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文档编号:40949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最新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最新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 / 19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1- -6 6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212 分) )分) ) 1.下列四个选项中,字形和划线字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张牙舞爪(zho) 教 坊(fng) 孝 悌(t) 吮吸(yn) B. 锲而不舍(qi) 饿 殍(pio) 稿 暴(p) 弯 曲(q) C. 度长絜大(du) 弩 马(n) 锋 镝(d) 万 乘(shng) D. 义愤填膺(yng) 栈 道(zhn) 猿 猱(no) 啼

2、 血(xu)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 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字形和划线字音全部正确的是”,然后依据 平时的课内外的积累进行辨析。 A 项,“吮吸(yn)”应该为“吮吸(shn)” B 项,“稿 暴(p)”应该为“槁 暴(p)” C 项,“弩马(n)”应为“驽马(n)” 故选 D。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钱文忠从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搜集选取适合儿童阅读和接受的国学经典故事,加以 “钱式”解读及注释,变传统的经义注释解读为经典故事阅读。 在这次会议上, 担任中国作协

3、副主席的何建明的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受到大家的欢迎, 因 为他没有说官话、套话,显得热情洋溢,甚至有点出人意料。 五四时期,中国文人身体力行参与教育的变革实践,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和我们如今的 坐而论道,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力感的形象大相径庭。 通过观察开卷月度非虚构畅销书排行榜的变动, 不难发现, 面向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是寒 假图书市场的宠儿,其销售量令其他书籍只能望其项背。 本书之发明处,在于重构出了一幅明、傅两家族与雪芹曹氏之间比较有说服力的红楼 故事背后的政治、事件、人物互为休戚相关的历史文化图景。 去年以来,安徽各级组织联系实际解决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的“小四风”问 陕西宝

4、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 / 19 题,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专注干事创业在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使用正确。抛砖引玉: 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对象不当。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使用正确。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 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此处望文生义。休戚相关:形容关 系密切,利害一致。此处不合语境。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 风气,多指好的事物。使用正确。故此题答案应为

5、 B 项。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采用了六选三的测试形式,这种考查方式是 2016 年 课标卷出现的题型。这类题目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 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 把握成语的含义, 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 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本题采用的是独立辨析形式,指向明确,所选成语皆是常用常见易误成语,难度不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年 3 月 14 日,英国物理学家、当代科学界的传奇人物斯蒂芬霍金去世,他写了时间 简史 ,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他

6、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 了解。 B.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5 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 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 裕。 C.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 ,电视媒介在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方面持续努力,不 断探索创新,艺术上不仅获得了很高成就,亦赢得了极佳口碑,有助于诗词教育的普及。 D. 红海行动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 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 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

7、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 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 A 项,结构混乱, 中途易辙,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3 / 19 应改为“他写的时间简史”;C 项,语序不当,“不仅”和“艺术上”调换语序;D 项, 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是“讲述了故事”。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 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 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 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 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

8、 B 中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文段中划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A. 蚓无爪牙之利 B.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靠平时的积 累,掌握常见的特殊句式,熟练掌握各种句式的特征,然后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惟奕秋之为听”翻译为只听弈秋的教导,正常语

9、序为:惟为听奕秋,为宾语前置句。 A 项,“蚓无爪牙之利”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 为定语后置句。 B 项,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翻译为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 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为判断句。 C 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翻译为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正常语序为:不知句 读,不解惑,为宾语前置句。 D 项,“申之以孝悌之义”翻译为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 申之,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故选 C。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 130 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10、帝后期 约三千年的历史。 B. 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约 230 年的历史。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4 / 19 C.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 书,“二十四史”之一。是继史记 、 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 D.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史书,指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 。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11、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约三千年的历史”是错误的。记载的是从传说 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 故选 A。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_。 _, _。 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 仅存毛诗外传 。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 305 首 诗经最初只称为诗

12、或“诗三百” 诗经是按风 雅 颂三部分编辑的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 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从 语段横线后的“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来看,横线处的最后一空应填,据 此排除 A 项、B 项;正因为诗经“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 305 首”,会有“诗三百”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5 / 19 的称谓,故应在前,据此排除 D 项。故选 C。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

13、阅读(3030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7 7- -9 9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第分;第 1010 题题 1 10 0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 百家之言,无不穷 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 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 事, 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

14、,具言固所著述意,而 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 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 。迁为郎,典校秘书。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 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 。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 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 ,辄献上赋颂,朝 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与参议。北单于闻汉 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

15、。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 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 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 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 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 ,有删节)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 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B.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

