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 学 之 道 礼记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十三经”:指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种儒家的经传题目解说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2、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宗旨和原则。“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博学”之态;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宗旨,原则。明明德:彰明美德。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亲作“新”,“新民”是使天下人去旧立新。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如何理解这句话?它有什么作用?提出“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自我修炼影响他人终极目标境界逐层提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坚定不移。静:
3、心不妄动。安:性情安和。虑:思虑精详。得:处事合宜。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就坚定不移;志向坚定,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本末始终的顺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本末”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要接近要接近“道道”,最根本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是什么?至善(修身)志向静心性情思考处世先做人,后做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之:主谓取独。治:治理。齐、正、诚、致:形容词使动用法。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古代哪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好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德行。要修养自身的德行,先要使自己的心思端正。要是自己心思端正,先要使自己心意真诚。要是自己心以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探究原理获得知识心意真诚端正心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心
5、意才能真诚。心意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的性,德行休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这段文字主要讲了哪“八条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国、平天下八条目。其中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是“内修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是“外治外治”。而。而“修身修身”则是联结则是联结“内修内修”和和“外治外治”两个方面的枢纽。两个方面的枢纽。“修身修身”与前面的与前面的“内修内修”连在一起是连在一起是
6、“独善其独善其身身”,与,与“外治外治”连在一起是连在一起是“兼济天下兼济天下”。“修修身身”是根本。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至于:动词“至”与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壹是:一概,一律。以为:把作为。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人人都要把修养的性作为根本。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了“三纲”“八目”。“三纲领”和“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是实现“三纲领三纲领”的具体步骤,的具体步骤,“三纲领三纲领”是是“八条目八条目”的指导思想。的指导思想。“八条目八条目”是对是对“三纲领三纲领”的补
7、充和发挥,的补充和发挥,“八条八条目目”的目的是实现的目的是实现“三纲领三纲领”。是儒学为我们展示。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的人生进修阶梯。大学之道“三纲领”“八条目”止于至善亲民明明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每回以一个或多个人物为中心,而以许多次要人物构成一个社会环境,从人与人的关系上,从种种日常生活活动中,来表现人的思想性格与内心世界。2.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3.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
8、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4.他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情绪。关于人物,他很少做长篇大论的叙述,很少以作者身份出面来介绍他们,也没有作多少添枝加叶的描写。5.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首先要立足文本,通过分析“母亲”的言行概括归纳出母亲的形象特点;然后围绕这些特点组织语言,表达赞美之情;发短信要采用第二人称。6.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7.此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可以先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段落,仔细分析两个人物的言行与心理活动,进而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