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山西河津第二中学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文档编号:40996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最新山西河津第二中学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最新山西河津第二中学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河津第二中学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 小题)1夏朝、商朝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而西周却出现了一个超越部族范围的至高天神权威,甚至周王也必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天命观树立了君主权威B礼乐制加强了中央权力C宗法制维系了等级秩序D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2周礼记载: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审慎的刑法制度B森严的等级秩序C灵活的地方治理D已推行法礼并用3战国时期,

2、各国的将相及国君的子弟外戚或多授有一定的封地。这些封君身任要职,权重名大,在食邑内有衣食租税之权,但不得“臣士卒”,封君失官或身死后,“封国食邑亦失”。战国时期的封君制度()A继承沿袭了分封制度B固化了传统的宗法贵族等级C是郡县制的特殊形式D适应了诸侯兼并的政治形势4西周中期,大贵族矩伯以其部分封地作价,与下级官员裘卫交换朝觐用的物品;贵族格伯则用部分封地以换取马匹。由此可见,当时()A传统礼制有所松动B贵族阶层瓦解C私有土地开始流转D商品经济发达5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书门下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3、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是宰相之辅佐。这反映出宋代中央官制()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抑制了宰相行政办事权C分化了中央的军政财权D加强了专制主义皇权6宋人重视体育,也喜欢体育。据史书记载,当时从皇帝到士兵,在军队中掀起了一项马球运动潮流,这就是“击鞠”运动。这反映出()A宋代重文轻武的状况已经改变B击鞠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当时军队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以兵立国是宋代的基本国策7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规定:“自今中书(宰相)秘院(枢密院)执政官,非休假日,私第不得见客。”这一规定表明()A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B中央机构间矛盾尖锐C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D军政两府间制衡加强8(山大附中2019

4、1127)汉武帝时,在置十三州刺史的同时,在郡一级设置督邮,“掌监属县”。当时的督邮“分明善恶与外”,只有清查罪状上报郡守的权力,而无处理权。督邮的设置()A有利于遏制王国势力的膨胀B表明基层的管理更加完善C进一步完善了地方监督体系D便于刺史行使地方监督权9唐代,进土科从考策问逐渐发展到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形式。元明时,科举考经义而不用诗赋,但后来的八股文实际糅合了律赋的成分,清乾隆时又增试五言八韵律诗。这反映出()A经义考试逐渐步入颓势B明清时期社会浮夸之风盛行C皇帝好恶决定科举文体D格律测试有独特的考查价值10两宋时期,至少有13位宰相曾遭伶人讥讽,其中就包括王安石、蔡京、秦桧等权相。这一现象

5、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舆论环境相对宽松B程朱理学占据主流C市民阶层力量逐渐壮大D艺人社会地位提高11隋开皇三年,文帝接受秘书监牛弘“天下不可马上治之”的奏议,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赐缣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文帝这一举措()A促成了科举制度的推行B顺应了拨乱兴治的需要C推动了雕版印刷的繁盛D打击了门阀士族的统治12(山大附中20121121)两汉时期,存在着以谏(议)大大为代表的大夫类谏官和以侍中为代表的侍从中类谏官。下表为两者的官秩变动情况。造成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时期 谏(议)大夫 侍中 西汉 八百石 六百石 东汉 六百石 比二千石 A君主专制的强化B中央集

6、权的加强C选官制度的演进D儒学地位的上升13汉武帝在实行推恩令的同时,还颁行了“非正与乱妾位律”,规定诸侯只能立正妻的长子为世子,若正妻不能生育,即除国为郡;以庶继位,就是“非正”;以庶充嫡,就是“乱妻妾位”;凡犯此律者皆贬为庶民。这做法()A造成了律令冲突的混乱B迅速消灭了地方的王国势力C蕴涵了高超的政治智慧D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14雍正时,因用兵西北而临时设置军机处。乾隆时,一度罢军机处,后又下令恢复。乾隆重建军机处主要着眼于()A完善中枢辅政制度B协调满汉官员矛盾C掌控全国军政大权D提高政务处理效率15梭伦改革后,庇西特拉图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积极发展工商业,坚决镇压氏族

