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12806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史专题一 先秦至秦汉时期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国古代史的主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时间断限: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春秋战国 (转型期)秦(朝)楚汉之争汉(西汉王莽新朝东汉)(封建社会)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中华文明的起源1.旧石器时代:使用工具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1万年前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期时间2.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至5000年):农业出现,定居生活仰韶文化(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粟 (典型代表:姜寨聚落遗址尚未产生贫

2、富分化)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 水稻、养蚕缫丝3.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阶级分化,私有制产生龙山文化(黄河) 黑陶(蛋壳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玉器、祭坛、神庙(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反映社会等级的分化和权力神圣化)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玉器、祭坛、神庙(良渚古城遗址)大汶口和良渚文化反映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权贵阶层出现阶级社会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以中原为核心,多元一体 满天星斗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约7000-5000年前距今约5000年人类文化遗存元谋人、北京人等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

3、渚文化等生产力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新石器时代)生产方式采集渔猎原始农业、畜牧业产生并发展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穴(巢)居;迁徙筑屋;定居,村落社会关系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平等化、无私化父系氏族公社:私有制、阶级、国家工具改进(打制到磨制)生产方式变化(原始农业产生并发展)生活方式变化(迁徙到定居)社会关系变化(母系到父系)(二)从部落到国家古史传说:黄帝部落、炎帝部落炎黄部落联盟(血缘)考古证明:龙山文化相当于五帝后期万邦时代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注: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生产工具改进原

4、始农业产生与发展产品出现剩余私有制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国家逐渐产生(三)夏、商和西周(早期国家)中国古代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迈进的时候,氏族组织与阶级、国家长期并存。国家和氏族之间的不同:第一点,国家按地区来划分国民,而氏族由血缘关系形成和连接。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国家公共权力特别是武装力量的形成是为了控制公民使之服从,而氏族则是出于成员自愿武装。1.夏:对地方间接统治2.商:内外服制“内服”是商朝国家的中心地区,即“王畿”,由商王直接治理。“外服”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即“四土”,属于各类地方势力管辖。各地方势力与中央关系因时因地千差万别。3.西周:分封制(依据:宗法制,核心为嫡长子继

5、承制)(1)分封对象:同姓诸侯(授封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异姓诸侯:功臣、姻亲、先代贵族(旧属国,殷商贵族等)(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补充;宗法制是分封制的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政治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政治权力分配基于血缘关系4.商和西周时期的政治西周三大政治制度:分封制:权利分配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宗法制:权力继承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礼乐制:权利认同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分封制的评价:积极:周王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逐渐形成华夏国家认同; 打破夏朝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有

6、松散走向紧密;消极: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宗法制评价:对当时: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现实意义: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利于强化民族、国家认同礼乐制(周礼):礼泛指典章、礼仪等,用来区别宗法远近和等级;乐指舞蹈和歌咏等,使等级上下和同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某朝代对中国历史意义”的角度:国家版图、疆域、大一统;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文化的认同,民族的交融

7、;社会经济、区域开发等。5.商和西周时期的经济(1)农业:土地制度为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耕作方式为大规模简单集体协作(众人协田)(2)手工业、商业:青铜铸造技艺成熟;工商食官(官府统一管理商人、工匠)补充井田制:(1)历程: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2)废除标志: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在法律上确认封建土地私有制(3)瓦解原因:根本:铁犁牛耕带来生产力进步;直接:春秋时各国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加速其瓦解。6.商和西周时期的思想文化 早期人文传统形成,为儒学形成提供条件。如“敬德保民”。 “学在官府”:典籍文献以及天文历法、医药学、历史

8、、占卜等专门知识均藏于王室,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夏、商、西周阶段特征(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治:形成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突出特征为: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一体; 神权色彩浓厚,借助神权强化王权;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等级严格;如何理解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限制(国人暴动);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和自主性;贵族政治具有重大影响力(共和行政);经济:青铜时代,生产工具为金石并用,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适应了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工商食官;文化:从夏商到西周,鬼神崇拜相对淡化,提出敬天保民的人文思想;学在官府,贵族通过教授礼乐维护等级秩序;二、诸

