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780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19 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9.122019.12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 1 1本试卷满分为本试卷满分为 150150 分,其中阅读部分分,其中阅读部分 8080 分,写作部分分,写作部分 7070 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 150150 分钟。分钟。 2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1010 分)分) 1.

2、按题目要求填空。 (1)_,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 ) (2)“叹年来踪迹,_?”出自柳永的_ 。 (3)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虚写故乡景物的句子是“_,_”。 【答案】 (1). 花近高楼伤客心 (2). 何事苦淹留 (3). 八声甘州 (4). 小楫轻舟 (5). 梦 入芙蓉浦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答好此类题,平时要重视理解积 累,默写答题时注意分析理解语境和侧重点,且注意根据音义确定字形,不丢字加字。注意关键字的写法: “近”“淹”“楫”“浦”等,答题时要仔细回顾审查。文学常识,要注意作家作品对应,根据“叹年来 踪迹”可推知出自柳

3、永的八声甘州 。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 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 信息,根据所给语境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 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又要立足于“写”,不要 背下来了却因为书写错误而得不到该得的分数。文学常识的记忆,古代作家要记住其姓名字号、作品、作 品出处、朝代、风格流派及文学主张等,中国现代作家要记住他的主要作品、风格流派、包括代表作中的 人物、主题等,外

4、国作家要记住其国籍、作品、包括代表作中的人物、主题等等。 2.按题目要求选择。 (1)某班级同学编了一本描写自然山水的文集,以下内容适合用作广告语的一项是( ) 。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C.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 。 A.小组讨论时,小王说:“大家畅所欲言,抛砖引玉,给我很多启发”。 B.阅读交流时,小孙说:“我有两个问题不理解,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C.同学捐款后,小李说:“感谢大家响应号召,尽了自己绵薄之力”。 D.同学发言后,小赵说:“大家应该向你学习,谈出自己的一得之见”。 【答案】

5、 (1). B (2). 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要求,从场合、对 象、色彩等多方面考虑。 (1)通读选项,了解所给诗句大意和意境风格,结合文集描写自然山水的她点选用合适的广告语。 A 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诗人不光 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B 项,“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飞瀑流泉在弹奏着清爽动人音乐,何必非要丝竹管弦呢?意思是无 须箫管与丝弦,山水自然有清乐。 C 项,“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6、,看到一片叶子落下,便知道一年将要到尾声。 D 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 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从语意和语境上看,“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合乎题干要求,B 选项合适。 故选 B。 (2)解答时要注意体会各选项中的关键词语特征,联系词义、语境、对象和色彩等考虑。 A 项,“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 好作品。是谦辞,用给“大家”,对象不合适。 B 项,“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句子表意得体。

7、 C 项,“绵薄之力”,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谦辞,表自己的贡献或帮助微不足道。从句中看,说大 家“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不当。 D 项,“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从句子看,“一得之见”说的是 “大家”,不当。 故选 B。 二、阅读(二、阅读(707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多维因素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快速发展,佳作频现,媒体热捧,读者欢迎,掀起了一股浪潮。 所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 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

8、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 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为了写作像我这样的黑人 ,霍华德 格里芬乔装成黑人进行浸入式体验,甘冒危险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州等种族主义倾向较严重的区 域。为了写作出梁庄记 ,梁鸿跟踪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跑遍全国十一个省市,访谈了 340 余人,把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地、工作地都一一记录下来。 非虚构作品与虚构文学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后者偏向超越与审美,前者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相。从 近年来全球媒体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者重视宏大叙事下忽略的一些边缘题材,喜欢写作主

9、流媒体忽视的焦点,例如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等。非虚构作家何伟认为,中国是非虚构写 作的“富矿”,因为“在短短 30 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完成了西方 400 年的历史,在这一巨大的转变下, 中国社会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眩晕与速变。光怪陆离的现实常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比虚幻更为不真实, 每个人都身处一种被分裂和被分割的生活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几种生活、多元观念同时并存,仅 仅是一墙之隔,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和场景。” 面对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传统作家来不及发现、洞悉、分析、沉淀、总结和提炼现实生活,由此 造成文学在及时、鲜活、生动、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表现乏力。正如美国学者

