内,而未形于色,更未出于言,这恰是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表现。宝玉一“笑”,笑的是眼前的妹妹很眼熟,似曾相识。“笑”发于外,形于色,出于言,是因他被娇纵惯了,故照直说出,口无遮拦。这也正是宝玉“直爽”的表现。二者正好形成对比
43、,突出了宝、黛在不同处境下的不同性格。初次相见,却心有灵犀,似曾相识,正与小说开篇“木石前盟”相照应,也为小说中宝、黛爱情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63-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王熙凤是贾府中赏罚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曹雪芹在她的形象塑造上是不遗余力的。对于这个人物,你是如何看待的?提示:观点一:王熙凤是一个矫揉造作的女人。为了迎合贾母,在黛玉面前虚情假意。刚一见到黛玉,就携着手,先是笑着说了一番夸赞奉承的话;当说起“姑妈偏就去世了”,想到贾母此时一定会为女儿的死而伤心,“便用帕拭泪”;可当她看到贾母笑了,立刻转悲为喜,又是一番恭
44、维。她在贾母面前察言观色,极尽奉承之能事,一切都以贾母所好为转移。观点二:王熙凤有着外交家的风度。在贾府众多的女子中只有她能稳住阵脚。她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大家风范,措辞得体,语气感人,一看就知道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观点三:王熙凤威严却不失女子的温柔。从她的衣着来看,她是一个富贵里透着娇媚的女人;从她的言行来看,她是一个尊贵中透着温柔的女人;而从周围人对她的态度来看,她又是一个不失威严的女人。-64-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怎样从侧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提示: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
45、从两个方面对贾宝玉作侧面描写的:一是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二是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过,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恰恰充分表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65-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林黛玉是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角,作者对其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展示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提示:作者对林黛玉的描写手法多样。首先,肖像描写
46、。作者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很有层次地刻画了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突出了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其次,行动描写。林黛玉在王夫人房中让座,在贾母房中吃饭时又让座,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行事。再次,语言描写。林黛玉在邢夫人留她吃饭时的婉言谢绝,关于读书上学问题的回答,既表明她懂顾全大局的礼节,又说明她待人接物处处留心。还有心理描写。过去在家就“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吃穿用度,不同一般,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体现了她细心敏感、聪明灵秀的特点。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
47、人篱下处境的反映。-66-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67-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各具情态异彩纷呈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出场艺术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林黛玉的见闻,让红楼梦一书的主要人物纷纷登台亮相,由于作者的笔法高超,全文读来丝毫不乱,人物形象各具情态,摇曳多姿,异彩纷呈。-68-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一、烘云托月,绿叶衬花贾母的出场描写林黛玉进贾府,首先要拜见的当然应是贾母。但作者没有急于让林黛玉过早地见到贾母,而是在见面之前极
48、力渲染贾府的排场与气势,不论是那一拨又一拨训练有素、服务周到的轿夫、婆子、丫头,还是那“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以及那紫檀架子大理石的插屏,那雕梁画栋的上房,那穿山游廊与挂于其上的鹦鹉、画眉等鸟雀,无不体现出荣国府的威严、权势、地位,体现着这一显赫贵族府第的无上威势与奢侈华贵。这气势,这礼仪,这“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氛围,这膏粱锦绣之家的繁文缛节,无不在渲染贾母这位老太君的威严。-69-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二、先声夺人,八面玲珑王熙凤的出场描写王熙凤的出场可分为四步:第一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生动地表现了其不同一般的地位;第
49、二步,刻画外貌,表现她那美丽动人的外表背后隐藏着的刁钻与狡黠;第三步,见黛玉,面面俱到,八面玲珑,滴水不漏,圆滑之至;第四步,回王夫人,既显示其精明能干,又讨得王夫人的欢心。仅此四步,便把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明是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凤辣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70-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三、侧面铺垫,明贬暗褒贾宝玉的出场描写作者在贾宝玉的出场上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出场之前,首先通过侧面描写介绍了别人对他的看法,欲扬先抑;贾宝玉在一阵脚步声中正式出场,不免让林黛玉“吃一大惊”,原来这贾宝玉是一位“外貌最是极好”的年轻公
50、子,通过黛玉的观察,写出了贾宝玉的英俊潇洒;再用两首西江月揭示其“本性”,展现了贾宝玉不合世俗的叛逆性格;最后又写其与黛玉的谈话及摔玉事件,揭示其“甜言蜜语”“有天无日”与“疯疯傻傻”的个性。-71-8 8寡人之于国也首 页预习导引核心归纳佳作赏析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林黛玉:孤独的泪珠儿卓琦培有些许光泽,也有几分浑浊与咸涩。一个被拉长或者压扁的圆,像所有的生命,渴望圆满,却又带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遗憾,总是不能圆满。水一样的灵魂,泥一样的归宿和命运!不要问你是谁。也许,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泪珠儿。你清,你浊,你像生命一样脆弱,一触即碎你,你只是一颗孤独的泪珠儿。三月,所有的花朵都在燃烧,你却用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