16、于百王之末/厕于秦 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C.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6 / 19 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D.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 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8.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流:中国古代对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 个学术流派总称。 B. 图谶:“谶”是一种神秘的预言,也就是神预示人间吉凶祸福的启示和隐语,常附有图, 故又称为

17、“图谶”。 C. 中护军: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军事长官名。与中都护、中领军、中监军掌管禁军、主持选 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 D. 巡狩:指中国古代皇帝去各诸侯国巡游打猎,文中指肃宗皇帝外出游玩打猎。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班固早慧博学,为人谦和,他少年时期便显露出才华,随着年龄增长,学识日益广博, 但却不拘泥于词句,为人性情宽容和气,和儒生们关系和谐。 B. 班固继承父志,因书获罪。他在父亲去世后潜心研究历史,想要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却被人举报遭遇了牢狱之灾。 C. 班固因祸得福,终成(汉书).班固下狱后,弟弟班超极力说情,加上皇上看到了他写的 史书,得

18、到皇上的赏识恩准,才得以继续著书。 D. 班固恃宠而骄,终受其害。他因文章受到肃宗皇帝宠爱,和大将军窦宪关系密切,因骄 横跋扈面树敌过多,最终去官遇害。 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 (2)固奴干其车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驾,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 【答案】7. C 8. D 9. D 10. (1)等到肃宗很喜好文章,班固更加受宠幸,多次被召入宫中陪读,有时日以继夜。 (2)班固的家奴冒犯他的车骑,官吏吆喝槌打家奴,家奴竟借酒醉大骂,种兢大怒,却因 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但怀恨在心。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

1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7 / 19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建”的宾语是“帝 业”, 排除 A 项。 “史臣”, 是写史书的史官, 作为后面句子主语, 排除 B 项。 “大初以后” 表示时间,结合句意分析,排除 D 项。句意:班固认为汉承继尧运,以此建立帝王功业直至 六代,史臣便追述他们的功德,私自作本纪,编排在百王之后,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太 初之后,空缺不录。故选 C。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

20、文化中天文、历 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 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巡狩是指天子巡行视察诸 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故选 D。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 要求要一个不漏、 原原本本地分析, 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 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 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 项,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分析,“班固恃宠而骄”“因骄横 跋扈而树敌过多”错误, 原文无此信息, 原文只是说他对孩子管教不严, 他的家奴骄横跋扈。 故选 D。 【10 题详

21、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 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 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幸”译为受宠幸,“数”译为多次,“或”译为 有时。 (2)“干”译为冒犯、冲犯,“发”译为发作,“衔”译为怀恨、对人心怀不满。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 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对

22、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作文章诵诗作赋,长大后,便博览古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 有不作深入研究的。他所掌握的学问不是向某一家某一人学的,不做一句一字的解释,只要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8 / 19 指出大意就行了。性情宽宏温和,能容纳他人,不因为才能(出众)自觉高人一等,儒生们 都因此敬慕他。 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故乡。班固因班彪所续的前代史不详尽

23、,便精心钻研,想完 成班彪的事业。不久有人给显宗上书,控告班固私自修改撰写国史,天子下诏给班固所在郡 郡守,将班固收捕到京兆狱中,将他家的书全部取走。在此之前扶风人苏朗谎称图谶之事, 被下狱处死。班围弟班超恐怕班固被郡吏拷问,自己不能申辩清楚,便立刻赶到朝廷上书, 受到召见,具体说明班固著书的本意,而郡里也送来班固写的书。显宗认为他是个奇才,便 下诏让他到校书部,担任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完成 世祖本纪 。被迁为郎,主持校勘书籍。 班固认为汉承继尧运,以此建立帝王功业直至六代,史臣便追述他们的功德,私自作本 纪,编排在百王之后,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太初之后,空

24、缺不录,因而试探着撰写前记, 汇集所闻,编为汉书 。他潜心钻研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人非常重视此书, 学者们无不背诵朗读它。 等到肃宗很喜好文章,班固更加受宠,多次被召入宫中陪读,有时日以继夜。每次出外 巡行,班固都有赋颂呈上,朝廷有大事商议时,天子让他诘难公卿,在廷前论辩,赏赐十分 优厚。 后来班固因母亲去世而辞官。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参 与军务。北单于听说汉军出动,派遣使者叩居延塞,想重温呼韩邪从前和亲的做法,朝见天 子,请派大使。窦宪派遣班固代行中郎将事,率数百骑兵与匈奴使者一起出居延塞迎接北单 于。此时正赶上南匈奴攻破北匈奴所在地,班固到了私渠海,

