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阅读方法-(整体阅读)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人、事、景、物,深入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表达对自然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的一种文体。文体知识文体知识二、散文的特点:二、散文的特点:1.1.形形散而神散而神不散不散形散:形散:取材自由,取材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比等。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
2、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主题集中鲜明。认识散文文体特征2、意境深远:散文没有离奇的事件,没有吸引人的情节,只能靠描绘或思考的深入细致,构描绘或思考的深入细致,构成某种意境成某种意境来打动读者。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又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韵味,是随语言的表达自然地散发出来的。因此,阅读散文要善于理清思路,分析意境,鉴赏语言及写法,从而深入领会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三三、散文的线索、散文的线索 为了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
3、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路。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地点为线。散文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中常见的线索有:(1)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2)以作品中的以作品中的
4、“我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我”的所见所闻所思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找线索的方法: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因为散文中的“情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
5、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情)情)、状、状物物散文(托物言志)散文(托物言志)(2)记叙散文(叙事)记叙散文(叙事散文散文)(3)议论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散文(哲理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六、散文的主题六、散文的主题 主旨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散文,应迅速,阅读散文,应迅速把握把握文章文章的中心。许多学生由于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的中心。许多学生由于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以致以致无法准确答
6、题。无法准确答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一般来说,可一般来说,可抓住文章的抓住文章的标题标题、结尾结尾和和开头开头段段进行预想。进行预想。命题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
7、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阅读中四个核心能力的考察 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概括的能力 语言整合表达的能力 技巧(手法)的分析能力 文章鉴赏的能力、评价的能力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第一遍阅读,第一遍阅读,泛读泛读,花时,花时3 3分钟。主要是熟悉文分钟。主要是熟悉文章,拉近和文章的距离,明确文章的写作背景,了章,拉近和文章的距离,明确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解决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解决“写了什么写了什么”的问题。的问题。第二遍阅读第二遍阅读,精读,精读,花时,花时7 7分钟。主要是分析分钟。主要是分析文章,体悟作者的文章,体悟作者的文脉思路文脉思路,把握文
8、章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观点主旨观点,看清作者在谋篇布局、表情达意时所用的看清作者在谋篇布局、表情达意时所用的手法手法,即,即解决解决“怎样写、为什么写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的问题。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第三遍阅读,第三遍阅读,带着问题读带着问题读,花时,花时5 5分钟。主要是分钟。主要是抓抓取答题的信息取答题的信息,包括三个方面:,包括三个方面:(1 1)依据试题要求,迅速准确地)依据试题要求,迅速准确地划定答题的划定答题的有效阅读有效阅读范围范围及筛选相关信息的区间;及筛选相关信息的区间;(2 2)迅速准确地根据题干的要求把准答题的切入点,)迅速准确地根据题干的要求把准答题的切入点,把握读解
9、的角度;把握读解的角度;(3 3)迅速准确地分清阅读材料中相关部分的组合关系)迅速准确地分清阅读材料中相关部分的组合关系及其逻辑层次。及其逻辑层次。阅读技巧阅读技巧一、整体感知,弄清三个问题一、整体感知,弄清三个问题 快速快速阅读要善于抓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深刻刻处处,同时,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语句。快速阅读的目的句。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文章,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得透彻透彻、明白明白,才能把,才能把命命、题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看得
10、清楚、明晰,才能、明晰,才能快快速速而准确地答题而准确地答题。弄清楚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弄清楚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理、观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文章的结构层思路与文章的结构层次,次,先写什先写什-再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后写什么)二、理清文章思路 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选择组织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选择组织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化、有序化、整体化,这都要通盘的考虑
11、、化、有序化、整体化,这都要通盘的考虑、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一思维的过程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一思维的过程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一般思一般思路是:缘起路是:缘起描述(对象)描述(对象)联想联想感悟。感悟。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
