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效应总结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074960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效应总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社会心理学效应总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社会心理学效应总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社会心理学效应总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社会心理学效应总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们身边的社会心理学效应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

2、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1 1巴纳姆效应 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1 1巴纳姆效应起源:杂技师肖曼巴纳

3、姆的表演,“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心理的依赖性会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会更强。1 1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又叫福勒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1 1巴纳姆效应“你需要别人喜欢你和欣赏你,但你通常对自己要求苛刻。虽然你在个性上的确有一些弱点,但你通常能够设法加以弥补。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还未

4、能变成你的优势。从外表来看,你是一个讲求自律和自制的人,但内心却常常焦虑不安”拿到这样一段测评结果,你会不会在心里嘀咕:怎么这么准?1948年,心理学教授伯特伦弗瑞尔用它做实验,蒙住了班上87%的同学。1 1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其实,这段描述不过是弗瑞尔从不同星座的描述中各摘取了一句话。弗瑞尔从而发现,答案并不需要很准,只需要看上去很准就够了。这个实验所证明的心理学现象日后被命名为“巴纳姆效应”,即每个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空洞得可笑。据心理学家透露,时下许多趣味测试玩的就是这个花招。1 1巴纳姆效应表现:迷失自我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

5、己行为的参照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镜像效应例如,打哈欠的例子1 12 曝光效应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 or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又谓多看效应、(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familiarity principle)。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2 2曝光效应喜旧厌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实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了

6、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看过很多次的熟悉照片,而非那些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即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2 2曝光效应喜旧厌新研究者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来说明简单曝光效应。在一个学期开始时,研究者让大学女生在某些课堂上分别出现15次,10次或5次。这些女生从来不和教室里的其他人交谈,只是坐在那里,她们出现的次数有多有少。然后,在学期末让该课堂真正的学生看这些女生的照片,并询问他们的反应。结果非常清楚:越熟悉的女生(即出现次数越多的女生),对学生越有吸引力,比那些从未看到过的女生更让他们喜欢。2 2曝光效应喜旧厌新必须提及单纯曝光效果的限制。它其实没有那么“

7、单纯”,其中至少还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注意:1)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作用。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2 2曝光效应喜旧厌新3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首因

8、效应。3 3首因效应与 近因效应美国总统林肯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因而必须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3 3首因效应与 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

9、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3 3首因效应与 近因效应4 晕轮效应与刻板效应晕轮效应称作“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4 4晕轮效应与 刻板

10、效应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4 4晕轮效应与 刻板效应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4 4晕轮效应与 刻板效应刻

11、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刻板效应是经过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直接与某人、某群体接触,将其特点固定化;二是由他人间接信息影响形成。间接的信息影响,就是刻板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4 4晕轮效应与 刻板效应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4 4晕轮效应与 刻板效应评价的结果,甲组被试认为:

12、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4 4晕轮效应与 刻板效应为什么两组被试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是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4 4晕轮效应与 刻板效应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

13、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4 4晕轮效应与 刻板效应5 投射效应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5 5以己度人投射效应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

14、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5 5以己度人投射效应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5 5以己度人投射效应6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

15、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6 6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一所普通的小学的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6 6皮格马利翁效应7 富兰克林效应别人对你心生好感的最好方法什么?心理

16、学家认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遵循美国18世纪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教诲:“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换一句话说,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7 7富兰克林效应心理学界乔恩杰克尔和戴维兰迪在1969年进行了一项特别的研究。他们首先在实验中让一些志愿者赢了一些钱。在志愿者离开实验室后不久,研究人员又找到他们说由于资金困难,希望他们把钱还回来。科学家最后要求实验者评估对研究人员的好感程度。那些把钱换回来的人产生的好感要大于另一组得以保留钱财的人。这个有意思的现象被称为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7 7富兰克林效应二战时,一犹太家庭遭到迫害

17、,大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去寻求帮助。大儿子去找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小儿子去找自己曾帮助过的人。结果却是大儿子获救,小儿子被出卖。认知失调理论7 7富兰克林效应8 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8 8责任分散效应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

18、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8 8责任分散效应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大家都纷纷谴责那些在窗口观看却未施救和报警的人们,引发对社会冷漠的讨论。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旁观者的无

19、动于衷、见死不救作出了新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解释和说明,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8 8责任分散效应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要研究的是: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所作出的选择。事后的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因此,两位心理学家对克尤公园的杀人案没有人见义勇为的现象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并概括为“旁观者效应”。8 8责任分散效应9 焦点效应焦点效应spotlight

20、 effect,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9 9焦点效应你是不是曾经因为在某一次派对上把饮料撒了一身而懊恼很久?你有没有曾经在公共场合摔倒,然后在5秒钟内迅速起身,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回答都是“是”?恭喜你,你也是spotlight effect组的一员了。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恤的学生事先估

21、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9 9焦点效应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因为有焦点效应心理,你才会因为在聚会上站在角落或者弄撒了饮料而觉得自己很失败。人们总是觉得社会聚光灯对他们格外关注,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注意到你把饮料弄撒或其它尴尬场景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所以,不用那么紧张的。9 9焦点效应10 出丑效应出丑效应又叫缺点效应、犯错效应(PRATFAL

22、LEFFECT):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1010出丑效应出丑效应又叫缺点效应、犯错效应(PRATFALLEFFECT):是指精明人不经心中犯点小错,反而成为其优点,让人更加喜爱他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而貌似完美无缺的人在不经意中犯个小错误,不仅是瑕不掩瑜,反而让人觉得他和大家一样有缺点,就因为他显露出平凡的一面而使周围的人都感到了安全。1010出丑效应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对象:在第一段录像里接受主持人访

23、谈的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面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他的态度非常自然,谈吐不俗,表现得非常有自信,没有一点羞涩的表情,他的精彩表现,不时地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第二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不过他在台上的表现略有些羞涩,在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表现得非常紧张,竟把桌上的咖啡杯碰倒了,咖啡还将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1010出丑效应第三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他不像上面两位成功人士那样有着不俗的成绩,整个采访过程中,他虽然不太紧张,但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发言,一点也不出彩;第四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

24、个很普通的人,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表现得非常紧张,和第二段录像中一样,他也把身边的咖啡杯弄倒了,淋湿了主持人的衣服。当教授向他的测试对象放完这四段录像,让他们从上面的这四个人中选出一位他们最喜欢的,选出一位他们最不喜欢的。1010出丑效应结果是最不受测试者们喜欢的当然是第四段录像中的那位先生了,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都选择了他,可奇怪的是,测试者们最喜欢的不是第一段录像中的那位成功人士,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1010出丑效应11 破窗效应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效应”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1111破窗效应一幢有

25、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破窗效应。1111破窗效应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效应”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1111破窗效应社会心理学 美迈尔斯怪诞心理学 英理查德怀斯曼推荐书目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心理学效应总结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