25、听说他们发生内乱,便带兵返 回。到窦宪败亡时,班固首先受到牵连并被免官。 班固不(注重)管教几个儿子,几个儿子多不遵守法度,让官吏很苦恼。起初,洛阳令 种兢曾出行,班固的家奴冒犯他的车骑,官吏吆喝越打家奴,家奴竟借酒醉大写,种大怒, 却因畏惧窦宪而不数发作:但怀很在心。到窦氏宾客都被逮捕审问时,种兢借机把班固关起 来,班固死在狱中。时年六十一岁。天子下诏谴責种兢,作为主谋官吏来治罪。 (二)古代诗歌阅读(第(二)古代诗歌阅读(第 1111 题题 2 2 分;第分;第 1212 题题 6 6 分;共分;共 8 8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边思 李益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26、。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9 / 19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注】李益,字君虞,陇西始藏(今甘肃武威)人,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 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的“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身份的尊贵;“佩吴钩”表现出意态的勇武 英俊。 B. 第二句进一步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自己曾经参加过防秋玉塞、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 C. 第三句中李益直接称自己是“关西将家子”, 语调轻松洒脱, 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 D. 诗人写作这首诗的重点并不在于绘形写貌,叙述自己的经历,而重在抒写自己的感慨

27、。 1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1. C 12. 诗歌前两句写出了一位华贵英武、有着丰富战斗经历的边关少年 的英武形象,语调潇洒风流,表现作者立功边塞的慷慨。后两句用自我解嘲的口吻写出诗 人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和苍凉。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考生要注意认真对诗歌的内容和手法进行理解, 然后将理解和选项进行比对分析, 这样就能 很好的作答本题了。选项 C

28、,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理解有误。“莫笑”是不要嘲笑的 意思,暗含这潇洒轻松的语调中有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故答案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 感的体现方式, 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 一般答题的时候, 尽量两者都涉及。 对于情感的把握, 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 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 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 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

29、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 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 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本题中要注意抓住注释的介绍“边塞诗人”,自然抒发 的是戍边将士的无奈和感伤的情怀。 然后结合诗歌的含义进行赏析情感, 前两句描写的是少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0 / 19 年将士的威武,也是对将士的赞美。后两句是写不要嘲笑将士,也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无奈与 悲苦情怀。体现了作者建功立业的伟大情怀和对戍边前途的无奈的悲伤。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 生在

30、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 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 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 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 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 1 1 分,共分,共 6 6 分)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运用典故痛惜北方沦陷区的宋朝百姓已经忘却 战败的历史,安于北方统治的两句是“_,_”。 在劝学中荀子以“木”“金”为喻,引出“_,_”结论,强调学习能够 改变人的秉性。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 诗人借助江月表达释然而旷达情

31、怀的诗句是“_, _”。 【答案】 (1). 佛狸祠下 (2). 一片神鸦社鼓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 人生如梦 (6).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和 字 义 分 不 开 ,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别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 佛 狸”“知”“尊”“酹”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2020 分)分) (一

32、)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414- -1616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之后, 华夏民族逐渐发展出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美学特质 的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 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 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金属 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精美雅致,更是一件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 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 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

33、中,避免污染空气。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1 / 19 的艺术构思令人叹为观止。 金属艺术也承载着文化交流。 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就是不同民 族文化交融的物证。 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 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 合,在唐代达到新的高度。得益于精湛的锤揲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 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呼之欲出。而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 牧民族的器物形制。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 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工艺技巧日趋精湛, 作品更加注重

34、装饰 性,强调复杂的手工技法,艺术风格越来越华丽繁复。加之金属属于贵重材质,特别是黄金 和白银是古代稀有的材料, 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金属艺术品, 更是华美珍贵的质料与精致繁 复的技艺的结晶,具有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科 技的飞速进步、 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得各类金属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通信的发达和国际 交往的频繁使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追求简洁、几何化的现代审美风格逐渐风靡。而 对于传统手工艺价值的反思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兴起, 当代金属艺术在手工艺 与机械工艺的碰撞之下应运而生。 当代金属艺术一方面重视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 强调与自然

35、的和谐、 对非完美的 宽容、对过程的展示和对感性的释放;另一方面不断汲取机械工艺的优长,将新材料、新技 术引入金属艺术创作, 使金属艺术创作的材质从传统拓展到各类合金乃至综合材料, 金属艺 术工艺从传统发展到先进机械工艺乃至 3D 打印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金属艺术上承 民族传统工艺的精神,下启独立审美表达、先进工艺技术与国际融合创新的未来。 (节选自王晓昕熔古铸今话金工 ,有删改) 1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夏启命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于是一鼎象征九州就成为夏王统治天下的标志。 B. 汉代长信宫灯外观精美雅致,它的制作工艺和独特艺术构思至今仍然无法企及

