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最早提出放大装置应用的人是( ),世界上第一个设计并制造出眼镜的人是( )。2、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触角,其实就是它们的( )。蟋蟀的“耳朵”在( )。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 )。苍蝇的眼是( )。3、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凸透镜又叫( )。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 )。4、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 )、( )、( )、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它进行的。5、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那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2、二、选择题。1、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A B C2、(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3、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4、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A、老花镜 B、一滴水珠 C、近视镜5、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微生物,如果想要使该微生物处于视野中央 的位置,则应( )A、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C、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6、2月13日,科学家在网站公布了新冠病毒的一组图像(如下图),你觉得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的是下列那种观察工具( )。 A、
3、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望远镜7、下列物质中那些全是晶体( )。A、玻璃、冰花、砂石B、牙齿、砂糖、碱C、松香、味精、白糖8、放大镜的镜面直径越大,它的放大倍数( )。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9、显微镜上靠近载物台的镜头叫( )。A、反光镜 B、物镜 C、目镜三、判断题。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具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2、微生物也需要营养,能够繁殖,具有细胞结构。 ( )3、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 )4、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针状。 ( )5、我们喝的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 )6、如果目镜或
4、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手直接擦。 ( )7、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四、连线题。1、将下列微生物与它们的名称连接起来。 草履虫 鼓藻 船形硅藻 变形虫2、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染色 烧杯 放置切片标本 碘酒 吸取多余的水分裁纸刀 盛放液体吸水纸 切割洋葱五、探究题。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
5、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格罗斯泰斯特 培根 2、鼻子 足的内侧 扁平的细毛 复眼3、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 放得更大 4、细胞 细胞 消化 呼吸 排泄5、叶绿体二、选择题。15 AAABC 6-9 B
6、BCB三、判断题。17 四、判断题。1、将下列微生物与它们的名称连接起来。 草履虫 鼓藻 船形硅藻 变形虫2、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染色 烧杯 放置切片标本 碘酒 吸取多余的水分裁纸刀 盛放液体吸水纸 切割洋葱五、探究题。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6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2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3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5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1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