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长艳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 2014.8.2,基于元素周期律(表) 促进学生元素化合物系统认识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说课内容,3,教学背景分析,在讲完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教学背景分析,4、元素“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1、元素性质(原子半径/微粒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周期性的变化规律。,2、单质性质(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变化规律。,3、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包括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递变规律)。,5、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原因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包
2、括元素周期律,以及体现元素周期律的元素周期表相关内容。具体有:,学习化学从死记硬背到“有理”可循,教学背景分析,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内容后,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 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教学?,教学背景分析,将学生停留在识记层面的基础知识加以规整,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认识、比较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让元素周期律“活”起来,也帮助学生用活元素周期律。,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基于元素周期律建立对元素化合物的系统认知思路,第二课时设计思路,目标期望,建构基于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化合物的认知思路,9,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含硫元素与氯元素不同物质间性质的比较,学生认识到物质性质的不同源于组成元素性质的不同,原子结
3、构决定元素性质。 通过书写硒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绘制含硒元素的化合物二维图,再次梳理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学目标,10,过程与方法 在Se与Cl非金属性强弱对比的问题解决中,寻找到中间元素S,强化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物质性质起决定作用。 在Br与S非金属性强弱的探讨中,依从非金属性判断依据,评价实验方案,体验实验研究中的定量、控制变量思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Se与Cl非金属性强弱对比的思辨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在Br与S运用实验对比非金属性强弱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1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基于元素周期律建构认识元素化合物系统认知思路的过程。,
4、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类别,类别通性,物质的结构,核心元素化合价,氧化性和还原性,回顾: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回顾第一课时内容,为第二课时做铺垫,新课引入,物质,14,环节1 比较含S、Cl各物质性质 环节2 预测Se性质,比较Se与Cl的非金属性 环节3 运用实验比较Br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教学过程,环节1 比较含S、Cl各物质性质 环节2 预测Se性质,比较Se与Cl的非金属性 环节3 运用实验比较Br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教学过程,环节一 比较含S、Cl各物质性质,不同元素、不同 物质之间性质 如何比较呢?,完成学案任务一,造成比较结果 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分组
5、讨论,任务一,完成下表,教学过程,环节一 比较含S、Cl各物质性质,教学过程,环节一 比较含S、Cl各物质性质,原子结构,18,环节1 比较含S、Cl各物质性质 环节2 预测Se性质,比较Se与Cl的非金属性 环节3 运用实验比较Br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教学过程,环节1 比较含S、Cl各物质性质 环节2 预测Se性质,比较Se与Cl的非金属性 环节3 运用实验比较Br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任务二, 已知Se与S位于同一主族,试写出Se单质能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比较Se与Cl2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写出你的判断依据。,教学过程,环节二 预测Se性质,比较Se与Cl的非金属性,帮助Se找寻Se
6、家族,发现问题:Se与Cl位于 不同周期、不同主族,解决问题:找到中间元素S 作为桥梁,进行比较,H2Se,Se,SeO2,SeO3,H2SeO3,H2SeO4,Na2SeO4,Na2SeO3,Na2Se,氢 化 物,单质,氧 化 物,酸,盐,物质类别,-2,0,+4,+6,帮助学生回顾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也帮助学生再次认识到原子结构对于物质性质起决定作用,学生在学案上完成的有关任务二内容,比较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基本建立,24,环节1 比较含S、Cl各物质性质 环节2 预测Se性质,比较Se与Cl的非金属性 环节3 运用实验比较Br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教学过程,环节1 比较含S、Cl各物
7、质性质 环节2 预测Se性质,比较Se与Cl的非金属性 环节3 运用实验比较Br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任务三, 某同学欲说明Br的非金属性强于S,做了如下实验,你认为是否合理?,教学过程,环节三 运用实验比较Br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结合反应类型与非金属 性判断依据进行解释,如何比较Br与S非金属性 强弱呢?,能否借助中间元素Cl呢?, 有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得出单质的氧化性Cl2Br2S,你认为是否合理?,任务三,教学过程,环节三 运用实验比较Br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意图:当我们无法利用中间元素比较元素性质时,我们还可以依靠实验,并在题目中渗透定量、控制变量思想,借助中间元素,依据实验,总结:认识、比较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8,板书设计,29,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学反思,具体物质的性质,系统认知思路和方法,分析方法,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验方法,对比方法,控制变量方法,认识角度,认识方法,31,谢谢 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