10、约翰霍洛韦尔所说,当 一切事情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时,“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即使是兼 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报告文学,近二十年来也因调查技巧单一、表达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当代读者对事实 深层次的追求而走向衰落,甚至有一部分报告文学沦为宣传文体,成了“吹捧文学”“推销文学”,失去 现实主义批判性,遭到读者的厌弃。 和传统的新闻文本相比,非虚构作品同样具有优势。传统的新闻文本往往擅长粗线条地转述新闻事 件的框架,见“事”不见“人”。非虚构作品在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前提条件下,不遗余力地挖掘人物、 事件背后更为丰富的意义,在个人思索和公众历史、社会使命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反映出

11、这个时代的精神 和生活的内核;其中叙事策略和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可体验性和可理解性,让读者更深切地 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抵达真正的“真实”境界。这也是非虚构作品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非虚构写作不是专为职业作家与记者而准备的,业余的大众也可以参与到非虚构写作 中,记录下自己身边的人事。“有故事的人”“全民故事计划”等非虚构写作平台都是为一般写作者书写 自身故事提供的平台。“有故事的人”是由凤凰网推出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对非虚构写作的理念是“每个 人都有故事,都可以写出故事”,并且认为非虚构写作者“可以来自名流,来自职业写作者,也完全可以 来自贩夫走卒,升斗小民”。与专业文学创作

12、、专业新闻写作相比,非虚构写作打破了写作的壁垒,推翻 了写作的围墙,拆除了写作的藩篱,让普通人成为写作的参与者。 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体现出整个社会文艺需求和理念的变化。 1990 年代,中国纪录片领域曾发起 一场“新纪录运动”,原先被遮蔽的底层社会开始在镜头中向我们敞开。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非虚 构作品有了更多的渠道发表与传播,广大普通人的写作活动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源泉。从 这个意义上讲,在写作领域即将展开的可能是一场文字世界的“新纪录运动”。 (有删改) 3. 能依据第段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非虚构写作”要求作者诚实地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体验和发现。 B.

13、 “非虚构写作”时每一句话必须有依据,不能出现主观想象的画面。 C.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社区发展调查报告属于“非虚构写作”。 D. 某位“九零后”写的自传中国式成长历程不属于“非虚构写作”。 4. 第段中作者通过霍华德格里芬和梁鸿的例子来证明观点,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 5. 对第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出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受到文艺变革大背景的影响。 B. 揭示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对文学题材变革的推动意义。 C. 展现对非虚构写作跨媒介发展的广阔前景的信心。 D. 揭示非虚构写作在民间文化传播方面的独特价值。 6. 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7. “有故事的人”平台请

14、你担任“一日小编”, 共同评选非虚构写作一周最佳作品。 本周有几篇作品在“内 容基于事实”“叙述精彩动人”等方面得分相同,编辑部决定从“非虚构作品的思想意义”的角度评出高 下,请你根据文中的相关论述,拟出三条具体的评价细则。 【答案】 3. A 4. 答案示例一: 本段试图证明非虚构写作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 以梁鸿写 出梁庄记 时采访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和信息记录之细致来加以论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霍华德格里芬的例子突 出的是其甘冒危险浸入式体验的勇气,采访过程是否细致扎实并不确定,因而说服力较弱。 答案示例二:本段以中外两个事例来论证非虚构写作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两个事例前者侧重采访

15、地 点和体验方式的选择,后者侧重采访对象和记录过程的处理,都强调了采访方式需要仔细考量、严谨深入, 避免孤例证明或单一类型事例证明的单薄,增强了例证的说服力。 5. B 6. 本文首先指出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现象;接着界定了“非虚构写作”的内涵,确定其基本要求;然 后从非虚构作品文体的阅读价值、写作追求和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出发,论述非虚构写作的独特优势, 由此揭示了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和意义。 7. 体现对身边普通民众的关怀;具有社会现实批判意识;反映时代精神生活内核;展现个人和世界的复杂 关系。 【解析】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时,既要对