7、贵族,并将逃亡贵族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由此可见()A中断了政治民主化的历史潮流B解决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C客观上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D成为了僭主政治的始作俑者16古希腊的四大赛会都源于对奥林帕斯神衹的崇拜,全希腊各城邦公民均可参加,但排除外族人;除了竞技运动员,演说家,戏剧演员,雕塑大师和民间艺人们也在赛会期间相聚。这表明古希腊的赛会()A维系了古希腊文化品格的同质性B抑制了公民个体价值的实现C促成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对外传播D进一步推动了政治统一趋势17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的一项重要权力,是每年决定是否应当以陶片放逐法流放一位影响城邦稳定的政治家。若有,则过70天左右举行第二次公民大会正式投

8、票。如果当天出席会议的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会被流放国外10年。材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制()A保证了公正平等B使公民享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C杜绝了以权谋私D有利于监督政府为人民大众服务18古罗马西塞罗的法学思想被后世誉为罗马法的精神。他指出: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实在法)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表明罗马法的精神基本特点是()A符合自然理性原则的人文性B高于一切民族永恒的适用性C突破时间地域界限的普遍性D依据法律至上判断

9、的确定性19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非罗马市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市民相互间的民事关系的新法律。据此可知,“新法律”()A实现了市民与非市民间的平等B废除了罗马市民的政治特权C是非罗马市民长期斗争的结果D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20有老师上课很形象地指出,英国权利法案是“穿旧鞋走新路”,而德意志1871年宪法则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这两国都走的是“新路”。老师赞许地说“有道理”。这个同学所说的“新路”指的是()A君主立宪之路B议会至上之路C民权至上之路D近代化之路21美国政治家托马斯帕特森在评论三权分立体制时说:“这些分立的机构以精心创造的牵制与平衡

10、的方式相互钳制,任何一个机构如得不到另外一些机构的支持和认可,就不能有效地行动。”此观点意在说明“三权分立体制”()A有效地维护了美国民主政治B不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C开创了政治民主运作新理念D最大限度地防范了个人专权22就其才能而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大多并非由杰出的政客或政治家担任。此外,共和派又通过修宪使总统渐渐不能行使重要职权。这些现象()A有利于巩固共和政体B维护了法国议会至上的原则C使政府行政效率低下D反映了法国共和之路的艰难231848年马克思对英国自由贸易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的关系作了分析,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实业投机”、股票投机及金融危机作了探讨,1866年对爱尔兰

11、农业平均产量问题进行了剖析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A直面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B具有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特征C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2419世纪末,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食品支出在工人家庭的比重大大下降。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这主要得益于()A议会民主政治完善B资本主义政策调整C工人斗争取得成果D生产技术手段进步25(巴黎)公社委员会的公职人员都扮演着两种角色:既是议员又是行政人员;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这说明巴黎公社()A完全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形式B具有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性C致力于国家政权机构的精简化D注重政权管理者的

12、自我监督261874年,英俄入侵新疆,对于边疆危机,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妨,则腹心之大患愈棘”,认为“中国目前力量,实不及专顾西域”,并建议将新疆经营成“如云贵之苗瑶土司,越南、朝鲜之略奉正朔”这表明李鸿章()A主张放弃新疆而忽视国家利益B仍受传统“华夷”思想的影响C从实际国情出发明确国防重点D主张在新疆地区恢复朝贡体制27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A南京条约附件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28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参议

13、院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权束缚行政权。第33条规定“临时大总统有任命文武官员的权力,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上述条文()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B灵活运用了民主自由原则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D通过权力制约以维护共和29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民间应者寥寥。辛亥革命后仅武昌一地,因改穿西式冠履输出白银便达2000多万两;天津在1912年初,一个季度进口洋服洋帽耗资达125万两白银。这一变化表明()A社会觉醒程度决定运动成败B政局变革推动生活习俗变化C戊戌变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D国人逐渐摆脱传统文化束博30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出卖直接导致了