36、。 C. 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萃取各个民族的艺术精华,它属于我国国宝级艺术珍品。 D. 古代只有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艺术品,才算质料华美珍贵与技艺精致繁复的结晶。 1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阐明了金属艺术发展意义,即熔炼民族历史、凝聚技术进步与承载文化交流。 B. 文章概括了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特征,指出工业革命兴起促进当代金属艺术的诞生。 C. 文章分析了当代金属艺术具有既体现传统工艺价值又汲取机械工艺优长的特征。 D. 文章先举例论证,继而对比论述古今金属艺术,最后进一步地论述当代金属艺术。 1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

37、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2 / 19 A. 率先掌握了铜冶炼技术,成为华夏民族发展出独特的金属艺术的源头。 B. 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融合,唐代金属艺术就很难达到新的高度。 C. 我国古代金属艺术追求作品装饰与技法复杂精湛,所以风格愈趋华丽繁复。 D. 当代金属艺术创作只因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所以其发展突破了传统限制。 【答案】14. C 15. D 16. D 【解析】 16. 【答案】 D; 错在“只因”缩小范围, 突破传统的原因不仅仅是“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

38、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 项,“于是一鼎象征九州就成为夏王统治天下的标志”是错误的。由原文第二段“以一鼎 象征一州,九州定鼎”,可知,“一鼎”象征的是一州,属于偷换概念; B 项,“它的制作工艺和独特艺术构思至今仍然无法企及”是错误的,由原文第二段“令人 叹为观止”,属于曲解文意; D 项, “古代只有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艺术品”是错误的。 由原文第三段“用金银等”可知, 题干缩小为“只有用金银”,改变了范围。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9、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 “继而对比论述古今金属艺术”是错误的,论述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特点与论述当 代金属艺术产生的原因,不构成对比关系。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

40、,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3 / 19 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 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 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因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是错误的,缩小了范围,突破传统的原因不仅仅是“引入 新材料与新技术”。 故选 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第 1717 题题 2 2 分;分;1818 题题 6 6 分;分;1919 题题 6 6 分;共分;共 1414 分)分)

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道 王春迪 海爷好茶。 海爷喝茶讲究多,譬如泡过的茶渣,不能乱倒。府里的下人,便把茶渣倒在了门口一个 废旧花坛里。长年累月,茶渣越积越厚,伸手刨半天都摸不到花坛里的土。风和日丽之时, 隔好几步远,都能闻到门口一股淡淡的茶香。 有闲人给废花坛起了一个很有味道的名字“茶冢”。 这个闲人名叫归去来,二十七八,尚未婚配,父母早逝,留有家业,为人善良本分。但 他嗜茶如命,壶不离手,茶不离口,整日摆弄茶壶茶宠,也不打理家业,坐吃山空。没过几 年,家业败光,所有能换钱的,都拿去抵了债,只剩一把紫砂壶,与他形影不离。 落魄之后,每每茶瘾发作,归去来便到茶馆门口蹲着,等伙计出来

42、把那些泡过的茶渣泼 掉时,他就凑上去讨一点。后来,归去来发现,海爷家的下人,常往门前花坛里倒茶渣。每 逢此景,归去来遂讨要过来,装到壶里,以解茶瘾。 一天,海爷出门送客,恰巧撞见归去来在要茶渣,海爷无意中瞥见他手里攥着的那把紫 砂壶,心中一惊,随即把他请进来。归去来进门后,发现桌上已经沏上一杯龙井,海爷做了 一个请茶的手势,归去来没怎么吹凉,就直往嘴里吸溜,而后摇了摇头,说,茶是好茶,可 惜水煮老了。海爷一笑,水还有煮老的? 归去来告诉海爷,水要急煮,听到有似风吹青松之声,即去盖,见壶底有蟹眼之泡,再 去冲茶,茶汤必定鲜爽可口。沸腾太久,便过时了,用这样的水冲茶,汤老香散,色暗味涩, 口感便大

43、打折扣了海爷来了兴致,请归去来泡茶。归去来也不推让, 煮水,温杯, 洗茶, 出汤,并用自带的紫砂壶来冲泡。海爷喝了一盏,顿觉轻汗微出,毛孔疏散,头清身轻,两 腋生风,好不畅快!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4 / 19 随后,海爷接过归去来的紫砂壶,瞄了一眼壶底,猛然一惊!原来,这壶竟出自紫砂大 师陈鸣远之手! 当天晚上,海爷留归去来吃饭,同时还请了当地几个文人富商,海爷在众人面前,极力 称赞归去来和他的紫砂壶,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就这样,归去来成了海爷府上的常客。 这一天, 海爷对归去来说, 我看你把壶拿过来拿过去的, 容易碰坏, 放家里也容易失窃, 干脆就放府上吧,想喝

