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说课稿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 一、一、教材教材分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课时的内容。在前两课时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 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了氧化还原 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已建立起氧 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了解了常见
2、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节课主要是运用的 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建构起学习元素化 合物的核心思想。为下一章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 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基于本节教材内容和结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心理特征我制定 了教学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 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证未知物性 质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思路。让学生初步建构起分类观、转化观等学习元素化 合物的核心思想。 通过对铁及其化合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
3、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 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验证,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善 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品质。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我确立了本节的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上的重点是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性质 以及相互转化;方法上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水平及 心理特征。 二、学情二、学情分析分析: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 识。在能力上,学生已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经步骤,并初步具备
4、了观察 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在情感上,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但 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基本理论,对氧化还原知识还不能熟练运用,加上实 验设计能力有限, 导致他们可能对 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会遇到困 2 难,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 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 1、教法: 新课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心理 特征及认知规律。本节课我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结合以下教学 方法开展: 学案导学法:通过学案导学,引领学生自主预习,主动建构知识,明
5、确本 节课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导学案的设计流程引导学生逐步完 成教学任务,为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奠定良好的基础。 启发引导法: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确:预测 实验验证-归纳总结是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和思路, 从而实现过程与 方法目标。 实验探究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实现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案后,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 探究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 了“两个主体”及现代教学的思想。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
6、果,实现预 设的三维目标。 2、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获得广泛的活 动经验。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整理、 贮存、运用知识的学习能力就至关重要。因此,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讨论交流法、归纳总结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达到探究中感悟情感、态 度、价值观;合作中学会学习;讨论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 接下来,我将重点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此,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 节。 四、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 预测假设预测假设,建构基础,建构基础 对比分类,归纳总结对比分类,归纳总结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交流研讨
7、,实验探究交流研讨,实验探究 归纳总结,拓展提升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形成形成 循环循环 学以致用,练习反馈 3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是这样设计的: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沏一壶香茶,促膝而坐, 畅谈古今中外之趣事。历来都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今天,老师给同学们 带来了一杯变色茶。 【教师演示】变色茶 同学们想品出这变色茶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在此,我的设计意图是:在舒缓的音乐中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 趣,点燃思维的火花,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探索新知的科学殿堂。 【新课讲授】 【过渡语】从而引入新课,本节课我们要来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 原性。但作为高一
8、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方法还是技能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并不具备直接开展探究实验的能力。因此,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建构实验探究 的基础。 【环节二】对比分类,归纳总结 【活动一】图片展示铁及化合物的样品 在此,我的设计意图有两个:引导学生观察铁及其化合物的颜色、状态。 完成学案中的表格。引导学生依据元素化合价进行分类。 【环节三】预测假设,建构基础 【设计意图】根据活动一引导学生依据元素化合价预测 0 价、+2 价、+3 价的 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且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我们以金属铁、氯化亚铁、氯 化铁为例进行探究。 【活动二】提出两个思考问题。 【思考】1、如何验证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2、如何检验
9、 Fe3+、Fe2+ ?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54 页方法导引,结合“方法导引”与学生讨 论实验探究的原理。通过探讨,师生达成共识:验证物质具有氧化性,和具 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使其化合价降低,通过实验证明化合价降低的产 物。相应的,如果验证物质具有还原性,和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使 其化合价升高,通过实验验证化合价升高的产物。 接下来,由教师演示实验:在 2 支试管中各加入 5mlFeCl2溶液和 FeCl3 溶液,各滴入几滴 KSCN 溶液,观察现象。在此,引入了 Fe3+的科学检验方 法。同时,学生也会提出疑问, Fe2+如何检验呢?在此,引入 Fe2+检验方法。 通过这个环
10、节的活动设计,起到了多方面的示范功能,学生收获了 知识支持,了解了 Fe3+、Fe2+检验方法。方法支持:明确了探究物质氧化性、 还原性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至此,为学生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做好了知识、方 法、技能等多方面的铺垫。同时,也为本节课重难点突破奠定了基础。 【环节四】交流研讨,实验探究 在此我设计成了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 15 分钟,引导各小组 现将工具栏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分类,然后挑选出本组最感兴趣的试剂进行探 4 究实验。在实验前老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记录实验现象及填写学案的工作。 实验过程中试剂的取用量及实验的规范操作。 接下来的课堂就完
11、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的实 验探究。在此过程中老师所要做的是:巡回指导、发现问题、规范要求、解 答疑难。例如: 有些学生还没有将试剂归类,就盲目的选择试剂,使得设计不合理。 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能会忽略一些反应。例如:在验证铁的还原性 时,设计了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硝酸、氯水的反应,往往忽略了铁与三氯 化铁的反应。此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具有还原性的铁与具有氧化性 的三氯化铁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可能只注意选择试剂,忽略了实验过程中能否观察到实验现象,能否 得出实验结论。例如:用锌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时,可能会出现铁沉淀无 法检验或者
12、是否生成氯化亚铁不知如何检验等问题。此时,教师要及时抓 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了吗?可以取出少 量反应液,滴加 KSCN 溶液,来检验三价铁离子是否反应完全,从而培养 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选用铁与硝酸的反应。这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有 的小组用的铁多, 有的小组用的硝酸比较多。 他们得到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 最后,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汇报总结。 【环节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引领学生从知识层面、 能力与方法层面及情感价值态度观三方面,进行拓展提升。 首先,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在探究铁、二价铁离子、 三价铁性质的过程中建立
13、起了三者的转化关系。 即建立了铁三角。实现了知识 与技能的目标。 其次, 在能力与方法层面, 使学生建构起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核心思想。 那就是分类观转化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效的实现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了这些方法,对于下一章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将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 也建立起了活动探究的“铁三角” 。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提升,使学生从知识层面、方法与技能层面以及情感 态度价值观层面进一步得以升华。 【环节六】学以致用,练习反馈 在此,我的设计意图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 走向应用。 5 首先是品
14、茶揭密,通过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就能理解茶水变色的奥秘。 第一个杯子中加有三氯化铁,当茶水中的酸性物质遇到三价铁离子时会其结 合,形成蓝黑色物质。第二个杯子中加有强还原剂草酸,能迅速将三价铁还 原为二价铁离子。因此,蓝黑色消失,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使学生体会 到:提出问题预测验证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学以致用二:生活中的应用(补铁剂为什么要配合维生素 C 使用?) 学以致用三:实验室中的应用(如何保存 FeSO4溶液?) 通过这几个不同梯度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学科的社会应 用价值及化学学科的魅力,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次升华。 【课堂练习】通过这 4 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重点
15、知识。 【作业布置】我设计了 5 道开放性试题,供学生课后反思。使学生进一步感 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收获。 五、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2.3 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铁及其化合物的分类: 2、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 3、不同价态铁之间的相互转化: 六、六、评价与反思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我是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本节教材的特 点,依据新课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大胆的尝试了开 放式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了铁三角的相互转化,也 建立起了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但由于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比 较欠缺,加之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还不能熟练的应用,导致课堂教学时间 比较紧张。因此,教师应在一些难点问题的处理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启发 性和引导性,同时,还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目标分组实验探究(不同的小组 探究不同微粒的性质) ,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 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观察物质的外观 预测物质的性质 实验验证 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