12、关系等方面,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1)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2)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楚了。(3)理解文章思路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理解文章思路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入手,有中心句的段,把中心句画出来,内容相入手,有中心句的段,把中心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没有中
13、心句的段落,要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归纳出每段的要点,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归纳出每段的要点,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每一个凝聚点。线索线索结构层次结构层次中心句中心句归纳归纳要点要点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1.1.寻找关键寻找关键词句词句2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3.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14、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4.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三、把握文中关键语句,找出“文眼”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可循的。从内容上看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概括段意的语句句。从表达方式上看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从结构上看,要注意,要注意领起后文
15、或收束前文的语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等。从从修辞上看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比较含蓄的语句句等等等等。文章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叫“文眼文眼”。“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
16、、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的关键。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找出找出文眼的主要方法有:文眼的主要方法有:1、文眼往往有极强的概括力。、文眼往往有极强的概括力。找出文中的总结找出文中的总结句,就容易点出文眼了句,就容易点出文眼了。如郁达夫在。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故都的秋中中“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这“清清”“”“静静”“”“悲凉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家意念上的总投
17、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2、文眼往往是在全文的、文眼往往是在全文的中心段中出现中心段中出现,找出文,找出文章的中心段,也容易点出文眼。中心段有的在篇章的中心段,也容易点出文眼。中心段有的在篇首,有的在篇中,有的在篇末。如果没有中心段首,有的在篇中,有的在篇末。如果没有中心段就按照课文就按照课文由表及里的行文顺序和由简易到繁难由表及里的行文顺序和由简易到繁难的思维规律的思维规律,先阅读、,先阅读、分析段落大意,后逐段概分析段落大意,后逐段概括它们的要点并进行整合括它们的要点并进行整合。如。如胡同文化胡同文化。3、抓感情的凝聚点。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抓感情的凝聚点。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
18、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如朱自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如朱自清的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作,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中,已微露出来了。作者的感情也正凝聚在一句中,已微露出来了。作者的感情也正凝聚在这一点上,它是全篇的文眼。这一点上,它是全篇的文眼。四、概括文章的主题 实际的命题虽然很少直接考查对作品主题的实际的命题虽然很少直接考查对作品主题的概括,但对作品局部段(层)意的概括,以及对概
19、括,但对作品局部段(层)意的概括,以及对作者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的鉴赏,都离不开对主作者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的鉴赏,都离不开对主题的把握。题的把握。作品的主题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作品的主题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主题的内容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主题的内容包括两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快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1.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关注标题,揣摩文意。2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观察首尾,整合
20、信息。3.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语句。4.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综合层意,概括文意。5.5.联系背景法。有的文章,只有了解它的背景,联系背景法。有的文章,只有了解它的背景,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主题。要特别注意文后的注释确地概括出它的主题。要特别注意文后的注释说明的文字。说明的文字。6.6.因文而异法。写人叙事类散文主要对人物作因文而异法。写人叙事类散文主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
21、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人物事件中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作者对社会、人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富于理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趣;哲理性散文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地揭示或评价。生活尖锐地揭示或评价。写什么写什么怎样写怎样写为何写为何写 五、品味文章的语言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格修养的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