44、茶的时候,你就过来,我这边所有好茶, 尽你享用。 归去来有些不舍。 可怎么也不该驳了海爷的面子,加上海爷府上好茶又多,思前想后,也就答应了。 起初。归去来想念他的壶,还常到府上来喝喝茶,把玩一会儿。海爷不忙时,也陪他坐 一会儿。但后来,归去来发现,府上的人个个忙得两脚不沾地,自个儿闲着在那喝茶,也碍 眼。归去来甚至觉得府里人看他的眼神和以往都不一样了。 于是,归去来越发去的少了。可归去来念念不忘那把壶。每每看到它,就像是见到了失 散多年的孩子, 喝完茶, 走的时候, 总会红着眼睛回头看上几眼。 归去来想把壶偷偷拿回去, 但觉得那样做不合适,便想找个机会,跟海爷说一声。 不巧,海爷因为生意,由远

45、门去了。于是,归去来日思夜想,寝食难安,好不容易入睡, 不是梦到茶壶被人抢走,就是梦到茶壶被人打碎,醒来便伤心不已。 归去来很怀念以往在茶冢前讨要茶渣的生活。 入冬之后,归去来感染了伤寒,他身体底子薄,又缺人照料,没等到海爷回来,归去来 便去世了。 归去来死后,海爷心里似乎有些释然,便常常拿出归去来的那把紫砂壶泡茶,但海爷发 现,无论冲泡得多么讲究,也喝不出当初和归去来在一起时的那种滋味。 (摘自小小说月刊2017 年第 5 期,有删改) 1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归去来形象的描绘只是客观地呈现,没有因为他“善良本分”而赞赏,也没有因 为他“不

46、打理家业,坐吃山空”而批判。 B. 在作品中,归去来与壶形影不离,海爷见到壶爱不释手,因为壶二人成为朋友,所以紫 砂壶是一条明线,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 归去来很怀念以往在茶冢前讨要茶渣的生活,是因为那时心爱的茶壶属于自己所有。 D. 作品语言质朴,手法多样,情节波澜起伏,形象立体饱满,主题耐人寻味,这源于作者 高超的写作技巧以及对生活深切的感悟。 18. 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5 / 19 19. 以“茶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7. D 18. 很懂茶道。喝茶的时候讲究多,能

47、看出紫砂壶的价值;善于伪 装。海爷因为喜欢归去来的茶壶,才大方地请归去来喝茶,留他吃饭并请人作陪,这些都是 他为占有茶壶所做铺垫;很有心计。海爷不动声色地劝归去来把紫砂壶放在他家里,归去 来死后占为己有。 19. 以“茶道”为题的表面意义,即文中所说的煮水、温杯、冲茶、洗茶、冉汤等品茶的 技巧。以茶道为题,语含讽刺。中国茶道讲究清正雅和,为君子之道,而海爷却在貌似雅 的背后隐含不和茶道之举,他为占有归去来的茶壶,颇费心思。小说讽刺了那些背离茶道, 对别人财物怀有非分之想的人。以茶道为题,彰显了主题。作品呼吁人们以茶道作为为人 处世、修心的标准。 【解析】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

48、赏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 的结构、人物形象等内容的考核。D 项“情节波澜起伏”错,此篇小说属于常规式,平铺直 叙,围绕紫砂壶叙述了海爷与归去来之间的交往,来展开情节并塑造人物形象的。故选 D。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题目,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 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 心理, 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 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 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答案。首先,本文写海爷“喝茶讲究多,譬如泡过 的茶渣,不能乱倒”,“海爷接过归去来的紫砂壶,瞄了一眼壶底,猛然一惊!原来,这壶 竟出自紫砂大师陈鸣远之手”,可见海爷很懂茶道。其次,海爷谋划一步步占有紫砂壶的过 程叙述,表现海爷善于伪装。“海爷对归去来说,我看你把壶拿过来拿过去的,容易碰坏, 放家里也容易失窃,干脆就放府上吧,想喝茶的时候,你就过来,我这边所有好茶,尽你享 用”“归去来死后,海爷心里似乎有些释然,便常常拿出归去来的那把紫砂壶泡茶”,终于 占有紫砂壶,表现海爷有心计。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以茶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这是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最新陕西宝鸡渭滨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卧龙小子)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