9、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是政治(诸侯纷争,割据兼并)、经济(铁犁牛耕)、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大变革、大过渡、大转型时期。(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政治:春秋:称霸 不灭国,以承认我是霸主为主,国多 “尊王攘夷”(齐):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仍具有较大影响力华夏的国家认同 战国:兼并以灭国为目的,国少(战国七雄)政治局势:分裂到统一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奴隶主阶级衰落,地主阶级壮大并逐步掌握政权(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民族:中原社会发展先进,自称“华夏”,少数民族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经济发展农业:(1)工具技术上,冶铁技术出现,

10、铁制农具开始使用和牛耕推广; (2)水利工程上,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水利灌溉工程兴建。工商业: 农业进步促进工商业繁荣,社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城市繁荣(邯郸、临淄),工商业主富比王侯(范蠡、子贡),甚至干预政治(吕不韦)工商食官被打破2.变法运动(1)背景: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2)目的:富国强兵。(3)结果: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4)典型:商鞅变法(背景、内容、特点、影响)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官僚制度(取代贵族制度) 1.将相分立,文武分职2.官员的选拔和任免3.以俸禄供养官吏4.对官吏的考核与监察行政区

11、划(取代分封制度)建立县制和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取代以礼治国)商鞅变法:限制宗室特权;重视军功;整顿户籍;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按户口征赋税,废除井田制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商鞅变法是秦国率先完成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三)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各家学说:(1)儒家:孔子(代表旧贵族)、孟子(代表地主阶级)、荀子人物主要观点关键词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并逐步改良政治首创私学,打破贵族教育垄断;整理六经,传承古代文化民本(重民、爱民),仁政、德治;关注现实,社会责任感,(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

12、;道德教化(孝悌、舍生取义);等级秩序、名正言顺;包容性,与时俱进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荀子性恶论;君舟民水;隆礼重法(2)道家: 老子:朴素唯物史观(道是万物本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朴素辩证法(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柔能克刚);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逍遥自由(3)墨家:墨子(代表下层贫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4)法家: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商鞅法(法律、法令) 申不害术(君主驾驭臣下的权术) 慎到势(权势,君主的统治权力) 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变法革新,法治,中央集权(满足君主,顺应时代潮流)(5)阴阳家:邹

13、衍五行相生相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1.为什么有“百家”?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化(奴隶主阶级、工商业者、新兴地主阶级、农民阶级)2.“争鸣”争的到底是什么?共同目的是什么?争的是社会改造方案,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安抚民心3.百家争鸣的核心是什么?思想自由、多元4.举例说明诸子百家思想之间有何关系?相互吸收、借鉴、融合,如荀子提出隆礼重法5.如何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哲学前提:人性本善民贵君轻的贵民思想,称暴君为独夫制民之产,省刑罚,薄赋敛,富而教之君主发挥道德表率作用6.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百家争鸣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14、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社会的变革和转型政治领域诸侯争霸,卿室夺权;宗法分封制度解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形成华夏认同,夷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中华民族形成史的重要一步经济领域铁器牛耕,精耕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为社会和政治变革提供经济基础思想领域学术下移,思想繁荣;形成了中国传统主流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特征春秋战国的变革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史阶段特征:总特征:大变革、大过渡、大转型,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型。经济: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出现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15、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破坏,诸侯相互征伐兼并,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思想: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日益壮大,士阶层兴起;民族: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扩展至周边民族,华夏族发展壮大。补充:(一)农业:1.春秋战国时期特犁牛耕使用对社会转型的作用?经济: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从井田制下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分配方式:推动税制改革,如鲁国初税亩其他:推动农业发展,如利于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形成等农业进步有推动社会分工,促进手工业、商

