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中医院急诊科 韩宁林l现代心肺复苏始于现代心肺复苏始于20世纪世纪60年代年代l1956年除颤首获成功年除颤首获成功l1958年倡导口对口人工呼吸年倡导口对口人工呼吸l1960年创用胸外心脏按压年创用胸外心脏按压 由此三要素,诞生了心肺复由此三要素,诞生了心肺复苏术。距今已有苏术。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多年的历史。l曾召开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为曾召开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为规范心肺复苏的操作,各国先后制定规范心肺复苏的操作,各国先后制定过多个心肺复苏指南。过多个心肺复苏指南。l美国美国1974、1980、1986、1992、2000l欧洲欧洲1992、1996、1998l2005
2、、2010美国与欧洲联合制定了心美国与欧洲联合制定了心肺复苏国际指南。肺复苏国际指南。每年有每年有120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脏骤停心脏骤停90余万人余万人在此关头,时间决定生与死在此关头,时间决定生与死!大约大约10分钟分钟左右。心脏左右。心脏由由*心脏静止:心电图为一直线心脏静止:心电图为一直线*心室纤颤(最多见)心室纤颤(最多见)*心电心电-机械分离机械分离 猝死:指病人突然、意外的死亡。猝死:指病人突然、意外的死亡。属生物学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属生物学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 止,为临床死亡,通过紧急治疗干
3、预止,为临床死亡,通过紧急治疗干预有逆转可能。有逆转可能。所以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脏骤停所以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脏骤停者的抢救。者的抢救。l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循环恢复(resump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l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的处理)的处理l终极目标:出院存活率终极目标:出院存活率l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l初级目标:自主循环的恢复初级目标:自主循环的恢复l意识丧失意识丧失l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l进行进行CPR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
4、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两侧。l如患者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小心转动患者,如患者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小心转动患者,注意保护脊髓,轴线翻身:使患者全身各部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转动。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成一个整体转动。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患者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患者平稳的转动至仰卧位。躺在平整而坚实的地平稳的转动至仰卧位。躺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或床板上。在院患者应面或床板上。在院患者应去枕、平卧、后背垫硬板。生存链生存链:早期发现、早期早期发现、早期CPRCPR、
5、早、早期除颤、早期期除颤、早期ALSALS。l 强调心脏按压质量:频率、强调心脏按压质量:频率、深度、回弹、减少中断。深度、回弹、减少中断。(1)按压胸骨中下)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交界处;(2)快速测定按压部位:男性)快速测定按压部位:男性患者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两乳头连线的中点;l抢救者位于患者右侧,双臂应绷直,抢救者位于患者右侧,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下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为力量向下按压。以肩臂部为力量向下按压。l按压用力方式:按压用力方式:按压应平稳、有规律的进行,不能间按压应平稳、有
6、规律的进行,不能间断;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的时间应大致相等;垂直用力向下,不能左右摆动;垂直用力向下,不能左右摆动;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骨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必胸骨不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必胸骨不受任何压力;受任何压力;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次次/分;分;按压深度成人患者按压深度成人患者5cm;按压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按压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骨折;(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患者口部张)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开的位置下进行;(2)用按于患者前额的
