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1243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实战训练 一、(一、(2012019 9 年年贵州中考真题贵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3、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 能(_) (2)不独子 其子(_) (3)屋舍俨然 (_) (4)寻 病终(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 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 5(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答案】【答案】 1 同“举”,选拔 以为子 整齐的样子 随即,不久 2(1)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

4、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2)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3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4桃源外的世界依旧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意思相近即可) 5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 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 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甲】文侧重于 议论【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 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1)“与”(j)是通

5、假字,“与”同“举”,选拔;(2) “子”是意动 用法,解释为“以为子”;(3)“俨然”指“整齐的样子”;(4)“寻”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为“随 即,不久”。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遵循“信、达、雅”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第(1)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中的“货”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理解为“对于 货物”,“恶”是“憎恶”的意思;第(2)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乃”意思是“竟然”,“无 论”是古今异义词,理解为“不用说,更不必说”。 3本题考查学

6、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讲的是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男有 分,女有归”讲的是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 必为己”讲的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所以大同社会包含了上述三方面的内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读文章可知,桃源人的生活安定、和平、幸福,所以当 听渔人讲述了外面世界的情况之后,桃源人既为桃源外的世界依旧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桃源外的 人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叹惋。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分析

7、的能力。第 1 小问:大道之行也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信修睦”先总体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特征,后面再进行具体阐述;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就是对大同社 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所以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第 2 小问:大道之行 也以阐述大同社会的特点为主,表达方式侧重于议论;桃花源记主要记叙了渔人的所见所闻,表达 方式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参考译文】 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 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 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

8、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 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 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 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 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

9、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 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 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 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 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10、。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 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 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 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 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 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 路

11、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二、(二、(20182018 年年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中考真题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中考真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11. 解释加线的词 选贤与能 女有归 12. 请将文中与下面意思

12、相近的语句写出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路不拾遗。 13. 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 人才选拔: 福利保障: 14. 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 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 【答案】 11. 与:通“举”。 归:女子出嫁。 1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3. 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4. 皆大欢喜、好逸恶劳、百废待兴、作奸犯科 【解析】 11.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

13、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 意的词语是:与:通“举”。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型题,要对原文言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正确理解句子 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写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3.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 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福利保障: 矜、寡、孤、独

14、、废疾者皆有所养。 14. 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成语,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 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只有正确理解成语意思才能准确作答。本题可以组成的成语有:皆大欢喜、 好逸恶劳、百废待兴、作奸犯科。 【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 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 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 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

15、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 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 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三、(三、(20182018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文言文比较阅读(10 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16、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 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 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布:颁布,公布。於:同“于”。卒:终于。嗣:继承。刑:处罚。傅:老师。 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 分) 秦民大说 说: 有一人徙之 之: 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17、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15 乙文卫鞅 (商鞅) 在实施新法令之前, 作了 “立木南门, 徙者奖励” 这件事。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2 分) 16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 分) 【答案】【答案】 12通“悦”,愉快。 代词,指“木”(木头)。 13A 14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 15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

18、信” 16不同意。示例 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 示例 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 【解析】【解析】 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 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中,“诎”是通假字,同“屈”,弯曲的意思。 6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 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 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 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

19、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 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 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本句的意思是“偷偷拿了木匠的 刀和锥,凿了一个长一寸许的木人,放在桌上能自己行走”,所以根据意义可划出停顿。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达、雅”的 原则,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要注意词性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情况。 (1)句中“比”的意思是“靠近”,“隐”后面省略介词“于”,翻译时要补充出来。(2)句中“虽” 是古今异义词,理

20、解为“即使”,“黠”的意思是“狡猾(聪明)”,“其”指雕刻作品,“为”作动词 “是”理解。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 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概括作答。甲文详细描述了“核舟”船头所坐三人 的神情、动作,具体体现了王叔远的技艺高超,所以可用文章开头一句中“奇巧”来概括;乙文节选部分 分为两部分。“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是第一部分的总起句,下面从“七八岁时”到“观者异以为神” 就详细介绍了他所做的木头人,“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是第一部分的小结句,所以这部分事件就主要 介绍了他做木头人。 【参考】译文: 【

21、甲】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把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 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哪一样是不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的。他曾经赠我 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小船游览赤壁的图案。船头上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 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同在看一轴字画手卷。 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侧,左手搭在鲁直的肩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 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两膝互相靠近,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 里。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

22、跟苏、黄不一样。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 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都能一粒粒清楚地数出来。 【乙】黄履庄年少时聪慧明敏,读书没读几遍,就能背诵。特别喜欢自出新意,制作各种机械。七八岁的 时候,曾经背着私塾里的老师,偷偷拿了木匠的刀和锥,凿了一个长一寸许的木人,放在桌上能自己行走, 手脚都能自己运动,观看的人十分惊讶认为很神奇。他制作的东西很多,我不能都记住。他制作木狗, 放在门旁边,像平常的狗一样蜷卧着,只有人进入屋子,触动机关便立即叫个不停。叫声与真狗没有区别, 即使聪明的人也不能辨别它是真是假。他制作木鸟,放在竹笼里,能够自己跳舞飞鸣,叫声像画眉一样, 凄切清越

23、,声音动听。他所做的东西都像这样奇特,我不能全部记载下来。 四四、( (20192019 年年安徽省中考模拟安徽省中考模拟试试题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 (礼记虽有佳肴)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24、。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 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 (2)学 学半 (3)讲信修 睦 (4)不独亲 其亲 5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用原文中的词句填空。 (1)虽有佳肴的中心论点是:_ (2)大道之行也所表述的儒家大同社会的核心是:_ 7请根据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简要概括两篇短文句式的共同特点。 【答案】【答案】 4(1)味美 (2)教导 (3)培养(4)以为亲 5(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2)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25、6 (1)教学相长 (2)天下为公 7两篇短文多用整句,造成整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解析】 4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 意思。比如本题中古今异义词,旨:味美。学(xio):教导。秀:培养。词类活用词,亲:动词作意动用 法,以为亲。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 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 据上

