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化精神 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思想。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把握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思想。情感与态度目标:和合文化,和而不同,和为贵2学情分析强调人禽之别,以群体为上,精神生活为上,讲气节,求青史留名,这几点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3重点难点引领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把握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思想。和合文化,和而不同,和为贵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和为贵: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国文化精神是个很大的概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我想把它概括为两点:一
2、是重道德,二是重和谐。换句话说,就是“以德为本,以和为贵”。一、重道德(l)要认识人和禽兽的区别。我们看,民间要批评或骂一个人,最厉害的话就说“你不是人!”“你简直是一个衣冠禽兽!”。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这里引用一段荀子的话:“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日:义。”(荀子王制)由这段话可以看出,人和禽兽最重要的区别是两点:一是人能群,即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从家庭开始,扩大到邻里、社区、学
3、校、企业、社交,一直到民族、国家。总之,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上都离不开群体。二是人有“义”,即人不仅有物质的生活,而且还有精神的生活。物质生活是自然的,人和禽兽都有;而精神生活只有人才有,人有各种规范和道德的要求,这些东西禽兽是没有的。从这两点出发,就引出了两条做人的基本原则:一是把个人看作群体中的一分子,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把个人与群体统一起来,在群体发展中谋求个人的发展。现在许多年轻人认为,“只要自己高兴就好”,这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二是把精神生活看得重于物质生活。不论你是做总统也好,还是亿万富翁或科学家也好,首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也就是把“义
4、”放在最高的地位。(2)对人生目标的追求。讲做人就要讲立志,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中国人的理想不在物质生活方面,而在精神生活方面。志于道,追求成圣成贤。具体的表现就是“三不朽”的思想。左传曾记载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不朽的问题。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受封为贵族,经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延续千年以上,长盛不衰,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不朽了?叔孙豹回答,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他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叔孙豹提出的三不朽思想反映出三点基本的价值追求:首先是着眼于精神的影响和不朽,而不是着眼于物质生活,体现了义以为上的思想。其次是着眼于
5、个人对社会群体的贡献和社会、人民对个人的评价,而不是自己家族的兴旺发展。这实际上是提出和回答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不是孤立地讲个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人的发展、个人的价值与群体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个人融人群体,为群体做贡献,得到群体承认,以此来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不朽。第三是历史意识。着眼于历史和未来,而不是只看到过去和当世。在以后的发展中,三不朽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中主流的价值观。中华文化中流传的名言如“青史留名”、“永垂不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这种价值观。事实上,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来体会,我们都见过各色各样的人物,其中也有
6、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在我们评价他们时,我们也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评价的。所以,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普通人生活经验的总结;经过总结之后,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发展成民族文化传统。(3)气节。刚才谈到,中国人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义以为上”。它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正确的关系应该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利,利的取舍要以道义为标准,把道义放在第一位。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富有和高贵是人人追求的东西,但如果不是通过正道去得到,那就宁肯不要这样的富贵;贫穷和低贱是人人所讨厌的,但如果不是通过正道去摆脱,那