22、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个重要标志。(一一)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抒情、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
23、、人生的认识与理解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阅读阅读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看它描写了什首先要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么景、物,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训练实例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思想感情,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因为因为状物散文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所以状物散文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所以下面重点介绍其读法。下面重点介绍其读法。典型写作思路:引
24、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1.1.要注意理清文章脉络,沿着从表象到精神的顺要注意理清文章脉络,沿着从表象到精神的顺序把握所写之序把握所写之“物物”的特点的特点。2 2.要把握所写之要把握所写之“物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进而把握所言之进而把握所言之“志志”(情情)。3 3.把握内容类别,辨识表现手法。把握内容类别,辨识表现手法。状物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状物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托物寓理三种。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曲折地表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曲折
25、地表现人物形象风貌的,是托物喻人;现人物形象风貌的,是托物喻人;通过描写客观通过描写客观物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是托物抒物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是托物抒情;情;由具有某种特性的具体之由具有某种特性的具体之“物物”联想开去,联想开去,由此及彼地思考社会人生,揭示深刻哲理的,由此及彼地思考社会人生,揭示深刻哲理的,是托物寓理。是托物寓理。阅读时,除了把握内容类别外,阅读时,除了把握内容类别外,还要辨识它的还要辨识它的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喻喻人或寓理人或寓理)、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类比、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类比、反复等。反复等。阅读下面的文字
26、,完成文后题目。文化的梅岭徐怀谦我是嗅着历史深处透出的一缕梅花香,循着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等人的足迹,谛听着驿道上“嚼嚼”的马蹄声来到这里的。梅岭,这座横亘于江西、广东两省的重要关隘,这条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古驿道,这段“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唯一旱路,这个承载过多少繁华、多少无奈、多少血泪,多少次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就这样开开朗朗、无遮无拦地走到了我的面前。我不无激动地打量着她,发现她比我预想的要青春、靓丽得多。曾经以为这座令无数流放官员失魂落魄的梅关,一定是荒山秃岭、荆棘丛生;曾经以为这条通往岭南瘴疠之地的古驿道,一定狭窄陡峭、凹凸不平。然而并不,这里环境幽静,古木参天,绿意葱茏
27、,枝叶密得连阳光都难得渗下来;驿道宽阔达四米半,远比我在云南盐津豆沙关看到的“五尺道”要宽阔、平坦得多。唐代以前,这里只有羊肠小道可供人行,唐开元年间,时任宰相的广东韶关人张九龄奉旨开辟此驿道,路开通后,“坦坦而方五轨”,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车马;到了明清时期,这里更是呈现出一派“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象。很显然,梅岭古驿道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开通的。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贬岭南的官员,而由于这些官员大多是文人或儒将,他们于此留下大量情真意切的诗作,从而形成了梅岭独特的贬官文化。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秋,惶恐滩上驶
28、来一艘官船,船头立着一位头戴靛青斜角头巾、身穿玄色夹袍的老人,他就是58岁的苏东坡。他的身旁是儿子苏过、侍妾朝云和两个老女仆。刚刚从定州知州调任英州知州,又再贬为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东坡就要远离中原,过梅岭,投身那蛮荒之地了。小船在漩涡中艰难前行,东坡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看得出,老人的内心是郁闷、苍凉的。七年之后,苏东坡蒙宋徽宗开恩,奉诏内迁。北归途中,他又一次登梅岭,穿行在古驿道上。在山头的一家村店休息时,一老翁问苏东坡的随从:“官为谁?”随从答:“是苏尚
29、书。”老翁即走上前来,向东坡施礼,对他说:“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听了很受感动,把老翁视为知己,写了一首赠岭上老人,题于村头壁上。诗云:“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是啊,苏东坡的红颜知己朝云就没有回来,而是永远留在了惠州!宋史载,宋代因罪贬岭南的知名官员有144名,多为全家南徙,能活着回老家去的确实不多,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就是被贬雷州后病死的。与苏东坡心境同样苍凉的还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万历十一年二月,54岁的戚继光受张居正牵连,由蓟镇总兵贬为广东总兵。那是一个清秋时节,他登上梅岭时,一弯明月挂在天际,他写下这样一首诗:“五岭山头月半
30、弯,照人千古去未还。青鞋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头上斑。姻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依稀已觉黄粱梦,却把梅关当玉关。”戎马一生的他多么希望眼前的梅关是玉门关,他可以出关卫国,战死疆场!然而,这是梅关,南下是无兵可练的广东。除了贬官文化,梅岭留给游客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文化了。赤乌四年(241),东吴大将陆凯奉命南征,过梅岭时,正值梅花怒放。他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便折下一枝梅交给驿使,并赋诗一首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据考证,这是最早赞叹梅岭梅花的诗句,开创了梅岭梅文化的先河。梅是友谊的见证,更是美丽、刚强、高洁的象
31、征。宋代诗人张道洽梅岭诗,赞的是梅花的美丽:“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何香凝老人1926年和1927年两度赴梅岭,咏梅赋诗,写的是梅花的品格:“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据说梅岭最美的景致在冬天,踏雪寻梅才别有一番情趣。我乐于赏梅,更乐于品赏这里的文化。小小一座梅岭所负载的太过悠久太过深厚的文化,显然是需要慢慢行来,慢慢体悟,慢慢消化的。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有改动)快速阅读,整体把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1.1.抓住段中关键句及文中过渡句,迅速把握全文各抓住段中关键句及文中过渡句,迅速把握全文各层次及大意。层次及大意。(1)(1)全文可分为三
