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1923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 -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憎 恨(zng) 斩 截(zhn) 适宜 (y ) 斟 酌(zhn) B.圆晕 (yn) 鲁 莽(l) 调 和(ti o) 倒涎 (yn) C.骨 肉(g) 岑 寂(c n) 清沁 (q n) 付梓 (z) D.意蕴 (yn) 锱 铢(z) 累积 (j) 蕴藉 (j ) 解析 B 项,“鲁”应读“l”,“涎”应读“xi n”。C 项,“骨”应读“g”。D 项,“藉”应读“ji ”。 答案 A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用词简炼 深恶痛绝 不即不离 B.索然无味 斩钉截铁 变本加励 C.

2、胸襟气度 端木遗风 学覆五车 D.柳腰桃面 柳岸灞桥 陈词滥调 解析 A 项,“炼”应为“练”。B 项,“励”应为“厉”。C 项,“覆”应为“富”。 答案 D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朱光潜 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只爱好故事而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会低下,在培养 的文学趣味方面,有趣的故事怎么能和有趣味的诗 ? A.不胜其烦 纯净 一视同仁 B.不厌其烦 纯正 相提并论 C.不厌其烦 纯净 相提并论 D.不胜其烦 纯正 一视同仁 解析“不胜其烦”,不能承受带来的困扰。“不厌其烦”,对烦扰不在乎。根据句意应选“不厌其烦”。 “纯净”,不含杂质,单纯洁净。 “纯正”,

3、不掺杂别的成分的,纯洁正当。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 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在历经五年的建设和十多年的规划以后,迪士尼定于6月16日开放 其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主题公园。 B.文化的终极使命是“化人以雅”。它不能硬性灌输,而是要让人在欣悦中主动亲近,并在这个过 程中理解文化内蕴精神的熏陶和濡染。 C.朱光潜先生在 1926 年到 1928 年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十二封信,他在信中与青年探讨 了读书、艺术、人生等多个话题。 D.新节目蓄势待发

4、,老节目精益求精,汉字英雄围绕“用好汉字才是汉字英雄”为主题,新增了 “一音多字”“一类多字”的环节,让节目更好看。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应为“在历经十多年的规划和五年的建设以后”。B 项,搭配不当,“文化内蕴 精神的熏陶和濡染”前面不能用“理解”,可将“理解”改为“接受”。 D 项,句式杂糅,“以为主题” 和“围绕主题”两种句式杂糅。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 - 2 -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 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

5、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得对于个别事物 的知,“知觉”得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 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 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 用“A 为 B”公式表出。认识 A 为 B,便是知觉 A,便是把所觉对象 A 归纳到一个概念 B 里去。就 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 B、C 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 A 本身停 住,必须把 A 当作一块踏脚石,

6、跳到与 A 有关系的事物 B、C 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 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 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在它本身的形象,如像注 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 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 比如说崔 颢的长干行,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 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 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

7、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 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 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 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 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 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 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 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 在凝神注视。 读一首诗和做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

8、的境界于 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 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 “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 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 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 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选自诗论,有改动) 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

9、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 为 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解析 C 项中“全靠”的说法不正确。原文说“必须用”,这不意味着“全靠”。 答案 C 6.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 A.在欣赏诗经 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 3 -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解析“巍峨高大、雄伟壮丽”是诗中所写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就是直觉。而 “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体味到了西湖深厚 的文化积淀”都已经通过联想由此及彼了。 答案 C 7.“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1)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 (2)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 (3)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三、语言表达 8.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

11、的语言之一,往往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如“笑”便有很多 的表达方式。仿照下面周汝昌先生所写语句,再写两句,谈谈你对“笑”的看法。 例:笑,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 笑, 笑, 解析选择带“笑”的熟语,从熟语的修辞、表意等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是牵及全身的一种夸张表现。“笑不可抑”“笑弯了腰”“笑得肚肠痛”,说明了笑和身 体的关系。 是内涵丰富的一种交际手段。“谄笑”“苦笑”“冷笑”,说明了笑和场合对象的关系。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2 字。 在朱光潜先生

12、看来,人生的悲剧尤其能给人带来惊心动魄的震撼。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 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 。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 义。他甚至还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 。”这话表面看来, 矛盾至极,但是其实含有至理。 因为如果件件事情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 奋斗的必要。所以, ,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解析解答该题,应当注意前后语境。第处根据“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一句可以推出应填写“正 因其有悲剧”;第处根据“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等内容,可以 推出应填写“它是最不完美的”;第处根据“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可以推出应填

13、写“乐观 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 参考答案正因其有悲剧 它是最不完美的 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 10.导学号 34010006右面是新华社为城市环境建设文稿配制的漫画,请写出漫画 的构图要素,并说明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60 字。 解析构图要素就是客观地将画面中各部分内容介绍清楚。漫画寓意的解读须结合题干中“新华 社为城市环境建设文稿配制的漫画”这一要点。 - 4 - 参考答案构图要素:漫画由下面的公路和上面的汽车两部分构成。公路形状像一个低头背负的 人,背已压弯,低着头,头上流着汗水,双手托着车,吃力地迈着脚步。公路的背上压着三层汽车。 漫画寓意:车辆过多,交通堵塞,公路不堪重负;呼吁政府要解决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交通拥堵 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其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