16、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 部进行恰当的分析。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结合原文做出正确判断。 A 项,由段“它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 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可知,“非虚构写作”要求作者诚实地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体验和发现。 B 项,表意绝对。所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但不是说“不能出现主观 想象的画面”。 C 项,推断错误。“非虚构写作”,它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通过数据分析得 出结论的社区发展调查报告不属于文学创作,不属于“非虚构写作”。 D 项,

17、推断错误。某位“九零后”写的自传中国式成长历程具有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的特点, 符合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也属于“非虚构写作”。 故选 A。 【4 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看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回答 “第段中作者通过霍华德格里芬和梁鸿的例子来证明观点, 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 要先做出明确判断, 再具体分析,具体分析时要注意扣到是否做到了理由充分。本段“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 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是内容要点,接下来选用了两个例子来

18、说明。用霍华德格里芬的例子,“为了写作 像我这样的黑人 ,霍华德格里芬乔装成黑人进行浸入式体验,甘冒危险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州 等种族主义倾向较严重的区域”。用梁鸿的事例,“为了写作出梁庄记 ,梁鸿跟踪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 生的艰辛与尴尬,跑遍全国十一个省市,访谈了 340 余人,把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地、工作地都一一记录下 来”,写梁鸿写出梁庄记时采访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和信息记录之细致。单从这两个事例与观点的联 系看,梁鸿事例能突出写作者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而霍华德格里芬的例子突出 的是其甘冒危险浸入式体验的勇气,采访过程是否细致扎实并不确定,说服力较弱。如果从两个事例的

19、选 取角度看,霍华德格里芬的例子侧重采访地点和体验方式的选择,梁鸿的例子侧重采访对象和记录过程的 处理,它们都强调了采访方式需要仔细考量、严谨深入,以中外两个事例来论证非虚构写作要有细致扎实 的采访过程,可避免单一类型事例证明的单薄,增强了例证的说服力。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道理 进行综合性分析 、判断,对文章重要语句进行理解和分析,进而做出推理概括。本句在文章第段的结尾, 是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答题时,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段落开头,“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 兴起体现出整个社会文艺需求和理念的变化”是总

20、领句,后两句是表现,最后的划线句,“从这个意义上 讲”,这个意义体现在“非虚构作品有了更多的渠道发表与传播,广大普通人的写作活动为非虚构写作提 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源泉”, “在写作领域即将展开的可能是一场文字世界的新纪录运动”, 是说“非 虚构写作的兴起对文学题材变革的推动意义”。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行文思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时,阅读全文,理清文本层次,依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去 分析,看写作的先后顺序和内容间的关联,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将相关内容概括出来。梳理各段语意: 段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快速发展,掀起了一股浪潮;“非虚构写作”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举 例说明,严谨

21、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非虚构作品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 相;面对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传统作家来不及发现、洞悉、分析、沉淀、总结和提炼现实生活,由此 造成文学在及时、鲜活、生动、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表现乏力;和传统的新闻文本相比,非虚构作 品同样具有优势;与专业文学创作、专业新闻写作相比,非虚构写作打破了写作的壁垒,推翻了写作的 围墙,拆除了写作的藩篱,让普通人成为写作的参与者;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体现出整个社会文艺 需求和理念的变化。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非虚构作品有了更多的渠道发表与传播,广大普通人的 写作活动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源泉。从这个意义上

