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刺法中的软组织松解术-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15159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刺法中的软组织松解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传统刺法中的软组织松解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传统刺法中的软组织松解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传统刺法中的软组织松解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传统刺法中的软组织松解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统刺法中的软组织松解术内容提要n传统针灸学中的软组织松解术n针刀医学是现代针灸学的有益补充1.经筋学说经筋经筋软组织软组织生理生理束骨而利机关 运动,稳定关节和脊柱病理病理支、痛、转筋拘挛、疼痛、关节运动障碍 治疗治疗针刺针刀2.古代针具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九针n内经时代九针不仅限于毫针,也不仅限于九种n是古代用于针刺、放血、火针、疏通漏管、脓包穿刺、切开引流、腹腔穿刺放水、截肢手术等一系列用途的医疗器械的总称 n现代针灸临床使用最多的只有毫针 2.古代针具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2.1圆利针n形制n“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n“取法于氂”n“微大其末,反小其本,可令深内”n“其形微大,其末反小

2、”n用途n痹症:“暴痹”、“髀不可以举”、“膝中痛”、“手足指节蹉跌,酸痛久不愈”、“手足筋挛蹇涩”、“走注历节疼痛”n疮疡:“痈”n调气治杂病:“调阴阳”、“热病”、“腹暴满”、“刺小者用圆利针”、“人脉微细或时无”2.古代针具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2.2毫针 n形制n“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n“取法于毫毛”n用途 n痹症:“痛痹”、“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寒热痛痹在络者也”、“挛痹”n疔:“挑疔根”、“(疔)旁肿顽硬,推之不动”n调气治杂病:“平五脏之寒热,调六腑之虚实”、“和经络,却诸疾”n治疗体弱患者:“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2.古代针具有软组织松解作用针具

3、直径汉墓金针1.2mm承淡安针灸经验集 麦穗管承淡安针灸选集 22-23号钢丝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 龙须草茎 赤医针疗法 0.6mm-1.2mm 粗针疗法 0.4mm-1.2mm 平均1mm2.古代针具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2.3长针 n形制n“取法于綦针”、“长七寸”、“锋利身薄”、“长其身锋其末”、“今之环跳针”n功能n痹症:“深痹”、“藏中远痹”、“深邪远痹”、“病在中者”、“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者”n杂病:“十二脏神失守邪鬼外干”。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 n3.1火针刺法n 用途n痹症:“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n疮疡:痈疽疮疡、瘰疬痃癖(

4、引流排脓)n工作原理(与高频电刀相似)n扩大伤口n止血n消毒 n医用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n它通过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举例n慈幼便览初生无谷道:“无谷道者,乃肺热闭于肛门,急以金银簪或玉簪,看其端的刺穿之。或以火针刺穿,但不可深入,随以油纸捻套住,免其再合”切开作用;n医门补要医案:“一童跌豁上口唇,先以细火针穿通两边豁唇,次以丝线针,自火针孔穿出收紧豁口,掺生肌散,贴以膏药,三日一换,惟饮稀粥,禁止言笑,一月复原”切开作用;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

5、用火针火针针刀针刀适应症适应症痹症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以痛为腧阳性反应点作用原理作用原理切开松解切开松解n灵枢经筋指出“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n这从反面支持了笔者观点。n不等于关节炎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3.2多针刺和多向刺n多针刺n在病变局部用多支毫针刺入n灵枢官针有傍针刺、齐刺、扬刺等记载n多向刺n用单根毫针向不同方向的针刺方法n灵枢官针有关刺、合谷刺等记载。n多向刺和多针刺也有软组织减张减压作用。n因为就软组织切开而言,毫针和针刀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更何况古代毫针的切口并不比针刀小n多针刺或者单针多向刺可加强毫针的切开效果,达到软组织松解

6、的目的。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关刺 n灵枢官针记载:“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n黄帝内经太素五刺:“刺关身之左右,尽至筋上,以去筋痹,故曰关刺”;n类经三刺浅深五刺五脏:“关,关节也。左右,四肢也。尽筋,即关节之处也”;n内经评文官针第七:“谓直刺又左右之其深尽筋上也”。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合谷刺n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n多向刺,无争议n用于“肌痹”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齐刺n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n多针刺,无争议n用于“

7、寒气小深”或“痹气小深”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扬刺n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n 多针刺,无争议n用于“寒气之搏大者”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傍针刺n灵枢官针:“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n多针刺,无争议n用于“留痹久居”。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多针刺或多向刺毫无疑问比单针单向刺形成的组织切口大,软组织松解效果更好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3.3撬拨刺法n古代刺法当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刺法撬拨刺法,通过针体在组织内的摆动发挥作用,可用于治疗经筋痹症。n如“恢刺”、“青龙摆尾”、“白虎摇头”、“努法”、“盘法”等。

