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必备知识清单一单元 政治制度单元导语:重难点、历史认识解释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是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都有其独特性,都是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制度文明的多样性、独特性,相互尊重,取长补短,互相借鉴。重难点:演变过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县一级行政单位是最稳定的一级。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专制主义)、大一统、统一多民族、政局稳定、家国同构、人治大于法治、宗法观念、家天下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近代中华民国时期(北洋
2、政府):民主共和政党政治。国民政府:训政、宪政中国共产党: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边区政府(三三制原则)-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政治制度演变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罗马帝国君主制、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制度、法国等级君主制、英国1215议会君主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君主立宪、美国民主共和历代变法和改革与政治制度关系:政治制度(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统治危机)出现问题需要变法和改革去局部调整。背景和内容、目的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经济与政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分析思维、发展思维)背景(原因、为什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对外关系、民族
3、关系、社会、地理等;内外部、主客观、直接根本春秋战国时期背景: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社会转型、社会阶级性质发生改变(地主、农民)商鞅变法背景+举措+影响(秦国、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社会;积极和消极;(当时、后世)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举措+影响王安石变法背景(游牧民族政权侵扰、农民起义、重文抑武文官制度强干弱枝-三冗两积、政治腐败、财政危机)+举措+影响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背景(甲午战争失败不平等条约签订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维新派学习西方制度)+措施+影响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国古代早期(夏、
4、商、西周)政治制度1夏朝:世袭制2商朝:系统的国家机构(中央);内外服制(地方)。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目的建立等级秩序,巩固统治特点类型:同姓贵族(燕、鲁、晋、卫)、功臣(齐)、旧贵族(宋);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贵族等级序列;评价积极:周王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逐渐形成华夏国家认同;消极: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宗法制目的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评价 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特权; 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的特点: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一体; 神权色彩浓厚,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最
5、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制约;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与自主权。) 等级严格;4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趋势:制度逐渐完善,对地方的控制由松散到逐渐加强,制度由多元走向了一体化发展。5评价: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秦朝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相关制度 1、核心:皇帝制度(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其实质是皇权专制;) 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特点:互不相属,相互制约。3、中央决策
6、形式:廷议制度 4、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历史意义:郡县制的推广,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5、实行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系统秦朝文书制度有何作用?加强对官员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保障政令传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利于制度传承,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 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二)秦朝政治制度在前代基础上的主要发展? 最高政治领袖的变化:从“王”到“皇帝”专制的加强 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从“家臣制”到“官僚制”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集权的加强三、汉到明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一)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中央官制的变化)总体趋势:
7、皇权不断加强并达到顶峰;相权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废除。1、汉代: 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内朝机构)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2、隋唐: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宰相议政机构被称为“政事堂”;评价:作用:分工明确,彼此制约,提高效率,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制下六部职能与秦朝九卿职能对比,有何不同? 唐代六部与秦代九卿相比,分工更加明确,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趋向分离,体现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成熟(2)评价: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彼此制约,利于加强皇权;(3)变化:三
8、省政事堂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3、宋朝:二府三司制 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设参知政事(副宰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政,三司分割财权;4、元朝:一省两院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主管军事,宣政院主管宗教与少数民族事物)5、明清: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1)内阁: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参与军国大事商讨;明宣宗时内阁拥有“票拟”权;(2)军机处: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跪奏笔录,专制皇权达到顶峰;(3)性质:内阁与军机处都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作为顾问、内侍机构,地位不定,甚至较低。是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 四、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总体趋势