14、五四运动的爆发,由此促使中国人寻求第三条道路,这是一条介于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道路。该学者意在说明五四运动()A促进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推动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D使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311922年1月,安源路矿工入第一所夜校开学,在晚间给工人补习文化知识。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工人夜校规模扩大,学员达到1000余人。工人夜校的兴办()A为开展工人运动创造了条件B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C使半工半读教育实现常态化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32在大革命失败后至1928年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除上述几次起义外,还有一些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或主客观条件不

15、具备而贸然发动的起义,先后遭到失败;有一些在起义以后,适时地将起义武装转向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实行公开割据或秘密割据。这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于()A科学理论的指导B实践经验的积累C社会现实的分析D游击战争的需要33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后来又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也保护来苏区进行贸易的白区商人。这些措施()A有利于打破根据地的经济封锁B改善民生赢得农民的普遍支持C保障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D打击奸商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34有观点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害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南京应早放弃,而不应

16、该作装饰门面之防守,此等错误日后为政敌用以攻击蒋介石之口实”。比如史迪威及李宗仁均以此为过失,作为蒋介石不知兵之明证。这段材料说明()A根据当时形式,国民政府不应进行淞沪防守B国民政府淞沪防守是为了“装点门面”C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在于蒋介石不会用兵D一些人没能从抗战全局认识淞沪会战的意义35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下午,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表示此事件应该由日本方面负责,“中方挑衅”之说,乃是日本方面借此为武力占领中国城池的口实。21日,施肇基正式要求国联对日军占领满洲一事予以禁止。这说明()A国联是反法西斯的国际组织B事变的非正义性遭到质疑C中国近代外交理念逐步成熟D中国的正义要求不

17、被重视361941年初,日本对华长期作战计划中写道:“在作战方面为使华北方面出现划时期的治安新面貌,准备从华中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这说明()A日本侵华兵力已大幅减少B中国抗战开始转入了反攻C国民政府的抗战压力加重D敌后抗战配合了正面战场37据刘澜涛晋察冀边区的群众工作1945年1月的统计,晋察冀根据地有1600万人,其中约300万人参加到中共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如农会、工会、妇救会、青救会、童子军、抗敌后援会等组织中,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余。这表明()A中共重视根据地的基层组织建设B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人民拥护C根据地人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D中共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81938年

18、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A适应了战时的需要B增强了军事战斗力C提高了人民的素质D推动社会观念变化3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B具有“人大”的政治作用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完善了中央政府的结构40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

19、选举法,这些法律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对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我国()A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B依法治国的理念已付诸实践C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展开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二、材料阅读41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帝王在反腐倡廉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主要表现在:加强封建道德伦理教化,以严刑酷法惩治贪官污吏,建立御史制度监控官员行为,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中国古代受封建专制制度和人治的限制,严刑酷法惩治贪官只是事后治表,封建道德伦理教化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说明中国古代尚未找到遏制和铲除腐败的治本之路。 周树志中国

20、古代反腐倡廉研究 材料二 健全法律和司法体系是防止腐败的重要制度保障。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与抑制腐败密切相关的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人员捐款的法律(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 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等。对腐败行为的制约,更离不开监督执行这些法律规章的独立机构,20世纪以来,近80%的公共腐败案件由联邦检察机构提出诉讼。势均力敌的党派之间出现利益冲突并形成的相互制衡与监督,客观上成为抑制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帝王反腐

21、倡廉的措施以及中国古代不能遏制腐败的根源。(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与制衡的角度出发,说明美国遏制腐败的方法。(4分)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6分)42(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

22、:“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材料三 1949年组织法草案,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阶级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遵循的一项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个制度规定了各级政府拥有的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选举他们自己的代表官员,呈报上级机关批准。这个过程中的“选举”是“民主”的,而对上级机关的服从则表明了“集中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的史实;(2分)说明辛亥革命的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含义。(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不懈奋斗的历程的认识。(6分)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最新山西河津第二中学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doc)为本站会员(卧龙小子)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