7、就宁肯不摆脱它。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不是不要利,而是说要“义以为上”,把义放在首位、放在前面;利的取舍要以是否符合道义为标准。“义以为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处理生与死的问题。就是说,不但物质利益的取舍要以“道义”为标准,而且生死的选择也要以“道义”为标准。如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说,道义的价值高于生命,在生命与道义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只有放弃生命以成全对道义的追求,而不能为保全生命而伤害道义;这就是“杀身成仁”。孟子也指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8、,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就是“舍生取义”,意思是说,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当然要舍鱼而取熊掌;如果生和“义”不能同时得到,就要舍生取“义”;因为,生是我想得到的,但“义”比生命更重要;死是我所讨厌的,但“不义”比“死”更令人厌恶。总的意思是说,“道义”的价值高于生命,“生死抉择,惟义所在”。这种精神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精髓,但不只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精神,而是一切有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物的共同价值追求。如果把“保命”看作是自己最高的理想,那他不可能做出真正的贡献。匈牙利诗人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反对
9、种族歧视而数次坐牢并深受世界人们尊重的南非总统曼德拉也曾说:为了我所追求的事业,我可以付出我的生命。他们就都不是把生命看作最高的价值,表现了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同样的人生价值追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人说中国文化只讲集体、不讲个人,其实并不如此。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既是为道义而献身,也是对个人人格的要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是说,再强大的军队,它的统帅也可以被消灭,但普通人所立下的志向,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孟子也指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都是对个人独立人格的一种高扬。强调人禽之别,以群体为上,精神生活为上,讲气节,求青史留名,这
10、几点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关于民族精神,我向大家介绍一段话:“一部四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中国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故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在。”正是这种正气,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虽然中华民族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苦难,但民族正气却总能支持我们民族最终战胜困难,发展壮大。文天祥是这种民族正气的典型代表。他坚持抗元,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在被囚禁中,他写下了正气歌。他说,支持他不降的,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他历数历史上的先贤坚守气节的事迹,包括如苏武大漠牧羊十八年、齐史官冒死秉笔直书、诸葛亮鞠躬尽瘁等等。这些事迹具体体现了浩然之气,表明三不朽的价值观己经成为现实的
11、传统。文天祥历数这些,是从传统中吸取力量.激励自己。同时文夭祥的行为也继承了这个传统,成为传统发展中的一环。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在他的腰带上还看到他写的一段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憾。”更表明文天祥的慷慨就义,是他一生读书、修养的结果。上述事例非常生动地说明了,民族精神的基础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的价值观。(4)孝梯忠恕。一是孝梯,二是忠恕。先说孝梯。论语说: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孝梯是仁的根本。为什么这样说?我们说人是生活在群体里,
12、这群体首先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子兄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伦关系。所以做人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处理好父子兄弟的关系。父母兄弟是每一个人最亲近的人,爱人总是从爱父母兄弟开始。如果对父母不能孝敬,对兄弟不能友爱,又怎么可能对其他人有爱心,怎么可能谈其他的道德要求呢!再从群体方面看,孝梯做好了,家庭才能和睦;再推广开来,才能有社会、国家的和谐、稳定。所以说孝梯是仁的根本。再说忠恕。“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这里,曾子概括地说:孔子的道,就是忠恕罢了。具体说来,忠恕表现在两句话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
13、人。前一句是恕,后一句是忠。意思是说,自己所不希望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立足,就帮助别人也能立足;自己希望办事都能通达顺利,就也帮助别人通达顺利。概括起来讲,就是推己及人,或者说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就是说你为人处事心里要想到别人,不要只想到自己;要把别人看作与自己是一样的人,自己有什么要求别人也会有什么要求,自己不希望有的别人也会不希望有。这是中国文化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说到忠恕之道,有一个故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位将军,是单身汉,脾气很坏,经常打骂家里的佣人。佣人换了许多,都被他打跑、骂跑了。后来来了一个中