9、: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不断被削弱。朝代制度相关史实汉到魏晋南北朝郡县制1、西汉初吸取秦孤立之败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出现“七国之乱”,2、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刺史,加强中央集权;3、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隋唐道州路1、唐朝根据山川形势在全国划分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成为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2、唐中期以后,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威胁中央;宋路州县1、路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实体;2、北宋中央集权措施: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察并制约知州; 设转运司将大部分地方赋税运往中央; 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元行省制地方设置行省,打破山
10、川形便,形成犬牙交错;明清督抚制明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民政、司法、军政;明后期至清,督抚制;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山川形便、犬牙交错,1、山川形便:以自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边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但容易产生割据;2、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疆界。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但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受限;3、两大原则在历代都有运用,整体来讲,从秦到唐,犬牙交错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宋代以后,犬牙交错更为普遍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规律性认识: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矛 盾)是变化的主因;分权、相互制约是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继承性与创新性:既沿袭前代制度,又不断改进、创新;下稳上动:县级相
11、对稳定,县之上变动较大; 监察区多变为新的行政区; 郡县制的利弊分析: 积极: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消极:地方自主权受到压制,易引发暴政;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腊城邦: 1、城邦的作用?小国寡民,利于公民直接参政2、城邦类型:民主制的典型为雅典;贵族寡头制的代表为斯巴达雅典民主制机构公民大会、议事会、陪审法庭(民众法庭)、执政官、官员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至、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重视民主程序评价积极: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 为后世民主积累宝贵经验;局限:范围有限,是建立在奴隶制之上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
12、民主;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即暴民政治。斯巴达寡头制机构公民大会(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国王(2名,军事统帅)、长老会、监察官特点斯巴达制度带有民主因素,同时兼具寡头色彩(二)古罗马:1、罗马共和国 前509前27机构/官职组成及产生职责执政官两人,一年一任,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担任军事统帅元老院卸任高级官员终身任职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公民大会罗马最高权力机关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备注: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受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所有官职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特点:罗马共和国政体体现混合政体,分权制衡,以及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
13、征,实质是贵族政治。2.罗马帝国 前27476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君主专制独裁);(三)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何异同?相同:奴隶制下,公民都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无参政资格;公民政治,公民有一定民主权利,强调公民对国家负责的公民意识; 机构设置上体现一定分权思想;不同:雅典是直接民主制的典型; 斯巴达与罗马同为贵族寡头政治,但斯巴达为君主制,罗马为共和制和帝制;二、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 1、中古西欧政治的特点? 前期:封君封臣制下政治分裂,王权较弱;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 后期:英法等国出现议会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王权逐步强化;英国议
14、会君主制法国等级君主制发展历程13世纪初,英国颁布大宪章。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14世纪,法国国王召开三级会议(教士、贵族、市民)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历史意义形成王在法下、议会制传统有民主色彩的有限君主制 2、英法等国出现等级君主制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强化王权的需要; 自治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壮大;庄园经济的发展 3、英法等国出现等级君主制的作用? 推动工商业发展; 利于强化王权; 推动统一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和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1、英国政治权力转移的过程(史实)?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
15、议会主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法律制约,但仍有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任命内阁; 伴随18、19世纪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成年男性相继获得选举权,权力不断下移;2、英国政治的特点:创新性:创新了许多现代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议会制;延续性:英国现代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如议会制、君主制; 渐进性:许多制度以渐变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如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选举权逐步扩大;妥协性:“光荣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贵族之间的妥协;3、英国的分
16、权制衡表现 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上台组阁;议会监督内阁,可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解散内阁; 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二)美国共和制1、美国建国之初实行松散的邦联体制:邦联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享有征税、征兵和发行纸币的权力,邦联政府无力维护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2、美国1787年宪法:(最大的特点:分权制衡) 联邦制: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 三权分立: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权,分权制衡;(三)法国共和制:法国1875年宪法(分权制衡) 总统掌握行政权,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可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
17、意可解散众议院; 国会掌握立法权,选举产生总统,总统任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四)英美法制度比较: 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相同点:资产阶级代议制; 分权制衡; 政党政治; 体现人民主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启蒙思想; 都是资本主义政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政体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民国时期(19121949)的政治制度(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3月)1、制度建设: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釆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年份计算公式:公元纪年-1911=民国年份)2、
