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部编版教材在课堂中较难处理的问题总体容量偏大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密度大叙述过于浓缩表述不甚清晰依据评价体系 立足课程标准 转变思想观念 科学设计方案 转变“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思考如何“用教材教”转变“怎样教”的固有思路,思考学生“如何学习”领会高考评价体系顶层设计(方向引领)研习新版课程标准目标导向(有的放矢)把握教材体例和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功能工具载体从学生学习历史的角度,以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方法途径研读课程标准做研读课程标准做到有的放矢到有的放矢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基本上是定位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这就使我们明
2、确了教学的任务和重点。把握教材结构适把握教材结构适应教材变化应教材变化全面把握新教材,注意辅助栏目的运用,避免本末倒置。合理整合教材避合理整合教材避免面面俱到免面面俱到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对教材进行二次整合,而不必面面俱到的讲述,使教材内容更适用于教学。设计问题导学引设计问题导学引导学生自学导学生自学为解决教材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温州市高中历史教研员王少莲老师的带领下,数十位一线历史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纸上教材变为真实的课堂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思维导图式的专题解读;拿来就用的课时设
3、计两大部分。课程解读与单元导语分析:课程解读与单元导语分析:专题名称及内容解读;单元导语解读;单元重点及整体说明;单元教学建议等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课立意、子母间逻辑关系、内容取舍考虑、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栏目内容设置的考虑由徐蓝、朱汉国教授主编,对2017版课程标准解读。第六章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解读,包括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解读、教学建议、学业要求。把握价值主线1、纲要上册:(1)古代史:统一多民族的发展历程 (2)近代史: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 (3)现代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2、纲要下册:(1)古代
4、史:中世纪古代文明的多元面貌及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2)近代史:全球文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欧洲地区的引领作用)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 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与解放(3)现代史: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带来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树立单元教学观念主线1:早期国家发展到统一国家;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主线2: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等抓住关键核心内容第1课的课标要求:1.1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
5、家的起源特征。学习要点:学习要点:1.方法: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2.方法:商朝讲述“内外服”问题,可涉及神权政治因素。西周的分封制,说明集权程度不高,显示出比商朝的进步之处。在讲述中国早在讲述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时,要求使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不同材料,知道考古材料期国家特征时,要求使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不同材料,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重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主
6、线+重点:早期国家产生、发展 中华民族的不断融聚搭建知识结构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天下为公天下为公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2.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二、从部落到国家天下为家天下为家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万邦古国)2.夏朝的建立三.商和西周天下共主天下共主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2.西周的分封和宗法制3.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4.早期国际的基本特征简化知识点凸显教学主线与重点精选材料设计问题材料 现在国际上的判断标准是,一个文化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是否具有一套礼仪系统和统治管理的制度。在这点上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良渚文化虽然没有
7、青铜器,目前也没有成熟的文字,但是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在制作精细程度上一点不亚于其文明的青铜器。此外,良渚文化也出现了很多东方文明的因素,浙江省的良渚博物院就归纳了六个关键词:稻作文明、玉器文明、水利文明、原始文字、城市文明、早期国家。我甚至认为,良渚文化是东方早期一个集大成的文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晔答新京报记者思考:传统观点认定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什么?现在国际上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什么说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文明阶段?素养角度设计教学评价一种观点认为,殷商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残民事神”,西周时代是“敬天保民”,代表是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8、”。另一种观点认为,殷商其实是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主流,而周朝本来是西隅小邦,后来的发达只不过是继承了殷商的文化。代表是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思考问题:对于“殷周之变”,你更认同谁的观点?查找相关材料,说明你的观点。本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可以达到历史解释学业质量水平4,即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天下为公天下为公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天下为家天下为家从部落到国家从部落到国家 天下共主天下共主商和西周商和西周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
9、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使用火)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1.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域(多元一体)一、天下为公一、天下为公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同:多元性 异: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系(多元一体)(多元一体)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基本可以分为中原、海岱(齐鲁)、燕辽、江浙(吴越)、江汉(楚)、甘青、雁北、华南、岭南、巴蜀10个区域。后四个区域相对次要。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
10、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1.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域(多元一体)原始人定居生活场景良渚文化磨制石器从事原始农业,开始定居生活,出现陶器;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简要说明根据所学分析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特征?半坡遗址彩陶鱼纹盆河姆渡遗址碳化稻2.新石器时代的特征(生产力角度)3.阶级社会的产生(早期国家的形成)良渚古城遗址规划示意图第一等级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墓为代表;第一等级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墓为代表;第二等级随葬少量玉礼器,又有生产工具随葬的;第二等级随葬少量玉礼器,又有生产工具随葬的;第三等级仅以少量陶器和石器随葬为代表;第三等级仅以少量陶器和石器随葬为代表;第四等级以无随葬品的殉葬墓为代表。第
11、四等级以无随葬品的殉葬墓为代表。姜军神巫的世界姜军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述良渚文化综述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的组织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说明了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二、天下为家二、天下为家从部落到国家从部落到国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礼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礼记部落联盟时期国家产生二里头文化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宫殿建筑群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中轴线规
12、划中轴线规划。整个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规模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文化遗址分布于豫西、晋南等地区,其晚期与商朝早期二里岗文化相接,从而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学依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三、天下共主三、天下共主商和西周商和西周1.1.甲骨文和商朝的统治(内服外服)甲骨文和商朝的统治(内服外服)貞貞王占曰疑王占曰疑兹乞雨之日允雨兹乞雨之日允雨 三月三月大意:商王因天气反常而疑怪吉凶,所以进行乞雨。这天果然下雨,证明了商王的判断。事情记录于三月。尚书尚书载,王曰:载,王曰:“封!我闻惟曰:在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昔殷先哲王越在越在外服,侯、甸、男、外
13、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惟服、宗工。”王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王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神具有神秘色彩;秘色彩;中央中央VSVS地方:内外服制地方:内外服制(定期向王纳贡定期向王纳贡;奉命征伐奉命征伐)西周分封示意图2.2.西周的建立和统治(分封制、宗法制)西周的建立和统治(分封制、宗法制)(周公)兼制天下,立(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七十一国,姬姓独居国,姬姓独居五十五十三三人。人。荀子荀子儒效儒效竹书纪年载:竹书纪年载:“周成王六年,大搜于岐阳。周成王六年,大搜于岐阳。”诸侯们按照序列班次入席歃血为盟,共同拥
14、护周诸侯们按照序列班次入席歃血为盟,共同拥护周成王为天子。成王为天子。分封的目的:巩固周室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的对象:n同姓诸侯(鲁晋燕)n先王之后(宋杞)n异姓功臣(齐秦楚)2.2.西周的建立和统治(分封制、宗法制)西周的建立和统治(分封制、宗法制)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 为 朝 觐 会 同,离 为 守 臣 扞城。柳宗元封建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分亲,皆有等衰。”左传左传桓公二年桓公二年01拱卫王室
15、,巩固统治的作用02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03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诗经曰:“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白虎通义德论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宗法制的特点、意义,并根据所学说出与分封制制的关系?嫡子继承,迭代有据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血缘认同,亲疏有别3.3.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井田制)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井田制)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起源于商,兴盛于西周。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较多,技艺精湛。(青铜时代)家国一体,华夏认同文化早期文字青铜文化华夏认同贵族政治王权神权权力分散土地国有贵族占有集体劳动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