16、业的发展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霸,各国变法,郡县制、官僚制出现思想:私学兴起,百家争鸣阶级:奴隶主贵族没落,士阶层和地主阶级崛起2.小农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耕织结合)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 受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易破产(二)手工业、商业:1.史实:工商食官别打破,私营手工业产生,私商成为主体城市繁荣,货币流通广泛2.经济政策:战国时,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抑商政策的表现:政治:贬低商人地位,不准商人做官经济:抑制商人经营范围,重征商税春秋战国货币多样的原因:国家的分裂,诸侯争霸兼并区域经济的发展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1.统一条件(1)客观条件:人民愿望

17、: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顺应潮流)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的障碍。 (2)主观条件:地理位置:秦国地理位置的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自身优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商鞅变法:尊奉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策略得当: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2.统一过程(军事上的统一) 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终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征南方:南征百越,加强对西南夷控制。 击匈奴: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3.巩固统一的措施(1)制度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制度上的统一)含义: 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

18、人专断独裁,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内容:皇帝制度: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影响: 积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消极: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易造成个人专断,导致暴政的出现,进而激化阶级矛盾。(2)经济文化等

19、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统一车轨、统一货币(秦半两)和度量衡(利于实行统一赋税)文化:文字(小篆),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是有必要的(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但手段不可取 其他方面: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修长城等。4.秦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5.秦朝统一的意义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秦朝确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系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影响深远。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二)秦朝的速亡1.秦朝的暴政 穷奢极欲

20、;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法严苛;钳制思想“焚书坑儒”。2. 秦末农民起义(1)起义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3.楚汉战争: (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项羽、刘邦等人为争夺统治权力而发动的战争。 (2)结果: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3)刘邦获胜的原因: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秦朝速亡的原因:暴政未处理好民族融合、文化同化等问题或者说是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三、西汉

21、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时间:楚汉之争(前206-前202) 西汉(前202-前9) 王莽新朝(前9-23) 东汉(25-220)(二)都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三)版图:比较西汉与秦地图(疆域、长城)(四)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初的统治)1.思想:奉行黄老之学,崇尚无为而治2.经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十五税一),削减刑罚;促进经济恢复,出现文景之治(实行黄老之学和休养生息的原因: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汉初经济凋敝恢复生产的需要)3.政治上:“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继承发展)(1)中央:三公九卿(2)地方:郡国并行汉高祖刘邦时郡国并行前后的变化:前期分封大量异姓王,

22、目的是拉拢各方势力,打败项羽,争夺天下;后期剪除异姓王,分封刘姓子弟,杀白马盟誓,目的是为了维护刘氏统治和皇位传承(后导致七国之乱)认识郡国并行:原因:吸取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稳固汉初统治的需要评价:随着王国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引发七国之乱; 对汉初政权的稳定和地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4.民族关系: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衰弱,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五)西汉的强盛1.汉武帝面临的现实问题:相权与皇权、诸侯王国问题、匈奴问题2.解决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中央: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尚书令的作用提升,加强皇权 地方: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加强中央集权 设立刺史(位卑

23、权重),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等 选官:实行察举制(品德、才干)选拔人才定制(官僚政治) 官员管理:上计制考核官员;御史大夫、刺史监察(2)经济:改革币制(五铢钱),铸币权收归中央 盐铁官营政府垄断(增加财政收入,为反击匈奴奠定物质基础) 均输平准(调剂物资、平抑物价)政府插手经营商业 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算缗、告缗令)(3)思想:尊崇儒术加强思想一统,设立五经博士,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此后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4)稳固边疆和开疆拓土反击匈奴发动三次大规模战争,控制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通西域(为配合匈奴作战)和开

24、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军政机构管理西域),同时加强对东南和西南的管辖3.影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六)东汉的兴亡1.王莽建新 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隶(隐藏在大地主、大官僚家)伙流亡,社会动荡。公元9年建立,西汉灭亡;王莽改革不切实际激化矛盾,并出现严重旱灾和荒灾,引发绿林、赤眉起义,23年被绿林军推翻。2.东汉建立:刘秀于25年建立,定都洛阳。3.光武中兴政治: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实行三十税一文化:重视儒学东汉