7、左手的拇指与)用按于患者前额的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捏紧鼻翼下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捏紧鼻翼下端);端);(3)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紧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住);(4)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每次吹气约)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每次吹气约12秒钟,直至患者胸部上抬);秒钟,直至患者胸部上抬);(5)一口吹气完毕后,应立即与患者口部)一口吹气完毕后,应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再次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脱离,再次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从鼻孔
8、呼气,此时患者胸部向下塌患者从鼻孔呼气,此时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无论单人或双人,每按压胸部无论单人或双人,每按压胸部30次后,吹气两口,即次后,吹气两口,即30:2。l对于成人心搏骤停按压深度由原来推荐对于成人心搏骤停按压深度由原来推荐4-4-5cm/1.5-25cm/1.5-2英寸,增加至按压深度英寸,增加至按压深度5cm5cm,与,与增加除颤成功率是相一致的。增加除颤成功率是相一致的。l研究表明按压深度研究表明按压深度5cm/25cm/2英寸几乎等于胸英寸几乎等于胸廓前后径的廓前后径的20%20%,在儿童按压深度,在儿童按压深度4cm/1.54cm/1
9、.5英寸(胸腔前后径英寸(胸腔前后径1/31/3)。)。l对不分大人小孩推荐一个按压深度对小儿对不分大人小孩推荐一个按压深度对小儿是有害的,对成人是不适宜的。是有害的,对成人是不适宜的。l因此在成人应推荐按压深度为因此在成人应推荐按压深度为5cm/25cm/2英寸,英寸,在小儿为在小儿为4cm/1.54cm/1.5英寸。英寸。l在分析在分析CPRCPR不成功时,除胸外按压深度不不成功时,除胸外按压深度不够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胸壁没有完全够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胸壁没有完全回弹。(可增加胸内压,减少静脉回流,回弹。(可增加胸内压,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冠脉和胸灌注压)降低冠脉和胸灌注压)l虽然施救
10、人员常用推荐的按压频率,但按虽然施救人员常用推荐的按压频率,但按压中断常常发生,结果导致实际按压次数压中断常常发生,结果导致实际按压次数减少。减少。l实践表明每分钟按压次数是自主循环恢复实践表明每分钟按压次数是自主循环恢复神经完好的决定因素。神经完好的决定因素。l由于增加胸部按压频率可提高生存率,因由于增加胸部按压频率可提高生存率,因此推荐胸部按压此推荐胸部按压100100次次/分分120120次次/分,要分,要极少中断。极少中断。l20102010指南推荐低能双向波除颤,先低能量指南推荐低能双向波除颤,先低能量120J120J,再再150J,170J,150J,170J,为最高能量。为最高能
11、量。l关于双向波与单向波的选择,双向波较单向波关于双向波与单向波的选择,双向波较单向波能改善短期预后,但未改善存活率。能改善短期预后,但未改善存活率。l关于一次与三次除颤比较,单次除颤较多次除关于一次与三次除颤比较,单次除颤较多次除颤有益,推荐低能量除颤。颤有益,推荐低能量除颤。l推荐电击一次后立即行心肺复推荐电击一次后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而非立即检查心跳或脉苏术,而非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搏。l1986年,受过基本培训的美国消防队员开始在院前急救中使用自动体表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使过去只能由医生掌握的常规手动除颤器走进社会步入家庭,
12、挽救了不少濒死者的生命。l20102010年指南中未对血管加压素来替代肾上年指南中未对血管加压素来替代肾上腺素做出规定。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推荐腺素做出规定。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推荐每每3535分钟分钟1mg1mg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对心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对心脏节律不检测是错误的。脏节律不检测是错误的。l虽然在动物实验中肾上腺素能提高短期存虽然在动物实验中肾上腺素能提高短期存活率,但多数研究指出使用肾上腺素并未活率,但多数研究指出使用肾上腺素并未提高出院存活率。提高出院存活率。l有人指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增加了复苏有人指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增加了复苏后心肌功能不全,并降低了脑的微循环,后心肌功能不全
13、,并降低了脑的微循环,可能影响其出院存活率,因而复苏时是否可能影响其出院存活率,因而复苏时是否摒弃应用肾上腺素仍存在争议。摒弃应用肾上腺素仍存在争议。l地位:2005国际CPR指南抗心律失常一线用药。l副作用:低血压和心动过缓。l2005 CPR指南对其应用未作明确规定,但在室颤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常规稀释或缓慢静推以减少血压降低的副作用显然是极为不适合。5:1较多通气较多通气199215:2通气减少通气减少200030:2更少通气更少通气2005?无通气?无通气?2010正方:没有通气的心肺复苏无法满足氧合的需要反方:按压的持续性更加重要,所有打断按压持续性的事件都将影响预后l按压时可以触及颈动脉的搏动按压时可以触及颈动脉的搏动l面色由紫绀变为红润面色由紫绀变为红润l瞳孔由大变小瞳孔由大变小l睫毛和对光反射恢复,眼球、四肢睫毛和对光反射恢复,眼球、四肢有不自主活动有不自主活动l出现自主呼吸出现自主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