14、国山东人,叫丁龙。做不了几天,也受不了,跑了。后来有一天,这将军家里突然发生火灾,很狼狈。这位山东人又来了。将军问他,你怎么来了?他说,我受不了你的打骂,跑了,现在你家遭火灾,我应该来帮你。我们中国人讲忠恕之道,今天我来帮你就是忠恕之道。将军问,什么是忠恕之道?他说,这是中国二千年前孔子讲的道理。将军说,你能读二千年前的书,了不起。丁龙说,我不识字,这是我父亲告诉我的。将军说,那你的父亲是读书人,了不起。他说,我父亲也不识字,是我祖父告诉他的。我祖父也不识字,我家世代务农,都不识字。不过是曾祖父告诉祖父,祖父告诉父亲,父亲告诉我,知道做人要懂得忠恕之道。我在你这里做过事,今天你遭了灾,我应该来
15、帮助你。将军很惊奇,就把他留下继续做事。一直做了很多年。后来他生病要死了。向将军说:我没有家、没有亲人,这么多年,吃穿都是你供给我,积了一些钱。我死后,这些钱也交还给你。他死后,将军觉得中国有这样的人,真了不起,就把这些钱,加上自己的大部分家产,捐给哥伦比亚大学办了个研究中国文化的讲座,就叫“丁龙讲座”,它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是美国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讲座。这个故事说明,忠恕之道已经成为中国人做人世代相传的根本准则。中国的普通人,即使是不识字,也知道做人要遵守忠恕之道。中国文化的精神就存在于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这方面,海外华人比大陆的人可能做得更好。二、以和为贵。“以和为贵”在中国
16、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它不只是一种愿望或要求,而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下面讲两点:(l)和的三个层次。中国文化中的“和”,不是简单地指和谐,也不只是一种愿望和追求,而是一个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三个层次就是:“和实生物”对宇宙万物本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根本认识;“和为贵”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和而不同”由前两者所引申出的待人处事的根本态度。首先,“和实生物”。这里引用晏婴和史伯所说的两段话。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晏婴说:“和如羹焉。水火、酸酿、盐梅以烹鱼肉,烽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
17、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一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人、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这两段话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他们认为,事物都是处于“和”的状态,而不是“同”的状态。所谓“和”,是指一个事物内部各个成分或各个部分、各个要素构成的多元统一的状态。这种“和”的状态,是宇宙万物存在的
18、基础,或者说是万物的存在形式,世界一切事物都处于“和”的状态。这就叫做“和实生物”。反之,如果以水对水、琴瑟专一、以同裨同,那就没有美味的汤和美妙的音乐。没有“和”,就没有宇宙万物的存在。这就叫做“同则不继”。这是对宇宙万物的一种根本认识,是一种宇宙观。那么,“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和的状三态表现为一种秩序。 在统一的整体中,各个成分、各个部分各有其自己的地位;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成分、各个部分构成一定的关系;各个成分、各个部分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即相成、相济。这样就形成一种稳定的、和谐的秩序,这就是“和”。简单来说,和的状态可以用“各得其所”来表示。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
19、安,失其所则悖。”就是说,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在其位、得其所,才能顺利发展和发挥其作用;如果某个部分不能在其位、得其所,此部分就不能顺利发展,就会“不安”;部分不安,整体的和也就得不到保证。各个部分、个体在总体中的各得其所体现在“度”上,只有各个部分、个体都适度,才有整体的和。“适度”也就是“无过无不及”、“中”,所以,“和”、各得其所又体现在“中”上。所以程子又说:“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意思是说,如何使万物“各得其所”和“无一失所”呢,就是要做到“中”、做到适度。所以,“和”又称“中和”。其次,“和为贵”。既然“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和形式,由此得出结论,“和”应
20、该是人做一切事情的最高目标。周易上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程子说:“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它们的意思是说,一旦达到“太和”、“中和”、万物“各于其所”的境地,自然和社会人事,一切就都顺畅安宁、天下太平。这也就是和”的可贵之处。第三,“和而不同”。就是说,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是“和”而不是“同”。由此,人们在人事中也应该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求“和”而不求“同”。晏婴讲到君臣关系时说,臣对君应该能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而不应该唯唯诺诺,君说对臣
21、就说对、君说错臣也说错。这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前者是和,后者是同。后来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进一步把这两种态度概括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并且把它看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这就成为处理人际关系和对待不同意见的一个根本态度和原则。由此看出,“和”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和实生物”是对宇宙万物本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根本认识;“和为贵”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由第一层次对世界的认识而来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而不同”,从对世界的认识说是“和实生物”的另一种表述,从人们处事来说则是由前两者所引申出的待人处事的根本态度。“和”是这三者的统一。而从根本上说,三个层次又可以概括为两