32、大层次:全文可分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是第一层次是_至至_段,主要写段,主要写的是的是_ 。“我”因对梅岭仰慕而游览它第二层次是_至_段,主要阐释了_ _ _ 。其中层次过渡句是“_ ”。(写出原句)第三层次是第_段,主要内容是_ _ _ 。(2)全文以“_”为线索,采用了“_”的结构形式。梅岭文化的除了贬官文化,梅岭留给游客印象最深小结“梅岭文化”文化总分总答案两层内涵:贬官文化和梅文化的就是梅文化了,照应标题与开头2.抓住标题及文中重要的议论抒情词句,迅速把握全文主旨。依据标题的题眼“_”和开头“_ _”(写出原句)及结尾“_ 。”(写出原句),文化过多少繁华、多少无奈、多少血泪,多少次令我
33、魂牵梦绕的地方,就这样开开朗朗、无遮无拦地走到了我的面前。我乐于这个承载赏梅,更乐于品赏这里的文化可以概括出本文主旨是:通过游览梅岭,品赏了梅岭文化中“贬官文化”和“梅文化”的内涵,表达了对梅岭文化的推崇和神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一幅烟雨牛鹭图汤世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注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
34、地。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烟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雨顺着老牛的脊背直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荫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通红
35、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好似淑女迈着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面对这个场景,时装设计师或能看到一场山野T台秀:高黎贡山西麓,牛和鹭的联袂献演,是大与小的默契组合,既有静与动的古老元素,也有黑与白的时尚流行。诗人呢,说不定会在便条簿上记下突来的灵感:持重与轻盈相辅相成的野趣,敦
36、实与机巧搭配的哲理,憨厚与灵慧共生的诗情。画家将一幅水墨在心头铺开,顺手拾起老牛白鹭图的几个细节: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 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唯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尽管这个场景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
37、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视着,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注高黎贡山:在云南怒江西部的中缅边界附近。整体把握1.这是一篇 散文。2.概括各段大意,并说明全文的写作思路。答案第一段:承题目而来,以烟雨为背景,具体描绘烟雨中的老牛的形神特点。第二段:由远及近,描写白鹭在老牛身上翻飞嬉戏的场景。第三段:揣想时装设计师、
38、诗人和画家对这幅图的感受。第四段:卒章显志,表达了作者对农耕文明的情感态度。全文按照先描述画面,再过渡,最后议论抒情、表明看法的思路进行。写景3.抓住重点句段,概括本文的主旨。答案本文主旨段在第四段。主旨:本文通过对一幅烟雨牛鹭诗意画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农耕文明、田园生活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耕文明、文化的深沉思考,传达了醇厚而迷茫的情感。问题研读1.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解析第一段写牛,突出了静态;第二段写鹭,突出了动态。答案(1)特点: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2)(示例一)喜欢第一段:
39、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举例略。(示例二)喜欢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举例略。【试题评点】该题重在考查对描写、修辞手法的赏析。共两问,难度不大。注意第一问的问法,是问景物描写的特点而非景物的特点。第二问必须扣住修辞手法并结合段中实例来回答。2.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解析写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不同感受是为了突出“烟雨牛鹭图”给人留下的不同印象。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为作者抒情、议论做铺垫。【试题评点】该题重在考查对段落的内容和结构的把握,属“作用”
40、题。该段一是侧面写出“烟雨牛鹭图”的美,二是由写景向议论、抒情过渡。作答时要扣住内容和结构两方面。3.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解析抓住“改变”“延续”“两难之中”几个词去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答案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试题评点】该题重在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即本文主旨)的把握。画线句子中的“两难之中”似乎暗示了本题的两个答题要点。可以结合关键句子,如“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我忘情地凝视着,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
41、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考试说明的变化,这种在散文中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后来不再出现,而被放在论述类文本中了。4.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解析烟雨给人迷蒙的感觉,同时也是作者情思迷茫的表现。答案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抒发作者迷茫的情思。【试题评点】该题意在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选择的切入点是“烟雨”这个意象,实际上是在分析、鉴赏意象(形象)的艺术表现力,难度较大。回答须从营造氛围、表现意境、抒发感情三个层次入手。(二二)写人叙事散文写人叙事散文 这这类散文重在写人类散文重在写人叙事叙事,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
42、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有时写人与叙事很难有时写人与叙事很难分得开,故高考重点考写人散文分得开,故高考重点考写人散文。阅读写人散文,一要关注其阅读写人散文,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文体特点:A.人物形象鲜明。人物形象鲜明。写人散文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与小说写人散文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于生活,并非虚构。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于生活,并非虚构。写人散文的素材紧紧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刻画精心选择、组写人散文的素材紧紧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刻画精心选择、组织。织。B.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目的是写人则如见细节描写