18、法律颁布的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3、体现的民主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民主程序的正义性;4、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用法律形式否定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推动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职权不明,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存在“因人设法”的局限,违背民主宪政原则。(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的政党政治1、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特点? 政党林立,党派斗争激烈; 不成熟,体现新旧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重组; 受北洋军阀打压未进入权力核心;2、民国初年政党政治转折点:宋教仁案3、北洋政府时期
19、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 政治: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混战,政局动荡; 政党本身不成熟且斗争激烈;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思想: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民主意识淡薄;(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先后实行“训政”(19281948)“宪政”(1948) “训政”、“宪政”的实质:国民党一党独裁专政,违背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1、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实践(1)成就:931年建立全国性的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江西瑞金),颁布宪法; 保障工农和红军等劳苦大众的
20、民主权利;推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2)不足:资本家、富农等无政治权利,不利于革命力量发展,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具有“左”倾色彩; 2、中共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民主实践(1)新变化:设立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晋绥边区) ,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2)变化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需要;(3)意义: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提高民众抗战热情,有利于争取抗战胜利;3、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设立行政区(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行政区),行政区设军政委
21、员或人民政府,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主要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19491954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3、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与1954年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的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
22、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商鞅变法)2.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内迁民族交融成为趋势,政权更迭、战乱频发、民众渴望统一和平,孝文帝,北魏实现了北方统一 民族交融、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3.北宋王安石变法地主阶级自救运动4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统治危机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运动2清末新政缺乏资产阶级领导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3民国时期的改革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改革规律总
23、结改革类型:促进社会转型的改革、拯救危局的改革、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改革、对改革原因(背景)的综合认识: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实现富国强兵收入而进行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者社会发展趋势;民族危机严重,为拯救国家危亡进行改革。少数民族改革与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为学习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息息相关。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革领导者的指导思想和阶级基础;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
24、治者或民众的支持改革的认识和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体现唯物史观。改革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注重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有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历史认识解释中国官员选拔制度演变:先秦世卿世禄制-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军功爵)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晚清(清末新政废科举)留学生和学堂毕业生选官制度-民国文官考试
25、制度、考试与甄别-新中国公务员制度和干部制度(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秦汉上计制-隋唐吏部-宋磨勘-明考满和考察-清考课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汉刺史-隋唐御史台-宋台谏合一-明清督察院和六科结构独立、注重官员的道德和才能、权力收归中央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背景:政党分肥制带来的弊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对官员素质、政府职能的要求提高、需要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教育程度提高了人们思想,平等参与政府工作;中国科举制影响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分政务官事务官,事务官保持政治中立;奖惩机制、终身任职影响作用:36页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时段选官
26、制度标准选拔方式选拔范围评价西周世官制(世卿世禄制)血缘世袭贵族(封闭性)贵族垄断官吏来源春秋战国尚贤,举荐为官;军功爵制才能、军功政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贵族特权,增强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军功爵制利于建立良好吏治,推动官僚政治的确立汉武帝开始察举制孝廉、茂才(品行、名望)举荐实行之初,利于选拔人才;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后期举荐不实现象渐趋严重;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前期:家世、道德、才能;后期:家世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封闭性)前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选官权收归中央,利于中央集权;后期成为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不利于加强皇权;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27、才学考试政权向社会下层开放见表后内容(一)、科举制的发展历程1.创立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2.正式建立:隋炀帝创立进士科3.内容:常举、制举、武举(武则天创立武举、殿试)铨选4.繁荣:宋朝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严格的考试制度(誊录、糊名、锁院制度)考试程序与内容的变革(南北卷)5.曲折发展:元朝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6.衰落:形成了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制度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内容:采用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思想控制手段:秦焚书坑儒,西汉独尊儒术,