22、讲,在写作领域即将展开的可能是一场 文字世界的“新纪录运动”。由此看,段指出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现象;段“非虚构写作”的内 涵和基本要求;介绍非虚构作品文体的阅读价值、写作追求和独特优势。段揭示了非虚构写 作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和意义。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答题时,可从文本出发,根据文中对“非虚构作品的思想意义”的阐述, 结合题干要求,注意“一日小编”的身份,拟出具体的评价细则。从文中内容看,“真实事件、真实经历、 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提干肯定了几篇作品在“内容基于事实”“叙述精彩动人”等方面 得分相同,去寻找关于“非虚构作品的思想意义”的内容即可。从第段看

23、,非虚构作品“重在挖掘社会 历史真相”,说明好作品要具有社会现实批判意识。“非虚构作品在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前提条件下, 不遗余力地挖掘人物、事件背后更为丰富的意义,在个人思索和公众历史、社会使命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内核”,说明好作品要反映时代精神生活内核。“其中叙事策略和文学表 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可体验性和可理解性, 让读者更深切地认识到世界的复杂, 抵达真正的真实 境界”,说明好作品要展现个人和世界的复杂关系。第段讲,“有故事的人”是由凤凰网推出的非虚构 写作平台,对非虚构写作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故事,都可以写出故事”,并且认为非虚构写作者“可以 来自名流,来

24、自职业写作者,也完全可以来自贩夫走卒,升斗小民”,可知好作品要体现对身边普通民众 的关怀。根据以上分析,找出三条作为具体的评价细则即可。 【点睛】“行文思路”题命题一般规律: 1.此类考题考查的文本范围较大。它主要是针对全文的考查,有时是针对某个语段的考查。2.此类考题的 位置几乎总在最后。从全国一卷来看,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共四道题,如果考查“行文思路”,则此题总是 在最后一题出现,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行文思路”考查范围常常指向全文,此题出现在最后,符合考 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进程。 3.此类考题的解答形式一般是主观表述式。命题人要求考生自己针对文本阅读范围,自己选定理清思路的 角度,对文本加以

25、归纳、概括。 “行文思路”题解答的一般技巧: 1.认真审题,揣摩命题人所暗示的答题角度。 2.辨明文体,依据四大类文体的各自特点思考“行文思路”的解答思路。 3.必须首先从某一恰当的角度出发, 将文本语段合理地归纳为相对集中的三四个“版块”, 然后对各个“版 块”加以概括表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踏雪归乡 张金凤 一枝红梅挑开了腊月的门帘,北风中都是节日的气息,睡梦里全是故乡的年景。 年是一缸陈酿,被节令的咒符封存,在人们的殷殷盼望里,直到腊月才缓慢开封。当朔风扫净天空 的阴霾,雪花浆洗了岁月的风尘,腊月的酒就再也封不住,香气四散,人们踏着厚厚的雪毯回到故乡,畅 快淋漓地取饮那坛岁月

26、的醇香。 回家的路也许很近,中间没有万水千山,但却横亘着沧桑岁月;回家的路或许很远,需要用一年的 盼望捻成一张票根。车站、码头、渡口、机场到处是拥挤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启程和出发,充满了隆重的 仪式感。积攒久远的豪迈情怀,伴随着漫天飞雪进入高亢的乐章。患得患失的心情,焦灼不安的面孔,都 为一张回家的票。回家的人摩肩接踵,租车、拼车、自驾车,无票也要回家,他们浩浩荡荡向着迢迢乡关 进发。大寒小寒又一年,腊月的风雪分外殷勤,给来年的盛宴加油助兴,回家过年的人,头顶雪花,身披 尘埃,日夜兼程,朝圣一般归来。 回家,是腊月里最闪光的主题。家里有什么呢?没有金山银山,没有香车宝马,甚至连大街上的路 灯都疲