8、n撬拨刺法能够对肌筋膜进行牵拉,具有较强的软组织松解作用和刺激作用。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恢刺n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n医学纲目刺灸通论:“傍之举之者,谓直刺入郄,转针头从傍挑举其筋也”。n类经九变十二节:“恢,恢廓也;筋急者,不刺筋而刺其旁,必数举其针或前或后以恢其气,则筋痹可舒也”。n灵枢悬解官针:“恢,扩也,前后恢筋急者,恢扩其筋,以舒其急也”。n第一,“恢”有“大”或者“扩大”的意思n第二,“旁之举之”是指“转针头从旁挑举其筋”n第三,“恢刺”的适应症是“筋急”。n古代针具多为铁质n其刚度远强于现代的不锈钢细毫针n完全可以胜任“转针头从旁

9、挑举其筋”。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陆瘦燕刺灸法汇论n“恢刺”是用针在拘挛的筋部附近刺入,前后上下的摇大针孔,用来治疗筋肉拘急的筋痹症”的方法n薛立功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n“直刺傍之”是直接刺入,抵达病损表面,然后向正常肌腱的两旁之一侧滑动,“举之前后”是对肌腱粘连部位的挑拨操作。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其他撬拨类刺法 n青龙摆尾和白虎摇头n盘法、努法、弹法、摇法n改变针尖朝向n出针时摇大针孔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3.4捻转刺法n单向捻转n具有较强的软组织松解作用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内经对捻转手法的描述n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n素问八正神明

10、论:“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n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类经经脉应天地呼吸分补泻解释“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n“转,搓转也”。n“所谓转针者,搓转其针,如搓线之状,慢慢转之,勿令太紧,泻左则左转,泻右则右转,故曰拈针向外泻之方,拈针向内补之诀也”n针灸逢源素问离合真邪论、素问识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解释类似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针灸大全标幽赋解释“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为:n“搓者,犹如搓线之状,慢慢转针,勿令太紧也”n金针秘传注解标幽赋、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注解标幽赋、杨敬斋针灸

11、全书标幽赋、针灸大成标幽赋有相同记载 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针灸大全梓岐风谷飞经撮要金针赋:n“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三曰四曰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犹如搓线,慢慢转针。”n杨敬斋针灸全书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针灸聚英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针灸聚英八法、针灸大成金针赋、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方六集尊经集附:修金针赋并结十八等著作有相同记载。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宋金元时期及以后的文献中“转针”分出了方向n元代针经指南气血问答记载:n问:捻针之法有左有右,何谓之左?何谓之右?n答曰: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n元代世医得效方喉病针灸法记

12、载:n“又有一证潮热者,有作寒者,于合谷穴用针,左转发寒,右转发热”。n如果是来回捻转,何须分“左右”?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宋金元时期的文献出现了“搓”、“捻”等提法,由此又衍生出“提”、“按”、“进”、“努”等与捻转相关的手法以及许多复式手法。n明朝文献中的“八法”、“十四法”、“手指补泻法”等行针手法大多含有“搓”、“捻”、“提”、“按”、“进”、“努”等手法。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元代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n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n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此之为进也n捻者,以手捻针也。务

13、要识乎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n按者,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明代针灸问对十四法记载:n五进: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为右;春夏秋冬各有浅深;n八努: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捻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拨弩机之状n九搓: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n十三按: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那移n十四提:欲写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刺灸法汇论n“行针法”一节中的“捻转法”就是“杨继洲十二诀中的指拈法,已

14、详前节”;n“补泻法”一节中提到“捻转法”时仍强调“左转”和“右转”。n子午流注说难n“补泻手法”一节中同样多次反复提到“内转”、“外转”n“寒热手法”、“催气手法”章节中亦然。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n“补泻手诀”一节补泻分别为“随阴阳经络之气道而搓转针柄,行九阳数”、“迎阴阳经络之气道而搓转针柄,行六阴数”。n针术n“搓”为“如搓绳状,大指向前进,与食指合起来,用力搓针柄九次,即后退六次,如此连续行之”n“捻”为“如捻线状,照前法(搓)行之,但动作轻微”,这仍然是单向捻转。n作者后人任一尊提到“搓捻是先父用的最多的导气手法”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1980年出

15、版的粗针疗法在“粗针的针刺法”一节中提到:n“如用于肌肉萎缩的病人,可用卷肌提插法,即针刺入后,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以转不动为度”n另外该书并没有来回捻转的记载。n1998年出版的针刺手法百家集成中的“捻转补泻法”一节提到:n“拇食指持针捻转,拇指向前用力使针左转,然后让针自然退转(拇指不用力),是为补法;拇指向后用力使针右转,然后让针自然退转(拇指不用力),是为泻法”。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历代文献对往复捻转的记载极少,且为进针手法,并非行针手法n元代针经指南气血问答:n问:捻针之法有左有右,何谓之左?何谓之右?n答曰:谓之左;谓之右,如内针时须索一左一右n明代针灸问对卷之中:n或曰