25、中央集权的波折中央政府:中央的决策和行政能力削弱幼主在位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文官系统:失去维持政治常态运行的正面力量部分文官豪强化,或文官与豪强结盟 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文官与宦官的斗争处于劣势地方势力:形成破坏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力量豪强地主掌握大量的地方政治经济资源州牧制度的形成,辖区广大,掌握兵权4.东汉的衰亡(1)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加强),“清议”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2)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黄巾军起义被镇压后出现军阀割据局面,动摇东汉统治基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七)两汉的文化史书、文学、医学、数学、造纸术、农学、天文学等(课本P23-24

26、或优化方案)(1)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的我国首部纪传体通史。汉书:东汉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文学: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浪漫主义。乐府诗: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现实主义(3)医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东汉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东汉华佗,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4)科技:数学: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东汉:九章算术代数几何,计算粮仓体积。农学:汜胜之书四民月令。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天文: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灵宪科技文化繁荣原因:国家的

27、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对之前科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人民的主观努力补充:1、州、刺史的演变:西汉:州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刺史职权:监察代表中央(皇帝)监察地方(郡级官员及子弟、豪强)东汉:州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改称“州牧”另有治民权、军事权地方势力坐大2、豪强地主(拥有私家武装)陶坞堡 庄园经济(土地私有)画像砖 集体耕作,自给自足课本学习聚焦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取得显著效果西汉的强盛采取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东汉的兴衰吸取西汉后期教训,加强集权,发展生产,东汉前期社会繁荣两汉的文化灿烂,成就斐

28、然(八)两汉时期的其他知识拓展1. 评价察举制?实行之初,选拔人才,利于阶层流动易任人唯亲,后期举荐不实渐趋严重2.汉代新儒学含义:将阴阳家、黄老、法家与儒学融合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原因: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神化皇权,同时限制君权) 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准则特点:外儒内法,王霸兼用(以儒家仁政为外在表现,以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内核)作用:政治:维护大一统,稳定社会秩序 思想: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儒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育:利于培养人才 法律:推动法律儒家化(春秋决狱)3.两汉的农

29、业经济(1)生产工具:播种工具耧车;中耕的曲柄锄;收获的大镰(2)生产方式革新:耦犁(西汉:二牛抬杠)一牛挽犁(东汉)4.汉代庄园经济(1)原因: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土地兼并严重(2)特点:规模大,自给自足 拥有私人武装、筑有乌堡 聚族而居,有一定宗法色彩 人身依附关系强(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可铸造农具和武器,组建私人武装;自行生产生活物资,粮食作物;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等)(3)影响:影响赋役征收,易形成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古代经济:1.自然经济:(1)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经济 (2)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租佃经济 (3)田庄经济2.商品经济秦汉时期的通史阶段特征: 总特征:大一统; 统

30、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发展。 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奠定后世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手工业较发达,领先世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繁荣,政府对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思想文化: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由多元到统一,秦朝焚书坑儒,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主流。科技(造纸术等)、文学(汉赋)初步发展。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上:秦汉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有和平、有战争,和平多于战争,民族关系总

31、体上是和睦友好的;汉代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开通,沟通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国家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主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1.夏以前:禅让制,选贤与能,天下为公2.夏朝:世袭制,传贤转变为传子,家天下开始3. 商:内外服制4.西周分封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对象、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与宗法制的关系、影响5.商周王权特点: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6.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逐渐解体。各国变法改革(商鞅变法最具代表性),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中央集权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

32、产生。 注: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战国,秦推广至全国,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两千多年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二)秦朝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2.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政令传送到全国各地。(三)汉朝(汉承秦制,略有损益) 1.中央:西汉汉武帝中外朝制 东汉光武帝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2.地方:汉初,郡国并行 东汉晚期,州(西汉的监察区)变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官员选拔1.先秦时期:(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时期

33、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举荐(自荐、他荐)和军功授爵制(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2.秦朝:延续举荐、军功爵制,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3.汉朝(1)察举制:选拔方式:先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特点: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 作用:积极: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消极:容易任人唯亲,后期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如“举秀才,不知书”(2)积功劳为官、征辟(二)官员管理考核和监察(自官僚制度形成以来)1.秦汉时期(1)官员的考核上计制(中央政府