27、倦地昏黄着。破旧的屋子、衰老的爹娘,被寒冷覆盖,跟简陋相依。老家是两扇柴门,当初,他一 甩门扬长而去,现在只想回去,给当年那一声“吱呀”的哀叹忏悔。 远远望见几缕炊烟,泪就盈满眼眶。家乡的烟火还在,并没有因为你的远走而消失,它们一直努力 地延续着乡村的暖,保养着土地的根;村头几棵老树更显沧桑,它们是村庄的年轮,枝丫上还刻着游子的 童年故事;几段土墙已近坍塌,就像残破的黄卷,此间文章读来已经恍如隔世。最初那两扇柴门,那是故 乡的眼睛,铁锁锁不住它牵挂的眼睑。远在千里的你,梦里曾无数次推开家门,栖居在曾经厌倦的窄仄小 炕上,一翻身才知道是硬板床或者席梦思。你在梦里哭出声来:闭着眼都能走准的家门,却

28、那么远,那么 远。 家或许因为偏僻依旧贫穷,因为贫穷你才会出走,但是那根线永在,那是根,是安放灵魂的地方, 回家过年是一年一次的灵魂皈依,一年一次的状态还原。一年的打拼,城市的喧嚣和忙碌,让心变得坚硬 无比,许多想念冰封在心底,许多感念来不及梳理,许多债,一直在那拖欠着。如今,就让年把你带到故 乡踏实的火炕上,重温原初的旧梦。一年的辛劳,需要一个甜美的香梦来养足精神;一年的疲惫,需要一 碗故乡的米酒来再次壮起行囊;一年的隐忍和伪装,吞下的苦辣,咽下的酸咸,需要在故乡的酒杯中慢慢 软化。攥一把家乡土,骨头就更硬气;吹一吹村口风,打拼就更有劲;喝几天村口的甜井水,所有外面沾 染的浊气就荡涤干净。在

29、祖坟上放一挂扬眉吐气的响鞭,闯外的儿孙回来了。不管在外面受过多少风寒, 摔过多少跟头,回到故乡的土地上,爷们都是掷地有声。 有些门还锁着,那些主人究竟此刻在哪里呢?当初,两扇门“咣当”一声落锁,墙头的狗尾草也咿 呀,天上盘旋的燕子也嗟叹,一户空荡荡的门扉,追着打问号的乡路问:你要到何处去啊? 你手扶门板沉思,门板也是游走的游子,却总也走不出门框指定的距离。上下两个门臼,拴住了门 板那浪荡的心。门板“吱呀,吱呀”,挠得门臼直响,门臼干涩的眼睛徒劳地看着一心往外飞的孩子。别 嫌我箍得太紧,我不能撒手啊,一撒手你就不成才了。那些劝说和絮叨,连屋里的老婆婆都烦了:毛还没 干呢,就想飞!磕头作揖不管用,

30、一顿耳刮子就好了!说说罢了,刀子嘴豆腐心。炒菜的时候从筷子头上 省下两滴菜油,顺着门柱头滴进去,反复摇两下门板,说:看看,还有没有本事耍脾气?被菜油喂过的门 板果然就乖巧地顺从开合,再不喧闹。老婆婆手扶门框望向街门外,当年若舍得两滴油,孩子哪会远走他 乡呢?那街门一直开着,当年出走的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那些街门从此白天不落锁,它们随时等待闯外的亲人归来。一天天,一月月,那把锁思念钥匙和打 开它的手,思念都结痂成黄澄澄的铁锈。那门槛寂寞地想念迈进迈出的脚步,思念得生出许多苔藓。故乡 的老井、梧桐落叶、贴满花朵的窗,一院子的荒草和惆怅的蝴蝶,十二个月圆之夜的皎洁月光,都在老锁 喑哑的喉咙里。 胡

31、同里的脚步声是老态龙钟的锁返老还童的丹药。离家那么久了,孩子,门上的红对联朝来暮去地 衰老了,墙头上的杂草繁荣之后又枯萎下去,野地里的禾苗,长大后又回到粮仓,游走他乡的包裹,你知 道吗?一阵欢笑,一阵春风,哗啦,家门打开,铁锁那锈黄的牙齿间,露出难得的笑容,乡下那两扇嘴唇 哆嗦的门板,却什么也没说出口。 那两扇门板很旧很老了,好像谁松动的牙齿,说不定啥时候就卸任了;又像谁渐渐失去力气抓不住 什么的双手,要不了什么因由就撒手了。那门终究会破损倒塌,护不住一个荒芜庭院的旧闻和记忆。背着 那扇家门行走的身影,踏雪归来,他已经明白,自己倾尽一生,都走不出家门的凝望。 8. 本文以“一枝红梅挑开了腊月的

