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控科普小知识防控科普小知识学校班级抗疫复课主题班会-0101复课前学校准备CONTENTSCONTENTS0202复 学 后 的 防 控0303感染症状应急处置复课前学校准备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第一章第一章一是明确校长为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第一责任人。一是明确校长为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第一责任人。开学前,学校提前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全面
2、梳理学校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必要时进行桌面应急演练。进行学校全面防疫消毒。l 全面排查所有教师、学生、保安、保洁、厨工等的健康状况,主动申报疫情高全面排查所有教师、学生、保安、保洁、厨工等的健康状况,主动申报疫情高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旅行居住史、相关接触史和健康状况,防止带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旅行居住史、相关接触史和健康状况,防止带病上岗、上学。病上岗、上学。01 复课前学校准备二是进行教职员工防控知识技能培训。二是进行教职员工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学校对教职员工(包括所有校内工作人员)进行防控疫情工作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新冠肺炎防控及消毒等相关知识。持续开展健康宣教,消除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营造积极防控氛围。三是储备足量防控物资用品。三是储备足量防控物资用品。复课前储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医用口罩、手套、洗手液等),符合要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片或消毒剂、75%乙醇等),体温计,移动紫外线消毒灯,洗手间必须配备洗手液或肥皂,并按班级比例配备足够的呕吐物处理包。01 复课前学校准备四是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四是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重点开展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的专项行动。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滋生环境,开展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空调系统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
4、生改善整治行动。做好教具、学具、图书的消毒工作。做到教室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五是开展返校、返岗前健康调查报备。五是开展返校、返岗前健康调查报备。学校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所有外出或外地的教职员工及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后方可返校。学校要安排返校、返岗人员在开学前、上班前1 2天提交填写好的健康调查表进行报备。调查内容包括:自身和家人(同住人员)健康状况,近2周是否到过疫情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近期是否与这些地区人员有接触等。01 复课前学校准备六是教职员工学生入校时进行健康筛查。六是教职员工学生入校时进行
5、健康筛查。若教职员工和学生进入学校出现发热(腋下温度37.3C)、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及时离校就医,按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广要求进行居家观察或其他安排,并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七是适当进行心理应激疏导及援助。七是适当进行心理应激疏导及援助。对于自己、家人、亲密关系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或者有密切接触史需要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学校需要关注其心理状况及变化,必要时请求专业心理应激疏导及援助部门给予适当心理援助。01 复课前学校准备复学后的防控The user can d
6、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第二章第二章在校园内部加强不同功能区域或者楼间管理,设置楼门管理制度,避免楼间无关人员流动,减少交叉接触。把严校门关,谢绝一切与学校教学活动、卫生防疫等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一是加强学校出入管理。一是加强学校出入管理。02 复课后的防疫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检、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加强因病缺
7、勤(课)管理。做好缺勤(课)、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课)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二是密切监测教职员工、学生的健康状况。二是密切监测教职员工、学生的健康状况。02 复课后的防疫l 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食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l 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l 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l 三是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三是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l 四是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四是做好通风换气工作。02 复课后的防疫疫情防
8、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在食堂、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经常接触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窗把手、台面等每天消毒2 3次,不易触及的物体表面可每天消毒1次。做好消毒工作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收集清运垃圾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和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落实员工及学生手卫
9、生措施落实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02 复课后的防疫如何指导教职员、学生和家长做好个人防护与消毒如何指导教职员、学生和家长做好个人防护与消毒?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保持手卫生,经常洗手。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避免用未清洗的手触碰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用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请勿重复使用。建议废弃后的口罩要放置到专门垃圾袋中封口后扔到垃圾箱中。主动监测、科学就医。02 复课后的防疫常见消毒剂如何配制使用常见消毒剂如何配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
10、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使用75%乙醇应远离火源。8484消毒液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比水为1:99 比例稀释。消毒粉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含氯泡腾片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 580 mg/片):1片溶于1升水。次氯酸水消毒剂次氯酸水消毒剂(有效氯含量100 mg/L):无须稀释,直接使用。75%75%乙醇乙醇:直接使用。02 复课后的防疫一是加强全面检查。一是加强全面检查。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配餐单位的全面检查,全面清洁消毒,全体人员的卫生安全培训。食堂实行分时、分区
11、、分批错峰就餐,保持1米以上间距,就餐时不交谈。二是加强餐二是加强餐(饮饮)具的清洁消毒。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饮)具。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02 复课后的防疫感染症状应急处置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
12、n a wider field第三章第三章01010303学校要安排专人每天及时了解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对来往疫情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人员进行追踪随访。了解14天内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及其人员有来往的教职员工及学生,了解接触过确诊患者或者疑似患者的教职员工及学生和有疑似症状的教职员工及学生,并统计上报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向学校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应该如何处理?03 感染症状应
13、急处置010102020303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做好消毒处理。对于新冠肺炎确诊、疑似患者患病前和患病期间所在公共场所,如教室、寝室、食堂以及使用过的物品等进行终末消毒。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需持疾病痊愈证明或隔离期满证明,经学校审核后可以返校,返回学校后应减少与他人见面、接触,避免参加聚会等集体活动,加强饮食营养,注意饮水充足。如必须参加外出活动应师戴口罩。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住所通风良好,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03 感染症状应急处置学校如何做好疫情上报学校如何做好疫情上报?l 学校应当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l 教职员工及学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当立即向属地疾控机构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J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l 学校与当地卫生部门、属地疾控机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完善医校协作联动机制,确保兼职卫生副校长在岗,明确学校所在地的定点医院信息。03 感染症状应急处置防控科普小知识防控科普小知识班级时间:2022.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