34、用来对地方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核的制度) 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2)官员的监察:中央: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地方:刺史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三、法律与教化(一)先秦时期1.夏商周时期(1)德治:夏商君主及奴隶主贵族残害百姓 西周用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敬天保民思想(2)法治:夏禹刑、商汤刑、西周九刑“习惯法”2.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中国历史上最早成文法,拉开中华法系的

35、序幕)引发辩论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主要表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核心观点: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评价: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二)秦汉时期 (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如商鞅六律、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江陵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 (3)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为“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4)礼法关系:秦(礼法对立),汉(以礼入法)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一)民族关系(1)先秦:商朝的“宾”;周朝的“小行人”(2)秦朝:设立

36、官职:典客、典属国 边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3)汉朝:设立官职:大鸿胪边疆管理:北方:西汉初,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 89年,东汉窦宪出击北匈奴 西面: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 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边疆开发: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二)对外交往(1)先秦: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有广泛的交流交往(2)汉朝:对外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丝绸之路)。97年,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海路:广东合浦

37、郡徐闻县印度南部。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五、货币与赋税制度(一)货币的演进1.先秦:原始社会:二里头遗址海贝,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商朝:铜铸币 春秋战国: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2.秦朝: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后世沿用)秦半两钱3.汉朝:五铢钱(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二)赋税制度的变化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主要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三种。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收入的三分之二),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 人头税:秦朝的口赋。汉朝的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一个月)、正卒(兵役)、戍卒(边塞屯戍)三种六、基层治

38、理与社会保障1.户籍制度演变户籍管理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开始制定户籍 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编户齐民 东汉末年,户籍散乱2.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管理民众(教化、赋税、狱讼、捕盗)。乡、里之外有亭传递政令、维护治安(2)社会治理: 秦汉时期,什伍组织(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3.社会保障(1)社会救济思想萌发于战国时期:孟子、墨子 社会救济主体是政府,民间组织辅助汉: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2)优抚制度优抚对象:弱势群体

39、老弱贫苦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敬主题二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一、经济与社会生活(一)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从食物采集(从事采集与渔猎来获取食物)到食物生产(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2.农业的产生产生: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重大意义:历史地位: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人口增长:增加了人类食物供应,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生活方式:迁徙定居、形成聚落 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手工业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生产关系:私有制、阶级、国家出现3.食物生产主要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农业区划:北方-粟麦;南

40、方-稻 耕作方式:商周农夫集体耕作;战国后,铁犁牛耕得到推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农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灌溉系统:秦国的都江堰、西汉的龙首渠等 农业模式:秦汉以后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二、文化交流与传播(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历程(1)早期文明时期:中原华夏族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2)先秦时期: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3)秦朝:推崇法家学说(4)汉朝:推崇儒学,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内涵(1)重视以

41、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仁者爱人” (2)政治伦理上的民本思想:先秦民本思想历代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5)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7)主张和而不同。3.特点和价值(1)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2)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西北丝绸之路(兴起于西汉张骞通西域)丝和丝织品(1)由来:后人在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

42、欧亚大陆的商道上发现大量丝绸遗存而命名(2)地位: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3)影响: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2.草原丝绸之路(兴起于夏商时期)游牧民族西迁 路线: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咸海、里海以北欧洲或小亚细亚 事例: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3.西南丝绸之路(兴起于夏商时期,“茶马古道” )茶叶、马匹 路线: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入缅甸和印度中亚、西亚等地。 作用: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4.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中国印度洋(三)文化传承与保护1.学校教育(促进了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夏商西周:庠、序、大学、小学、瞽宗、国学、乡学“学在官府”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私学兴起 汉朝:中央官学太学(古代最高学府);地方官学2.造纸术与书籍(造纸业的发展有利于书籍的普及,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春秋战国至秦汉:简策(竹片、木片作书写材料)和帛书(缣帛作书写材料)中国早期的书籍 西汉,公元前2世纪,植物纤维纸 东汉,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到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专题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