32、门帘”开头,请从构思的角度赏析其妙处。 9. 第-段中的人称各有不同,这样处理有何作用? 10.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1. 有人说,本文前六段已基本表现出“踏雪归乡”的主题,后五段只是在重复前文。你是否认同这种看 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8. 以富有镜头感的想象画面展现开启归乡之思的特定时间,由虚入实,引出下文的回家之行,避 免平铺直叙;红梅的喜庆、挑帘的温情奠定了本文“踏雪归乡”的情感基调。 (答出三点即可) 9. 本文通过人称的变换逐步引导读者融入回乡的情境。第 3 段用复数性的第三人称“他们”,写出浩浩荡 荡归乡大军的群像;第 4 段则用 “他”

33、引导读者聚焦某位典型归乡者的身影,感受他和老家的故事;第 5 段变第三人称为第二人称,增添抒情的感染力,令读者彻底代入归乡者的内心,深入体会他对故乡牵挂眷 恋的情感。 10. 画线句运用比拟手法,将门臼比作故乡的亲人,将门板比作向往更广阔天地的孩子,以老家具有代表性 的物体来形象地表现出故乡的父母亲人将孩子留在眼前监督成才的殷殷期盼、游子离乡打拼的强烈愿望以 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巧妙而生动。 11. 答案示例: 不认同。 前半部分侧重从游子归乡的角度写, 表现出故乡对游子的影响和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后半部分则是从故乡的亲人想念游子的角度入笔,在归乡者情感表现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表现了家乡守望

34、者的心态,既体现出两代人迥异的生活观念和追求,又展现出故乡亲人之间独特的相处之道和血浓于水的 牵系,例如第 8 段中农村长辈对下一代简单粗暴却又饱含爱与期盼的管教,为游子的离乡和归乡增添了更 丰厚的内涵,深化了主题。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散文构思的能力。解答时,要理解题意,注意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本层次,看写作 的先后顺序和内容间的关联,结合题目,简要作答。分析本文以“一枝红梅挑开了腊月的门帘”开头的妙 处,要兼顾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从内容上看,句子以拟人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富有镜头感的想象画面,红梅 的喜庆、挑帘的温情奠定了本文“踏雪归乡”的情感基调。从结构上看,联系下文看

35、“北风中都是节日的 气息,睡梦里全是故乡的年景”,从而开启归乡之思的特定时间,由虚入实,引出下文的回家之行,避免 平铺直叙。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人称的一般用法,结合具体语句,理解人称的表达作 用和效果,具体看通过词语的运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和心理。回答问题前,要先找出第-段中的人 称各有不同的情况,再做体会。第 3 段用人称的句子是“回家的人摩肩接踵,租车、拼车、自驾车,无票 也要回家,他们浩浩荡荡向着迢迢乡关进发”,用复数性的第三人称“他们”,写出浩浩荡荡归乡大军的 群像;第 4 段“老家是两扇柴门,当初,他一甩门扬长而去,现在只想回去”,则用“

36、他”引导读者聚焦 某位典型归乡者的身影,感受他和老家的故事;第 5 段“家乡的烟火还在,并没有因为你的远走而消失, 它们一直努力地延续着乡村的暖,保养着土地的根”,变之前的第三人称“他”为第二人称“你”,增添 抒情的感染力,令读者彻底代入归乡者的内心,深入体会他对故乡牵挂眷恋的情感。整体上是通过人称的 变换逐步引导读者融入回乡的情境的。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语意,对所给 句子进行理解,从表现内容、表达情感、表达技巧和文章结构等多方面去考虑,注意答题的角度。画线句 说“上下两个门臼, 拴住了门板那浪荡的心。 门板“吱呀