28、宋理学,明清八股取士、文字狱(二)、科举制评价:积极:打破士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人才来源和统治基础,社会流动性加强;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选拔更加公开公平,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成为世界范围文官选拔的重要方式;消极:明清时期日益僵化,束缚思想,对科技、社会进步产生消极作用(三)、察举制与科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关系:察举制下,举荐为主,考试为辅,为科举制考试选才提供借鉴,科举制下,读书人可“怀牒自进”,自主权更大;察举制在举荐时考察在乡里的品行与名望,为九品中正制延续和发展;(四)、明清时期的南北榜制度: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重心南
29、移下,南北方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南北卷制度的形成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王朝统治;(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才能;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范围:政权由封闭到逐渐向社会下层开放;选拔方式:由举荐到考试,更加公平、公正;选官权逐渐收归中央;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1、秦汉:上计制(每年岁末,地方将地方治理情况逐级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作为官员赏罚依据)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强大,考核法规流于形式3、隋唐:官员考核归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都要考核;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并以此确定官员升降;4、明清: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
30、核结果决定官员升降;考察分外地官的朝觐考察和京官的京察;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秦汉: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设刺史,位卑权重,巡行郡国(地方),巡视监察制度被后世延用;2、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唐太宗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3、两宋:宋承唐制,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4、元朝: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5、明清:由都察院和六科行使监察权(合称科道),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位卑权重;评价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作用:利于整顿吏治,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行政效率;利
31、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为皇权服务;局限:服务并受制于皇权,无法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一句话总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秦代中央设御史,汉朝地方设刺史,以后历代有台院,监察功能很有限。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中古时期(封建社会):赐官制 背景:庄园制度、二元社会、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兴起 地位:是西欧职业文官制度的开始和萌芽。 选官标准:主要是国王的仆从 特点:封闭性,随意性,私人性2、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个人恩惠制/个人赡徇制 背景:议会至上,掌握权力 选官的标准:忠诚与人治,效忠君主或领袖;君主与领袖的个人喜好和品行直接影响国家治理水平。3、18世
32、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政党分肥制 背景:政党政治、内阁制形成 影响:消极:造成官员素质低下,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积极:客观上打破政府以个人为中心的官职任免方式,实行以政党为中心的官职任 免方式。官员忠诚于党取代了忠诚于个人,客观上打破了政府贵族化传统,为更多平民进入政府任职创造条件。选官标准:忠诚与利益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开创: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2、英国最早诞生文官制度原因:西方传统选官制的弊端;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英国世界霸权的确立;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官员的无能表
33、现。3、建立: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规定多数文官职位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文官制度;4、扩展:1883年,美国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二战后,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文官制度也建立起来。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扩大政府管理职能,提高官员素质;工业革命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兴起并壮大,并通过议会改革逐步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他们要求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选官机制来保证政府的廉洁与高效;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
34、治中立;职务常任;重视培训;论功晋升;2、评价: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利于选拔人才,提高政府效率,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促进公平公正,扩大政权开放性,推动民主政治完善;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问题:易滋生官僚习气,文官人数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作效率;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过程:(1)戊戌变法时期: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变法失败后被废除;(2)清末新政时期:1901年以来,逐步建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生毕业选官制度,举行考试,赐予举人、进士功名,择优录用,育人、取
35、才合于学校一途;1905年废科举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成为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2、评价:一方面培养了部分清政府所需的新式人才,动中国教育近代化和选官制度的近代化;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为了维护皇权服务,所任用的真正人才十分有限,同时也培养了清政府的掘墓人。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孙中山的政治理想(孙中山“五权宪法”下的政治构想):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分权制衡;主权在民:直接民权与间接民权相结合;1、南京临时政府: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制定官员选拔法规草案但基本未实行;2、北洋政府: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1913年颁布文官考