43、的目的是写人则如见其人,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其人,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写人散文因为篇幅所限,一般没有长篇的叙事,所以就更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C.情感深切动人。写人散文,作者之所以写这个人,是因为对这个人有着某种深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二要关注其结构模式:A.开头:(1)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该人。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2)两者关系及对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B.中间:(1)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2)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三要熟悉其表现手法。写人手法同
44、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大致相同。叙事技巧要关注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以及围绕中心而确定的详略等。C.结尾:(1)重申特质,照应开头;(2)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人只能单独地接近上帝。托尔斯泰日记1910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点,列夫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他的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坚定信号。当妻子夜里暗地里和歇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场抓住了她,这时决定突然钢铁般坚决和
45、果断地在他心中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的她,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分给他的死亡。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他的财产中没有带走别的,除为了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东西:日记,铅笔和羽毛笔。然后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列夫托尔斯泰不再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他也把他的名字扔在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T尼古拉耶夫一个想为自己构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的死亡的人的虚构的名字。现在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绊,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上做朝圣者,做学说和正直的话语的仆人。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
46、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者,仍不放弃它的牺牲品。世俗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这个被追捕的人几乎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的车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家里他们已经订好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堡,从尼什尼叶诺高奥特,从四面八方追踪他这只逃跑了的野兽。列夫托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己一起,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化。他
47、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无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誉都将置身于他的对面,它无所不在。但这时突然一阵冰冷的恐怖寒颤抖动着老人苍老的身体。他筋疲力尽地靠在坚硬的木长椅上。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滴下来,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现。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他,死神已经举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个豪华的地方让他藏身。站长羞愧地提供给他火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办公室。人们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去,突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而沉闷,充满了污浊气味和贫穷,铁床,煤油灯暗淡
48、的光线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豪华和舒适很远很远。在死的时候,在最后的时刻,一切都变清楚了,像他所期望的:死神作为一个庄严的象征,纯洁地、无瑕地完全顺从他的艺术家之手。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它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指上帝,译者注)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因而是最清晰的模型。(选自茨威格自画像,有删改)快速阅读,
49、整体把握3.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答案答案本文共6段。段写托尔斯泰决心从家中逃走,摆脱一切羁绊。段写他出走被发现后,人们对他的追踪和包围。第段进行总结,表明远离世俗和荣誉,过真实、朴素、自然的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追求。段是对第段的有力烘托。4.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答案答案本文由托尔斯泰的出走写起,叙述了他在行程中被人们发现并被追踪和包围的情形,表现了托尔斯泰逃离世俗的决绝和急切以及无奈,反映了托尔斯泰对真实、朴素和自然的追求以及更具人性和德行的特点。主题的内容包括两点,主题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二是作者的思
50、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三三)议论说理散文议论说理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与一般的写景状物等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议论性散文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