37、, 吱呀”, 挠得门臼直响, 门臼干涩的眼睛”, “拴住了”“挠”“干涩的眼睛”是运用的比拟手法,整体上将“门臼”比作“故乡的亲人”,联系前文 “门板也是游走的游子”看,“一心往外飞的孩子”是指门板,作者将门板比作向往更广阔天地的孩子, 以老家具有代表性的物体来形象地表现出故乡的父母亲人将孩子留在眼前监督成才的殷殷期盼、游子离乡 打拼的强烈愿望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巧妙而生动。 【11 题详解】 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表达出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观点 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作品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 无边际地去

38、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 文章整体看,作者以“踏雪归乡”为题,描写了接近年关时,游子们不顾千山万水的阻隔,一心归乡的情 景,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无比热爱、眷恋与思念之情和回家后的感动与喜悦;也通过写家乡对游子的挂念 与期盼,表达了故土难离、乡情永驻、亲情永伴的情怀。从题干要求上看,重点分析“后五段只是在重复 前文”的说法对不对。从结构上看,前半部分侧重从游子归乡的角度写,表现出故乡对游子的影响和游子 对故乡的眷恋,后半部分则是从故乡的亲人想念游子的角度入笔,在归乡者情感表现的基础上,又进一步 表现了家乡守望者的心态,既体现出两代人迥异的

39、生活观念和追求,又展现出故乡亲人之间独特的相处之 道和血浓于水的牵系,例如第 8 段中农村长辈对下一代简单粗暴却又饱含爱与期盼的管教,为游子的离乡 和归乡增添了更丰厚的内涵,深化了主题。由此看,有人的“本文前六段已基本表现出“踏雪归乡”的主 题,后五段只是在重复前文”这种看法不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 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 奈乐何! 【注】银箭金壶:古代计时工具,漏水多则夜已深。高:同“皓”,明亮。 12. 从题材看,这首诗属于( ) 。 A. 咏史诗 B. 闺怨诗 C. 赠别

40、诗 D. 行旅诗 13.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一二句勾画出吴宫内外两幅剪影,笔法洗练,对比鲜明。 B. 第三四句“未”“欲”两字紧相呼应,直白地倾诉心中苦闷 。 C. 第五六句从侧面淡淡着笔,吴宫通宵宴乐的场景隐入幕后。 D. 以日薄西山、月坠江波等景象写时间推移,富有象征意味。 14. 末句“奈乐何”一作“奈尔何”,“尔”指吴王。你认为哪个版本更好?联系全文,谈谈理由。 【答案】12. A 13. B 14. 答案示例一: “奈乐何”更好。 全诗批评吴王日夜寻欢作乐以致亡国, “奈乐何”写出为乐难久的遗憾, 暗含乐极生悲之意,更符合上文“栖乌”“落日”“秋月”等景物

41、营造的衰败悲凉氛围。而且,上文写吴 王荒淫全从侧面委婉着笔,不事评论,用“奈尔何”则一下子转变为诗人直斥吴王,显得非常突兀。 答案示例二:“奈乐何”更好。全诗通过客观叙述时光推移而宫中作乐不辍的场景,含蓄地批评吴王沉醉 于轻歌曼舞,日以继夜追求享乐。“奈乐何”意为快乐得不知如何是好,讽刺吴王乐而忘形之丑态,却无 一字道破,意深而辞婉,耐人寻味。用“奈尔何”则直接评论吴王无道,过于直露。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题材知识。解答时,注意运用平时积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形象和感情,从而 做出正确的判断。 A 项,咏史诗,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

42、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 所感悟而作。 B项,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 情人的感情。 C项,赠别诗,所表现的内容,顾名思义,是临别所赠,因而它有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创作群体,但是对它的界 定问题历来比较模糊.赠与别二者必须同时具备,并与相关的其他题材区分开来 D 项,行旅诗,又称为记行诗、羁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 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本诗应该属于咏史诗,从一二句“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即可看出。吴王,即吴王夫差