16、:捻针之法,有左有右,有内有外,男子左写右补,女人右写左补,何谓也?n曰:为左为外,为右为内;内针之时,须一左一右,捻入穴俞n明代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杨氏):n凡下针之法右手持针于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拈之,一左一右,透入于腠理,此即是阳部奇分”。n民国子午流注说难n“医者左手持穴,右手以大指中指持针,食指压针顶,无名指辅针,随咳刺入,再令病人用口吸气,医者徐徐左右旋转进针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往复捻转的出现n民国中国针灸学讲义“科学观点之针法”:n“旋撚术”,即“针在身体刺入中,或刺入后,或拔针之际,右手之拇指食指,以针左右旋撚之,一种稍强刺戟之手技,适用于制止,以兴奋为目的之

17、针法”。n这并非中国的传统手法,而是承淡安参考日本新针法将我国古代传统针法进行改进的结果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朱琏新针灸学n“手法与补泻”:n至于转针的方向,古书上有的认为针身体左边,从右向左捻转,就是补,从左向右捻转就是泻;针右边则相反,所谓补以顺转,泻以逆转n“进针后的手法”:n第三是捻捻的快,捻转的角度大,连续捻的次数多,刺激就强;相反就轻。n向左捻的多,和向右捻的多,作用也有些不同,这一点比较难把握,平时一般的可向左向右同等度地捻动。一般捻转的角度是一百八十度,刺激重些可捻到一周(三百六十度)。n如果向左或向右接连转几周,就容易使针与皮肤肌肉扭紧缠住,发生剧痛;对神经的刺激也容

18、易过强,引起晕针(如向左的或向右的一侧方向捻,病人觉着太酸麻,应立刻轻度捻向相反侧)u传统方法u改为往复捻转的理由u受承淡安影响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1976年出版的赤脚医生针灸手册“进针后的手法”:n将针柄象搓线一样,只向一个方向移动的叫搓;n如将针柄一往一返的移动叫捻n这里显然搞错了“捻”含义,但可以看出此时是单向和往复捻转并存的。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单向捻转的作用 n连续的单向捻转可以使肌筋膜紧紧地缠绕在针体周围,重则可以使肌筋膜断裂,轻则可以使肌筋膜松弛n刺激作用更强n具有较强的软组织松解能力捻转的作用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单向捻转手法的操作 搓捻相同点单向捻转

19、 不同点u相邻两次捻转间隔时间短,针体回转角度小,旋转角度大u作用强烈u相邻两次捻转间隔时间长,针体回转角度大,旋转角度小u作用较弱3.古代刺法有软组织松解作用n针刺手法的实质 第一部分:传统针灸学中的软组织松解术4.现代针具规格标准探讨 n民国以来针具明显变细n承淡安先生主张n针体粗细以26号、28号、30号三种规格为宜n即直径0.45mm、0.38mm和0.32mm 现代针具直径 号数号数26262727282829293030313132323434直径直径(mmmm)0.450.420.380.340.320.300.280.234.现代针具规格标准探讨古今针具对比传统针具传统针具现代

20、针具现代针具材质材质金银铜铁不锈钢特点特点粗或者硬细而且软作用作用强(松解、刺激)弱(松解、刺激)手法手法多少禁忌禁忌多少副作用副作用多少4.现代针具规格标准探讨n章炳炜n弹拨针尾n32号(0.28mm)1.5寸毫针刺入穴位1寸,患者几乎没有针感增强的感受n26号(0.45mm)针则似乎稍有感觉n较粗的圆利针则感应明显增强nX线观察下用普通毫针行白虎摇头及青龙摆尾术,但均未见有针头摆动及朝向改变第一部分:传统针灸学中的软组织松解术4.现代针具规格标准探讨第一部分:传统针灸学中的软组织松解术现代毫针现代毫针针刀针刀相同点相同点形成软组织切口不同点不同点切口较小切口较大u“针”的功能和“刀”的功能

21、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不同u此“量”指的是造成组织离断的能力,该能力越强越靠近刀,该能力越弱越靠近针。现代毫针与针刀的关系4.现代针具规格标准探讨n细毫针和针刀,分则为二,合则为一n二者若分n细毫针主要取刺激作用,兼有松解作用n针刀主要取松解作用,兼有刺激作用n二者若合n即为古代的粗而硬的针具,既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又有较强的松解作用。第一部分:传统针灸学中的软组织松解术u针刀是一种特殊的针具u针刀医学是针灸学的一个分支u现代细毫针是另一种针具u以细毫针为主要工具的现代针灸学是针灸学的另一个分支针刀医学是现代针灸学的有益补充 n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现代针灸学研究的局限性 n针刀医学对现代针灸学