22、个层次:“和实生物”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天之道;“和为贵”的价值观与“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是人应取的态度,是人之道。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西方文化比较讲究冒险,如在生理方面强调要突破极限、在自然关系方面强调要征服自然、在政治上讲求单边主义等。(2)致和之道。中国文化不仅讲求“和为贵”,而且还在怎样实现“各得其所”的局面方面也有许多很好的思想。在这方面,传统儒学思想中有丰富的内容,这里只就自己的认识提出几点。第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就是一切人、事都要以和为出发点和归宿,从和的愿望出发,追求和的目标,并以是否有利于和为衡量成败的根本标准,这是求得和的效果的前提。对和的追
23、求又不能离开“和而不同”的原则,承认差别、承认多元的存在、承认他人的权利,谋求多种元素、成分的各得其所,而不求完全的同一和绝对的服从。如果对自然片面讲征服;如果对人与事片面讲一致、同一、一个吃掉另一个;如果追求霸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排斥异端,实行文化专制,那就是求同而不求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破坏和谐,导致混乱,阻碍发展,陷人危机。是求和还是求同,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也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第二,统筹全局,协调平衡。要做到各得其所,就要统筹全局。对于处于全局地位的人来说,要胸怀全局,把握各个局部应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联,协调其相互关系,统筹发展,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功。对于处于局部地位的
24、人来说,则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从自己的条件、地位出发,克尽所能,为全局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全局发展中谋求自己局部的发展。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人人有其位而不越位,既享有应享的权利,也尽到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达到整体的和谐。不能统筹全局,或者不顾全局要求,只从局部看问题,盲目追求一地区、一部门的片面发展,局部虽能一时有所发展,却会造成各地区、各部门的不协调、不平衡,从而破坏整体的和谐,最终断送整个发展。第三,把握分寸,无过无不及。要实现各得其所,关键就是要把握好事物的度,或说把握分寸。这个度或分寸,不是孤立的、僵死的,它
25、只能从整体和谐的要求和各个成分、因素的相互关系中来把握,同样的成分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关系中有不同的度。比如烹调,鱼、肉、蔬菜、葱、姜、糖、盐、酱、醋等等,都要以一定比例搭配,各有其度,这种度是由各种成分相成相济的关系所决定的;同样一种成分,如盐、糖、酱、醋,烹调不同的菜肴时有不同的搭配、不同的度。离开与其他成分、因素的关系及整体和谐的要求,就无法把握各个个别成分的具体的度。在整体和谐的要求和各个成分、因素的相互关系中把握度,也就是把握平衡。第四,求同存异。为了实现“各得其所”,除了上述把握分寸、找到平衡点之外,“求同存异”也是一个实际可行且又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求同存异的目的,是要在不同力量之
26、间达到某种和谐共处的局面。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力量能够和谐共处与合作的基础;存异,就是保留不同意见、不同主张、不同利益,不求同一、不求齐一,这是不同力量达到和谐的条件。求同存异是在承认和尊重不同的基础上求和谐,正是体现了和而不同;它是和而不同原则的实际运用,是处理实际矛盾和冲突、使不同方面都能各得其所的现实可行的途径。香港澳门通过一国两制而实现回归祖国,就是通过“求同存异”达到“和而不同”的最有力的例证第五,协商、对话、讨论、谈判。从社会生活来说,一定的社会关系,反映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和谐的社会秩序,只能建立在使各部分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的、合理的满足的基础上
27、。这是各得其所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中要做到各得其所,需要有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共同努力,通过民主的途径,以协商、对话、讨论、谈判等方法,求同存异,尊重各方的权利,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而不是由某个方面单方面地来决定。只为单方面的利益着想,不顾他人利益甚至侵害他人利益而单方面做出决定,强加于人,不可能做到各得其所,也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和谐的秩序。协商、对话、讨论、谈判,是调节各方利益、求各得其所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然而,为了建立各得其所的“和”的秩序,也不排除以斗争、对抗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段。对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横行霸道,必须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直至必要时进行武力的抗争。在谈判中对自身的权益要据理力争,也是一种斗争;只有经过斗争才能达到相互妥协和双赢的结果。所以,我们虽然“以和为贵”,以建立“和”的秩序为目标,而争取实现“和”的目标的手段则包含着斗争。主要的手段应该是和平的,但不能排除斗争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