43、。夫 差败越国,纳越国美女西施,为筑姑苏台,为长夜之饮。诗歌作者白居易是唐朝人,全诗都在咏吴王荒淫 误国,留恋美色,是借史醒人,发人深思,符合咏史诗的特色。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要注意 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 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 答案。 B 项,“直白地倾诉心中苦闷”有误。“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轻歌曼舞,朱颜微酡,吴王 的享乐还正处在兴奋之中,

44、却忽然发现西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暮色就要降临了。“未”字“欲” 字,紧相呼应,微妙而传神地表现出吴王那种惋惜、遗憾的心理。而落日衔山的景象,又和第二句中的“乌 栖时”一样,隐约透出时代没落的面影,使得“欢未毕”而时已暮的描写,带上了为乐难久的不祥暗示, 表意是含蓄的,并不直白。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作品重点语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含义,看用 了哪些手法,再看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末句“奈乐何”一作“奈尔何”,看哪个版本更好,涉及比较 词语的选用效果。从整个句子看,“东方渐高奈乐何”此句直抒胸臆,写的是天已发白,享乐已经进行了

45、很久,但吴王意犹未尽,可惜不能继续下去了。说明吴王心思都花在享乐上了,无心朝政,觉得夜太短, 享乐的时光太短。这是这样无节制的享乐才导致了吴国的灭亡,其实这里是对玄宗敲响警钟,不要沉迷温 柔乡而荒废了政事。“乐”,既与之前描写的“栖乌”“落日”“秋月”等景物营造的衰败悲凉氛围形成 对比,凸显主题,又意深而辞婉,耐人寻味。“奈尔何”,“尔”指吴王,则是直接评论吴王无道,过于 直露,不如“奈乐何”这个版本好。联系全文,可以从不同角度谈理由,能自圆其说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 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解答时,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46、,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 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 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宣德五年五月简简 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 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 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 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务 益军,勾勾 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 余人。盐司勾灶丁 ,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减

47、苏、松官田重租,豫所 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 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爱 。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 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始与豫同守郡者,苏州况钟、常州莫愚、吉水陈本深,并皦皦著名绩,豫尤以恺悌 称。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 乙 松江太守赵豫居官慈惠。每见讼者,非急事,则谕之曰“明日来”。始皆笑之,遂有“松江太守明日 来”之谣。不知讼者乘一时之忿,经宿气平,或众为劝解,因而获

48、息者甚多。比之钩钜 致人而自名英察者, 其所存何啻霄壤! (节选自坚瓠续集卷之四) 【注】灶丁:旧称煮盐工。恺悌:和乐平易。钩钜:辗转推问,究得情实。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简 廷臣九人为知府( ) (2)专务 益军(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勾 及姻戚同姓( ) A.勾结 B.摄取 C.招引 D.征调 (2)留一履以识遗爱 ( ) A.爱护 B.喜好 C.恩惠 D.吝惜 17. 把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 18. 用“/”为第段画直线部分断句。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

49、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19. 根据第段文意,概括松江百姓上书请求赵豫留任的原因。 20. 甲、乙两文都记录了赵豫处理民间诉讼的故事,请分析其人物形象和写作意图的差异。 【答案】15. (1). 选择 (2). 从事,致力于 16. (1). D (2). C 17. 当时卫军放纵专横,赵豫逮捕其中特别横暴的人,用棍杖打完后再把他们发配到边关,众军于是安定顺 从。他一心一意安抚人民,帮助百姓休养生息。 18.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19. 赵豫关注民情,敢于上奏章为民直言,帮助百姓摆脱酷吏的压迫、减少重租,获得休养生息。 20. 甲文中赵豫“患民俗多讼”“好言谕之”,以和乐平易的方式改善民风,意在引导人们关注地方治理中 施教易俗的重要性;乙文中赵豫居官慈惠,以民为重,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