36、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甄别针对已在文官职位上的人,利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人事制度:重新设计颁布,“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公务员制度: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报考资格:男女皆可。负责机构:考试院。甄别制度:对一般在职人员,也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特点: 借鉴吸收其他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精华; 考试权独立: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 深受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影响; 具有更强开放性
37、和平等性:如允许女子参加考试; 考试内容和形式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 法律保障; 存在弊端:受国民党一党独裁操控,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特点: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2、改革开放以来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公务员制度(一)原因: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要求提高干部素质;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求更加公开透明的干部选用制度;(二)意义:推动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 利于选拔人才,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
38、业化; 利于干部廉政建设; 利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政治制度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社会治理 “家仆”考试选拔、接受考核监督“公仆”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中国古代法律特点:礼(“德治”)法结合(援礼入法)、律令儒家化、德主刑辅、宗法、血缘亲疏、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西方法律特点: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司法公正、程序正义、公开审判(为了维护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律师和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原则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西周敬天保民、礼乐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孔(为政以德)孟(仁政
39、)、子产铸刑书(德治与法治之争),秦法家思想为主,汉独尊儒术,魏晋律令儒家化,唐礼法结合大唐开元礼唐律疏议,宋明清法律沿袭唐律,理学、乡约-约律合流(明清乡约有了国家的强制力、约束力)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十五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西方法律渊源: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发展:中古时期日耳曼法、教会法形成:大陆法系(法国民法典)、英美法系(大宪章权利法案1787宪法)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重刑轻德)法律:禹刑汤刑2、西周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
40、一定进步性。西周统治者为何会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农耕经济发展,要求爱惜民力;法律:九刑早期法律特点: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但等级制度森严,贵族拥有解释法律的特权;属于习惯法(以刑统罪,是为刑罚)3、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反映了当时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之争;意义: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稳定郑国社会秩序;顺应时代潮流,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4、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的德法之争派别儒家法家理念德治(礼治)、教化法治人性人性善人性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孔子: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孟子:仁政,省刑罚、薄税敛;韩非子:君主以法
41、、术、势驾驭臣下; 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守法奉令;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保证法令畅通;效果不适应兼并战争和富国强兵需要,难以实行;富国强兵且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认识是社会改造方案之争(治国主张之争),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阶层分化,百家争鸣的反映;儒法之间既有争论,又相互借鉴,儒家并不完全排斥法律与刑罚,如战国末期儒家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二、秦汉以来的法治和教化(一)法律1、秦朝:秦朝强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律与令均有法律效力(律令并行)。2、汉朝:沿袭秦律,制九章律。3、汉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原因:政治: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
42、;思想: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其他:血缘宗族与宗法传统的影响;历程:开始:汉朝“以经注律”、“引经决狱”(春秋决狱); 发展:魏晋时期,儒家开始系统地修改法律;(魏明帝设律博士,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完成:唐朝唐律疏议/永徽律要求“一准乎礼”,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也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唐律的传承:宋代的宋刑统,明清时期的大明律大清律例 (律例结合)评价:利于减少严刑峻法的弊端; 利于儒学传播,思想教化,维护统一;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同罪异罚,削弱法律的权威性;4、中华法系的特点:礼法结合,法律儒家化; 法律为君主专制服务,实质仍为人治; 刑法发达,民法薄弱,司法从属于行政;法
43、律形式多样,自成体系;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不断继承发展;5、古代中国儒学与法律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的原因:儒学和法家各有侧重,具有互补性儒学的多面性,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儒学被确定为主流,向法治渗透(二)教化1、唐朝:政府提倡礼制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社会层面推广家训经验,加强基层教化。2、宋朝:儒学的教化作用生活化与世俗化国家层面:强化封建礼教,构建正统观念(理学的渗透)1)核心内容: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渗透2)强化手段:控制教育;科举授官;法律强化;授徒讲学3)典型代表:朱熹的家礼、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社会层面:约律结合(乡约、律例)1)创立:北宋吕大钧兄弟撰写吕氏乡约,创立乡约制度。2)发展:明太祖六谕;康熙“圣谕十六条”;雍正帝圣谕广训乡约的变化特点: 内容上从道德教化逐渐转向宣讲皇帝的圣谕; 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到政府推广,约束力变强,并与法律合流; 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 教化职能; 救济职能; 法律职能; 乡约的积极作用? 传播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提高道德素质; 利于和睦家庭、宗族,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基层治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第9课 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1、罗马法发展历程:习惯法(前8前6世纪)十二铜表法(B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