22、的补充作用 1.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1930年代至今n针具:针具:尺寸和材质发生变化,粗或者硬细而且软n手法:手法:随着针具改变而改变,撬拨类手法失去作用,单向捻转往复捻转n认识:认识:开始从现代医学角度研究针灸学,认为针刺治疗有刺激作用1.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转变原因n受日本影响n承淡安是一个典型代表n日本游学经历n针具:针具:直径0.45mm,0.38mm,0.32mm,不锈钢丝制成,成为现代针灸针国家标准的雏形n手法:手法:参考日本新针法提出“科学观点之针法”:“单刺术”、“旋撚术”、“雀啄术”、“屋漏术”、“置针术”、“间歇术”、“振颤术”、“乱针术”,是提插和往复捻转的组合,没有

23、撬拨刺法和单向捻转n认识:认识:明确提到“针刺是刺激疗法”1.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针灸学转变的历史背景 n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n清末民初时期曾出现以日为师的潮流n民国时期名人几乎都有日本留学经历n近现代中国在政治、思想、法律、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传媒等诸多方面都受到日本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欧美国家1.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以语言文字为例 n现代汉语日常用语当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来自日语n科学、民主、政治、革命、经济、哲学、宪法、干部、警察、派出所、生产、生产关系、代表、代议制度、治外法权、无记名投票、社会形态、瓦斯、淋巴、腺、文科、理科、电解、流量、基数、绝对、积极、消极、

24、抽象、感性、理性、错觉、催眠、劳作、写真、权益、校训、代理、铅笔等1.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承淡安(1899-1957)n江苏江阴人n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针灸学家和针灸教育家之一n现代针灸学科的奠基人n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n中华医学会副会长n筹建江苏省中医院和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并出任学校第一任校长1.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承淡安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媒介n生平经历n1934-1935年游学日本,学习日本针灸n社会影响力巨大n第一次开展学校针灸教育n第一次开展函授针灸教育n第一本的针灸专业杂志n筹建江苏省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n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25、n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n中华医学会副会长1.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承淡安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媒介n门人弟子众多“澄江针灸学派”n内地:内地:赵尔康、杨甲三、程莘农、邱茂良、杨长森、李春熙、杨兆民、肖少卿、陈应龙、留章杰、曾天治、罗兆琚、陆善仲、邵经明、孔昭遐、谢锡亮、高镇伍、詹永康n香港:香港:卢觉愚、谢永光、邓昆明n新加坡:新加坡:何敬慈、邓颂如、刘致中n菲律宾:菲律宾:高达三、关飞雄n美国:美国:苏天佑1.现代针灸学发展的转折n承淡安先生为挽救和振兴中国针灸学做出了杰出贡献n强调针灸的科学与临床价值n将现代解剖学引入腧穴理论并阐明腧穴内涵n肯定经络的客观存在并阐明经络理论的重要作用n强调针刺手

26、法的重要性并改进针刺操作方法n阐明艾灸治疗的现代机理并量化艾灸操作n改进和研制针灸器具并规范针灸器具的规格n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n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2.现代针灸学研究的局限性 n现代实验针灸学对针刺的认识 n针刺作用n刺激作用,甚至“非特异性刺激”n不是针刺产生的直接作用,而是针刺调动起来的人体自我调节功能 n最大效能不能跨越人体自身的自我调节功能的极限 n作用特点n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性、早期性n穴位特异性n相对性的,不是绝对性收音机模型收音机模型2.现代针灸学研究的局限性n实验针灸学对针刺认识的局限性 n现代针灸学的主要研究内容n采用

27、毫针或者电针通过某种手法或者频率刺激某个体表部位,观察刺激前后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的某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探索其变化机制和变化规律n细毫针(电针)腧穴经脉整体作用影响局部3.针刀医学对现代针灸学的补充作用 n针灸学研究的第二条线索 n细毫针(电针)腧穴经脉整体作用影响局部n粗针(针刀)阿是穴(软组织病变部位)经筋局部作用影响区域或整体 经筋经脉河流河岸水量多少 河道淤塞 毫针补泻针刀解结 经气横络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性早期性单向性区域性器质性晚期性 3.针刀医学对现代针灸学的补充作用n某些穴位功能的“绝对”特异性 n天牖穴n周围软组织卡压椎动脉,引起颈性眩晕n粗大的铁质针具多向刺、单向捻转、撬拨刺法,可收到与针刀松解类似的效果n直接解除肌筋膜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并非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整作用 nHeine发现人体82%神经血管束在深筋膜浅层的穿出点与361个经穴的位置重合 n椎动脉与牵系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传统刺法中的软组织松解术-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