26、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恶: 憎恨。 6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中心论点。 乙文,本文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和(讲信修睦),展示一个和平、 安定、 祥和的理想社会,体现儒家大同社会的核心理念“天下为公”。 7甲文,语言上使用较多的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句式整齐,两两相对,给人美感。乙文, 语言上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如排比句: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27、幼有所长。对偶句: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这种句式在文章中普遍运用,使文章结构整齐,语势增强,有助于突出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 【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 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 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啊。 【乙】: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 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

28、天年,中年人 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 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务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 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 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五五、(2012019 9 年年北京北京初二期末试初二期末试题题) 阅读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29、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

30、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独子其子 妻子 邑人 B天下为 公 不足为 外人道也 C盗窃乱贼而不作 其中往来种作 D大道之 行 渔人甚异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0 大道之行也 阐明了

31、儒家理想中的 “大同” 社会特征, 桃花源记 则写出作者心目中的 “世外桃源” 。 用自己的话说说桃花源记所描绘的哪些社会生活场景,分别再现了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怎样 的特征。 11大道之行也善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果,增强说理的气势;桃花源记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增 加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请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 【答案】【答案】 8A 9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 10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欢快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大同”社会老人能终其天年, 幼童能顺利成长的特征;桃花源记中村民热情招待渔人的情形再现了“大同”社

32、会人们的关系和睦、 融洽的特征。 11示例 1:大道之行也善用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简捷凝练;“不独亲其 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 简明有力。这些对偶句,从多个角度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说理有气势,唤起人们对“大同” 社会的向往之情。示例 2:桃花源记全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但文章多处细节表现了故事的真 实性。例如文章描写的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让人感到真实;最后写南阳名士刘子 骥欣然寻访,进一步渲染了故事真实的气氛。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 8本题考查

33、文言实词的翻译,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 子:子女 B. 为:是/为:对 C. 作:兴起/作:劳动 D. 之:用于主谓间,无实义/之:代词,它 故选 A。 9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换。本 题需要注意,交通:交错纵横。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大道之行也中的“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句话相对应;桃花源记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成来问讯”与大道之行也中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句话相对应。根据以上内容作答即可。 11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大道

34、之行也善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果,增强说理的气势,所以需要在文中 找出相关对偶句进行说明,并指出这些对偶句所表达的主题;桃花源记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加故事 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需要在文中找出实写与虚写的内容,再进行分析即可。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气氛。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 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 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务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

35、据为己有;人们都愿 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 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东晋太元(公元 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 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 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 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

36、然 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 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 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 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它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 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 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

37、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 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 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 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 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 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 源。但没有实

38、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六、(六、(2012019 9 年年河南省河南省初二期初二期末末试试题题)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 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 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

39、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 外泥中歇。 翩胡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率叱牛牵向北。一车发,千余斤,宫使驱将 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讲信修 睦_ (2)不独子 其子_ 16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7(甲)文写了_社会,(乙)文则写了_社会。 18分析一下(乙)文中的卖炭翁的命运同(甲)文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差距? 【答案】【答案】 15 (1)培养 (2)以为子 16(1)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17 美好的理想 残酷的现实 18卖

40、炭翁“身上衣裳口中食”皆是自己辛苦所得,并未得到社会的关爱;大同社会的人能安居乐业, 卖炭翁年老力衰却惨遭“宫使”盘剥;“大同社会”讲求诚信和睦,而卖炭翁却被霸道欺凌;“大同 社会”没有盗窃乱贼夜不闭户,而卖炭翁却在光天化日之下遭遇“盗贼”。 【解析】 15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 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 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子”是意动用法,“以为子”;“修”是古今异义词,“培养”的意思。 16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

41、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 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 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故(所以)、户(门)、是(这)、大同(指理想 社会)”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甲】文叙写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的理想社会。【乙】文则通过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 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据此概括作答。 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甲】文中可以看出,归结起来,理想社会不过是“讲

42、信修睦”“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在【乙】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卖炭得钱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作为老者并未得 到“有所养”;卖炭翁惨遭“宫使”盘剥,并未实现诚信和睦,天下为公;也没有实现“谋闭而不兴,盗 窃乱贼而不作”的理想社会。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参考译文】 【甲】 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 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只把子女当作子 女,让老年人能可以有养老送终的处所,中年人能为社会

43、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 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 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 全力,而一定不是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所以(家家 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乙】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 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 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

44、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 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 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 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 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七、(七、(2012018 8 年年山东山东中考模拟中考模拟题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

45、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15下面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独子 其子 A一狼洞 其中 B失期,法 皆斩 C渔人甚异 之 D亲贤臣,远 小人 16翻译下面句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7选文构想了理想社会的哪些特点? 【答案】【答案】 15A 16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17人人能关爱 安居乐业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解析】 1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现象的分析能力,需要在平时注意分类进行整理。题

46、干中加点的“子”是名 词活用作动词,A 项中的“洞”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的意思。B: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的意 思。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的意思。D: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疏远,远离”。故选 A。 16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 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 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与”“修”“睦”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我们必须首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根据“人不独亲其 亲,不独子其子”“男

47、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可以知道,文中构想的理想社会为: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 力。 【参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 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 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 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 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八八、(2012018 8 年年湖北中考模拟湖北中考模拟)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